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WebGIS的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岛海洋科学资料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从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建模以及实现技术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WebGIS的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在建设过程中,采用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库层的三层架构模式进行系统软件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运用组件技术进行编码,实现了代码的封装性和可复用性;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和Netcdf格式相结合来进行数据的存取,解决了海洋数据结构复杂、格式不统一的问题,使查询变得更为方便;利用IDL和ION技术来开发WebGIS,实现了电子海图的漫游、数据查询以及数据统计结果输出。  相似文献   

2.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由一个主中心和若干分中心组成,基于互联网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该平台系统基于B/S架构设计实现了数据服务、产品服务、地图服务、定制化推送服务和个人中心等前台系统功能,以及数据/产品更新发布、综合信息更新发布、用户管理与审批、系统运行状态监控等后台维护功能。本文综述了该平台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我国极地事务职能部门信息应用的更高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应用集成框架、GIS、三维可视化等多种信息技术,建立极地综合管理与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通过整合现有的极地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开发极地考察活动管理、项目管理、能力建设、政策研究以及信息服务等功能,为极地考察业务提供统一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相似文献   

4.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于2020年被正式纳入国家所定义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中。数据已上升为各国争夺的战略资源,因此数据共享与安全成为数据治理中必不可少的两大热点。海洋数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重要信息基础。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海洋领域数据共享现状和实践进展,立足于不同用户群体对海洋数据资源的应用服务需求,提出了“海洋数据商城”模式,通过类似网上购物的方式提供数据在线使用和下载功能,采用云桌面的方式为用户搭建数据使用平台,实现了一站式海洋数据在线共享服务,解决了数据敏感性与共享需求迫切性之间的矛盾。最后,为持续推动海洋数据开放共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已有海岸线研究的基础上,参照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海岸带科学数据共享的需求,按照海岸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海岸线进行分类编码,并探讨特征点和海域空间管理界线等海岸线辅助要素的分类及编码的规则,建立海岸线数据共享空间数据库的分层及属性表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6.
多源异构海量海洋数据综合管理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海洋应用对数据管理的需求, 针对海洋数据的特点, 采用分层的思想提出了一个海洋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 并对海洋数据的共享, 构建海洋元数据和海洋数据安全性管理等关键问题分别给出解决方案。通过一个基于B/S 的多源异构海量海洋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的实现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深海大洋面积广阔,远离大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际海域事务的讨论,试图获得话语权。我国也意识到深海大洋必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关注和竞争的焦点。文章从大洋数据类型、数据特点及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大洋数据管理与共享现状,结合国际海洋数据共享情况,分析了国内大洋数据管理与共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信息化建设也受到高度重视。文章介绍了IOC海洋资料与信息交换计划(IODE)的海洋数据共享平台ODP的建设背景、平台构建、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总结了ODP建设的经验,并分析了其对我国海洋信息化进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海岸线数据共享分类编码与数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照海岸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海岸线进行了分类和编码,并探讨了特征点和海域空间管理界线等海岸线辅助要素的分类及编码规则,最后建立了海岸线数据共享空间数据库的分层及属性表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0.
元数据对于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数据的管理、共享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ISO19115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为基本标准建立了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专用元数据标准,该标准将有助于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数据的规范化描述,促进地学数据的共享与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Argo资料已成为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重要的实测资料来源和基础数据支撑。自2007年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成以来,每年产生的Argo资料稳固增长,数据总量呈现出海量增长趋势,如何实时有效地对Argo数据进行组织管理与信息服务已成为当前Argo资料共享的关键难题。本文针对Argo数据多源异构的时空特性及多元化的信息服务需求,综合运用分布式混合数据库架构,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全球Argo资料组织管理的弹性扩展云存储模型,建立了基于Matlab的Argo网格化产品高效可视化方法,构建了基于Flex RIA的WebGIS服务框架,并研制了"全球Argo资料共享与服务平台"实例。平台实现了对全球Argo资料的查询浏览、快速下载及可视化分析等功能,并已在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部署及对外服务。  相似文献   

12.
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概念、功能及元数据系统的组成要素,重点研究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邦联式与客户机/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相结合的系统结构设计方案,并进一步设计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系统的功能和元数据库信息模型。该系统研究与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较好地解决空间数据仓库中海量数据的管理、共享及互操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际深海资源的勘查和开发,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大洋样品和分析测试数据。为完成多源异构海洋地质化学数据的自动集成和智能检索,设计了基于大洋样品本体模型的大洋样品地质化学数据互操作系统。系统为三层架构,分别是数据层、语义层和应用层。数据层完成了数据汇交模板定制;语义层完成了模式和语义互操作;应用层完成了基于语义的一站式数据检索。系统在ODP-ICP-AES、PetDB、GEOROC3个数据库模型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确保数据源独立性、安全性、时效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海量大洋调查数据和模型的复用。  相似文献   

14.
海洋观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目前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对海洋观测数据从人工到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海洋观测数据管理系统。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整合了现有的观测设备数据,实现了海洋观测数据的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了海洋观测系统的管理成本,同时系统为海洋信息动态发布网站提供了更多的数据信息和资源。系统在国家海洋局闽东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试运行半年,稳定可靠,综合效益明显。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较好的完成了预期任务,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青岛海洋资料共享服务系统功能与业务流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B/S模式的优点,选用Oracle数据库和JSP开发语言,提出了以安全为基础的系统设计思想,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信息及数据发布的网络化管理,实现了海洋科学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WoS和CNKI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2013—2018年中国和国际极地科研情况从发文量、被引量、机构、学科分布、合作关系、来源期刊、高被引论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中西方传统学科优势和自然地理位置的差异,总结了当前极地领域的研究热点,得出以下结论:(1)“极地冰盖不稳定性和海平面变化”“极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研究重点;(2)“‘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下的国家战略与合作”等政治环境研究已成为我国特有的极地战略课题。同时,从加大政策支持、构建合作体系和优化战略布局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任海波  张林 《海洋预报》2007,24(3):31-39
本文分析了日本海发生的一次极地低压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极地低压的"眼"处几乎无云,由螺旋状云系环绕,并伴有较强的下沉气流,具有暖核结构。热力学收支表明,该暖核主要是由伴随下沉气流的绝热增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03年9月3日到14日,"雪龙"号考察船进入北冰洋楚科奇海观测期间,正值一次典型的北极极涡环流过程形成和发展。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极涡的平均水平环流特征和季节变化,该例为我们研究它的瞬时环流形势和特征提供了条件。利用NCEP全球分析资料及第二次北极科考资料对这次个例进行天气学分析,通过描述极涡个例的发展情况,平流层、对流层的环流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卫星遥感图像及"雪龙"号考察船的气象资料,分析结果发现:2003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期间经历的极涡形成和发展,典型地表现出极地冬夏环流型的转换过程。首先在平流层发生,然后向对流层传播,该个例是一次在平流层西退加强,在对流层东移南下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