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郭超 《地下水》2022,(1):119-1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区生态环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城区黑臭河道的治理工作对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极为重要。本文针对城市建成区黑臭河道问题,通过对大量典型工程案例总结分析,探究形成黑臭河道的原因以及当前治理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为规划咨询设计单位以及城市主管部门黑臭河道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河道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生态规划是河道治理和城市规划的重要途径。在政府城市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浑河城区段生态综合治理规划,涉及河道堤岸、水环境治理,水域规划和滨水景观等方面,为抚顺城市河道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晓峰 《地下水》2019,(3):222-223
城市河道是城市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主要影响因素及区域内基层民众安居乐业的主要支撑。以锦州市河道基本概况为例,分析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项目实施现状,探究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河道保护、资金投入增加、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对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进行对策措施分析。以期为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效率提升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4.
钟立君 《地下水》2020,(1):287-289
城市发展对宜居环境和河道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财产和城市安全中河道防洪工程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合理的设计理念,如何一体化设计城市河道景观和防洪体系,可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安全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以葫芦岛市绥中县六股河防洪工程为例,结合河道治理实际情况,研究城市河道一体化景观与防洪设计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河道防洪能力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总体而言,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融入城市河道防洪,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可为河道景观建设、生态改造及防洪安全提供基础依据,保证绥中县居民财产安全和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静 《地下水》2020,(1):76-77,122
在城市河流生态治理中为修复生态系统环境,创造良好的动植物栖息空间和聚集地,尽可能的满足人们对河道宜居环境、人文景观的亲水性要求,提出河道底泥与水质治理、重新设计河道斜堤、发挥生态群落和水生植物吸附作用等水生态一体化技术。通过仿真试验的环境模拟,验证了生态治理技术体系的有效合理性,试验表明:基于河道景观修复、水质治理和斜堤重新设计的水生态治理措施恢复了河流的生态系统,可为太子河水资源保护和河流生态治理规划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区河道防洪景观生态治理工程行洪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维 《地下水》2011,33(3):116-117
作为城市河道蓄水景观工程,如何解决蓄水与行洪的矛盾,是蓄水景观工程的难点,一方面要保证汛期洪水、泥沙的安全下泄,另一方面又要蓄水形成景观水面,但一般蓄水景观最佳时段与汛期基本重合,二者矛盾更为突出.武威市杨家坝河城区段生态治理工程设计过程中,根据河道现状和已建堤防高度,结合上游水库的调度运行方式,综合考虑河道行洪、排沙...  相似文献   

7.
张晓峰 《地下水》2019,(1):255-256
城市河道关系着防洪及生态环境安全。以城市河道整治为入手点,依据城市上、下游河流段开发情况,对某地城市河道治理、已有河道整治项目及河势变化进行调查分析,基于城市河道整治现状及景观建设优势,设定城市河道整治规划,并依据城市河道景观设计需求,对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融合设计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全面提升城市河道水网生态面貌及防洪排涝能力,为区域水系建设及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陈忠  付建利  陈怡宁 《地下水》2022,(5):294-296
河道城区段防洪设施自建成至运行至今已有50~60 a的时间,受当时技术条件和经济水平的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差,设防标准低,运行至今风化、老化及破坏严重,时刻威胁着城市的防洪安全。但考虑到城市段河道受地形及两岸建筑物限制,拆除难度大,尽可能地对原病险段堤防维修加固。本文根据城区段河道的病险情况,采取加固维修、拆除重建、堤防加高等方案进行堤防加固建设,成果可为本次河道及同流域河道防洪工程提供技术依据及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1,(3)
由于承载着防洪排涝、城市供水、保持水土、生物栖息和景观娱乐等多重功能,城市河道水生态修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大凌河义县段治理工程为例,针对大凌河义县段河道存在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系统阐述了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流综合整治中的应用,并对治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1)
