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浅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甄习春 《河南地质》2000,18(4):297-301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南阳市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水资源较为丰富,天然水资源总量为95*10^8m^3,其中,地表水为67*10^8m^3,地下水为28*10^8m^3。地表水年利用量为13.4*10^8m^3,地下水年开采量为7*10^8m^3,地下水尚有开发潜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水 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环境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九里山岩溶地下水系统的数值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响应矩阵法,建立了焦作地区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联合调度运营的优化管理模型,同焦作地区目前岩溶地下水开采时空域上的不合理性,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开采方案同时指出,解决焦作地区将来水资源供求紧张局势的主要手段是开发地表水资源和提高矿井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白杨河流域水资源特征的分析,阐述了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规划缺失、灌溉方式落后、开发利用缺乏全局观念以及对水与生态环境缺乏系统研究等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流域综合分析研究,改变落后灌溉方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实行统一管理开发、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措施,对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北方岩溶地区水资源科学调配——以娘子关泉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行瑞  梁永平 《中国岩溶》1989,8(2):127-142
长期以来,在水资源评价及开发中,将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割开来、使资源量计算重复,开发相互干扰。我国北方岩溶泉域大多是地表水-岩溶地下水联合系统,各种水资源有其不同的性状,其间又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娘子关泉域为例,将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岩溶水-泉水作为统一的水资源系统,在研究其间转化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联合调度及管理模型,根据多种水文年组合,提出了长系列优化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5.
数值模型在黑河干流中游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河干流中游水资源管理为例,利用地下水数值模型研究了天然和人工活动作用下泉水、地下水向地表水排泄量的变化规律;预测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研究表明,地下水向河-泉的排泄量呈衰减趋势,且地下水的增采量和渠系防渗节约的水量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储存量的消耗;指出在目前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为保护生态地质环境,必须限制地下水的持续超采.  相似文献   

6.
张永堂 《地下水》2018,(6):79-79,238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水资源比较缺乏,现状供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本文对志丹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地表水利用率低,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基础资料薄弱、环境污染造成水质下降、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和供水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应通过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远期总体规划、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快开采方式由地下水向地表水转变、努力构建县乡村三级供水管理体系、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等措施,保证志丹县水资源合理开发,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平原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兴辉  谷秀英 《水文》2005,25(4):23-25,38
平原区三水转化关系强烈,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形成了统一的水资源系统。本文研究分析了基于费用准则和供水量准则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以合理开发、优化调度本区的水资源.充分发挥该区地表水库和地下含水层空间的联合调蓄作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韩燕  李海涛  郝跃颖 《地下水》2009,31(1):93-95
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一切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自然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目前,水资源短缺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衡水市同样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对衡水市1998-2007年降水、水质和地下水等方面调查研究,探讨造成衡水水资源问题的原因,并提健全机制、树立节目意识、实行农业精准灌溉等多条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西北干旱区SG-SPAC系统水力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文章论述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特点,利用现代农田水分研究方法研究了干旱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G-SPAC)系统的水分转化规律,建立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之间的水力耦合模型,为干旱区的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疆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相对短缺。随着经济振兴、工农业发展和石油的勘探开发,需水量巨增,如何有产合理开发盆地的三水资源是当务之急。吐鲁番盆地当今地表水平均引水率74%,平原地下水的开采量占可开采资源量的99%,地面已出现季节的局部降落漏斗,而机井还仍在逐年增加,且成井深由100m增加到300m。为了实施水环境保护,必须开源节流,调整地表水、地下水开采比率;贯彻水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提  相似文献   

11.
黑河流域水资源及现阶段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余广  白福  张太岭 《冰川冻土》2006,28(4):485-491
黑河是我国西部较大的一条内陆河,近30多年来,由于中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使进入下游额济纳平原的地表水逐渐减少,导致下游生态环境发生恶化.为了拯救下游绿洲,改善生态环境,自1992年起对黑河中、下游用水实行计划调度,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定量分水方案.根据近几年的最新调查研究成果,计算评价了黑河流域的总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利用现状及开采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中游以加强引输水工程改造、提高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和推广田间节水灌溉工程,发挥水利用效益;下游以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加强地表水和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为中、下游科学分配地表水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作为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中国水安全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了解中国人均水资源组成情况及其发展势态非常必要。利用2000 - 2007 中国地表水和地下水数据对人均水资源量进行回归分析和状态空间模型预测,计算出人均水资源量在此段时间内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平均影响及其随着时间的平均变化。模拟地表水和地下水对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影响的动态,显示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增长率随时间具有下降趋势,但近年来下降幅度逐渐减小。结果表明中国近年来的水资源管理总体具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运用氧稳定同位素研究黑河中游盆地地下水与河水转化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在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盆地,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频繁, 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对于有效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预测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稳定同位素δ18O 值存在明显差异的特点, 在黑河中游盆地沿不同河段地表水和地下水现场取样, 进行同位素分析. 结果表明: 在黑河中游盆地绿洲灌溉区, 农田灌溉严重影响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转化, 导致地下水补给地表水的增加. 运用质量守恒原理, 定量分析了黑河中游盆地黑河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的转化量, 为正确评价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南疆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矿产基地和诸多国家战略的核心区。该区地处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主要因素,查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收集分析前人已有成果,从南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3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结果】南疆地区的水资源主要形成于山区,山区的降水和冰雪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河流出山后,地表水与地下水频繁转化,最终以蒸散发的形式消亡于流域下游。南疆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45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32亿m3,地下水资源量268亿m3,重复量249亿m3。近年的开发利用量已达327亿m3,开发利用程度超过70%,远超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警戒线,总体上已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南疆地区的地表水水质总体较好,优于Ⅲ类水的地表水占94%。地下水的水质从山前倾斜平原向盆地腹部,浅层地下水水质逐渐变差,由Ⅰ-Ⅲ类转变成Ⅳ-Ⅴ类地下水(高矿化度水)...  相似文献   

15.
新水源开发与济南保泉供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商广宇  王明海 《水文》2000,20(4):46-47
以城市水文精测与水质资源评价成果为依据,对济南市地表水、地下水、客水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客观分析,指出合理开发泉域外下水,以地表水和客水作补充,乃济南保泉供水之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彬 《地下水》2014,(1):139-140
评价和阐述了河北省涞水县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和水质等状况,对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玲  尹政 《甘肃地质》2011,(3):75-79
通过对嘉峪关市现状降水量、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及水资源总量的调查分析,计算评价了嘉峪关市的水资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并与黑河流域及全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嘉峪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计算评价中的两点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水基流量是地下水资源量,应从地表水径流量中扣除.灌溉水回渗补给地下水量已转化为地下水,具有二次开发利用的功能,应包括在总水资源中,不应将其视为重复量,从总水资源中扣除.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6,(6)
通过对抚顺县境内古城子河流域的降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以及水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的分析评价,达到了解区域内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的目的,为区域内水资源分配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一定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新疆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相对短缺。随着经济振兴、工农业发展和石油的勘探开发,需水量巨增,如何有效合理开发盆地的三水资源是当务之急。吐鲁番盆地当今地表水平均引水率74%,平原地下水的开采量占可开采资源量的99%,地面已出现季节性的局部降落漏斗,而机井还仍在逐年增加,且成井深由100m增加到300m。为了实施水环境保护,必须开源节流,调整地表水、地下水开采比率;贯彻水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提高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