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要重视全球变化对我国北方沙区可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讨论了全球变化及其对我国北方沙区可能影响的三个问题。首先,全球变化是人为因素与自然变化的藕合,不能忽视全球自然变化过程的研究;其次,沙漠的变化主要与气候
干湿变化有关,要注重研究未来增暖伴随的降水变化,预浏土地沙漠化未来发展趁势;第三,要研究土地沙漠化及其逆转对气候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最先进的Lacoste-D型重力仅可以进行微伽级的重力浏量和在此墓础上的微重力研究,使微重力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与验证,也为重力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分
支领域。
     相似文献   

3.
    本次研究涉及到地球和其它行星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学和有关的外部地球物理学,诸如大气物理学和磁学,并制定出我国的具有经济、社会和科学价值的固体地球科学的强有力的研究计划。未来10年的大多数时间全球环境问题将处于科学研究的前沿。自然环境变化的研究必须是国际性的和跨学科性的,已经确立了具有不同科学广度和要求不同成效的7个项目。
    1)古气候学:过去的150万年,世界气候曾经极不稳定。英国所在的中纬度曾有17个变动周期,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冷(大约低9摄氏度)。人类活动又把附加的因素加进到控制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已经很复杂的平衡中去。古气候学是对过去变化过程的研究,在获得认识与预测未来可能发生气候变化方面都是很必要的。
    2)生物分子古生物学:惊人地发现许多化石,甚至是几亿年前的,含有适合于生物分子研究的有机物质,这就给地球科学家、生物学家和有机化学家的跨学科研究开辟了一个大的新领域。这种研究复盖了几千万年到几亿年的时间尺度,大大扩展了我们对进化过程的理解,对过去的环境得到了新见解,并加深了我们对碳氮化物成因的理解。
    3)新大地构造学:近代或现代变形过程的性质与速率的研究,应使更精确地解释地质历史和预报未来的事件,如地震和火山活动。
    4)地质流体作用:此题目包括流体运动和地壳内固体—流体反应的研究。这些对于认识地下水、液体和气体碳氮化合物、矿化流体作用以及我们从地球内提取这些流体及其产物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样,这种过程的认识对于在地壳内处理废物也是必要的。
    5)沉积盆地演化和动力学:沉积盆地产生于地壳顶部5km,因此就资源开发而言是容易接近的。这个题目对于涉及资源的工业以及时上文提到的流体作用的认识都特别重要。
    6)地球深部研究:象地震与火山活动这类现象表明地球没有停息,随着时间动荡和变化,这些变化是由地壳深部、地幔和地核中的作用所产生的。因此地球深部的研究,在试图认识地球活动方式上是必要的,在其它方面的研究中也是基本的。
    7)空间地球化学及行星演化:我们对太阳系早期历史和地球过程的认识,是通过比较行星学以及对落在地球上的或带回地球的行星物质的化学研究得以加深。在英国新的分析技术使她有可能去分析大多数微小的标本,并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度,而且正在揭示太阳系早期历史的奇妙的线索。
    除此之外,地球上还有两个领域即洋壳和南极洲值得特别加强研究,上述各项的许多方面都可以在南极进行有优势的研究。
    上述的工作要求:
    1、培训人才。英国使正在成长的一代地球科学家在基础科学、数学特别是计算机和计算机模拟方面具有必不可少的经验。
    2、需要充足的资金向最好的地球科学家提供足够的支持,并保持高质量的研究。
    3、重点研究计划应由权威科学家来确定,由强有力的杰出的带头人来领导。
    4、综合性的国际研究计划(如大洋钻探计划)方面,在国际保护伞下的离散的国家计划(例如面对英国的大洋中脊的研究工作)方面,以及在数据库的编辑方面,英国的参与应继续维持增加。
    5、增加更精良的设备与设施。
    6、英国地质调查局(BGS)必须提供英国地球科学信息的基本数据库,应该从减轻自然灾害影响的观点出发,监测诸如地震、地磁、放射性和地下水质等方面的长期变化。
    7、因为地球科学涉及到整个地球,很显然不能单独局限于英国进行。海外工作(特别在第三世界)应当给予鼓励。
    8、发展与加强科学院、公众机构、研究所和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以保证思想与资料的自由交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人地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长,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供需关来紧张。进行人地系统研究是本区当
前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集内河、界河、国际河流为一体的河流。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涉及云南西部 7个地州39个县市。复杂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多种气候带,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和地域分布的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变化特征;域内94%为山区;占流域人口83%的民族(18个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立体分布在山区,土地资源一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不同民族土地利用习俗,使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这样一个边疆山区民族地区,寻求一条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加强民族团结,寻求均等发展机会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富裕的关键。
    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高新技术,典型地区启用了快速农村评估(PRA,RapidRuralAppraise)方法,对流域1990年、1998年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时空动态叠合研究、森林土地时空动态的整体演变研究以及变化动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利用人地系统演变和流域发展的关联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问题的出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主要阐述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以节水为本,强化统一管理”。并指出:全方位(包括农业、工业、矿业、城市、生活等方面)节约利用水资源从全国水现状看潜力巨大。
