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地理教学中概念呈现碎片化、概念教学片段化、概念结构不清晰等问题逐渐凸显,考试评价对学生地理概念理解的要求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系统整合地理概念,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本文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切入,梳理地理概念体系建构的路径;以“河流”为例,通过提炼地理概念、联系地理概念、划分概念层级,形成围绕学生理解认知、实现教学内容重组的地理概念体系;讨论指向教学内容整合的地理概念体系的价值,即理清地理概念教学的逻辑线索、增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效果、提供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支架。  相似文献   

2.
本教学设计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和问题链培养学生动态生成地理问题的意识和学习自觉,以及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品格,提升其地理关键能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对地理“真问题”发现,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是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方法的衔接初中地理知识难度小,趣味性强,教学任务较高中相对轻松,而且初中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感知兴趣浓厚,但是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有限的一个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为学生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更注重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和学生地理基本能力的锻炼,让学生不仅仅学会相关的地理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某种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而高中知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初高中地理教学相对独立,信息传递和反馈渠道不畅。随着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新教材所承载的课程内容的不衔接现象,学生思维方式和智能发展要求跨度太大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沟通衔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周建芳 《地理教学》2009,(10):42-43
学生学习“认识方法”,实质上就是地理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中的“方法”。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就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也是学生从中发展能力、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认识方法是学生认识地理事物时心理活动的方法,它直接决定着学生认识活动的水平与效果,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涛  苏小兵 《地理教学》2023,(18):16-19
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体现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而常态课教学是培养这一能力的关键。本文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为教学内容,用课例研究的方法开展两轮教学。研究发现,按知识点逻辑开展的地理教学细节零碎、忽略学生经验,不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解决问题。而基于问题开展的教学能够将地理知识整合在真实情境中,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经验融合以及知识结构化,有利于达成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高通路迁移,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周建芳 《地理教学》2010,(17):36-37
“地理能力”是指地理“学习活动”中的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学习活动”是指学生经历认识地理事物和学会运用地理知识的方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地理能力必须在学习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有哪些学习活动,就应有哪些相应的能力。根据地理教学中各种地理学习活动的内容,地理能力大致由地理认知能力、地理推理能力、地理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特殊地理能力等组成。  相似文献   

8.
王丹 《地理教学》2011,(24):28+37-38
美国哈佛大学所做的一项关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科学调查显示为:①“我听过了,我忘记了”;②“我看过了,我记住了”;③“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地理课堂就该让学生获得第三种效果,这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高境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是学生心理和知识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的过程。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创新的全过程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引导与合作。地理学习必须改变重机械记忆而轻理解记忆、重学习结果而轻学习过程、重知识“再现”而轻知识“迁移”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也应很好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人精神、科学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上述认识,本课借鉴电视栏目的某些做法,采取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构建开放式、基于现代教学技术的课堂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0.
由于初中和高中的课程设置以及考试的不同,初中和高中的地理课程存在脱节现象,这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关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衔接问题,是高中地理教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初中和高中地理教材有两条线,明线是地理学科知识,暗线是知识背后蕴含的地理学思想方法。本文结合地理学的思想方法,探索在地理学思想方法指导下的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策略,希望通过地理学思想方法这一利器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廖苗  李树民 《地理教学》2023,(20):21-25
循证教育是实现教、学、评有效衔接的主要方式,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本文以“自然灾害”为例,让学生以“研究者”视角进行循证学习,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让教学真实地发生在学生身上。本文通过搭建学习评价工具、描述灾害地理教育行为表现和开展核心素养发展过程性评价,真正落实课堂的教书与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地理空间思维是中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素养。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在“地球公转运动”的学习中,由于空间尺度大、动态性强,教师可以通过营造适合学生操作实践的具身空间,认识地球公转现象,再通过空间转化,搭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构建地理空间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观察活动可以认识地理事物,观察学习在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运用观察学习理论指导地理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理解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4.
王丽华 《地理教学》2012,(18):60-61,12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课标》的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该标准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学会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特别是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1》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内容包括"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两部分。本节教材内容中地理名词、概念多,易混淆,地理原理性强;以流水作用为主形成的河谷和冲积平原,形成过程复杂、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难点知识,若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而是纯粹的死记硬背,非常容易混淆。二、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向莉 《地理教学》2023,(1):27-30
针对实际地理教学现状,论证培养区域划分能力的必要性。基于学习进阶理论,遵循学生认知思维发展规律,构建区域划分能力的学习进阶与表现标准。以“地表形态”的学习进阶为例,探讨发展内容进阶、渗透尺度思想、立足人地协调等培养策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区域划分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世界地理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高考命题的大背景。由于没有现成的初高中衔接教材,复习时往往要立足于初中教材,依照考点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初高中教材知识的整合能力.是复习取得成效的关键,选一宏观或微观背景图进行命题研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向高考靠拢。  相似文献   

17.
巩建强  赵生龙 《地理教学》2023,(10):49-52+40
地理实验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利用实验辅助地理课堂教学,是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设计简易实验装置辅助“大气热力环流”章节的教学,以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王德  冯文和 《地理教学》2010,(17):23-25
一、联系实际,提高兴趣 “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标准赋予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学习有用的地理”做了阐释:侧重生活的地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侧重生活的地理”呢?关键是在授课时既要讲清基本原理,又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即理解基本原理,又能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传统地理教学有一个缺陷,就是难以将不可逆的情境“真实”再现,数字化探究学习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一缺陷。探究学习是指基于问题表达等科学探究要素、重在体验过程,围绕探究主题、探究水平,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地理探究技能的掌握以及探究水平提升的各种学习活动。但当前的探究学习大多关注探究活动内容和探究形式,很少关注探究科学要素、探究技能水平等隐性要素。本文以“大气的形成过程”为例,探索基于探究性实验资源视角下“问题-证据-体验-表  相似文献   

20.
冯贻翔 《地理教学》2013,(21):16-20
一、引言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足见地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新课标注重地理学习实用性的特点。同时,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涉及面广,且更有深度。加上新课改后教学时间缩短,所以教与学都有一定难度。对于高中地理老师来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