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据地洼成矿理论,对省内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及演化进行了研究,将其划分为2个Ⅰ级、3个Ⅱ级、6个Ⅲ级、45个Ⅳ级大地构造单元,认为中生代由于地台活化转入地洼阶段是省内大地构造演化的一大特点。大地构造对省内金矿成矿有根本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为对成矿时代、成矿空间的控制。指出了金矿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通过讨论"离石大断裂"的基本含义及主要表现形式来研究它的北延问题。对比"离石大断裂"南延问题的解决方案,认为北部应由离石向北经黑茶山,绕过界河口,经苛岚、五寨,终经大同进入内蒙。为进一步划分山西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这两个Ⅱ级构造单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东半岛海域成矿区带划分以往研究程度较低。该文利用海域重磁资料,在研究区梳理了渤海和黄海的重磁异常特征,渤海和北黄海呈负布格重力异常,南黄海北部与之相反;渤海为正磁异常,黄海与之相反。以重磁异常为基础,基于陆域构造单元划分,对海域构造单元划分至Ⅲ级10个构造单元,海域构造单元多为陆域向海域的延伸,仅渤中坳陷和北黄海盆地为独立的海域构造单元。参照陆域成矿区带划分,以构造单元边界为界线,海域成矿区带划分至Ⅳ级6个成矿区,各成矿区特征不同,坳陷构造单元内成矿区富集油气矿产,隆起构造单元内成矿区表现为埕宁隆起富集煤矿,胶北隆起富集金、菱镁矿、煤、灰岩矿,千里隆起富集岩金、蛇纹岩、石棉、花岗石矿。  相似文献   

4.
秦巴地区的构造单元若按习惯以五条深断层带为界划分成四个褶皱带,就使早古生代构造特征显得模糊不清。但若以下部构造层的特征为依据,以靖口关—丹凤—商南断裂带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构造单元,就显得十分明晰。在早古生代推覆构造的控制下,晚古生代使南部构造单元中形成山间槽,发育了泥盆系层控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5.
晋中盆地位于山西省中部,北起石岭关,南到韩侯岭,东西以边山断裂为界,为一北东向的断陷盆地。晋中盆地是在燕山运动形成基本地貌格局的基础上,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形成断陷盆地的雏形。在太原市阳曲县一带仅包括太原断阶1个Ⅳ级构造单元。太原断阶可划分为大盂凹陷、马坡头地垒、阳曲凹陷、泥屯凹陷、棋子山地垒5个次级构造单元,文章主要介绍5个次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6.
辽西金羊盆地(金岭寺-羊山盆地)南部髫髻山组陆相火山岩发育,为一套以中性为主的基性、中基性、中性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碱度主要为钙碱性。火山岩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区,这与本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相吻合。根据当前火山岩的研究现状,尝试性地对该盆地髫髻山组火山岩进行了火山喷发旋回层序的划分,共划分了四级火山喷发旋回层序。其中 A-A′剖面Ⅰ级 1个,Ⅱ级 5个,Ⅲ级 17个,Ⅳ级 21个; B-B′剖面Ⅰ级 1个,Ⅱ级 5个,Ⅲ级 18个,Ⅳ级 24个。  相似文献   

7.
甘新蒙北山地区成矿带划分和基本特征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甘新蒙北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在时空上的联系性等综合研究分析基础上,运用新理论、新认识,以板块构造单元划分为基础,将本区划分为3个Ⅲ级成矿带、11个Ⅳ级成矿带,并对Ⅲ级成矿带特征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进一步就主要矿床(点)、构造单元、矿种、赋矿建造、控矿因素、成矿类型、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认为各Ⅳ级成矿带在区域上具有相对稳定的展布范围,具有相同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条件、类似的矿种和成矿时代,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可比性,并且各成矿带具有一定的潜在找矿价值。  相似文献   

