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华北地台G层铝土矿时代问题的新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波 《地质论评》1958,18(4):310-313
“地质知识”1955年6期和1956年10期先后发表了张文堂同志和周祖勋、真允庆同志关于华北地台G层铝土矿时代问题的不同见解,笔者根据野外观察和理论上的知识另有不同的看  相似文献   

2.
在北方进行煤田地质调查时,奥陶纪灰岩顶部的铝土矿是我们经常遇见的岩层,这层铝土矿即是我们所熟习的 G 层铝土矿。这层铝土矿常被地质工作同志置于不同的地层单位。有的把它置于太原系的底部,亦有把它置于本溪系以前,还有多数地质工作同志认为它是本溪系的标志层。总之 G 层铝土矿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有关我国北方G层铝土矿及其时代问题的讨论,已在“地质知识”1955年第6期另文详为叙述,此处不再重复。  相似文献   

4.
甘德清 《地质论评》1958,18(2):138-144
大家熟知的,我国北方G层铝土矿有广泛的分布,凡是在奥陶系石灰岩侵蚀面之上的石炭系岩层中都有其存在。过去,许多调查者和研究者,对G层铝土矿一致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G层铝土矿和下伏岩层中很难发现化石,更不用说决定地质时代的标准化石,G层铝土矿究竞属于那  相似文献   

5.
甘德清 《地质论评》1964,22(3):181-185
渭北地区系指渭河以北陕西省中部而言。解放后,有不少地质人员相继来此进行工作,对含煤地层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但对G层铝土矿却重视不够。他们有的将其时代划属晚石炭世;有的与我国北方G层铝土矿对比而定其时代为中石炭世。1957—1959年我们在该区进行工作时,在铝土层及其下伏岩层中找到许多植物化石,有助于进一步确定G层铝土矿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高旭征同志先后在《地质科学》1977年第二期、1978年第一期发表了《地球化学位》与《地球化学位守恒》两文后,陈文熙、黄操明二同志在1981年《地质论评》第27卷第2期上,发表了《“地球化学位”及“地球化学位守恒”两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文,提出了不同看法。原作者对此作了进一步讨论和回答,本刊现予发表,以期活跃学术气氛。  相似文献   

7.
赵一阳 《地质论评》1958,18(4):306-309
一、问题的提出山西式铁矿与G层铝土矿,早已载入了我国地质文献。但是对其成因和时代,以往还没有人作过专门性的详细讨论。近两年来,虽然已有人作了初步的探讨,可是还没有一个完满的答案。1956年夏,笔者到山西太原收集毕业论文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韩同林 《地质论评》1995,41(3):290-292
本文是对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吴章明同志于1992年在《地质论评》第38卷第2期上发表的“对《西藏活动构造》一书中有关问题的讨论”一文中所提出的疑议作简要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煤田地质与勘探》1984年第2期、第6期及1986年第1期分别发表了景开华、钟仕兴及王文隆同志关于井田精查阶段高级储量比例的文章,引起了笔者的共鸣。我们原则上同意上述同志的观点,并提出一个地质-经济模型来确定高级储量数量的方法,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台从中奥陶世上升成陆到中石炭纪接受沉积,历时一亿五千多万年,在外生地质营力的综合作用下,使其遭受风化剥蚀,形成准平原化地貌,并堆积了大量风化残余物质。至中石炭世开始,本区才又缓慢下沉接受沉积,在这长期侵蚀间断面上沉积了一套铁、铝质岩的地层,厚度几十公分至数十米不等。并在其底部紧邻碳酸盐岩侵蚀面处(常常只有几十公分至几米)赋存有一层铝土矿或高铝粘土矿,传统称为本溪组“G”层铝土矿,其产状为透镜状、似层状。长期以来地质学者对“G”层铝土矿的形成条件有不同的论述。本文作者通过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普鲁火山岩及时代归属问题”一文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大学滕志宏先生在1987年第4期《岩石学报》上发表的“新疆普鲁火山岩及时代归属问题”一文,介绍了于田县南70km一带克里雅河两岸的火山岩分布及周围的地质背景,并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测定的K-Ar年龄(85.27±1.48Ma)将其喷发时代归属为“中生代白垩纪的晚期,火山岩下伏的砾石层时代当不晚于火山岩的年龄”,即至少要早于白垩纪晚期。笔者曾于1986、1987两度到现场考察,并进行了室内研究,认为滕先生介绍的岩层之间的地质关系大体属实,但对火山岩及其下伏地层的时代归属所做的结论是有问题的,火山岩不是白垩纪晚期而是更新世早期形成的,下伏砾石层也不是白垩纪,而主要是第四系。现将我的认识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来函照登     
《地质与勘探》编辑部: 贵刊1990年第5期(26卷,总287期)发表刘长龄、王双彬“我国铝土矿的含矿层位、成矿区带及其成矿机理”一文中说:“……据陈世益估计,仅贵县地区储量就达5亿吨以上”(24页右栏第2~4行).我  相似文献   

