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Wo S和CNKI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2013-2018年中国和国际极地科研情况从发文量、被引量、机构、学科分布、合作关系、来源期刊、高被引论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中西方传统学科优势和自然地理位置的差异,总结了当前极地领域的研究热点,得出以下结论:(1)"极地冰盖不稳定性和海平面变化""极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研究重点;(2)"‘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下的国家战略与合作"等政治环境研究已成为我国特有的极地战略课题。同时,从加大政策支持、构建合作体系和优化战略布局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培清 《海洋世界》2007,(12):66-69
IPY 2007/2008一共有多少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哪些学科?这些问题是关注这场科学“奥林匹克大会”的人希望了解的。截至2007年1月,共有228个项目获国际极地年计划办公室批准,并正在进行之中。它们是从各国提交的1199个意向研究项目中遴选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WoS和CNKI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2013—2018年中国和国际极地科研情况从发文量、被引量、机构、学科分布、合作关系、来源期刊、高被引论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中西方传统学科优势和自然地理位置的差异,总结了当前极地领域的研究热点,得出以下结论:(1)“极地冰盖不稳定性和海平面变化”“极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研究重点;(2)“‘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下的国家战略与合作”等政治环境研究已成为我国特有的极地战略课题。同时,从加大政策支持、构建合作体系和优化战略布局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极地研究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在极地规划战略布局、科考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明确国际极地考察和研究态势以及支撑我国极地科技体系建设,文章从国际合作、科技投入和规划布局等方面分析我国极地研究的现状和进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极地考察经过30余年的积累,已逐渐形成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支撑体系,为极地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极地研究总体起步较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亟须从国家战略目标和需求出发,做好顶层规划,构建完善的极地科技体制,推动极地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回顾极地旅游的发展历史,从旅游路线、旅游业发展状况和相关法律规制3个方面概述极地旅游的现状。针对我国极地旅游活动不断增多,但存在法律缺失和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的问题,提出完善法律体系、抓住政策机遇、独立承办项目和开展资源评价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极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地增暖挑战,世界气象组织(WMO)于2013年启动了"极地预报计划"(PPP,2013-2022年),并于2017年启动了PPP的核心行动"极地预报年"(YOPP,2017年中期至2019年中期)。本文对"极地预报计划"和"极地预报年"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说明了该研究项目支撑下在社会效益、检验、观测、模拟、资料同化、集合预报、可预报性和诊断、全球关联8个领域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开展的工作。同时,探讨了我国借PPP/YOPP实施契机,在极地现场观测、数值预报和信息服务方面需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一、北极站之梦。遥远而神秘的极地,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思。晶莹洁白却危机四伏,寒冷刺骨但生机勃勃。独特的自然环境、特有的生物类群和极光等迷人的自然奇观,每年吸引了无数游人长途跋涉,只为一睹芳容。此外,极地蕴涵了丰富的油气、矿产和生物等资源,完整地保存着地球环境变迁的‘密码”,极地生物对环境具有特殊适应性,极地更是一个对日观测的理想窗口。尤其是南极地区,广袤的大地和资源丰富的海域尚无归属,更使之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生物学研究室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极地海洋生态学领域(主要是海冰区生态学)的有关主导过程、主要机制、重要环节、循环特性和动力学研究;极地生物资源(主要是极地微生物菌种和藻种资源)的调查研究、种质资源平台构建、资源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源战略软科学研究;极地低温生物(主要是极地低温微生物)的重要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活性产物及其应用基础和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极地生态环境(主要是极地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研究和相应管理战略软科学研究;极地生物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装备技术整合和科学规划战略分析等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9.
极地文化是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洋世纪,推进极地文化宣传教育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但相较于渐入正轨的极地科考活动,我国在开展极地文化宣传教育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都有待完善,极地文化宣传教育机制尚未形成。"十三五"期间,围绕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努力建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极地文化体系;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资助极地公共教育事业的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以及完善极地公共教育工作机制等,努力提高全民的极地观念和极地意识。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是我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25周年。25年来,我国极地科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从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方向迈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步伐,预示着我国极地考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过去的一年,我国海洋事业大踏步前进,极地考察也获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1.
极地科学数据作为极地科学考察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性、基础性数据及其实验分析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持续开展了20多年,采集了大量极地科学数据,这些数据是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的,是我国极地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11,(11):5-5
如果选取几个词语来形容极地世界,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会是寒冷、冰雪等,这对于从未踏足于极地的人来说,应该是十分恰当的描述。寒冷和冰雪当然是极地环境的主题,但绝不是极地生活的唯一处境,前往极地的旅行,以及在极地的生活,同样是充满了各种色彩和乐趣。  相似文献   

13.
欧洲海洋和极地科学的新时代1995年10月,当欧洲科学家在巴黎达成在欧洲科学基金会赞助下建立新的欧洲海洋和极地科学会的协议时,他们向实现一系列的十年环境研究项目这一计划迈进了一步.43名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欧洲门个国家的30多个研究所.新的极地理事会主...  相似文献   

14.
很高兴前来参加“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启动仪式。国际极地年是全球范围的科学家共同策划、联合开展的大规模极地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是我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25周年。25年来,我国极地科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从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方向迈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步伐,预示着我国极地考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过去的一年,我国海洋事业大踏步前进,极地考察也获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极地科学数据作为极地科学考察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性、基础性数据及其实验分析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持续开展了20多年,采集了大量极地科学数据,这些数据是国家花费大量的  相似文献   

17.
一、国内基地概况。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以下简称国内基地)建设项目是经国家批准立项的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中的重点项目。项目建设单位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完成了该项目选址论证、选址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大量的前期工作。国内基地选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五号沟地区,占用深水(-10m)岸线270m,占用土地15hm^2余。该地位于长江口南岸,距离上海市区22km,其东南方向即为长江入海口,西侧毗邻沪崇苏大通道约400m,东靠赵家沟入江河口,是一个理想的建港选址点。  相似文献   

18.
一、国际极地年的由来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全球的科学家联合组织过三次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它们分别是:第一个国际极地  相似文献   

19.
长城站极地气旋与暴风雪天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胜利 《海洋预报》2004,21(4):35-39
西南极极地气旋是造成长城站暴风雪的主要天气系统。夏季每月侵入长城站气旋有6~8个,平均3~4d就有气旋侵入南极半岛乔治王岛地区.冬季每月5~7个,且强度比夏季大。极地气旋移动路径在夏季稍有南移,冬季气旋路径向北扩展。西南极极地气旋东移靠近南极半岛,气旋有阻滞现象,气旋受阻气流上升使高空扰动,低压和低压槽强烈斜压发展,在锋区后伴有向北移动极地冷空气入侵,是形成长城站强暴风雪天气重要原因。极地气旋给长城站带来大风降雨降雪天气,长城站95%以上的暴风雪天气是由极地气旋引起的。而长城站暴风雪天气有二种类型:一种由极地气旋前部与锋面影响,吹北风或西北风暴风雪;另一种是由极地气旋南部或高压脊前影响,吹南风或东南风暴风雪天气。而后一种则是风速猛、气温低、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20.
6月21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极地考察工作会议。这是自1984年我国组织开展极地考察以来召开的首次极地考察工作会议。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徐绍史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重要批示并讲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