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意义 ,提出了一套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应用的程序与方法 ,基于烟台市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 ,对烟台市区土地利用的适宜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环境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城市土地开发中不仅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对土地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为了合理利用城市每寸土地,文章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研究城市土地开发中引起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并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土地农业生产利用和畜牧业生产利用的交错混杂利用是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大特点,也是农牧文明交融发展所需的过渡历程。研究与思考农牧交错区域土地利用带来的诸多问题是土地工作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为此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域土地利用的区域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的了解,提出多项改善交错区土地利用的方式、方法,力求使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烟台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巍  刘贤赵  杨文 《干旱区地理》2007,30(6):988-994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景观格局分析理论和马尔可夫模型,利用1986年、1992年、2000年和2004年四期TM数据,定量分析了烟台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近20年来,烟台沿海地区各种土地类型变化及其相互转化频繁。水域、果园和建设用地分别增加335.61%、70.43%和134.48%,而耕地、林地分别减少18.63%和20.75%。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变化显著,耕地、果园破碎度增加,连通性降低,水域、林地和建设用地则趋于集中,连通性增强,景观类型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马尔可夫模型预测表明,从2008年至平稳期,水域、耕地和林地面积将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和果园将逐年增加。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5.
泰国城市郊区的土地利用布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东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东北农牧交错区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基于对典型样点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的量化分析,解析了近10年来东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以便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8.
选取具有浅丘宽谷与丘陵交错典型地貌的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六贡村土地整治项目区为研究区,基于图件和调研数据,构建条田-缓坡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评选整治适宜区,在适宜区内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和发展限制性因素分别进行条田-缓坡整治布局。结果表明:(1)通过整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甄选出的区域符合整治现实需求,条田整治适宜区和缓坡整治适宜区呈现分散化、镶嵌式的空间格局。(2)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在研究区内确定了4个条田整治区域、5个缓坡整治区域。(3)条田整治区限制性因素主要有田块破碎、地块面积小、排水设施缺失、田间道等级较低、生产路布设不足,缓坡整治区限制性因素主要是坡度大、灌排设施缺失、田间道路缺失。  相似文献   

9.
以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连云港市主城边缘区2 000余个农居点用地斑块单元城镇化整治的适宜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适宜城镇化整治的农居点单元占45%;受道路引力、地形高程阻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农居点用地城镇化整治适宜度分布呈显著的集聚和突变特征。适宜城镇化改造的农居点单元集中分布在朝阳镇、海州经济开发区、花果山等少数乡镇(街道)内。距市区旅行成本10 min的等时线和地形高程为10 m的等高线,是适宜度显著分异的界线。位于界内的农居点用地城镇化整治适宜概率超过70%,界外适宜度概率不足30%。界内农居点用地可就地改造为城镇用地,界外农居点适宜保留现状或进行其他如向农业、林业发展的土地整治。由上述等时和等高两线形成的复合界线可作为研究区农村用地转化为城镇用地的分界线,为该区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和城市规模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周立兰  余之祥 《地理学报》1990,45(2):146-153
近十余年来,中国农业地理与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农业地理丛书的编写,完成了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和21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区域地理著作;承担全国综合农业区划、自然区划、农业各部门与农业技术条件区划,进行了农业区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农业发展战略与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国情研究;为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进行农业各部门生产布局研究;1/100万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研究。上述研究是持续而广泛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选择了土壤、气候、地形、水文和交通5类11个指标,建立了适用于南方丘陵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GIS技术建立了衡阳盆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对衡阳盆地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耕地适宜性以临界适宜性和一般适宜性为主,耕地不适宜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9.63%,主要分布在山区;建设用地高度适宜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2%,建设用地不适宜区域分布和数量与耕地不适宜区域分布和数量大致相当;林地适宜性整体较高.通过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和基于TM数据提取的土地利用现状发现:现有耕地的适宜性以临界适宜和一般适宜类型为主,不适宜区域占耕地总面积的10.56%,主要分布在衡南县东部和西部以及衡阳县南部区域;现有建设用地整体适宜性较高,且分布集中,主要位于衡阳市区.据此提出衡阳盆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以江西萍乡市为例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梁涛  蔡春霞  刘民  彭小雷 《地理研究》2007,26(4):782-789
基于ArcGIS 8.3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并以江西省萍乡市总体规划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为例,探讨了此方法的实际应用。该方法首先选择城市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然后建立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并对各种用地类型进行单因子生态适宜度评价,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运用GIS技术将单因子适宜度图层加权叠加,最后生成综合的城市用地生态适宜度分布图,从而从空间上相对准确地表征了不同类型土地的生态适宜度。  相似文献   

