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洪湖湿地演替的影响因素与生态恢复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发育、气候、水文等)及人为因素(农业政策、人口压力、水利工程、环境污染等)对洪湖湿地共同作用下,洪湖湿地的自然演替发生了改变。自然因素影响下洪湖湿地生态系统有向逆演化方向演替的趋势,而不合理的人为影响因素加速了正演化过程。在系统地分析两种影响因素对洪湖湿地演替影响的基础匕,针对人为影响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初步提出了洪湖湿地生态恢复的一些对策,包括加强立法及管理、加强污染控制、扩大湖泊面积、加强水利工程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开展湿地保护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以及加强监测等。通过湖北省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努力,有望恢复洪湖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东部沙漠化草原的植被演替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宁夏中东部地处黄土高原风沙区暖温性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 含沙丰富的地表物质组成和超负荷的人为活动影响, 使其成为宁夏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草原沙漠化的植被演替阶段往往不易判别, 我们有用数量分类中的聚类分析法成功地将其划分为两大类群, 四个阶段。老瓜头(Cynanchumkomarovii), 骆驼蒿(Peganumnigellastrum)等植物在草原沙漠化演替的起始和发展阶段具指示意义。草原沙漠化的植被演替不同于撂荒地和沙地植被的演替, 而且在积沙地其演替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3.
末次冰期以来太行山区的植被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次盛冰期时,太行山区的植被以草原为主,森林覆盖率低于10%或更少;17000-10000aB.P.是一快速增温时期,森林覆盖率已比现在高,达20% ̄30%;10000-8000aB.P.的早全新世,森林植被进一步扩展,达20% ̄40%,太行山北段高于南段;8000-5000B.P.是太行山森林覆盖度最好的时期,约50%或更多,但太行山南段的森林已开始遭到人类活动有选择的破坏;5000-2500a 相似文献
4.
提及内蒙古的草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典型的游牧文化让不少人心驰神往。除了最广为人知的呼伦贝尔草原之外,内蒙古地区还拥有许多各具特色的草原。接下来便与读者一起,探寻内蒙古那些独具一格的美丽草原。呼和塔拉呼和塔拉草原是离呼和浩特市区最近的草原,蒙古语翻译其为“青色的草原”。特殊的是,它并不是天然草原,而是由人工种植天然牧草而成的,主要为生态修复而建,同时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了最便捷的观赏草原途径。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服务供需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覆被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测算并研究区域内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及生态服务总量供给的价值当量;根据国家相关建设指标规定和人均资源消耗量,估算各项生态服务需求量价值当量;进而对区域内生态服务的供—需盈亏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各项生态服务及生态服务总量供需状况良好,供需比均大于1.2;② 不同生态服务供需状况存在差异,支持服务(1.46)>调节服务(1.44)>供给服务(1.39)>文化服务(1.28);③ 供需比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分布模式,北侧荆州供需比偏低;④ 城乡供需状况差异显著。本次研究囿于行政边界,基于自然边界的供需状况研究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6.
7.
8.
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模式与生态恢复重建策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徐连过渡带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当南北要冲,为一典型的生态过渡带;低山丘陵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任重道远。基于10个样地4650 m2的野外调查资料,建立了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森林植被分类系统,包括2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6个群系组、12个群系。根据建群种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分析了12个森林植被群系间的演替关系,构建了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模式。以次生演替模式为指导,论述了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生态恢复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FAOSTAT数据库中尼泊尔林业数据和食物消费数据,采用实物量核算方法,依据生物产品生产性土地类型归类,研究了尼泊尔农田、森林、草地、水域及综合生态系统的消费水平、结构及生态服务消费模式的动态变化,揭示了尼泊尔生态服务消费模式演变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8年尼泊尔农田、森林、草地、水域及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消费总量平均分别为7.26 Tg yr-1、6.38 Tg yr-1、1.10 Tg yr-1、0.02 Tg yr-1和14.76 Tg yr-1,均呈现波动增长态势;除年人均森林消费量波动降低外,其余生态系统和综合生态系统年人均消费量均波动增加,且增速持续增大。1961–2018年尼泊尔生态服务消费可分为1961–1984、1985–2007和2008–2018年三个时期,生态服务消费模式依次为“木–谷–奶”模式、“木–谷–蔬–根-奶-糖”模式和“木–谷–蔬–根–糖–果–奶”模式。驱动因素分析表明,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生产能力、进口能力和出口能力)和... 相似文献
10.