        农业方面:改变大水漫灌为小畦或长畦分段灌溉,仅此一项措施就可节省水量20%~25%,概略估算,全国农业灌水利用率从0.5提高到0.7就可节水1 000~1 200 亿m3
        工业方面:如其他城市工业用水单位耗水量达到北京、天津的用水水平,全国每年可节水150 多亿m3(北京、天津也仍有潜力可挖)。
        城市生活用水:采取节水措施后可节水1/3~1/2。
        把节水作为一项国策,水资源市场化,污水资源化,以及加大农业、工业等方面生产过程中节水科技投入,有计划地推进全国性节水行动, 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为此, 必须做到强化统一管理, 使管理纳入科学的、以国家利益为前提的统一管理轨道: 建议中央成立协调全国水资源管理的权力机构, 通过立法, 制定和颁布国家有关水管理的法律、法令和条例规定等。改变国家多部门分管的分散状况; 进一步修订已有的《水资源法》; 组织新一轮的全国性水资源开发利用普查工作, 对黄、淮、海三大河流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考察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地质学中的非线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某些典型地质现象及有关研究进展的引述,可以看到在地质过程中广泛蕴涵着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因此,将非线性思维与分析工具引入地质学,建立来统的非线性地质
学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践,有可能由此逐步逼近真实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8.
沉积铁矿形成过程中的生物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积赤铁矿和层控黄铁矿、菱铁矿的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生物的作用。不同情况下,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生物的活动形成赤铁矿受层石、毒球状黄铁矿以及有机质的还原作用由赤铁矿转变为菱铁矿。
    冀西北宣龙地区铁质叠层石和铁质核形石同心纹层中普遍含有微体古植物化石,属于低等蓝藻类,形态以丝状体为主,部分为羽状体,它们直接地参与了铁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利用响应函数技米研究地球均街己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了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资源科学研究的五大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注重国际合作与全球性资源问题研究,资源战略性问题研究日趋活跃,由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和模式研究,资源管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及资源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是
现代资源科学研究的五大趋向。
   相似文献   

11.
龙服忠  余少华等 《湖南地质》2002,21(1):43-45,68
国土资源对工业化起着承载、支撑、促进、积累和转换作用,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也不利于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湖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正确认识国土资源与工业化的关系,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确保国土资源的可持续 供给是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额济纳绿洲近2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是近年来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根据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土地生态分类,利用1982年与2000年2期TM遥感数据对比和野外实地调查,采用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分为河岸乔木林、河岸灌草林、荒漠稀疏灌丛、荒漠稀疏草地、河道与水域、盐碱化土地、城镇、戈壁、流动沙丘和剥蚀地山丘陵, 从各类土地分布面积变化和类型转移趋向与幅度两个方面,分析了额济纳绿洲2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结果表明:①土地覆被类型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河岸乔木林面积萎缩了0.97%、斑块数减小了376,而河岸灌草林增加了0.92%,数量减小1 316;而%LAND指数荒漠稀疏灌丛由4.49%增加到5.65%,由于中游来水量的锐减,河道和水域的斑块数由40个减少到6个,%LAND指数减小了0.15%。与此同时流动沙丘%LAND指数增加了0.42%。②近20年来以胡杨为主的河岸乔木林和荒漠稀疏草地减小了45.02%和14.55%,相应地以柽柳为主的河岸稀疏灌草地和荒漠稀疏灌丛增加了35.03%和25.88%;河岸乔灌林向河岸灌草林景观转移概率为45.95%,向荒漠稀疏灌丛和稀疏草地转移了0.78%和3.01%,向戈壁转移了10.87%;河岸灌草林景观类型向河岸乔灌林转移8.06%,向稀疏灌丛和稀疏草地转移10.95%和19.64%,向戈壁转移11.88%;③额济纳绿洲具有从河岸乔木→河岸灌草地→荒漠稀疏灌丛快速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土地承载力是土地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回顾总结了我国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进展,将目前的土地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为三类:根据环境因子潜力结构计算土地生产潜力的方法(包括环境因子逐段订正模型和气候因子综合模型)、根据植被潜力结构计算土地生产潜力的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并讨论了各类方法的使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最后对土地承载力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4.
