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地名单一罗马化是世界各国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为推进世界地名标准化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面对在我国地名拼写问 相似文献
2.
3.
4.
5.
通过将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一种民生资源,从失配视角研究其配置问题,运用熵值法和健康距离模型,分析乌昌地区2007—2016年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乌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乌昌地区8个市县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的平均值逐渐减小,2007年为0.759,属于高度失配,2016年为0.573,属于低度失配;2007年高度失配市县占比高达87.5%,2016年,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较高、高度失配的市县占比仅为25%,整体上各市县基本公共服务状态有所提高,但2016年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市县占比仍高达75%,说明乌昌地区仍有较多市县基本公共服务不协调。时间上,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演化主要经历3个阶段:高度失配主导阶段(2007—2011年)、失配度下降过渡阶段(2012—2014年)和中度失配主导阶段(2015—2016年)。空间上,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由均衡高度失配逐渐演进成不均衡中低度失配,并呈现出"核心、两翼"格局,"两翼"基本公共服务大多处于高度失配和较高度失配状态,而"核心"则一直处于良好或优秀状态,在变化趋势上,失配度由"核心"向"两翼"逐渐变化,离"核心"越近的市县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越早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7.
试论我国地名的罗马化——(关于为外语读者服务的地图上如何拼写地理通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外加强文化交流,要出版英文版的我国地图集。图上的地名,专名部分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拼写,意见是一致的。通名部分则有按英语意译和按汉语拼音的不同主张。 本文依据授予原则、欧美习惯、图文暂异、时代要求,赞同拼音。并用统计数字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早期聚落的起源地明显受到了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制约,特别是我国东南部丘陵、平原、湖泽交错地带,村落地名的地理性特征显著。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城市化大发展,村落行政建制的扩并及工业化带来的拆迁新建,势必使村落地名命名的地理性原则遭到破坏。本文旨在调查统计基础上对新时期绍兴地区村落地名的地理性特征作出客观的定量反映,并在深入分析引起量值变化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并力求将本调查研究的成果与课堂教学实际理论相结合,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地名(geographical name)s,是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中国关于"地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周礼》一书中。自有人类以来,一个地名的诞生,都蕴含着人文、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亡,往往很少影响到地名的变更, 相似文献
15.
自汉代以来,以各族语言称呼的“伊犁”地名,以不同的汉译方式,见诸汉文典籍。其中最为经典的有自汉至唐的“伊列”,唐之“伊丽”,西辽之“益离”,元之“亦刺八里”,明朝时的“亦力把里”,清代以来的“伊犁”。这些称谓都是汉语对“伊犁”本来发音的不同译写形式,其本质并无差异。从古至今,还很少有人对“伊犁”一词的本来意义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6.
17.
地名要讲文化,地名文化的核心是地名的由来含义以及历史演变。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普遍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对第一次地名普查中已经考证过的村名来历,还有没有必要重新进行考释?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地名的译写
国际社会很重视地名翻译的标准化工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就考虑采用一种简便、通行的方法,以保证在国际交往中地名不会因语言文字的复杂造成混乱。1967年,第二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做出决议,要求世界各国、各地区在国际交往中都使用罗马(拉丁)字母拼写,敛到每个地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档案信息向社会开放和走进市场已成为档案工作的主题。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主动形式——档案的编研工作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档案的编研工作将呈现选题市场化、选材社会化、种类多样化、加工自动化、成果商品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人们赋予个体地理实体的指称。“地理实体”一词应当可以囊括地方、地点、地物、地域等概念,他们都是具有地理属性的三维空间的实体;“指称”一词,就是人们用来指代个体地理实体的名称。它是人们对客观地理实体的反映和认识,是经过人们在命名时的一个思维的过程后,人们赋予所指代地理实体名称有别于其他地理实体的不同的语言文字代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