8.
辽南地区张夏组中上部高频率旋回地层特征明显,反映高频旋回特点。根据岩性、岩相及界面特征,对其进行划分。其中复州地区划分出4个四级旋回层序,21个五级旋回层序,70~80个六级旋回层序;大连地区共划分出4个四级旋回层序,19个五级旋回层序及74个六级旋回层序。各级别旋回层均由相应的次一级旋回层序向上变浅、变厚、变粗的序列组成,其底部均以相应级别的间断—加深面为界。三、四级旋回层序具有区域对比意义。该期海平面具有高频振荡特点,为一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  相似文献   

9.
利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对章丘煤田主要构造单元单井沉积相、层序地层分析,将章丘煤田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的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划分为1个一级盆地层序、2个二级构造层序、3个三级层序。在层序内部识别最大湖泛面或与之相当的沉积转换面,划分体系域,并重点对三级层序的划分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三级层序Ⅰ发育高水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主要由潮坪沉积体系、障壁-泻湖沉积体系和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组成;层序Ⅱ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主要由潮坪体系、滨外台地体系和障壁-泻湖沉积体系组成;层序Ⅲ中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都有较好发育,主要由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组成。  相似文献   

10.
为编制1∶50万山东省大地构造相工作底图(沉积岩区)提供依据,按照沉积岩建造组合划分原则和大地构造相研究的有关要求,划分了山东省沉积岩区大地构造相和沉积岩建造组合,将山东省沉积岩区大地构造相划分为2个相系(Ⅰ级)、3个大相(Ⅱ级)、15个相(Ⅲ级)、27个亚相(Ⅳ级)及40个建造组合(Ⅴ级),并简要介绍了主要沉积岩建造组合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林口县大盘道地区位于东部老爷岭地块佳木斯隆起带(Ⅱ)桦南隆起(Ⅲ级)西南缘。大盘道地区之西。以东经130。线和牡丹江为界与张广才岭边缘隆起带(Ⅲ级)紧邻;北东与桦南隆起倭肯河断陷(Ⅳ级)相接;东南与麻山隆起(Ⅲ级)为邻。  相似文献   

