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广西热带岩溶地貌发育历史及序次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广西岩溶地貌发育基本上均处于热带、亚热带环境中,为一较为典型的热带岩溶地貌。根据其发育的时间先后不同,可分成二个大区六个亚区。Ⅰ区发育早,Ⅱ区发育晚。这种时间上的差异,不仅造成了发育时气候上的差异,还造成了广西各地区热带岩溶地貌类型、形态上的不同。广西热带岩溶发育过程中有二次内陆湖盆发育期:第一次为晚三叠世—侏罗纪,发育在Ⅰ区;第二次为白垩纪大湖盆期,广西几乎全境处于其内。白垩湖盆期使得广西第三纪主要水系发育普遍存在着“三不利用”的特点。在整个发育史中,广西热带岩溶地貌曾有过几次强烈、中等—弱发育期和基本不发育期。垂向上的岩溶洞穴基本上是几次强烈发育期形成的,它们互相交错、叠置,不能简单以高低论新老,不存在传统观点上的洞穴成层性。 相似文献
3.
广西区域热带岩溶地貌不同类型的演化浅议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文中论述了广西区域热带岩溶地貌三大类型,即:(1)以玉林、贵港市为代表的桂东南岩溶平原(残山平原)类型;(2)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桂东北-桂中-桂西南峰林平原类型;(3)以都安、乐业为代表的桂西-桂西北峰丛洼地类型.进而阐述了三大岩溶地貌类型的特点与演化,认为它们存在着发育时间上的长短不同,营力上的差异,也就出现岩溶地貌类型上的各异.岩溶地貌类型中老、中、青的概念仍有意义.岩溶形成的"同时态论"在小区域内岩溶地貌的一定发育阶段可能存在,但在大区域或长时间尺度内就不一定适用. 相似文献
4.
5.
从早石炭世开始,地球出现明显受气候带控制的植物分区现象,产生了分别代表南、北温一寒带的冈瓦纳植物区和安加拉植物区以及夹在其间的代表热带、亚热带的欧美植物区(广义)。
随着南、北大陆在特提斯西部的汇聚,广义的欧美植物区在晚石炭世产生了东西分异,形成了西部狭义的欧美植物区和东部的华夏植物区。本文从分析东、西两植物区的生态特征、演化阶段、古构造格局的重组和古地理环境等因素入手,探讨了两植物区之间的区别及其分异的原因。可以认为植物区的东西分异是由气候的东西分异造成的,而气候的东西分异则是由于特提斯西部的板块汇聚造成的,它促使西部特提斯地区转变为干旱的大陆性气候,而东部特提斯地区为裂解阶段,保持着潮湿的海洋性气候。 相似文献
随着南、北大陆在特提斯西部的汇聚,广义的欧美植物区在晚石炭世产生了东西分异,形成了西部狭义的欧美植物区和东部的华夏植物区。本文从分析东、西两植物区的生态特征、演化阶段、古构造格局的重组和古地理环境等因素入手,探讨了两植物区之间的区别及其分异的原因。可以认为植物区的东西分异是由气候的东西分异造成的,而气候的东西分异则是由于特提斯西部的板块汇聚造成的,它促使西部特提斯地区转变为干旱的大陆性气候,而东部特提斯地区为裂解阶段,保持着潮湿的海洋性气候。 相似文献
6.
7.
旱地是世界上的重要土地资源,而热带、亚热带的旱地土壤占很大比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目前世界上耕地约16亿公顷,其中92%为旱地;另有16亿公顷潜在的耕地,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世界面临着人口、食物、资源、环境危机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热带、亚热带旱地土壤的开发利用。 中国科学院和农牧渔业部于1986年9月7—11日在南京联合召开了《国际早地上壤(热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方海、陆相白垩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南方海、陆相白垩系研究有显著进展。依据我国南方大地构造环境和白垩系发育特点,将其白垩系划分为5个地层区和8个地层分区;文中在分析全球年代与生物地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南方海、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划分、底界界线层型及陆相白垩系上/下统的界线作了扼要介绍,并指出我国西南特提斯区海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已接近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9.
