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西太平洋 DSDP45 1孔 (18°0 0 .88′N、143°16 .5 7′E,水深 2 0 6 0 m)的微体化石群和底栖有孔虫的同位素变化揭示了研究区中新世晚期以来的古海洋学演变及其重大事件。介形类化石群由晚中新世—早上新世 (超微化石 NN11- 13/ 14带 )的 Cytheropteron组合向早上新世—第四纪 (NN15~ 2 1带 )的 K rithe组合转变及 K rithe丰度的连续上升 ,很可能指示了西马里亚纳海岭自中新世以来下沉幅度达千米左右 ,水团由早期的中层水逐渐被深层水替代。底栖有孔虫 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δ1 8O在 NN11带晚期至 NN12带早期急剧变轻 ,反映了中新世末期碳偏移的全球事件。在 NN12带晚期至 NN16带早期 ,δ1 8O比其现代值轻 0 .5 5‰ ,推测早—中上新世暖期时底层水温要比现代高约 2℃左右 ;介形类的新生速率大于灭绝速率指示当时为有利底栖生物的时期。 δ1 8O最急剧的转变发生在 NN16和 NN17的过渡带 (距今约 2 .5 Ma) ,增值达 1.0‰ ,并在此后保持高值 ,标记北极冰盖的形成和北半球冰期气候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洪阿实 《海洋科学》1994,18(6):27-29
同位素海洋学(IsotopeOceanography),在海洋科学研究中不仅着眼于元素,而且着眼于同位素的研究领域。1海洋同位素地层学与同位素古海洋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是研究板块构造、海底扩张等当代地球科学重大课题的强有力工具。它应用于海洋地层学即出现海洋同位素地层学。同位素古海洋学则是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古海洋学即海洋古地理学上的应用,这是地球科学新的“生长点”之一。人们发现,在冰期,海水中氧的重同位素相对富集,在间冰期,海水中氧的轻同位素相对富集。因此,钙质生物骨骼的氧同位素值可以反映气候的…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气候相关关系人们在继续努力 ,试图搞清较大时间范围CO2 与气候的相关关系。得克萨斯A &M大学CrowleyT将最近重建的过去1000a期间北半球温度和气候摸式与能量平衡气候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在人类出现前的记录中 ,十年区间的温度变化有64 %可以直接归因于日光幅射和火山作用的变化。然而 ,这一时序除温室气体以外的所有作用力的改变导致20世纪末期气温升高极其显著 ,与推测的温室气体作用力的影响相符合。Crowley 的分析进一步证实 ,温室效应已成为气候体系中自然变化以外的因素。剑桥大学Sha…  相似文献   

5.
西北太平洋第四纪沉积物中碎屑成分及其古海洋学意义V.P.Nechaev等北太平洋,特别是它的西北部地区,是根据第四纪沉积研究气候和大洋环流全球变化的最好的地区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1)沉积物常含有大量的适合古生物研究和进行氧、碳同位素分析的微体...  相似文献   

6.
Howe.  JA 王宏斌 《海洋地质》1999,(2):28-44,27
运用微化石及沉积学方法,对采自罗卡尔海槽北部不同沉积环境的六个浅层重力管样品进行了层序分析,从采自巴拉扇沉积波的钻孔样品可识别出半远洋、浊流、准浊流沉积层序。从罗卡尔海槽东北部的陆坡裙、海底陆坡到冰碛沉积区内采获的岩芯,是一些半远洋与冰海沉积物,泥质粉砂岩和等深积砂岩与之互层或覆于其上。甲藻类孢子,浮游有孔虫类以及超微生物地层标志,反映了四次冰消作用,巴拉扇的一个长岩芯样记录了这四次冰消作用,即晚  相似文献   

7.
高莉玲 《海洋信息》1999,(11):28-29
古海洋学与古气候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地球气候在不同时标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一年引人注目的活动是:第六届国际古海洋学会议于1998年8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有30个国家的5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第七届国际古海洋学会议将于2001年在日本的扎幌召开。1999年5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了多台地勘探会  相似文献   

8.
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硅藻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蓝东兆  许江  陈承惠 《台湾海峡》2000,19(4):419-425
本文描述了冲绳海槽辫中KL22+KL18岩芯的硅藻丰度、优势硅藻种的相对含量、微型硅藻的种类和丰度、热带远洋种的丰度的分布特征,讨论了该岩芯的地层年低、古黑潮流等问题。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黑湖主干未流过研究区;岩芯中硅藻丰度和热带远洋种丰度的突然增加系新仙女木(YD)、海因里奇(H1)等古气候变冷事件留下的记录。  相似文献   