长春市南湖公园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公园中大面积存在的绿地和水面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健康舒适和相对静谧的休闲娱乐环境,而且对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具有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城市公园的生态服务价值大多属于非市场化价值,计算困难而往往被决策者所忽视或低估,从而导致许多城市公园管理不善、污染严重,甚至被挤占挪用。采用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比较成熟的一些方法:物质生产功能采用市场价格法,环境调节功能采用替代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社会文化服务采用享乐价值法等对长春市南湖公园各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价值估算。结果显示,长春市南湖公园生态服务总价值为3.13×109元/a。其中,以休闲娱乐、景观欣赏、精神文化和教育科研等社会文化服务价值占绝对优势,接近3.12×109元/a,约占总价值的99.57%;其次为环境调节价值,共计1.31×107元/a,约占总价值的0.42%;有机质生产价值为3.92×105元/a,仅占总价值的0.01%。这一计算结果表明,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开敞绿色空间,在城市自然景观资源方面的稀缺性特点以及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桃-阿海子的生境演替与水鸟群落的兴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是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高原上一个水面曾为10 km2的荒漠咸水湖泊,因其在20世纪90年代承载了遗鸥最大繁殖群,于2002年被认定为全球第1148号国际重要湿地。随后,干旱少雨加之严重的人为干扰使桃-阿海子趋于干涸,遗鸥繁殖群于2004年放弃该地点而迁居他地,2005年当地水鸟群落彻底消失。数年后,桃-阿海子干涸湖底发育起碱蓬群落。自2011年蓑羽鹤在其间营巢繁殖,且数量逐年增多,并出现蓑羽鹤非繁殖群在此停歇与栖居。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已干涸的湖泊中,桃-阿海子是唯一一处在其湖底碱蓬群落发育后进而成为大型鸟类繁殖与栖息生境的地点,它将以何种方式演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性可通过区域生态足迹水平进行衡量。采用净初级生产力构建了内蒙古各盟(市)草地资源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以每5 a为一期,测算了内蒙古草地1990—2020年的生态足迹,并结合人口分布数据刻画了生态足迹的空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应用土地可持续模型评价了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1)内蒙古各盟(市)草地的产量因子差异较大,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特点。(2)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也呈东高西低特点,30 a人均生态承载力整体呈小幅度下降趋势。(3)人均生态足迹逐期上升,2000—2005年由生态盈余转变为生态赤字。生态足迹较高的区域集中在通辽市、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南部和鄂尔多斯市东部地区。(4)内蒙古草地资源可持续性逐期下降,由1990年的中度可持续性退化为2020年的弱不可持续性。可持续性退化严重的区域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乌海市。研究结果旨在为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短花针茅草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共统计种子植物31科,96属,161种,并集中分布在几个大科,区系的优势现象明显;②属种比为1∶1.68,较内蒙古自治区、全国及全世界均低,物种分化程度低;③植物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但与热带植物区系也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具有过渡性;④植物区系组成以年轻成分为主,兼有古老性;⑤植物生活型特征表明本区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表现出草原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的特征,但由于该区土壤覆沙或沙质化明显,因此,灌木和半灌木种类也较多;⑥植物水分生态类群以旱生为主,非旱生也占有很大比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⑦该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应加强保护,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采用内蒙古多伦县1987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TM影像,运用GIS方法提取了各年的多伦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对多伦县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测算了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987~2005年间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十分剧烈,耕地、林地、城镇用地、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未利用地和草地向林地、耕地变更,并且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林地和城镇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趋势;多伦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987~1995年间呈下降趋势,而1995~2005年间呈增加趋势,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耕地、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多伦县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比例较大,耕地、林地和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增加趋势,而草地和未利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减少趋势;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表明多伦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服务价值指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5.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Inner Mongolia has caused severe degradation of the grassland ecosystems in recent years. Previous grazing experiments have shown a wide range of vegetation responses between the biome types on a global scale, bu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sufficient studies to discern the relative responses of a given biome type. We conducted a meta-analysis of vegetation coverage (VC), plant density (PD), total biomass (TB), above-ground biomass (AGB), under-ground biomass (UGB) and Shannon-Weaver Index (SI) in different grassland types in Inner Mongolia obtained under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ies and dur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zing decreased VC, TB, AGB, UGB, and P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the global and national average value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grazing