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关于“大地测量在工程测最中的应用”的国际专题讨论会,将于1990年9月17—21日在联邦德国斯图加特举行。2.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第七委员会,将于1990年9月17—21日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召开会议,讨论的题目是“全球与环境监测的技术与效果”。3.1990年10月17—19日,德国摄  相似文献   

2.
德国举办摄影测量周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1908年由卡尔·蔡司公司普尔弗里希教授(Pulfrich)以假期训练班形式在耶那城首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欧波同(OPTON)大地测量和摄影测量仪器部委托大学的知名教授来主持,每两年一次。1951—1963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由芬斯特瓦尔德(Rich Finsterwal-der)教授主办,1965—1971年在卡尔斯鲁厄大学由施维德夫斯基(Schwidefsky)教授主持,1973年以来则在斯图加特大学由阿克曼教授(Ackermann)主持。去年9月19日至9月24日在斯图加特大学举办第39届摄影测量周,由阿克曼教授和欧波同公司梅耶尔(Mei-er)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3.
第41届摄影测量周将于1987年9月14日到19日在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市举行。这是由斯图加特大学阿克曼教授和欧波同公司迈耶尔教授第八次主持的摄影测量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讨论会。这届摄影测量周的主要议题订为:1.数字测图 包括:方法和对象、软件和硬件的研制、实际应用与经验、数据库和信息系  相似文献   

4.
1991年9月3日至6日在德国慕尼黑工大举行了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学术报告会。会议由ISPRS所属跨专业委员会工作组(ICWGⅠ/Ⅱ)组长、慕尼黑工大航测所所长Ebner教授主持,参加的代表共130多人,分别  相似文献   

5.
李德仁教授简介李德仁,1939年12月生于江苏省泰县。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航测与遥感系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委员会主席(1988-19...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第十一届亚太区域测绘会议于1987年1月5日至16日在泰国曼谷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ESCAP)总部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91人,此外还有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国际海道  相似文献   

7.
测绘科技明星录——记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是国际知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曾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第三和第六委员会主席,现任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常...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影像信息科学的发展暨王之卓学术思想"研讨会于1998年12月13~16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研讨会与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召开的SIST'98国际学术研讨会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9.
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委托该委员会的近景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专业组于1993年5月12日至15日在武汉顺利召开了第二届全国近景摄影测量学术研讨会。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正式代表有46人,他们来自全国各方面的院校、科研、生产和军事单位,来自急需近景摄影测量与实时摄影测量技术的协作单位。来自各方的主管领导人士。他们之中有老一代的学者专家,更有掌握现代高新科技知识的一代新秀。学部委员、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校长、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王之卓教授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期间,代表们作了广泛的学术研讨、演示和信息交流,参观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近景摄影测量实验室数字摄影测量研究室、AAB解析测图仪、CV-2计算机视觉读取系统及基于结构光的动态方式三维实时测量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10.
1979年9月24日至28日,我与胡瑞明同志参加了在西德举行的第37届“摄影测量周”。这是西德蔡司仪器厂和斯图加特大学摄影测量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国际性讲座,每二年举行一次。这次是1973年以来的第4次,共有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代  相似文献   

11.
1990年5月20日至25日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召开了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三委员会(数据分析)的学术讨论会。台湾省有16位正式代表与会。会议期间他们向学校赠送了各测绘学会在台湾省出版的测绘期刊。其中包括“航空测量与遥感探测”(每年两期)、“地籍测量”(每年一期)和“遥感探测”(每年一期)。本文根据上述部分资料,就台湾省在测绘生产方面的动态,作一简单的介绍。由于资料有限,很不全面,错漏之处难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除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ISPRS)和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以外,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Geometres,简称FIG)是又一个较大的国际性测量组织。  相似文献   

13.
由浙江省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浙江省90年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9月19日至9月21日在杭州市召开。浙江省测绘局副局长夏树兴同志,浙江省测绘学会理事长虞乐南同志,浙江省测绘局外业测绘大队副大队长徐军同志亲临大会指导,监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主任赵水泉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14.
国际摄影测量学会(简称ISP,本届大会通过改名为国际摄影测量及遥感学会)。其下分设原始数据获取、测图仪器、信息处理的数学分析、地形及制图的应用、非地形的摄影测量、摄影测量的经济、职业和教育问题以及信息的判读等七个专业委员会,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活动。每四年举行一次大会,第十四届大会于一九八○年七月十四日至二十五日在西德汉堡召开,到会人数约一千人。  相似文献   

15.
1982年10月,由王之卓教授推荐,李德仁同志前往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学习期间,身处异国他乡的李德仁同志时刻关心着祖国测绘事业的发展,他广泛搜集了联邦德国测绘事业发展和测绘教育方面的资料,回国后,应本刊的邀请,特撰写了此文,以便国内广大同行对联邦德国测绘事业作进一步了解。本文主要内容有:一、联邦德国测绘工作概况。二、联邦德国测绘工作的组织结构。三、构成德国现代测量的主要方法。四、联邦德国的测绘教育事业。全文将分两次刊载。  相似文献   

16.
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主持的“王之卓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数字摄影测量学术讨论会”将于1988年12月11日至12月17日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隆重召开。会议期间正值王之卓教授80寿辰和从教50周年。为此,会议分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测绘学报》1991,(2):159-159
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暨陕西省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12月12日至14日在西安市煤田航测遥感公司召开了“摄影测量机助测图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1个单位33位从事机助测图工作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18.
(一)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于1984年6月17日至29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市召开了第15届大会,会议代表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100多人。中国测绘学会派出了以王之卓为团长的15人代表团。共向大会提供了18篇学术论文,其中在各种会议上宣读的有7篇。这是自1980年中国测绘学会参加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以来,我国提交和宣读论文最多的一次。这些论文从各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摄影测量和遥感工作的成就,王之卓教授作了“东南亚摄影测量与遥感教育状况的报告”。各国代表很为关注。  相似文献   

19.
李德仁,祖籍江苏省镇江丹徒,1939年12月生于江苏省泰县溱潼镇。博士、教授,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航测与遥感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Ⅲ委员会主席(1988-1992),第Ⅵ委员会主席(1992-1996),中国测绘学会理事兼航测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科协常务委员。他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前身)航测系。先后在国家测绘局地形二  相似文献   

20.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林宗坚的《多重信息多重判据的影象匹配》学位论文,于1988年6月10日以全优的成绩通过答辩,答辩委员会认为该研究成果对结构匹配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6月22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