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2021,(2)
以新乡市7个地下水水质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并对断面水质进行排名。结果表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将6个水质指标综合为2个主成分进行解释,解释率为96.464%,水质综合控制指标为总硬度、溶解性固体、硫酸盐和锰。主成分分析法预测结果与文献中使用的熵权集对分析法预测结果很好的吻合,说明主成分分析法适合预测新乡市地下水水质。主成分分析法还有效弥补了熵权集对分析法无法判断同一水质等级下不同断面水质优劣的缺陷,说明两种模型结合使用后综合预测结果要比单一预测模型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2.
石小虎  苏沛兰 《地下水》2020,(1):5-8,23
为探明太原市清徐县西边山洪积扇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采用统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清徐县西边山洪积扇地区12个地下水水样点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取样点的水化学评价指标中,总硬度和NO3-含量浓度较高,其平均值属于Ⅴ类水极限值,SO42-含量和TDS含量浓度较低,其平均值属于Ⅱ类和Ⅲ类水质;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时表明研究区58. 4%的地下水属于Ⅱ类和Ⅲ类水质,可以直接使用,41. 6%的地下水属于Ⅳ类和Ⅴ类水质,需进一步处理后才能使用;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成因研究时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HCO3·SO4-Na·Mg·Ca类型,属于碳酸盐富集区,研究区内碳酸盐矿物溶解作用是控制地下水主要离子组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了SO4^2-、NO3^-、总硬度及固形物为水质质量评价因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博山区地下水水质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充分反映了博山区各地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并对地下水主要污染源及污染途径进行了分析,为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博州地区地下水调查研究,选取13个监测点进行21项水质分析,参照地面水环境质量质量标准,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博州地区地下水水质情况总体较好,13个监测点中,有2个监测点的水质达到了Ⅰ级,占全部监测站点的15.4%;有6个监测点的水质达到了Ⅱ级,占全部监测站点的46.2%;有2个监测点的水质达到了Ⅲ级,占全部监测站点的15.4%;有3个监测点的水质达到了Ⅴ级,占全部监测站点的23.1%;水质级别在Ⅲ级以上的占全部监测站点的76.9%。模糊综合评价比较全面客观的反应了水质质量水平和各种超标物的隶属情况。评价结果为科学评价区域地下水环境、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下水、减轻和预防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依据2008年度淮河流域洪汝段(河南省域)536组浅层地下水水质化验资料,选取49个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对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浅析,阐述二者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模糊数学法更好地揭示了水质等级划分上的模糊性,能均衡反映各指标的综合影响,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更适用于评价指标较多的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武  艾俊哲  李凡修  梅平 《地下水》2002,24(2):74-74,91
本文应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地下水质量的数学模型,并将评价结果与灰色聚类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用理想点法综合评价地下水质是简单的,且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0,(3)
地下水水质评价中,评价地下水质量的指标较多,且各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重叠。本文将主成分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结合起来,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主导因子,建立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水质标识指数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采集测试天津滨海新区不同地下水监测井中的地下水样品,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对潜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受地下水咸化影响,滨海新区综合水质级别以Ⅴ类为主。剔除反映海水咸化的指标后,潜水水质以Ⅲ~Ⅴ类为主,局部Ⅴ类的潜水可能受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工业企业生产、填垫土质等因素的影响,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做好地下水土环境质量的控制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模糊数学方法在天津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管延海  李强  柴成繁 《地下水》2008,30(2):27-29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以TDS、氟离子等9个组分作为评价因子,构造综合评判模糊数学模型,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建立模糊数学最大隶属度函数。对2001年10月采集天津市的地下水水质样本进行了实例计算和评价,对天津市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评判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综合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被广泛应用。岩溶地区地下水环境脆弱,潜在污染来源复杂。为了更好地了解综合指数法和模糊综合法在岩溶地下水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贵州省遵义市为例,利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对该市具有代表性的9个地下水点水质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遵义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Ⅲ类及Ⅲ类以上水占33 %,但个别区域地下水水质很差,主要为NO2-、NH4+、Mn、Na+、Cl-、SO42-、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CaCO3)和Se等超标;两种方法评价结果一致的共有6个水点,均属Ⅱ类水质,结果不一致的3个水点,在综合指数法中全为Ⅳ类水,而在模糊综合评价中则是Ⅲ类水1个,Ⅴ类水两个。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综合指数法在综合分值计算中过于强调单项指标最大值的作用和未考虑参评指标的权重,而模糊综合法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些不足,精细地刻画出指标值对水质分级界限的接近程度并量化了所有指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权重。可见,地下水水质评价中,模糊综合法要明显优于综合指数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选取了6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模糊关系矩阵和评价模型,对南京市的岩溶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反映了南京市的岩溶地下水水质现状,为南京市岩溶地下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