to steppe biomass in Inner Mongolia were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global scale, while less pronounced than that in China. TB of the meadow steppe in Inner Mongolia increased by 40% under moderate grazing intensity and duration because of compensatory growth. SI of the desert and meadow steppe showed negative 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grazing intensity in Inner Mongolia. The percentage changes in AGB, PD, and SI to grazing showed quadratic relationships with the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of the experimental year. With increasing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grazing on UGB and SI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that of VC and grazing showing a cubic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5-2011年内蒙古西部草原756个地面调查样方与2001-2011年MODIS NDVI数据集,建立统计模型,估算了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并探索了地上生物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论如下:①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2001-2011年均值为5.27 Tg(1 Tg=1012g).2001-2011年间,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呈波动状态且略有下降趋势.②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差异显著,总体自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③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年际波动的主要驱动因子是1-7月的降水量,而与同期气温无显著关系;降水量同样是决定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而气温的影响较弱.本研究的估值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样方的采集标准差异、样方生物量的折算偏差、灌木生物量的低估与遥感数据集误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格局及其气候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的格点地上生物量与格点的纬度和经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各气象站点所在地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多年平均年均温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多年平均年干燥度之间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在干燥度介于1~1.5的地区,地上生物量对干燥度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是在水热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年降水量的近东西向分布决定地上生物量分布的近东西向分异特点,而气温和降水的共同作用决定地上生物量分布的近南北向分异特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沙产业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提出沙产业生态系统服务体系理念。分析了内蒙古沙产业生态系统服务体系现状,并通过ArcGIS软件对影响内蒙古沙产业发展趋势的气候变化因素进行研究,最后分析了内蒙古沙产业发展的构想、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原则与对策。从目前发展状况和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分析,建议内蒙古沙产业发展可以在空间上由西向中、东部转移,并将其沙产业生态服务体系逐步建设完善,以推动内蒙古沙产业的健康发展,逐步提高内蒙古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促进沙区生态社会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西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内蒙古西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影响生态环境的因子很多,从土地利用方式、环境现状和人类活动排泄物等3个方面出发,选取了对环境影响最重要的17个主导因子,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灰色关联系数法,以旗县为评价单元进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西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28.35~2.67之间。根据评价结果将内蒙古西部各旗县的生态环境质量分为4级,其中一级占15.4%,二级占36.5%,三级占34.6%,四级占13.5%。结果表明以牧业为主的旗县生态环境相对良好,旱作农业和灌涸农业次之,城市市区的环境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20.
基于能值的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评价(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IMAR)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emergy analysis with data from 1987 to 2007.Through calculating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nputs and a series of emergy indicators,this paper discusses IMAR’s resource use structure,economic situation,and trade status.The results show that more than 85% of the emergy used in IMAR was derived from home sources,indicating a strong capacity for self-sufficiency.Concentrated-used local non-renewable emergy,which provides IMAR economy with most of the driving forces,took the largest share in total emergy use after 2004 and reached 58% in 2007.The Western China Development Plan of 2000 ushered in a rapid growth of coal and electricity production and exportation to other regions of China from IMAR.The export/import emergy ratio of IMAR reached 3.46 in 2007,with the coal exported(3.44 10 23 sej in 2007) without being used by IMAR itself,accounting for almost 100%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mports and exports.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from 1987 to 1998,EmSI values remained higher than 10,suggesting underdevelopment in IMAR;after 1998,EmSI values decreased sharply from 19.07 in 1998 to 1.88 in 2007,indicating that IMAR is characterized by medium-run sustainability and is relying more on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nd impor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