试论热带岩溶地貌研究中不同观点分歧的实质——以桂林地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在以往有关我国热带岩溶地貌——以桂林岩溶峰林地貌为典型代表——演化发展的文献中,比较流行的、当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主要有二。一是认为热带岩溶峰林地貌总的演化图示是由峰丛向峰林再向孤峰逐渐演化而渐趋成熟,亦即峰丛“年轻”,峰林“年老”;二是认为本区发育有代表不同岩溶化时期的多级岩溶夷平面,只是不同作者在级数划分和年代的归属上有所差异。国外某些研究者,如匈牙利的雅库兹(Jakucs 1977)对前一问题亦持同样观点。后一观点则为盖勒特(Gellert 1961),舒金(Щ(?)кин 1964),詹宁斯(Jennings 1971)等所赞同或引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地热带分类及地热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地热活动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高温地热活动仅分布在相对比较狭窄的地壳活动地带,目前已公认为是地壳岩石圈板块的边界;而低温地热活动则广泛分布于板块内部。分布在板块边界的高温地热活动及分布在板块内部的低温地热活动,其热源性质、地表地热显示、区域地温场及热流以及水热系统的温度和水化学特征等,都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是由它们 相似文献
11.
西南岩溶地区岩溶水系统分类、特征及勘查评价要点 总被引:9,自引:16,他引:9
根据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特征的差异,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将岩溶水系统分为三级,对各级系统进行了分类.第一级为岩溶水系统,第二级分为浅循环和深循环岩溶水系统,第三级分别进一步分为裸露型、裸露-覆盖型、裸露-埋藏型及层控型和断裂带型五类基本的岩溶水系统;论述了各类型的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各类型的地下水勘查评价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云南石林岩溶形态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基于云南石林县的石林分布特点与研究现状,按照岩溶形态组合研究其环境的思路,对400km2的石林形态组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石林形态的系统类型。石林组合形态可分为四个层次,石柱表面溶蚀形态30种以上,分割石柱体的溶蚀沟形态3种;石柱形态6种,其中的4种可称之为石林;石林地貌组合有7种。云南石林形态系统反映了石林多样性,其内含的信息(岩溶地质信息、区域环境信息和人类活动信息)值得深入研究,以深化石林地质遗迹景观的整体性认识。 相似文献
13.
南方岩溶石山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地质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南方的岩溶石山区分布面积很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它有特殊的农业生态环境,并且存在各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如早涝、森林退化、水土流失,“石山化”等等,这些问题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根据各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综合开发治理的措施。岩溶生态系统中,水、土、植物是农业生态平衡的关键、又是岩溶生态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对此应有深入的研究,才能保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促使其经济有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 在我国南方,岩溶充水型矿床,特别是煤矿床分布十分广泛。这类矿床的水害极为严重,主要表现为:(1)频繁地发生淹井事故,造成长期停产,严重损坏矿井设备并威胁工人生命安全。如广西合山矿区自开采以来,七对矿井发生的淹没事故竞达数十起,其中六对矿井曾一次或多次被全部淹没,在80年5月至11月淹没的两对矿井中,石村矿的淹没直接损失达1千多万元;(2)长年不断地耗费巨额排水资金和电力,大大增加矿产成本,一些中小型矿区的年排水费川高达数百万元,不少矿山因之成为开采禁区。