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改性粘土矿物在橡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丽颖  蒋引珊  王秀平 《世界地质》2001,20(1):95-99,104
改性矿物取代部分炭黑做橡胶填料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材料及化工领域为活跃的科研课题,粘土矿物结构独特,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具有吸附某些离子并把这些离子保护于交换状态的性能,这些性能特点使粘土矿物经表面改性填充于橡胶成为可能,粘土矿物填料的研究主要包括粘土矿物的结构特点,在橡胶中的作用,典型的粘土矿物寺料的性能特点,尤其是针对不同的橡胶体系和性能要求,选取适当的改性剂及改性处理方法及增大填料的填充量等问题,这方面研究的进展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橡胶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内蒙产高烧失低品位硅藻土的提纯及碳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内蒙产高烧失低品位硅藻土的提纯,采用水洗[CD*2]焙烧工艺进行了实验。探索了水选次数、焙烧条件等对提纯效果的影响。采用XRD、FTIR、SEM、BET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提纯试验获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水选法可以实现石英、长石和黏土类杂质的去除,有机质的去除采用600 ℃焙烧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提纯效果。提纯硅藻土SiO2质量分数达到82.98%以上,比表面积可达44.5 m2/g,堆积体积达21 mL/10g。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焙烧水选提纯土,获得的碳化硅藻土与橡胶相容性好,可替代半补强炭黑。  相似文献   

3.
塑料、橡胶、油漆等聚合物复合材料以天然或人工合成树脂(石油化工产品)为基料,数量有限,而对于聚合物复合材料需求的增长和能源危机,则造成了塑料、橡胶、油漆原料短缺、价格上涨。在聚合物中添加填料(填充剂)的目的一方面可提高制品性能,另一方面又可使原料增量、成本降低。许多无机填料因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能改善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如硬度、刚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冲击强度等)、加工性能和热性能等,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有广泛应用。其中天然矿物作为橡塑、油漆填料的最大优点是成本低,因此在性能得以保证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4.
硅藻土开发应用及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硅藻土的微米级形体、天然纳米孔和主要成分为非晶质硅藻壳等特殊构造与性质,开发多用途的纳米材料、微孔材料、改性剂及合成白炭黑等,应用于污水处理、环保建材、无机分离膜、杀虫剂、橡胶补强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克拉斯诺戈尔斯克附近的卡拉加什雷发现了硫酸钡矿床.现在,这里正在进行工业性试开采.硫酸钡精矿在工业中主要用于生产石油、天然气钻井用泥浆的加重剂(80%)及油漆、清漆、搪瓷、纸张、玻璃、塑料、橡胶的填充剂(15%~17%),以及有放射性辐射源的场所抹灰用特制水泥. 以前,乌兹别克斯坦国内没有发现过硫酸钡矿床,乌兹别克斯坦使用的硫酸钡一直靠进口.1994年,当以本国资源取代进口原料变得势在必行的时候,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地质委员会对发现有硫酸钡矿脉的地区的资料进行了汇总,发现了卡拉加什雷的硫酸钡矿床最容易被…  相似文献   

6.
陶土粉作为填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和塑料工业中,但效果较差,探讨了陶土表面改性条件,使普通陶土转变成活性陶土。并借助于物理化学、X-射线衍射、差热、红外吸收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活性陶土的特性与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活性陶土用作橡胶填料,不仅可以取代部分白炭黑,增加充填量,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改善制品的性能,具有比较好的补强效果,是一种成本低而性能较好的功能性填料。  相似文献   

7.
硅灰石表面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池波  沈上越等 《岩矿测试》2001,20(1):57-59,64
实验以湖北大冶硅灰石为原料,初步探讨了硅灰石表达改性的工艺条件。经沉降体积法、表面接触角、红外光谱等方法检测和填充橡胶试验证实,硅灰石得到了改性且其填充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永和海泡石SP—01建筑涂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建筑涂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这几年建筑涂料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和人民的需要。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内墙涂料是以聚乙烯醇为粘结剂,轻质碳酸钙为主要填充剂的106内墙涂料。该涂料沉降分层率大、耐水浸、耐水洗能力较差。其它类型的涂料(包括内墙、外墙)有的由于价格昂贵而难以推广。因此,寻找物美价廉的填充剂就成了建筑涂料界急需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刘方成  吴孟桃  杨峻 《岩土力学》2019,40(2):580-591
橡胶砂作为轻质、耗能填料在土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强度往往会随橡胶含量的增大而降低。土工格栅常用于对散体材料的加筋补强,研究土工格栅对橡胶砂强度特性的加筋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轴压缩试验,对3种不同格栅布置方式(1、2、3层)下的干燥橡胶砂强度特性展开研究,重点考察加筋层数对不同围压(50、100、200 kPa)下、不同配比(0%、10%、20%、30%、40%)橡胶砂的强度参数,如峰值强度、似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筋橡胶砂的强度参数,包括峰值强度、似黏聚力、内摩擦角,相对于未加筋橡胶砂均有明显提高,提高幅度随土工格栅加筋层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围压的降低而增大;土工格栅对配比为20%橡胶砂的强度加筋效应最为明显;土工格栅加筋橡胶砂的强度参数恢复系数与加筋密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土工格栅加筋橡胶砂的强度特性可由试验所得的经验恢复函数较好地估计。  相似文献   