农业土地利用对岩溶地下水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贾亚男 《中国岩溶》2003,22(4):306-312
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人类通过土地利用改变天然土地覆被从而对脆弱敏感的岩溶水文系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章着重从农业土地利用出发综述了当前农业土地利用对岩溶水影响的研究。农业土地利用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围绕着水质和水量两个核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天然植被的清除,农业灌溉和排水,农业集约化所带来的化肥杀虫剂等的使用以及污染物质在岩溶含水层中的运移和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和建立模型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海洋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对河流的水文学、营养元素、悬浮物、沉积物、水生生物的影响,进而对海洋产生的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变化是陆地—海洋相互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介绍了当前北海沿岸的英国及其它一些国家实施的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计划的研究内容和进展,提出今后应加强海岸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与陆地—海洋相互作用研究的结合,提高对全球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农业与牧业用地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1989年和2000年的两期Landsat-TM数据和相关的统计资料以及气候数据,应用转移距阵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地处典型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兴和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和草地是研究区域中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Landsat-TM卫星影像数据和统计数据比较一致地反映农田和草地面积的变化;农田和草地的相互转换率在各种用地相互转化中非常剧烈;农业与牧业用地的互动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农业和牧业用地的互动特点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同时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五十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扩展及其原因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波  慈龙骏 《第四纪研究》1998,18(2):165-172
本文在毛乌素沙地景观分类、制图及景观动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50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发展状况及其时空特征,并对其扩展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整体上处于迅速扩展之中,只是某些局部地方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荒漠化扩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和时间差异:西北部纯牧区扩展速度远远高于东部和南部半农半牧地区,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扩展速度远远低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荒漠化的迅速扩展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波动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占文凤  周纪  马伟 《地球科学进展》2009,24(12):1309-1317
地表温度是地质学、水文学和陆面过程研究中的重要参数.由于地表的三维结构和异质性,大部分不同类型陆地表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热辐射方向性现象.总结了基于真实结构的地表热辐射方向性计算机模型研究进展,归纳了真实结构模型中蒙特卡罗光线追踪法和辐射度方法的理论基础,阐明了两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并从理论和物理意义上分别推导和阐释了其与几何光学模型及辐射传输模型的关系,指出了真实结构模型在算法效率、非同温系统蒙特卡罗模拟、参数获取、模型反演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93,自引:5,他引:88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大氧化学性质及过程、气候、水文、土壤沉积物、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着重综述了轩际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焦点之一-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序列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湖泊、山地冰川、黄土与古土壤序列、泥炭及沙漠演变等多种地质记录的综合对比分析,重建和恢复了我国酉部地区全新世以来的自然环境演变序列及特征。全新世期间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演变存在着以水热配置关系不同为突出特征的两种不同的演变模式:即以新疆北部地区为代表的西风型和以青海湖及青藏高原为代表的季风型模式。其成因同区域性特征及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并划分出我国西部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界线,即距今12ka或10ka、9ka、3ka和0.5ka。众多地质记录间良好的对比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我国西部全新世气候环境的演变过程,预测其变化趋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