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地震台站数字化观测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地震台站都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地震观测的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对地震台站的运行环境和技术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在地震台站多年的工作积累和台站管理经验,对地震台数字化观测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目标、基本要求作了说明,并提出了地震台数字化观测系统运行和维护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2.
湟源地震台站主要有测震、形变、电磁、流体四大观测手段。通过科学管理和发展,湟源地震台在观测工作中取得了多项成绩,其中测震学科连续多年取得显著成绩。对湟源地震台抓各项观测资料质量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震应急工作的特点和基层地震台站现状,从提高地震资料的观测质量及加强震情观念、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地震台站监测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对地震台的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地震台站工作的一些建议,并针对提升基层台站地震应急能力,提出了设想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佛子岭地震台VP型倾斜仪和SSQ-2I型倾斜仪2014年至2015年10月的观测资料,从仪器运行、观测资料质量、仪器稳定性、资料相关性及干扰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VP型倾斜仪观测资料质量稍好,可为地震台站日常观测工作和仪器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无线遥测地震台网的兴起地震学是一门观测性很强的学科。它一开始就是与研制地震观测仪器和建立地震观测台站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地震观测,主要是地震台站的观测,就没有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的发展。我国解放前地震台站为数很少,而且不能连续进行地震观测。解放后到1966年邢台地震前,已建有29个较完备的地震台和一些地磁台。为了烈度区划和水库观测还建立  相似文献   

6.
固体潮观测数据预处理中的常用方法及计算机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震台站产出的原始地形变前兆数据出发,提出实际操作性较强的预处理方法,从已编制好的软件中给出处理实例,从而提高地震台站观测人员的科研能力,填补资料预处理方面的某些空白,对于地震台站人员集观测、科研于一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95-01-02项目厦门地震台前兆数据预处理的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取得了明显的实效,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序言     
地震台阵是为监测微弱地震信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震观测系统。特别是近 2 0年来 ,随着地震观测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进步 ,地震台阵又有了更快更新的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多种台阵广泛分布的局面。当前 ,地震台阵已成为全球地震活动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台阵观测系统 ,采用独特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将台阵内若干子台的数据汇聚在一起 ,以达到压低干扰背景 (如地面噪声 ) ,提高信噪比 ,突出地震信号 ,从而获得比单一地震台站更强 (数倍于单一地震台站 )的地震检测能力 ,是一种先进的地震观测技术。通过…  相似文献   

8.
序言     
通过“九五”“十五”项目的实施,各地震台都将完成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从业务上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地震台站至少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任务。(1)维护台站仪器的正常运转,取得准确、及时、连续、可靠的数据,这是第一位的,始终不变。(2)地震台要开展地震预报工作,特别是地震的短临预报工作。(3)地震台站要结合自己的观测以及本地区的特性,开展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4)地震台站要积极配合当地的地方地震工作机构,搞好地震知识的宣传活动,特别是抗震的宣传活动,使台站成为宣传教育的基地。(5)地震台站要在地震紧急情况和应急工作中,承担灾…  相似文献   

9.
曹妃甸地震台电磁扰动自观测以来,除2013年12月—2014年4月,其他月份均出现背景值增大的高值变化。通过观测环境调查分析,认为该变化由地震台站北侧恒压供水变频泵供电干扰造成,非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0.
主要论述了北京地震台的观测实践与观测结果,这些观测,为地震监测预报和地球物理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连续可靠的资料,地磁观测资料连续12年获得全国地震台站资料质量评比第1名,测震观测资料自1986年以来,评比名次不断提高,大地震速报多年来获得2名,1990年获第1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地震观测网络的不断完善,地震监测台站逐步覆盖全国.地震监测卫星通信系统为不具备地面通信条件的偏远山区及部分需要备份线路的台站提供卫星线路.着重研究该系统如何在保证传输可靠性和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使用SCPC回传体制根据业务需求高效合理地使用有限的带宽资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我国自行研制的一套三分向检流计记录地震仪。仪器系统是按世界标准地震仪台网(WWSSN)长周期地震仪特性设计,并在北京、牡丹江、乌鲁木齐、佘山、泰安等地震台运转了一定时期,获得了许多过去的仪器记录不到的宝贵资料,为进一步开展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The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system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over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EA) has comple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digital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 CEA has accomplished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of the existing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systems and set up a number of new digital seismic stations. This indicates full digitization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scale,layout principle and major functions of the up-dated national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regional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and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for volcano monitoring and mobile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地震台站存在的问题,阐述台站改革开发的基本思路及搞好台站开发对促进台站综合治理的意义,介绍了具体做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ain resul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tailed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system in Kamchatka and the information on the system as of 2011. We describe the networks of seismological stations, the systems for the acquisition, storage, and processing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their technical, methodological, and software support. We discus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ording channels and the system as a whole. We present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the Kamchatka seismological data bank that provide for basic research in earth sciences. In 2011, the system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in Kamchatka was a specialized network for acquisition (recording), storage,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of seismic and geophysical data that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effective monitoring of seismic and volcanic activities, as well as tsunami warning.  相似文献   

16.
林伟  陈杏  叶繁英 《华南地震》2003,23(1):74-81
展望了将高新技术用于地震观测的前景,利用高新技术改善地震监测预报条件,扩大观测范围和增强综合分析能力,建立新型的三维观测系统,开展“空中、地表、深部”的观测研究;建立动态的数字地球模型,开辟研究地震的新领域,将使准确预报地震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所属台站在采购中存在的问题,以乌加河地震台、宝昌地震台在采购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政策法规,结合近几年工作经验,提出几条合理建议,以便解决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所辖台站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王世昌 《山西地震》2005,(1):31-32,36
概述了地震台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地震台站的现状和发展原则,提出了地震台站的改革思路和设想。认为地震台站改革除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外,应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开拓创新,这样,才能闯出一条适合台站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基于网络技术的测震系统在市县地震部门的应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安徽"十五"数字测震台网建设的显著成效。基于网络技术的测震系统成功推广,不仅扩大了市县地震部门的业务范围,完善其监测预报体系建设,而且提高了市县地震部门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研究水平,提升了市县地震部门在各级政府的影响力和社会显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