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输管道抗震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地震对长输管道的危害、长输管道震害的研究方法、管道抗震分析和管道抗震的措施,介绍了近几年长输管道抗震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长输管道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回顾了地震反应分析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指出反应谱理论仍然是许多国家现阶段抗震设计的理论依据,我国规范也主要采用反应谱法进行抗震设计分析。进一步讨论了反应谱与抗震设计反应谱的联系和区别。把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有关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与ISO 3010:2001(E)和美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地震影响系数做了对比,发现我国规范有些地方考虑得还不够全面,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提出在抗震设计中运用地震动参数代替地震烈度来进行计算能更好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新抗震规范地震动力功率谱模型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根据我国抗震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将建筑场地分为4类的事实,确定了对应4类建筑场地的过滤Gauss白噪声过程功率谱密度函数(Kanai-Tajimi谱)的参数值,并导出了Kanai-Tajimi谱的谱强度与最大地面运动加速度均值,地震烈度及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关系。这与我国新抗震规范建设场地类别的划分相协调,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抗震标准下的海洋石油平台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洋石油平台抗震标准方面,中国与美国规范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两国抗震规范中的相关内容。以渤海某油田为例,根据渤海及邻区的地震构造、地震活动环境及地震动衰减关系,利用概率方法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方法,根据场地土动力性能试验资料,确定不同抗震标准下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最后分析不同抗震标准下的地震动参数关系,以及对工程设计的影响。结合我国渤海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对比分析,对我国海洋石油平台的设防地震水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现代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背景、发展情况及研究内容;详细介绍了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抗震设防方法;指出了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与传统抗震设计理论的主要区别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对世界主要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指出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存在的一些缺点。本文还对目前国际上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动向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修订我国新《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9.
10.
隔震结构具有较长自振周期,且容易受地震动长周期特性的影响,因此其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值得研究。以某基于规范设计的基础隔震结构为例,通过对该结构在规范规定地震作用和远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通过对钢筋和混凝土的损伤状态进行定义和标识,探讨长周期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损伤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发生破坏的概率远大于具有相同峰值地面加速度的普通地震动,其中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的谱峰值"后移"被认为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且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的损伤分布并不均匀,其主要集中在结构的底层。 相似文献
11.
地震数据结构分析与油气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引入了地震资料数据结构的概念并解释了地震数据结构和地震数值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的研究表明:地震数据结构与地层含油气性紧密相关,因此对地质和地球物理工作者精确地从地震资料解释含油层是非常有用的。此项技术可用于勘探开发的任何阶段。此方法已在中国一系列勘探井和开发井上试验,并已被证明是可靠的,试验成功率超过80%。此预测的新方法可应用于:(1)海相、三角州相或非海相的沉积环境;(2)非海相碎屑岩和灰岩岩层的沉积岩以及(3)埋深度从300m到2000m,油层最小厚度为8m(主频为约50周)。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项目,该工程沿线地质背景复杂、破坏性地震多发,尤其是在云南境内跨越的3条大断裂曾发生过7级以上大震,有再次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对管道安全有潜在威胁。中缅油气管道地震观测项目通过在管道与3条断裂交汇处布设3组GNSS观测点,观测地震可能引起的断层位错,进而估计管道可能的变形影响。基于观测数据,分析影响观测的因素及断层位错的观测误差。管道变形承受能力对比结果表明,GNSS跨断裂变形观测系统能够有效观测断裂的位错,进而估计其对管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雄关漫道真如铁——论中国油气二次创业 总被引:17,自引:19,他引:17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油气资源的第一次创业,在祖国大陆和近海大陆架地区的新生代陆相碎屑岩沉积盆地中,发现了一批油气田,使原油年产量达1.67亿吨,位居世界第五,天然气疸这241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十五位,成绩是巨大的,但是,1993年开始进口原油3000万吨,2000年进口原油7200万吨,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发展,预测2010年将进口原油1亿吨,天然气200亿立方米,那么,中国油气资源的出路何在?作者指出,从中国大地构造演化来看,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还有巨大的油气潜力,尽管其勘探的难度是世界级的,但是,只要我们切实地依靠科学技术,进行油气资源的二次创业,困难上,在实践中克服困难,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石油天然气,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震动随机模型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中的设计反应谱,对随机地震动功率谱参数的取值进行了具体研究。首先,采用时间包络函数考虑地震的非平稳特性,给出了地震动持时的取值;然后,根据加速度峰值等效原则,迭代计算得到地面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曲线;最后,选定Clough-Penzien修正过滤白噪声模型作为拟合函数,通过非线性拟合技术拟合了与《规范》中的地震烈度、场地类别相对应的谱参数。研究结果表明,Clough-Penzien修正过滤白噪声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曲线形状。本文给出了相对于规范中的地面加速度功率谱参数值,可供这种模型作为地震地面运动输入时选用。 相似文献
15.
16.
为新区划图编制所建立的地震动衰减关系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介绍了建立新一代地震区划图所采用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总体思路,并从资料、衰减关系分区、衰减关系模型、回归方法、转换等方面说明了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建立过程,给出了我国分区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结果。新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建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基于更加丰富可靠的强震记录和烈度资料;二是采用了具有大震近场饱和特征的地震动衰减模型;三是采用了使结果更加稳定的分步回归方法;四是在地震动衰减关系分区时考虑了地震活动性特征。与第四代地震区划图衰减关系相比,由于地震动衰减模型的变化和高震级强震记录的增加,高震级下的峰值加速度有所降低,而中强地震区的峰值加速度则在低震级时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福建数字地震台网产出新地震参数目录的过程:根据测定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原理,计算了福建区域介质平均非弹性衰减因子Q值和37个测震台站的平均场地响应,采用遗传算法求得震源谱参数,应用Brune圆盘模型公式计算震源参数,最后介绍了新地震参数目录的主要内容,并讨论了求解新地震参数目录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传统城市地下管线地震安全性分析方法放大拟合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地下管线地震安全性分析方法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城市地下管线实施有限元建模,其中地下管线直管部分采用可以改变方向的管道,在改变方向处,通过弯管对直管进行连接,利用构建的城市地下管线有限元模型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地震位移响应分析,根据地震位移响应分析结果 ,构建地震下的土-管互相作用模型,基于大数据分析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地震安全性分析。为了验证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地下管线地震安全性分析方法的放大拟合性能较强,将传统城市地下管线地震安全性分析方法与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放大拟合性能优于传统方法 ,说明该方法更适用于城市地下管线地震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版地震区划图地震活动性模型与参数确定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动预测模型是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两个核心。在新版地震区划图中,依据板内地震活动空间不均匀性分布的特点,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CPSHA)中采用了由地震统计区、背景潜在震源区和构造潜在震源区构成的三级层次性潜在震源区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地震活动性模型。本文在论述CPSHA方法及其地震活动性模型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版地震区划图地震活动性模型的三级潜在震源区模型的构成、地震活动性假定和基本特点,同时,也对新版地震区划图地震活动性模型的重要参数确定思路、方法与结果进行了介绍。本文将为更好地认识与理解我国新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