上述水害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南方矿产资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南地区岩溶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和谐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应用岩溶学、水文地质学和水资源经济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与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相和谐的理念,对我国西南地区岩溶水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西南岩溶水资源和谐利用及其不利因素与问题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岩溶水资源勘查和有效配置、正确开发、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及统一管理为主要措施的我国西南岩溶水资源和谐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国南方红土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南方红土型金矿属改造红土型金矿,进一步可分为古层间构造带淋积型、岩体接触带淋积型及岩溶洼地堆积型三个亚类,以及蛇屋山式、龙形寨式、大坊式、北衙式、百色式、老万场式及镇圩式等七个矿床式。各类矿床在产出的构造部位、成矿作用、含金红色风化壳剖面、金矿源体及金的产出特征上有其自身的特征。同时指出了我国南方红土型金矿的时代、地理及地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岩溶水系统特征及调查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岩溶分布面积110 875.7km2,占全省面积的28.14%。主要分布于东经102°以东、元江以北的滇东片区,以及滇西北、滇西保山至沧源片区。滇西北岩溶区,纵谷深切,岩溶水快补速排,是以江河汇水区为主的岩溶流域。滇西北东部和滇西岩溶区则山间盆地也较发育,也形成以盆地为汇流中心的岩溶流域,岩溶水在盆地中排泄到地表之后再向大江大河汇聚。滇东岩溶区则以山间盆地及河谷汇水区为主要的岩溶流域。云南岩溶区,由于强烈构造运动,断裂交错发育,各时代地层被切割成不同形态的断块或条带,错落分布于不同高程上,加之岩溶含水层与非岩溶相对隔水层在垂向上的间隔分布,从而形成诸多水文地质特征不同、相对独立、不同等级的岩溶水系统。本文岩溶水系统分类分级以岩溶水循环特征为纲,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基本特征差异性进行分类;按照从上到下、由一般到具体的次序进行分级。分类力求反映各类型的基本特征和共性,便于剖析和归纳总结岩溶水的运动和赋存规律。一级:研究对象———岩溶水。二级:根据岩溶水循环深度和周期长短,划分为浅循环和深循环两类岩溶水系统。浅循环岩溶水系统是指岩溶水循环深度较浅,循环周期在一个水文年内,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明显的岩溶水系统。深循环岩溶水系统是指岩溶水循环深度大,循环周期长达数年或数十年以上,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微弱或不受其影响的岩溶水系统。三级:具体的补给、迳流、排泄系统(称水文地质单元),多以地下分水岭、透水性弱的岩土体、断裂以及河流等构成其边界。对于浅循环岩溶水系统,岩溶导水、赋水空间的发育和空间分布受碳酸盐岩的成层性特征控制明显,在勘查和开发实践中,往往将其视为层状含水层组。对于岩溶水的形成、运动、赋存特征,含水层组的埋藏条件起着突出的作用。因而,根据岩溶含水层组埋藏条件的差异,进一步划分为:裸露型、裸露-覆盖型、裸露-埋藏型三类岩溶水系统;对于深循环岩溶水系统,岩溶水的运动和赋存受地质构造控制,主要存在两种类型:一是深埋藏层控型,另一类为断裂带型。裸露型岩溶水系统是指岩溶含水层组由岩溶山地补给区延伸至盆、洼、谷地排泄点或带,基本上呈裸露展布。此类系统岩溶发育极不均匀,导水、赋水空间以溶洞管道为主,岩溶水主要为暗河流,沿暗河有许多落水洞、天窗、溶井、脚洞与其沟通,岩溶水通过这些通道获得补给,岩溶水系统储存调节能力弱,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剧烈。岩溶水流以快速流为主,多以大泉、暗河形式排泄。裸露-覆盖型岩溶水系统,是指岩溶含水层组由裸露岩溶山区延伸至松散土层覆盖区,由裸露过渡为覆盖型的岩溶水系统。多分布于断陷盆地和底部存在近期沉积的谷地、洼地区。此类系统由于补给条件好,水循环交替快,允许开采量大,且覆盖型岩溶含水层组具有一定量的储存资源可以发挥调节作用,是一般供水勘查和开发的主要对象。目前,已经勘查和开发的也主要是这类岩溶水系统。这类岩溶水系统的主要特征,一是均可划分为差异很大的裸露和覆盖型岩溶区。前者是岩溶水的补给、迳流区,岩溶赋水空间为不均匀的洞管隙系统,岩溶迳流主要为快速的管道流。后者往往处于断裂的下降盘,岩溶发育相对均匀、连通性好,其水文地质特征等效于多孔介质,地下迳流主要为慢速的扩散流;二是系统水资源大部分从山边暗河出口或大泉排泄到地表,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应以截流提引和建库调蓄开采暗河或大泉为主。