10.
纳米纤维状白碳黑是失镁率(MLD)超过90%的纤蛇纹石酸蚀产物,具有独特的纳米纤维状多孔结构,制备方法简单,是一种新型超微细无机纳米级白碳黑,适合作为橡胶、塑料填充补强剂和催化剂载体[1-3].本文对纳米纤维状白碳黑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从四个方面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依兰盆地是我国典型的煤与油页岩共生盆地,通过对盆地古近系达连河组层序地层格架下煤与油页岩共生特征进行研究,识别出四种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即煤层/油页岩/煤层组合、油页岩/煤层/油页岩组合、油页岩/其它沉积腺层组合及油页岩/煤层组合。将达连河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其内部可以识别出4个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LST)沉积期,在地势低洼处发育厚度不大、分布局限的油页岩,向隆起区尖灭;湖扩张体系域(EST)沉积期,4种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均有发育;湖扩张体系域从早期到晚期、从滨湖到湖中心,共生组合中煤层厚度逐渐减小,油页岩厚度逐渐增大;早期高水位体系域(EHST)沉积期,主要发育厚度巨大、分布稳定的油页岩;晚期高水位体系域(LHST)不发育煤层和油页岩。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堆积速率的相关关系控制了煤、油页岩的发育和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2.
张坤  柳蓉  刘招君  张超 《世界地质》2017,36(3):903-912
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及岩芯观察,岩石矿物组合、有机地球化学和工业分析等资料,对梅河盆地梅河组上含煤段煤与油页岩成矿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油页岩与煤相比,具有较低的挥发分及有机碳含量,较高的灰分。煤层顶板油页岩与煤层底板油页岩相比,具有较高的挥发分及有机碳含量,较低的灰分。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Ⅰ-Ⅱ_2型,其中,煤层底板油页岩主要为Ⅰ型,煤层顶板油页岩主要为Ⅱ_1-Ⅱ_2型;煤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_2-Ⅲ型。梅河组上含煤段发育于盆地萎缩阶段,含煤、油页岩岩系主要发育于扇三角洲前缘-浅湖-沼泽沉积环境,煤与油页岩的成矿序列形成于与沼泽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浅湖环境,主控因素为浅湖时期的湖平面或沼泽时期的潜水面。  相似文献   

13.
煤系页岩气的基本特点与聚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系页岩气是页岩气的重要类型之一。从煤系岩性组合、煤系页岩气地化特征和盖层条件等方面入手,剖析了煤系页岩气的生、排烃能力及保存条件,总结了中国煤系泥页岩的分布特征与发育规律。研究表明:煤系干酪根以腐殖型(III型)为主,H/C较低,总有机碳TOC值高;生烃母质的性质导致煤系泥页岩以生气为主,且具有长期缓慢生烃、排气态烃困难、滞后,排烃效率低、残留烃量大等特点;煤系中的煤层既是良好的气源岩,又对下伏层位的页岩气起到封盖作用,因此,煤系泥页岩具备较好的聚集成藏潜力。   相似文献   

14.
煤心损失气量计算方法在工程条件、煤心性质等方面均有约束条件和适用范围,探讨该方法在页岩气中应用的适用性尤为重要。分析认为,该方法约束条件和适用范围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煤层气赋存状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煤心损失气、解吸气和残余气占比的差异性。煤层气赋存受控于煤层演化程度及结构,损失气、解吸气和残余气占比与工程条件密切相关。页岩与煤相比,在岩石性质、组成、孔隙结构、比表面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加之页岩岩心与煤心钻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煤心损失气量计算方法应用于页岩气的适用条件是:页岩中微孔占有明显优势;比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气体吸附能力;页岩气赋存状态以吸附态为主;提心过程中逸散气量小。  相似文献   

15.
The Karharbari and Barakar coal measures of Giridih and Saharjuri basins of Bihar, eastern India, comprise an interbedded assemblage of sandstone, shale and coal in variable abundance. The lithofacies composition records a progressive decrease in sandstone and enrichment of shale and coal from Karharbari up to Barakar. Application of first-order embedded Markov-chain statistics to subsurface data of Karharbari (52 borehole logs) and Barakar (10 borehole logs) reveals that deposition in both the coal measures followed a Markovian mechanism with variable probability, to yield a sequence of upward transition from sandstone through shale to coal. The repetitive fining-upward cycles are asymmetrical, i.e. sandstone → shale → coal → sandstone in the case of Karharbari, but symmetrical as sandstone → shale → coal → shale in Barakar.The abundance of sandstone and the asymmetrical nature of Karharbari cycles are attributed to abrupt shifting of channel bars in low-sinuosity anabranching streams. By contrast, the subequal amount of sandstone, shale and coal forming symmetrical cycles in the overlying Barakar Formation is due perhaps to a slow and gradual shift of the stream channels over and across the adjacent subenvironments of the flood plain.  相似文献   