9.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区中部柱状样MD972140中钙质超微化石氧同位素记录和生物地层学的研究为该柱提供了可靠的年龄框架。氧同位素记录与生源和非生源组分的对比表明,粗组分和碳酸钙含量变化表现为冰期降低,间冰期升高,类似于大西洋型旋回,而蛋白石和非生源组分却与之相反。更新世以来粗组分和碳酸钙含量的变化总体上是由高到低,而蛋白石和非生源组分含量的变化是由低到高,反映了陆源物质输入量和表层水生产力的增加。由此可见,碳酸钙和蛋白石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到钙质和硅质生物生产力以及陆源物质输入量的控制。氧同位素7期以来,蛋白石含量和硅质微体化石丰度在冰期升高及在间冰期降低的变化反映了表层水生产力的波动和硅质溶解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解读大气降水的氧同位素组成和现代温度与海拔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山脉水系及湖相碳酸盐沉积中的稳定氧同位素与海拔高度存在一定的经验关系。氧同位素古高程计对理解山脉演化提供了关键的高度信息。这种方法可用于定量估算山脉古海拔,为反演山脉隆升历史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总结了前人对青藏高原隆升高度的估计,并对比其他方法与此方法的差异,发现此方法在具体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受采样点选取、曲线拟合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应用过程中应给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1.
取自东太平洋的CC48柱状样的底栖有孔虫δ^13C研究结果表明,该柱状样下,中新统地层至少存在3个碳移位事件,这些事件完全能与Louit等(1983)剖面相比较,它们为该孔的地层划分提供了依据,为区域对比提供了标准,为古地磁地层学和古生物地层学研究结果的正确与否提供良好判别标志。通过这一对比研究,可以推定δ^13C地层是未来高分辨地层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洋钻探(ODP)第130航次807站A孔井深12.54~16.38m沉积物中浮游和底栖有孔虫的稳定同位素δ18 O以及浮游有孔虫壳体的Mg/Ca测试,揭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800~1 000kaBP)西太平洋暖池表层海水温度和氧同位素的变化。研究发现,中更新世时期ODP 807站的表层海水温度在25.1~30.9℃之间浮动,平均为28.4℃,接近现代暖池区实测温度值,冰期/间冰期之间的温度差值在1.5~5℃左右,与晚第四纪时的温差相近;同时,表层海水温度和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呈现同步变化的趋势,没有明显的超前或滞后的相位关系,区别于前人在暖池区的研究结果。间冰期时,表层海水温度上升伴随着温跃层变深、盐度降低,与现代西太平洋暖池La Ni珘na状态类似;冰期时则类似于El Ni珘no状态。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西太平洋暖池的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深度变化受低纬热带驱动影响,都显示出强烈的岁差周期(16.8ka),而底层水氧同位素更多受到高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热水矿物组合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样品中除陆源碎屑和生物壳体外,存在着一组特征性的石英-钠长石-重晶石自生矿物组合。它们均呈完好自形晶,显然未经历过明显的搬运,都是原地形成的自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这组矿物的存在。迄今为止自生钠长石主要见于埋深较大的储层砂岩,其结晶温度不低于70℃,是一种典型的热水成因矿物,而同样完整晶形的重晶石曾在加利福尼亚湾Guaymas盆地被发现,并被确认属热水成因。作者据此认为,存在于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的自生石英-钠长石-重晶石属于热水矿物组合。这意味着在远离洋中脊的大洋盆地亦有一定规模的热水活动,它对深海成矿作用和全球环境,尤其是长周期气候变化等的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以1987年5—6月中日台作黄东海域综合调查的溶解氧资料为主,探讨调查海区溶解氧分布特征与水团的对应关系。指出:近岸水团溶解氧合量高,远海低;上层水团高,下层低。在黄海冷水和东海北部底层冷水的上界出现明显的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及封闭形高氧区。水团边界区,氧跃层明显。溶解氧含量变化与水团温盐特性有关。