但覆盖区往往处于断陷区,岩溶发育深度大,有较大的储水空间和储存量,可同时布井开采,起到调节暗河或大泉枯季流量减少的作用;三是系统内部存在统一的水力联系,当覆盖区过量开采时,首先表现为袭夺暗河和大泉流量,甚至导致其干涸,进而造成大范围水位持续下降,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引起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因此,必须按系统完整地进行勘查评价工作,系统规划开采方案。裸露-埋藏型岩溶系统指岩溶含水层组由裸露岩溶山区延伸至其它非可溶岩埋藏区,由裸露型过渡为埋藏型的岩溶水系统。这类系统的特征与裸露-覆盖型岩溶水系统基本相同。但埋藏型岩溶含水层组赋水空间以发育较均匀的网状岩溶裂隙为主,富水性及透水性更为均匀,一般都赋存承压水,水质优良,动态稳定。这类系统的卫生防护条件和环境条件更好,埋藏区在岩溶含水层组上覆岩层完好的条件下,与上层潜水及地表水基本无水力联系,不易产生含水层污染和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此外,埋藏型岩溶含水层组的分布可能达到盆地、谷地边缘山坡之上,更有利于利用。深埋藏层控型岩溶水系统,是指岩溶裂隙含水层组埋深在数百至数千米以上的岩溶水系统,这类系统富水性均匀,富含承压水,其富水性、水温、水质主要受埋深和构造控制,基本不受气象水文、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地下水循环周期在数十年以上。在断裂作用强烈的断陷盆地区,多赋存有水质优良的热矿泉水。断裂带型岩溶水系统,是指沿断裂破碎带形成的带状或脉管状岩溶水系统,靠裂隙及破碎带导水,在地形高差产生的水压差以及地下水温差作用下,形成地下水对流系统。具有系统分布范围狭小,对流通道分布随机,循环深度大,循环周期长,水位、流量受气象水文、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小,较为稳定,水温较高的特点。当对流通道通过浅部孔隙、裂隙或岩溶含水层组时,一部分深循环水流会扩散到这些含水层组中,在深循环水流通道附近形成一定范围的囊状或带状水温异常区。对于浅循环岩溶水系统岩溶水的调查评价。裸露型岩溶水系统,应重点通过遥感、水文地质测量、洞穴探测、取样分析、地下水动态观测和示踪试验等手段,查明岩溶水补给和赋存条件、暗河系统的埋藏分布、各类岩溶水天然出露点和富水块段,以及岩溶水动态和水质、岩溶水系统的储存调蓄能力和人工调蓄的条件、地质环境条件。水资源评价以水文分析法为主;裸露-覆盖型岩溶水系统及裸露-埋藏型岩溶系统,勘查工作应根据裸露区、覆盖(埋藏)区的不同特点布置,裸露区的勘查要点基本上同裸露型岩溶水系统。对于覆盖(埋藏)区,主要应用物探、钻探、抽水试验、连通试验和取样分析测试等手段,查明:含水层组的埋藏分布及边界,与裸露型岩溶补给、迳流区的关系,岩溶水平和垂直分带,含水层组的富水性,富水块段的分布位置,迳流场特征,盖层的稳定性及其它环境地质条件,取得有关水文地质参数等。这类系统岩溶水资源主要是降水渗入(灌入)补给量,一些地区还有部分地表水渗入、系统外含水层的越流补给量,在气象因素影响下,具有年和多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但这类系统一般具有较大的储存量,在枯水期可对开采量起到调节补偿的作用。因此,水源地均为调节型。岩溶水开发利用,通常采取截引裸露区的大泉或暗河与在覆盖(埋藏)区打井调节的方式联合开采。由于裸露区与覆盖(埋藏)区水力联系密切,因此,对于岩溶水允许开采量的评价,必须系统地进行,应采用裸露区的统计或灰色模型与覆盖(埋藏)区的确定性模型联合模拟评价。深循环岩溶水系统岩溶水的调查评价,应根据层控型岩溶水系统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其勘查手段主要以区域水文地质测量、物探、钻探、抽水试验、水化学分析、地下水测年、水位观测等手段,查明系统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岩相古地理及地质发展史、含水层组的埋深、分布及厚度、富水性、盖层类型及特性、基底类型及特性、以及系统的侧向构造边界,取得有关参数。通过地下水迳流场、温度场、水化学场的分析,结合测年结果,确定地下水有无补给及其循环速度。这类系统一般只能获得相邻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其补给量有限,循环速度慢,开采量主要是储存量,水源地多为非稳定的消耗型水源地,开采方式主要为井采。这类系统有条件应用确定性模型评价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断裂带型岩溶水系统,根据其水文地质特征,适宜采用水文地质测量、动态观测、水化学分析、地下水测年等手段,查明地质背景、导水构造特征、导水通道及泉点的分布、水量、水质及其动态。这类系统以提引泉水开采为主,在深循环水流通道附近形成一定范围的囊状或带状水温异常区的条件下,也可适量布井开采。允许开采量的评价以泉流时间系列分析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