13.
关于蓟县雾迷山组“多核体绿藻化石”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英 《地质论评》1980,26(4):341-342
地质学报1979年第2期发表了张鹏远同志的“蓟县蓟县系雾迷山组多核体绿藻化石”一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和兴趣。因为寻找地球上生命早期演化的地质记录,对解决生命起源和演化这一重大理论向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家正围绕这一问题,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潘江 《地质论评》1960,20(5):212-212
自1952年本文笔者在南京龙潭五通石英岩的上部发现泥盆纪鱼化石以来,关于五通石英岩的地质时代问题曾有过不少的争论。最近何锡麟同志在“古生物学报”第7卷第4期中发表“南京龙潭下石炭纪化石材料的新发现并讨论乌桐系的时代问题”一文。  相似文献   

15.
张镇 《地质论评》1959,19(8):359-364
一、问题的提出“山西式”铁矿一词来源已久,对它的成因及所属地质时代问题至今仍有争论。尽管一些学者对它的成因及所属地质时代的认识有所不同,但都认为它是复于中奥陶纪石灰岩之上,伏于中石炭纪G层铝土页岩或其它岩层之下的成层条件较差的褐铁矿或赤铁矿与  相似文献   

16.
本刊从一九六二年第六期发表了郑明焕同志的“地质勘探工作具有生产性质吗?”一文以来,得到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关心和重视,在地质系统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来稿,阐述对此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有的  相似文献   

17.
谢显明 《地质论评》1959,19(8):381-382
最近在地质论评第19卷第5期发表了关于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质符号及区域地层命名规则(草案),该草案系统而简明地阐述了地质时代单位及地层单位的划分原则,对地层符号作了统一规定,对区域地层单位的命名亦作了详细的解释。这个草案定稿后无疑将扫除长期在地质界存在的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层符号和区域地层单位命名方面的不统一  相似文献   

18.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4,24(5):481-485
文章详细介绍了最近INUQA组织和INQUA地层与年代学委员会在"Episodes"杂志2004年第27卷第2期公布的新的地质时代标尺,并就关于"第四系"这个地层单位的重新定义问题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对于取消"第四纪"(Quaternary)一词,发表了意见以及不认同的观点,同时文章还呼吁,希望更多的从事第四纪研究的工作者踊跃发表意见、积极呼吁,使"第四纪"(Quaternary)一词正式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仙人岩铝土矿床是遵义铝土矿中规模最大、以高铁铝土矿为主,产于碳酸盐岩古岩溶侵蚀面之上的沉积型一水硬铝石铝土矿床,其成矿时代属早石炭世大塘期.本文对仙人岩铝土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表明在大塘期前,由于加里东运动,息烽-遵义上升成陆,致使基底地层(∈-S)遭受长期的风化剥蚀,形成较为丰富的风化残积物和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20.
在《地质与勘探》1978年第五期上,徐研非同志针对笔者《关于岩心采取率和换层深度的计算方法》 (该文刊于《地质与勘探》1974年第五期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是,徐研非同志的观点,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