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重庆市潼南县牢固树立“经济社会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耕地保护红线松不得、更碰不得”的意识,按照“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的要求,综合运用建设性保护、管控性保护和激励性保护等各种手段,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增强用地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就出生在这里,故有“羲皇故里”之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政府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以“保发展、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为主线,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坚持规划引导,注重内部挖潜,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监督管理,着力从源头上节约集约用地,从空间上优化用地,从管理上节约集约用地,大大提升了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全区连续5年实现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促进了全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浙江省安吉县按照“保障保护、节约集约、依法依规、维权维稳、有责有方”的总体思路,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扎实做好土地整治、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工作,实现了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全县连续1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为有效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难题,以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为平台,构建起节约集约用地“三五模式”,实现“整合五种资源、健全五项机制、严守五道关口”,有力促进了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苏省建湖县以创建“省土地执法模范县”为契机,严格依法行政,科学整合资源,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构建起全天候监管、全过程跟踪、全方位覆盖的国土资源执法新机制,有效破解了土地执法难题,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2011年,建湖县被省国土资源厅表彰为土地执法模范县。  相似文献   

6.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在生命繁育鼎盛的夏日,我们迎来了第19个全国“土地日”。今年6月25日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形势下,确定这样的主题,目的在于让全社会进一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压力,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土地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认清保障科学发展和保护耕地红线的辩证关系,推动改革创新,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人类长远的生存需要保护土地,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又迫切需要利用土地。如何处理好土地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既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又能不断提升老百姓生活的富裕度,始终是当前区域发展和“保增长、保红线”行动中需要着力破解的问题。对县(市)政府来讲,关键是要确立“大国土”的理念,构筑起“政府全盘管理,指标统一分配,用地共同决策,执法联合实施”的共同责任机制,把握好土地配置、利用、保护、管理四个重点环节,提升管理绩效,放大用地效应,实现对国土资源最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着力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动脑筋、做文章,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土地资源向开发和保护并重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向高效集约转变,资源利用布局结构向集中优化转变,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做到科学规划“节”地,有保有压“控”地,多措并拳“腾”地,立体发展“用”地,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庆阳市西峰区节约集约用地的这一模式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中,创新用地思路,着力构建国土资源"多快好省"利用机制,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探索出了"节约土地、集约建设、持续发展"的节约集约用地"十种模式",走出了一条"有限资源、无限发展"的新路子,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永康市辖区土地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70%以上,土地资源十分稀缺。近年来,为缓解日益突出的用地矛盾,永康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深入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积极寻求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之间的结合点,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了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难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委、区政府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用好用活用足.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建制度、重规划、快报批、抓项目、深挖潜”等措施,大力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统筹资源保护和保障发展的关系,完善国土资源宏观调控与市场配制机制,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科学调控土地资源开发力度,在加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的原则,着力开发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资源,推进山地工业、坡地城镇建设,优化区域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布局,坚持“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合作、多方参与”的方式,因地制宜、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落地,探索出一条“大项目向园区集中、中小项目向标准厂房集中、城镇居民向住宅小区集中”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径,拓展了建设用地新空间,开启了耕地保护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福建省建瓯市为了实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双赢,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以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在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基础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资源保障.今年6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表彰大会上,建瓯市受到国土资源部的表彰,荣获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称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位于晋北高原的山西省怀仁县针对本地实际,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依法、规范、科学、集约”的原则,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以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挖掘存量土地潜力为重点,通过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全面破解发展用地难题,找准了保护耕地与保障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走出了一条中部欠发达地区节约集约用地之路,既服务了县域经济发展,又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相似文献   

14.
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在全省县级区划面积中列第二位,辖1个街道、16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沂蒙风情旅游景区,1040个行政村,人口113.2万。近年来,沂水县国土资源局以创新为引领,以“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为主题,以服务为主线,以机制作保障,齐心协力、创先争优,使“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了全国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先进单位、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联系群众、转变作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有1名同志被授予“全县联系群众工作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有31名同志被授予“全县联系群众工作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土地执法难、难执法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普遍遇到的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江苏省灌云县在统筹“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实践中,立足县域实际,大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走出了一条无政府主导违法用地、破解土地执法难题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情报》2008,(8):I0006-I0006
2007年。四川省郫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全县中心任务,坚定不移贯彻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坚定不移依法保障发展用地,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通讯》2011,(20):46-46
近年来,重庆市南川区立足打造“渝南黔北经济高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实现新时期的跨越发展,按照“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要求,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手段,做好加减法,算好增减账,在保障全区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为实现南川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生态文明建设与改革要求,对现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中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规模和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从计划指标体系、控管方式、配套政策等方面,提高了土地利用计划调控管理的差异化和针对性;探索“多规合一”并在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实践路径等方面取得了基本共识,不断完善规划计划政策和创新规划管控方式,为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维护权益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通讯》2006,(6):I0001-I0001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并重的方针,立足本职,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使全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发挥职能作用,强他国土资源管理。1.进一步完善士地管理制度,对开发区用地,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和产业集聚的原则进行审核。加强建设用地预审管理,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建设项目,不得通过项目用地预审。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用市场机制抑制私占、滥占和浪费土地现象。做好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开展城市…  相似文献   

20.
如皋位于长江与黄海的交汇处,是江苏省沿海、沿江开发的重点县(市)。近年来,面对人均耕地不足0.8亩的市情,全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不动摇,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实现了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的多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