13.
徐州矿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及塌陷地复垦利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基于1987、1994和2000年三期TM遥感图像,将徐州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建成区、耕地、林地、水体、塌陷地和其他土地等6类,编制了3个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图;提取并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转移变化的矩阵信息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采煤塌陷土地面积在不断扩大,年均增加率为6.33%,塌陷地复垦速度仍赶不上塌陷速度.着眼于技术、规划、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视角,探明塌陷土地复垦的工程技术措施和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大土地复垦力度,促进矿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该文提出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类别划分,并以此来设计优化模型的思路与方法。认为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是随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变化而改变的,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式的建立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研究的新途径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该文简介弛土地利用转型这一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综合研究途径,借鉴国外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局限性,并选取主要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的长江沿线样带为研究区,来开展中国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普通多源数据和大数据,采用核密度估算和城市异速增长模型分析烟台市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为基础,结合城市要素流强度分析确定烟台市城市发展方向,构建城市空间结构和区域发展格局。结果表明:烟台市向东与威海衔接,向南强化与青岛联系,向北对接大连乃至东北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助于提升烟台综合实力及其在环渤海经济区的竞争力;烟台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共74 281.14 hm~2,主要分布在中部栖霞市、南部海阳市和东部牟平区,为烟台发展的广阔腹地;综合烟台市对外联系和适宜拓展方向确定烟台市向东、向西拓展和向南推进的空间发展方向,并将蓬莱部分乡镇纳入规划区以支撑城区发展;构建多中心紧凑型组团结构和"一带""一廊""两轴""两区"的发展格局,对烟台市集聚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西南丘陵区土地整治工程布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谭少军  邵景安 《地理研究》2018,37(4):659-677
如何科学合理地识别土地整治工程的生态适宜性,是评判当前土地整治工程是否实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兼顾生态”目标的重要依据,更是土地整治理论与规划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选取川东平行岭谷区的垫江县为研究区,立足146个土地整治项目,借助生态位思想进行土地整治工程生态适宜性评价,计算土地生态整治工程布局潜力指数,对土地整治工程生态化布局进行定向。结果表明:① 土地整治工程生态适宜性指标影响显示出显著异质性,其中耕地连片度、坡度、灌溉保证率是开展土地整治工程生态适宜性评价的首选因素。② 土地整治项目中单项工程的生态适宜性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土地平整和灌排系统的生态适宜性低于临界水平,田间道路和生态景观工程的生态适宜性高于临界水平。③ 土地整治项目整体工程的生态适宜性程度差异显著,各项目土地整治工程生态适宜性均值为0.72,处于生态适性的临界水平。适宜等涉及土地整治面积7434 hm2,占9%。临界适宜等涉及土地整治面积54530 hm2,占67%。不适宜等涉及土地整治面积18845 hm2,占24%。④ 研究区土地整治工程生态适宜性布局整体呈多样化格局,Ⅰ等潜力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中西部,布局方向为发展多功能农业,应注意如何保证其经济价值实现的同时不损害其生态价值。Ⅱ等潜力区分布范围较广,布局方向为发展大宗粮油产业,应思考在保证其粮食生产的同时尽量避免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Ⅲ等潜力区主要位于鹤大台地区,布局方向为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应强调如何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依据。以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北京市18个区(县)作为案例区。首先,采用人均GDP和产业产值结构等指标对各区(县)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其次,分析各区(县)各类产业用地的结构特征;第三,采用地均产值(VA)指标分析各类产业的用地效益,采用产值占地比值比(OR)指标分析各个产业的产值与用地量之间的关联方式。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地均产值高于第二产业及第一产业,但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全市三次产业的产值与用地之间都不是完全协调的关系。结论是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途径,集约用地政策也是引导和约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15  
利用1986、1996和2000年人机交互解译的遥感影像资料,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叠加3个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榆林地区1986~2000年期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同时还分析了榆林地区14年间沙地逆转恢复的情况。结果表明:1986~1996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沙地减少了22.25%,草地、林地和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分别增加了6.51%、4.63%和3.55%。1996~2000期间,沼泽地、盐碱地分别减少了26.11%、24.39%,沙地仅减少0.79%,草地减少了2.86%,林地仅增加了0.17%,而旱地增加了3.28%。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增加了14.13%。14年间沙地面积减少了128684.17hm^2,沙地净逆转为草地118872.99h^2、旱地3605.07hm^2、林地4049.52hm^2。  相似文献   

20.
彭晓鹃  赵克飞 《热带地理》2013,33(4):480-488
本文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针对大埔县山地城镇的特点,选取地形地貌因子、生态敏感性因子、限制性保护因子和交通、城镇区位因子参与土地适宜性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然后运用多因子权重叠加分析模型对其城镇拓展空间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根据适宜性大小划分出优化建设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4个等级。其中优化建设区面积235.75 km2,占总面积的9.51%;适宜建设区352.17 km2,占比14.21%;限制建设区1 643.92 km2,占比66.33%,禁止建设区218.54 km2,占比8.81%,另外还有水域27.99 km2,占比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