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10月13~21日,第10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有史以来的首次千人大会。会议围绕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交通、能源、海洋、城市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工程地质教育及学科发展等议题设立6个分会场、1个专题讲座和1个青年专场,举办了21个特邀报告、58个主题报告、220个分组报告、19个青年专场报告,为工程地质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广泛沟通、深入探讨及洽谈合作的平台。本次会议展示了我国工程地质基础研究的丰硕成果,体现了工程地质技术创新应用实用的鲜明特点,凸显了工程实践服务国家战略、冲刺难点热点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工程地质事业蓬勃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的学术总结。作者在分析大会文集,参加学术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国内工程地质研究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与进步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的学术总结。作者在分析大会文集,参加学术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国内工程地质研究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与进步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5.
6.
7.
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研究是工程地质学科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领域。作者指出,工程地质学应当夯实学科基础,吸取相关学科理论,重塑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出精品工程,重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于2008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承办,共有22家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9.
10.
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委托,由中国水电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7单位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于2004年10月21日至2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的学术总结。会议以"‘一带一路’与生态环境-新时代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为主题,近1500位代表通过41个大会特邀报告和主题报告、283个分组报告,进行了广泛交流。本文结合会议和文献,梳理了我国工程地质几十年理论积淀与学科成就,主要包括学科体系的成长与壮大,岩、土体工程地质,灾害与动力工程地质,海洋、城市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国际化,工程地质技术发展,标志性重大工程成就,以及工程地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10个方面。结合会议主题和工程地质学科布局、技术创新、学科全球化等时代特点,阐释了新时代工程地质的学科构想,指出了新时期工程地质的学科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由我国地质工程领域的4个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大会学术总结报告。\r\n 会议显示了我国岩土与工程领域研究工作的4个特点:(1)基础研究加强。出现一系列特殊土测试研究成果,汶川地震后岩土体动力学成为新的热点,岩土体基本性质和行为研究引起更多关注;(2)工程诱发的地质灾害受到重视;(3)岩土与工程新技术迅速发展;(4)岩土与工程教育、培训、技术标准建设受到广泛重视。\r\n 同时指出,动力学、多场耦合、高地应力、工程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岩土体基本性质与行为,以及专门的岩土与工程问题的研究将进一步受到重视; 岩土与工程测试、监测和加固技术将获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会议主题:联合应对——西部的机遇与挑战会议议题:西部大型工程建设的岩土与工程问题:(1)岩石高边坡工程;(2)深埋长隧道工程;(3)高坝与大水库;(4)复杂介质的交通干线建设;(5)复杂场地的大型民用机场。  相似文献   

14.
会议主题: 联合应对——西部的机遇与挑战 会议议题: 西部大型工程建设的岩土与工程问题:(1)岩石高边坡工程;(2)深埋长隧道工程;(3)高坝与大水库;(4)复杂介质的交通干线建设;(5)复杂场地的大型民用机场。  相似文献   

15.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青藏高原东南缘第四纪工程地质问题和相关研究方法的专著。作者根据当前青藏高原东南缘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和工程地质学发展趋势,提出加强第四纪地质与工程地质的高层次交叉研  相似文献   

16.
梁狄刚 《沉积学报》2004,22(Z1):140-142
受第九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主席团的委托,对这次会议作简要总结.认为自第八届学术会议以来,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在大油气田地球化学、特别是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混源油定量研究、模拟实验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指出在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召开之前的两年时间内应切实解决的几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谷德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也是中国工程地质的奠基人。他德高望重、学术精深,且谦逊、诚挚和富有担当精神;他对后辈关怀备至,注重培养和身教言教,是青年人学习的榜样。谷德振先生是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首届主任,在他的带领下,使我国工程地质学科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他创立的岩体结构控制论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工程地质学科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岩体结构控制论已成长为一巨树,形成许多分支,如岩体结构分类、岩体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力学、反分析法等。南京大学优势面研究组学习他的结构控制论,找到自己的学科研究方向,以结构面为研究对象,通过30余年努力,形成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和方法优势面理论。我们将优势面理论视为结构控制论生长的一个分支。21世纪,以结构控制论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引入纳米地质与纳米技术,探索宏观工程地质的自然规律和更微观规律的内在关系;在地质灾害防治与预测研究中,应注意灾害链问题,加强灾害类型、形成机理研究,给出治理对策措施。同时,应注重灾害防治决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今年正值谷德振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们想起往事,记忆犹新。我们满怀敬佩和感激,撰写此文以表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8.
19.
内容提要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青藏高原东南缘第四纪工程地质问题和相关研究方法的专著。作者根据当前青藏高原东南缘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和工程地质学发展趋势,提出加强第四纪地质与工程地质的高层次交叉研究是当代工程地质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野外地质经验和亲身体会,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地质背景、与工程地质研究密切  相似文献   

20.
内容提要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青藏高原东南缘第四纪工程地质问题和相关研究方法的专著。作者根据当前青藏高原东南缘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和工程地质学发展趋势,提出加强第四纪地质与工程地质的高层次交叉研究是当代工程地质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野外地质经验和亲身体会,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地质背景、与工程地质研究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