12.
辽西金羊盆地南部陆相红层土城子组较为发育,其沉积物具明显旋回性。根据岩石组合、结构、构造、沉积相及环境变化等分析,土城子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一个Ⅱ级旋回层序、两个Ⅲ级旋回层序、五个Ⅳ级旋回层序、十六个Ⅴ级旋回层序及若干个Ⅵ级旋回层序。在区域构造作用下,金羊盆地在土城子期经历了两次湖扩张→湖萎缩过程,分别对应下部的冲积扇→干化湖和上部的冲积扇→风成沙漠→河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借鉴已有的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和亚系列,在祁连成矿省划分的4个Ⅲ级成矿带基础上,对该成矿省内的成矿系列进行
了深化研究,相对于含矿或成矿建造将成矿系列划分为同生、准同生和后生等类别。在祁连成矿省初步确定出24个成矿系列族,
并进一步划分为47个成矿系列。加里东期是该区重要的成矿期,且主要形成与中基性火山岩同生的Fe-Cu-Pb-Zn-Au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近 30年来的地质成果资料 ,从鄂北地层层序与成因 ,古生物类型与生态 ,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重矿物特征 ,岩浆岩分布 ,地球物理异常及类蛇绿岩、蓝片岩和榴辉岩带的存在等 ,将鄂北地区划分出三个古生物地层构造单元。以枣阳市鹿头镇—广水市郝店镇剪切带、连接新城—广济断裂为界 ,之北是桐柏古生物地层构造区 ,之南是扬子北部边缘古生物地层构造区。以襄樊—广济断裂为界 ,之北是扬子北部边缘古生物地层构造区 ,之南是扬子地台古生物地层构造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江蓠为养殖基质的双齿围沙蚕的配子发生及性腺发育。结果表明:1)根据双齿围沙蚕卵细胞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卵径大小,卵母细胞的发生可划分为第Ⅰ时相(卵原细胞)、第Ⅱ时相(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第Ⅲ时相(大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卵黄形成前期、卵黄形成中期、卵黄形成后期)和第Ⅳ时相(成熟卵母细胞,胶膜形成前期、胶膜形成后期)等4时相;根据各时相卵子的数量变化及体腔中其他结构的形态变化,将雌性性腺分为Ⅰ期卵巢、Ⅱ卵巢、Ⅲ卵巢、Ⅳ卵巢和Ⅴ期卵巢等5个阶段。2)根据双齿围沙蚕体腔内精母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所处的位置,将双齿围沙蚕的精子发生划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根据各时相精子的形态和数量变化以及体腔中其他组织器官的形态变化,将双齿围沙蚕的雄性性腺划分为Ⅰ期精巢、Ⅱ期精巢、Ⅲ期精巢、Ⅳ期精巢和V期精巢等5个阶段。3)Ⅰ-Ⅳ期的性腺主要包含对应时相的生殖细胞,同时,也存在有少量其他时相的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的发育速度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
晋东北灵丘金、铜、银、锰成矿区位于山西断隆、燕山台褶带和内蒙地轴三个Ⅱ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地处太行山北缘.区内金属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的侏罗系火山构造及其构造岩浆岩带关系密切,具备成矿多样性.斑岩型、矽卡岩型,火山后期的构造热液型等多金属矿床都很典型,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及区内典型矿床的分析,结合区域上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指出了本区金、铜、银、锰矿的找矿靶区,对该区的地质找矿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优势大地构造相划分初步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地构造相是反映陆块区、造山系和叠加造山-裂谷相系形成演变过程中的一套岩石构造组合,是表达大陆岩石圈板块经历离散、聚合、碰撞、造山等动力学和地质构造作用过程而形成的综合产物。根据优势大地构造相的划分原则与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建造构造等特征,山东大地构造相可划分为3个相系(Ⅰ级)、4个大相(Ⅱ级)、17个相(Ⅲ级)和51个亚相(Ⅳ级)。  相似文献   

18.
华南(研究区)由杨子地块东南部和华夏地块组成。前者划分为三个次级构造单元;江南构造城,怀玉山—浙西北构造域,彭庐构造域;后者划分为二个次级构造单元;闽北—浙东南构造域,桂粤湘赣闽构造域。华夏地块相对于扬子地块是比较活动的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铝土矿资源丰富、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好。通过对贵州省内大量铝土矿床勘探及研究资料的分析,在对贵州铝土矿成矿区带划分原则和划分依据讨论以及对贵州铝土矿成矿区(带)特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铝土矿成矿区带的划分方案。方案采取五分法 (即Ⅰ、Ⅱ、Ⅲ、Ⅳ、Ⅴ级)分级圈定,Ⅰ~Ⅲ级成矿带分属滨西太平洋成矿域、上扬子成矿省和渝南-黔中古生代、中生代铁汞锰铝成矿带,Ⅳ级成矿带划分为贵阳-遵义-瓮安-凯里铝土矿成矿亚带和务川-正安-道真铝土矿成矿亚带2个,Ⅴ级矿田划分为贵阳-清镇铝土矿田、遵义-息烽铝土矿田、凯里-黄平-瓮安-福泉铝土矿田、务川-正安-道真铝土矿田4个。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东天山及邻区地层、沉积建造、构造岩石组合、变形、变质、古生物分区、深部地壳结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以康古尔塔格-黄山深断裂为界,划分了不同级别的构造单元和构造沉积相带。统计分析了202个金属矿床,重点研究了金、银、铜、镍、钼、铁等矿产空间分布与板块构造、碰撞带关系,划分出九个成矿带,三个成矿期,以海西中晚期最为显著。成矿与板缘构造活动带地质演化密切相关,与俯冲一碰撞带和韧性剪切带时空演化最为密切。构造分区控制的矿产成带性和构造演化形成的成矿集中期之间相互转化对该区金属矿产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