通过分析发现,溶解氧对鉴别次表层以深各水团,特别对鉴别东海次表层水及黑潮次表层以深各水团,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用一个包括风应力项的二维绝热非线性数值模式计算分析了1987及1988年夏季北太平洋主流系和水位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将模拟的1987和1988年流场作比较可知:1987年南赤道流较弱,而北赤道逆流、北赤道流及北太平洋流较强,同时各流系位置也都偏南1—2个纬距;模拟的1987年黑潮及对马暖流也明显比1988年强。分析表明,1987年夏季南赤道流弱、北赤道逆流强的主要原因是该年东南信风弱,而北赤道流、黑潮及对马暖流较强则主要与该年12°—25°N之间较强的东风以及东海较强的南风有关。模拟结果可对管秉贤提出的夏威夷群岛附近风应力涡度与黑潮强度的统计关系给出一个动力学解释。根据1987及1988年夏季气压场及风场对比分析。可以认为1987年北赤道流、黑潮及对马暖流较强可能与1987El Nino年副热带高压较强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到目前,还缺乏关于大型陆架系统对全球海面变化响应的研究,5年来我们对中国东部宽阔的陆架海底进行详细制图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中国东部陆架海底沉积环境分布与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海面变化之间有很好的响应关系;目前的陆架海底被3个沉积体系覆盖,即低海面期的古滨带、冰消期的海侵体系和高海面期的涡漩及近岸带沉积体系;末次冰期后期以来,可区分出3个快速海面上升期和3个慢速上升期。在快速上升期,海底形成了代表海岸快速移动的混杂沉积-海侵边界层,海岸平均移动速度10~22 cm/a (最大64 cm/a),缓慢上升期,形成了陆架广泛分布的潮流沙脊体系,三期沙脊体系之间有继承性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87年5~6月中日合作对黄东海域进行综合调查的溶解氧资料,讨论了该海区溶解氧垂直结构及氧最大值分布。指出在南黄海北部、中部及东海北部和中部的中层存在明显的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它总是和冷水同存。并对氧最大值及垂直结构同温跃层及冷暖水之间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茎柔鱼体型生长变化及其与栖息环境因子的效应关系, 2017年2—4月和6—8月,在东太平洋赤道海域逐月随机采集了3 628尾茎柔鱼样本,进行体质量、胴长的月间变化分析和胴长与海表温、叶绿素a浓度的效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雌性个体胴长分布范围为163—468mm,体质量分布范围为123—3034g;雄性个体胴长分布范围为171—475mm,体质量分布范围为145—2 681 g。不同月份之间,雌性、雄性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雌雄性个体胴长、体质量均以2月份的最大, 6—8月份的较小。然而,每个月份雌性、雄性个体的胴长分布均为单峰值区间分布。体质量-胴长幂函数关系显示,2—4月份雌雄性个体多倾向于匀速生长、体征较差,6—8月份个体则以负异速生长为主、体征较为良好。雌性、雄性个体胴长与采样海域海表温、采样纬度呈显著的正效应关系,采样海域叶绿素a浓度对雌性胴长产生正效应影响。研究表明,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体型的月间差异性显著,体型变化与采样海域海表温、采样纬度关系密切,并且雌性体型与海域叶绿素a浓度呈正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东海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在低压核磁共振(LF-NMR)技术下的品质变化及水分迁移特性,以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pH、水分含量为指标,并分析NMR横向弛豫时间T2反演谱图和MRI成像,研究不同电场强度(DY1~DY4分别为0,2,2.5,3kV/m)对带鱼内部水分迁移及品质的影响。分析TVB-N数据发现,DY3(E=2.5kV/m)、DY4(E=3kV/m)在贮藏后期表现出更佳的保鲜优势。在0~40d贮藏期内,不同电场强度条件下的带鱼pH值均呈先降后升趋势。电场的添加能降低自由水的流动性,抑制微生物生长,减少带鱼体内水分流失。分析NMR横向弛豫时间T2反演谱图发现,T21T22T23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小,其中T22信号幅度变化最大,表明电场的添加能改变带鱼体内水分迁移路径,维持较高的水分含量,增加带鱼持水性和保水性。MRI成像图表明在贮藏期间,电场处理后带鱼水分保有率得到了提升,保鲜效果优于未施加电场带鱼,且电场强度越大,体外迁移水分越少。实验表明低压核磁共振(LF-NMR)技术对东海带鱼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对低压核磁共振(LF-NMR)技术的保鲜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