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 “MOS”方法是通过数值预报量与实际预报量的统计关系而作出的一种客观的、定量的预报方法,其预报效果决定于预报因子的挑选和预报数学模型的构造。但在大量的数值预报要素场且有众多的预报对象的情况下,要迅速地、客观地选择出与预报对象相关密切的因子,建立出预报方程,必须利用电子计算机来完成。然而,目前国内电子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1979—1987年我市出现的强对流天气作了统计,得到一批与强对流天气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雷达回波(本站半径120公里范围)参数和天气要素。考虑到因子的普遍性和通用性,使预报方程有比较稳定和良好的效果,从中选择了12个对强对流天气具有明确物理联系的作为建立方程的初步因子:  相似文献   

3.
秋冬气压与夏季月雨量分布的关系吕发泰(锡盟气象处)在选择长期预报因子时,不仅需要考虑因子的物理意义,相关性和稳定性,还要注意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之间的分布规律,根据它们的分布情况,选用适当的分析方法,才能取得较好预报效果。我台从1969年开始应用气压做...  相似文献   

4.
相关表是一种用多要素进行综合统计的表格。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与预报对象关系密切的各个预报因子分为几个级,然后通过各种级别的排列组合,寻找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与预报对象的关系。它不仅能综合反映多因子与预报对象的关系,同时还能够单独考虑诸因子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因子与预报量的关系,因此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综合多因子的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5.
相关表是一种用多要素进行综合统计的表格。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与预报对象关系密切的各个预报因子分为几个级,然后通过各种级别的排列组合,寻找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与预报对象的关系。它不仅能综合反映多因子与预报对象的关系,同时还能够单独考虑诸因子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因子与预报量的关系,因此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综合多因子的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的预报工作中,对于月的降水量预报或做其它长期预报,通常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问题:1.降水自身的演变规律;2.寻找各气象要素或要素场与降水量的相关关系,3.选择最佳预报因子,用统计的方法做出预报。 所以我们最关心的正是如何确定气象要素场与降水量的相关关系,选择合适的预报因子。在实际工作中预报因子的选择往往是预报成败的关键。但在预报因子选取之后,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将我们做的一点工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早稻的生长发育速度快慢受气象件条影响较大,特别是抽穗期迟早与日平均温度的关系较密切,由于各年的温度条件不同,抽穗期迟早也不同。因此,可根据这一特点来作早稻抽穗期的预报,以便为农业生产采取各项措施提供依据。 一、因子的选择及预报方 程的建立 资料来源于我站1980-1982年的早稻桂朝二号分期播种材料(共15个播种期)。以  相似文献   

8.
引言 在统计预报中,如何选择预报因子是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因子选择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预报效果。有关因子的选择,已提出不少准则和方法。本文结合多年来在实际应用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数理统计预报中,预报因子的选择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预报因子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所建模型的可信程度和预测的效果。从统计角度看,目前已经产生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因子选择方法并积累了大量经验,其中一般简单相关系数普查和逐步回归筛选是最常用的,可称之为信息扩展和信息浓缩的许多新的理论也已广泛应用到因  相似文献   

