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陕北神府矿区地处黄土高原上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本世纪重要的能源供应地。通过采用遥感影像、实地勘测等多种手段的调查与研究,对研究区进行了水土流失类型分区:东部以严重的水力侵蚀为主,西部以风力侵蚀为主,中部为水力风力侵蚀交织地带。在分析该区多年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其水土流失的演化规律对本地区的水土流失趋势进行预测,为矿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局广大革命职工在局党委的领导下,正在掀起轰轰烈烈的学大庆、赶开滦的群众运动,以实现煤炭翻番,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地质条件对煤炭生产的影响很大,如何查清地质构造情况,了解和掌握它的变化规律是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南桐矿区主采二叠系龙潭煤组;煤质顶底板分别为长兴灰岩和阳新灰岩强岩溶不层,其中发育溶洞,漏斗,溶道679个,地下暗河32条,总长度71075m。由于受高山区小气候影响,暴雨频繁;流入,灌入式补给导致管道流对降雨的快速响应特征,一般峰值水量仅滞后降雨-12h,常造成突水,突泥及淹井事故,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表小煤窑分布、采空区的分布位置及钻孔等资料,对吕凤煤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含水性进行了研究,对未来矿坑可能发生的水害作了分析,防止未来矿坑发生透水事故,对矿区建井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华蓥山矿区龙滩煤矿开采系统涌水量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滩煤矿位于华蓥山背斜中段,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井巷开拓过程中发生过多起突水事故,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在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因素的基础上,认为长兴组含水层是矿井的间接充水含水层,龙谭组含水层是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茅口组含水层是煤层的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运用大井法、水平廊道法和比拟法.对矿井开采系统涌水量进行了预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最后建议采用比拟法的计算结果作为矿井涌水量的评价结果.为矿井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9.
陇东地区是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区 ,也是国家重点治理的地区之一。由于特殊的岩土体的存在 ,加重了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作用的危害性。本文通过水土流失现象与地质作用的关系进行偿试性探讨 ,旨在从中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开展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孟州市国土资源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发展这一中心要务,按照"抓源头、重预防、建机制、强教育"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三个环节上狠下工夫,构建了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大屯矿区徐庄煤矿生产实际揭露的煤层层滑构造出发,对徐庄矿的煤支滑构造的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及对生产的危害作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13.
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影响因素研究可以为开展矿井充水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对渭北煤田铜川矿区鸭口煤矿的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认为:地表水与本区二水平涌水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老空积水则与之无明显的相关性;二叠系石千峰组、奥陶系峰峰组、石炭系太原组石英砂岩层和K2灰岩含水层均不是造成矿井充水的主要原因;上石盒子组中下部砂岩含水层造成5-2煤层充水的可能性较小,下石盒子组下部砂岩和山西组下部砂岩含水层可引起煤层顶板充水;中、小型断裂带可以成为矿井充水的良好通道;二水平冒裂带波及范围至山西组下部砂岩含水层,造成充水的可能性较小;封闭不良的钻孔可以导水,严重时可以造成矿井充水。研究结论可为合理有效的开展矿井水防治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六枝煤矿区属于威宁—郎岱褶皱束的一部分,NW向构造占据主要地位。地史上该区有多次升降运动,二叠纪的东吴运动,伴随基性岩浆活动;侏罗、白垩纪的燕山运动,使本区发生大规模的褶皱和断裂;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使本区构造复杂化。形成NE向扭性断层;构造复合的基本方式是横跨和限制。构造分析表明,NE向构造形成较早,NW向构造形成较晚。 相似文献
16.
17.
18.
根据区域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岩性特征,阐述了地表水系、地下水系的联系,探讨分析桑树坪井田禹昌煤矿充水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煤岩学、煤化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的鉴定测试,综合研究了山西组4号煤层的煤相。认为4号煤层以开放沼泽相为主,森林沼泽相和芦苇沼泽相占次要地位。成煤植物为高等植物,但木本和草本植物在不同煤相中各有主次。 相似文献
20.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南桐矿区水土流失评价与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市南桐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对水土流失影响较大的植被覆盖度、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计算了水土流失类型及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南桐矿区水土流失面积262.91km2,侵蚀模数2281t/(km2?a),水土流失强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其中轻度流失132.37km2,中度流失108.95km2。根据区域地貌类型以及水土流失特征,将研究区水土流失划分为盆边低山丘陵中强度流失区、北部坪状低山中轻度流失区和盆边中山轻度流失区三个类型区,盆边低山丘陵中强度流失区以中度流失为主;北部坪状低山中轻度流失区以轻度流失为主;盆边中山轻度流失区虽然以轻度流失为主,但微度流失也占有相当部分的比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