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通过对来安汉河新区总体概念规划的实践,本文在新区空间扩展评定中建立了评价分类的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因子分级,并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评价指标因子权重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在GIS数据库中计算出每个单元的综合评价值,并依据该值进行等级划分,评定出汉河新区空间扩展范围和具体位置,为新区空间扩展的规划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3.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讨基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信息系统,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框架与实现方式。选择四川省攀枝花市作为研究区域,建立该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发展评价信息系统,将可持续发展信息基础数据库、指标计算、指标的可视化表现、评价报告的自动生成及空间信息查询等集成为一体,并实现了系统的开放性、网络化,是规划方案制定、决策实现和公众参与的有效便捷工具,可以为可持续发展规划、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岷江上游流域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岷江上游流域TM遥感数据和地形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其他统计相关资料,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复杂因素构成的脆弱性特征进行层次分解和重新构造,建立多目标要素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选取植被指数变化率、人口密度、地形起伏度、坡度及土壤类型5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因子,通过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Arc GIS平台下将各指标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岷江上游区域环境脆弱性评价图,再根据环境脆弱性指数阈值分级,将研究区环境脆弱度分为5级。结果表明:岷江上游环境脆弱性表现较为强烈,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是造成该环境脆弱性的本质原因,该方法为岷江上游流域环境脆弱性模式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的矿区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与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综合评判法将AHP与模糊数学法结合起来,分别取其优点,以实现更为精准的评价.为此,以昌平地区建筑用砂矿区为研究区,将AHP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引入到矿区生态环境评价中,以遥感技术为辅助手段来监测矿区的生态环境:选用水体密度、植被覆盖度、居民地密度、地形地貌、矿业占地和生态多样性等6项指标建立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AHP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GIS平台上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叠加,得到实验区生态环境的等级评价图,实现了矿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矿区生态环境评价是有效的,对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AHP和群体决策的土地定级因素权重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定级因素的权重是土地定级因素对土地评价结果影响大小的量度,其精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土地级别划分的精度.为减少层次分析法的主观程度,在层次分析法计算因素权重的基础上,研究了如何运用群体决策方法来确定其综合权重.首先,在单一专家的情况下,运用层次分析法依次求出基本因素权重,接着利用CR求出群体决策中3位专家所获得的相对权重,对每一因素的权重进行线性加权,得出基本因素的最终权重,最后,采用同样的方法求得层次结构中每一层各定级因素的最终权重. 相似文献
7.
基于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目前城镇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数码城镇”的概念。从研究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方案以及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对迈向21世纪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管理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低山丘陵革命老区四川省梓潼县为研究区,将影响城镇化空间发展因素分为交通、区域动力和地形3大类,分析并基于ASTER GDEM,ETM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取出国道、省道、县道、蔬菜果园区、生态旅游区、生态工业区、水系、坡度和地形起伏度9个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模型计算这9个因子的权重,在ArcGIS 9.3中利用空间叠置分析法得出梓潼县空间格局适宜性分级和分区图.该方法的实现为科学定量评价低山丘陵革命老区城镇化空间格局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黄河上游龙羊峡至积石峡段滑坡灾害分布易发性评价与区划成图问题,该文以ArcGIS为平台,联系评价区的实际特点,选取地貌类型、地层岩性、降雨、断层、坡度为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建立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研究区内滑坡灾害的易发性区划。结果表明,滑坡灾害主要集中在龙羊峡库区右岸和群科-尖扎盆地。区划结果与野外实际调查基本吻合,为今后GIS应用于地质灾害区划提供了思路,同时可为区内地质单位进行灾害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GIS和SD方法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响应动态模拟预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着重于空间现象分析处理的GIS与动态模拟的SD方法结合的模式下,动态模拟预测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了生态经济系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2.
输电线路常需要跨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为了保证电力的正常、安全输送,对输电线路通道所经区域进行滑坡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及潜在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GIS和AHP方法进行了某输电线通道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选取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条件、人为活动条件、植被条件、地质岩组条件等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因子权重,基于GIS地理空间分析评价了输电线路通道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了5类区域: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较低危险区。危险性评价结果可为输电线路电力设施通道滑坡灾害防治、安全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自美国"9·11"事件发生以来,全球恐怖主义活动日益频繁,已成为21世纪城市所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目前,对城市恐怖主义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紧要。本文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城市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城市遭恐怖袭击的可能程度,得到我国15个大城市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排序,并用专题图展示。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2014年沈阳市空气质量数据;然后,选取了12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估影响沈阳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选用的B层指标是:人类活动排放气体影响因素、自然影响因素、经济影响因素。人类活动排放气体影响因素下选取的C层指标是:工厂排放、冬季取暖排放、汽车排放;自然影响因素下选取的C层指标是:风速、降水量、气温、大气压、空气湿度;经济影响因素下选取的C层指标是:人均GDP、钢材产量、水泥产量、能源消耗量。研究结果:沈阳市2014年冬季的AQI月平均值都在110以上,夏季的月平均值都在100以下,冬季沈阳市空气质量基本上都在轻度污染以上。从总权重的大小可以看出,工厂排放、冬季取暖排放、风速、汽车排放、人均GDP是影响沈阳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总权重分别排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 相似文献
16.
传统光学卫星国土观测覆盖评估建立在卫星对地理想覆盖的基础上,并未考虑卫星存储、星地数据传输、观测时长等物理量及观测区域气象因素对于覆盖性能的影响。本文针对光学遥感卫星的国土观测需求.建立国土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卫星数据存储能力、星地数据传输能力、卫星单圈最大观测时长、卫星观测太阳高度角等性能参数,提出了基于物理性能约束下的有效覆盖计算方法。根据气象台站历年气象数据,提出了气象约束因子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卫星物理性能约束与观测区域气象约束,计算光学遥感卫星对地观测有效覆盖能力。最后根据专家设计的光学遥感卫星国土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光学遥感卫星系统对于国土观测的需求满足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国土观测有效覆盖的估算和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更接近于国土观测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对地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AHP和GIS的扬泰地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扬泰地区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对DRASTIC模型进行了修改。选取地下水位埋深、大气降水入渗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含水层厚度、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影响、含水层富水性7个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值,建立了符合扬泰地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利用ArcGIS10.0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编制了扬泰地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等级图,评价结果与该地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基本吻合,对扬泰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区域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明东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2):123-125
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对普查要素进行分析与取舍,确定监测要素。合并普查要素并叠加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成果资料、中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和相关专题数据,参照解译样本,进行数据采集及变化区域识别,统计得到监测要素流入流出的详细信息及空间分布。通过实例分析得到小城镇扩展趋势,为小城镇规划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