10.
要做准长期预报,选择好预报因子是个关键。对于大批的预报因子,只考虑它们与预报量的高相关,高拟合率还不够,还要从中提练出能够互相搭配,而且配合较好的因子。我们认为好的预报因子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要和预报量相关程度较高,历史拟合较好,能通过一定信度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1.
MOS 等统计预报效果的好坏与因子选择的关系甚为密切,而选因子方法种类繁多,不免使人眼花瞭乱。因此很有必要对各种因子的筛选方法进行比较,作出评价。由于 MOS 预报大量处理的是二值问题,如晴雨、有无大风、暴雨等。故本文仅对“0、1”型因子筛选方法进行讨论,且认为相关系数法选因子比较好。从而,分别对其它几种简易“0、1”型因子筛选方法与相关系数法作出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本市地处梅雨雨带南缘,暴雨个例少,预报难度大,而数值预报输出产品应用年限短。鉴于这些特点,本文采用完全预报法(即ppm)建立一套本市梅汛期大—暴雨预报方案,同时考虑到数值预报产品本身经过多次平滑过滤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误差,因而难以预报诸如暴雨雨团之类较小尺度的天气系统,所以单纯用ppm来预报暴雨是不够的,而实况物理量因子往往对暴雨有着预兆作用,为此我们在上述预报方案中又引入了若干个与暴雨关系比较密切的物理量因子,以提高本方法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引言 降水预报是天气预报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本文介绍的降水预报自动化系统,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选择预报效果较好的指标,作为预报因子,然后,通过微机进行综合判断和计算,给出未来某一时段内的降水概率的大小,从而做出济南市的降水概率预报。1990年我们进行了准业务化试验,效果较好,证明该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单点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热状况与青海东部春季降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武林 《高原气象》1994,13(2):212-216
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主体上的长波射出辐射距平指数和高原气温距平指数表征青藏高原热状况,它们都与大气环流和副热带高压的活动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普查高原热状况与下一年青藏东部春季降水的相关关系,得到4个预报因子,建立回归方程。经1992年预报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们在短期预报中,运用多因子点聚图和多因子时间剖面图等工具,在预报中收到一些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因子选择不够理想,分析方法不够客观,点聚图上点子混杂不易区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学习外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多要素编码方法,经1974年4—6月的使用,效果尚好。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月降水趋势预报的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①相关机率较高的预报因子,在使用中效果不理想;②若干预报因子和同一预报对象,单相关关系较好,但在作预报时,却常出现矛盾的结果;③把若干单相关统计关系较好的预报因子,用逻辑代数、交义因子,概率表决等方法作预报时,只要置换某个因子,就会得出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朱茂梅  高风荣 《气象》1983,9(3):11-12
完全预报法是一种统计与数值预报相结合的预报方法。先建立环流参数与要素间的统计关系,然后用数值预报的环流参数作要素预报。 本文从预报员经验出发,并着重考虑其物理意义选择预报因子,建立预报因子与春季寒潮、强降温间的统计关系。使用日本48小时数值预报图,借助于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随着数值预报的发展及输出产品的增加,MOS预报试验研究不断的深入并应用于业务预报上。近年来,我们也积极进行了MOS预报业务化的尝试。实践中我们体会到,MOS预报必须符合简便、迅速、准确的原则,才能在预报第一线站住脚,否则这种方法再好也只能成为墙上的画,镜中的花。为此,我们对预报对象、因子的选取进行了必要的技术处理,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建立预报模式时的技术处理 1.y量的处理 在进行晴雨预报时,一般将雨量y作0,1化处理,晴天取0,雨天取1。我们假设y随因子x线性单调地变化,当x小于某一数值时,y始终是0;一旦x超某一临界值,y明显地随x而变化。y由恒为0突变到随x变化的现象,反映了这两段具有不同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近年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按照预报员制作天气要素预报过程中的基本思路,用统计方法,对相似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到预报方程,制作邵阳市一周分县日最高、最低温度预报指导产品。在优化预报方程方面进行了动态MOS和历史资料尝试,指出:高温与日照时数关系密切,对相似相本处理时,考虑该项因素可提高高温的预报准确率,预报效果较理想。预报因子简单,样本要求时间不长,方便在地市级台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梁金初 《气象》1980,6(3):38-38
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资料年代较短的气象站,如何用前期气象条件来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我们做了些简单尝试。下面用预报水稻三化螟成虫高峰期为例,说明我们的作法。 1.要素和预报对象分级 把本站主要气象要素分为“ ”,“-”两级,可以按距平值来分,也可以按把历史资料各占一半的某临界值来分。把历年三化螟成虫高峰期也按迟、早分为“ ”、“-”两级。 2.普查相关因子 用预报对象(y)普查各气象要素(x_1……x_n),找出历史相关机率达75%或以上的相关因子。为使找出的相关因子比较稳定,至少要统计5年以上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