16.
我国陆相盆地内普遍存在油页岩与煤共生的地质现象。本文以老黑山盆地下白垩统穆棱组油页岩与煤为研究对象,基于工业分析(含油率、灰分、挥发分、全硫和发热量)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有机碳、岩石热解、显微组分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油页岩与煤含油率的控制因素开展研究。根据含油率等工业品质特征,将研究区油页岩与煤进一步划分为高含油率油页岩(HOS)、低含油率油页岩(LOS)、高含油率煤(HC)和低含油率煤(LC)4种亚类。其中HC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和生烃潜力最高,其次为LC、HOS和LOS,4种亚类的有机质类型以Ⅱ型干酪根为主,均处于未成熟的热演化阶段。沉积环境与有机质来源是控制油页岩与煤含油率的关键因素,HOS主要形成于陆源有机质供给中等的湖沼环境,而HC主要形成于陆源有机质供给丰富的泥炭沼泽环境。油页岩与煤形成时期的高等植物以松科、柏科/杉科、南洋杉科、罗汉松科和蕨类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可以提供充足的树脂和蜡质有机质,从而使油页岩与煤具有相对较高的含油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黄县盆地煤与油页岩的形成环境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潜力,运用有机岩石学方法,对其有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层与油页岩中的有机质主要形成于陆上高等植物。盆地边界断层控制着成煤作用过程:当断层停止活动时,形成泥炭沼泽;当断层重新活动时,盆地下沉,湖水侵入泥炭沼泽,形成油页岩。油页岩中含有丰富的角质体和壳屑体,导致长链饱和烃增加。   相似文献   

18.
李靖 《化工矿产地质》2014,36(3):145-151
吐哈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是该盆地重要的煤炭资源产出的层位。该时期内不仅煤层发育,泥/页岩、碳质泥岩以及暗色泥岩等有利于页岩气生成的岩性也大面积发育。八道湾组泥页岩发育,最大厚度达到200m,泥岩的有机碳含量均值达到了1.85%,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已经达到了大量生气的阶段,岩石的石英含量较高,有利于后期开发的实施。按照各项条件的约束,圈定托克逊、吐鲁番、七泉湖一带为煤系页岩气远景区。为本区内页岩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陆相断陷盆地煤层与油页岩共生发育的地质现象,采用沉积学、构造地质学、能源地质学和层序地层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煤与油页岩共生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陆相断陷盆地煤层与油页岩主要存在5种共生组合类型;煤和油页岩的发育均需要稳定的构造和较少的陆源碎屑物质供应,共生发育的煤和油页岩中均含有高等植物和藻类;盆地基底的幕式构造活动对煤和油页岩发育的沉积环境及其转化起到主要控制作用,气候条件、陆源碎屑物质注入、有机质供应等起到次要控制作用;在层序地层格架下,各种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均可发育在湖扩张体系域,从体系域早期到晚期、从滨湖到湖中心,共生组合中煤层厚度逐渐减小,油页岩厚度逐渐增大;而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则主要发育厚度大、分布稳定的油页岩-煤层组合.可见,盆地基底幕式构造活动、沉积环境演化、气候条件、陆源碎屑物质注入、有机质供应等因素共同控制了陆相断陷盆地煤与油页岩的共生发育,且共生组合主要发育在湖扩张体系域和早期高水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20.
黄县盆地古近系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类型及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县盆地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煤与油页岩资源赋存区。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构造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方法,对黄县盆地煤与油页岩组合类型进行研究,并在层序地层格架下分析不同组合类型的沉积环境演化,这对于该区煤与油页岩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煤与油页岩组合类型有四种型式:油页岩/其它沉积/煤层共生组合(煤4-泥岩-油4组合)、煤层/油页岩共生组合(煤3和油3,煤1和油2)、油页岩/煤层/油页岩共生组合(油2-煤1-油1)和油页岩/煤层共生组合(油上1和煤上1)。(2)在黄县断陷盆地古近系地层沉积充填序列中识别出两类三个性质不同的层序界面(SB1、SB2、SB3),其中李家崖组可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各层序具有四元结构特点,即由低水位体系域、湖扩张体系域和早期高水位体系域、晚期高水位体系域组成。(3)黄县盆地古近系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主要在层序的低位体系域与湖侵体系域中发育,特别是在湖侵体系域中煤与油页岩组合类型丰富,主要与湖侵体系域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