长期以来,城市河道治水的指导思想都是"下排、中疏、上蓄",而对防洪排涝中河道的"中蓄"功能考虑较少,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河道的生态治理。引入"湿地河道"设计理念建成原河流生物"繁殖、生长、栖息"的环境,通过综合治理自然河道的生态性实现提高城市河道"中蓄"的目标,逐步形成河流与人的良好关系,为河道水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城市防洪排涝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为维护生态水利治理成果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0,(2)
本文以榆林市榆溪河为例,在阐述榆溪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榆溪河的河道治理理念和治理措施设计,通过对榆溪河河道系统治理,可以达到蓄水保土、防沙减沙、涵养水源、改善水质及高效利用水资源等生态效益,以期为类似城市河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20,(2)
综合考虑了水文、水利和景观等多门学科的一种新型的河道生态治理技术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生态治理对保护河流原有植被、地形地貌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辽宁省柳河治理工程为例,通过分析河道生态治理的优势及应用要点,探讨了城市河道整治中其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刘驰  郑灿强  薛贵乐 《地下水》2006,28(4):91-92
近几年,山东省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本文通过调研,详细分析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带来的综合效益及变化,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6,(1)
通过对张掖城市湿地及附近区域1981-2013年共33a地下水位观测资湿地排水河道山丹河15a的水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张掖市城区在黑河调水以前、2000-2009年调水期间、2009-2013年城市湿地建设不同阶段引起的城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湿地区域内水环境的影响,进而为张掖市城市湿地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水生态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1,(5)
浑河右岸王家湾橡胶坝下游段属于沈阳市城市段,河道现状岸顶高于河底12~14 m,岸坡缺少防护,多年来受浑河洪水冲刷、雨水冲刷以及王家湾橡胶坝下泄洪水的影响,岸坡整体稳定性差,危及岸边滨水路及河道行洪安全。本文针对河道现状及问题,对浑河王家湾橡胶坝下游段右岸治理思路进行探讨,以河道治理原则为基础,对岸坡治理工程进行计算和合理设计,选择生态格网护坡结合混凝土桩基础作为岸坡防护的型式。从工程建成后的成效来看,治理工程建设后可提高该段河道的防洪能力,减少河岸冲兑,确保河岸安全,保护河道自然形态,改善河道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1)
根据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水源地环境保护要求,本文提出河流底泥及水质治理、河道斜堤重新设计、生态群落净化以及水生植物吸附等生态治理措施,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创造水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和聚集地提供重要保障。通过仿真试验模拟河流水环境,验证了河流生态治理措施的科学有效性。试验表明:设计的城市河流治理体系可以快速恢复水生态环境,为城市河流综合整治及其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晓红 《地下水》2022,(3):134-135
采用无人机分层测绘技术,对城市河道及其周边水环境现状进行测绘,通过识别存在的问题确定需要治理的具体区域。实践表明,通过分层和类别划分,该技术能够突出测绘的重点以及精准识别水污染情况,应用UAS master软件综合处理单次测绘数据能够获取最终成果,在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和管理中无人机分层测绘技术具良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水环境治理 :完成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 ,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 ,郊区主要河道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 70 %以上●大气环境治理 :全面实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 ,严格控制和治理机动车尾气和扬尘污染 ,2 0 0 5年空气质量指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例达到 85 % - 90 %●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 :贯测“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中心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郊区基本形成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绿化建设 :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基本形成“环、楔、廊、园、林”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7,(5)
小凌河流域常受到工矿排污、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及地表径流水等污染物的侵蚀,水质受到污染,通过对小凌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进行分析,依据保证水安全、保持生态健康、保留河道原有路径、创造区域特色以及创造区域特色等四项原则,最后分别对城区段和农村段河道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西平 《地下水》2014,(1):93-94,111
大荔洛河生态治理首先在保证洛河大荔县城区段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重在改善河道环境,营造良好区域环境,以打造绿色生态河流为主要目标。以“水”为脉,以“绿”为网,构筑生态化、自平衡的人居体系,形成“疏密有致,蓝绿相间”的布局形态。在保证河道生态用水的前提下,通过水生态环境治理,适当规划河湖人工水系和绿色景观,实现水资源的综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