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安徽巢县马家山、怀宁县月山、宿松县座山等地找到了二叠、三叠纪混生生物群。最近,笔者在长江以南的南陵县城西37公里的丫山测制剖面,于三叠系殷坑组底部的黄灰色泥岩中发现二叠、三叠纪混生生物群。证实安徽长江以南与中国南部多数地区相同,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为连续沉积。 相似文献
2.
陕西宁强晚震旦世晚期高家山生物群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家山生物群主要由后生动物实体和遗迹化石组成,并见宏观藻类与其共生。它主要产生于上震旦统灯影组高家山段,时限约为650百万年左右,是埃迪卡拉期内的生物群。本文初步描述了蠕形动物、球壳类和似水母化石计5属13种(新属1个,新种7个),遗迹化石12属15种(新属2个,新种4个);宏观藻2属2种。建立了三个化石组合。高家山生物群的发现和建立,不仅丰富了震旦纪生物群的组合面貌,而且对生物进化和生物活动规律,对寒武系和震旦系界线的确定都具有实际意义。生物化石的黄铁矿化,为深入研究生物化石的遗迹学、埋藏学,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陕西宁强晚震旦世晚期高家山生物群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家山生物群主要由后生动物实体和遗迹化石组成,并见宏观藻类与其共生。它主要产生于上震旦统灯影组高家山段,时限约为650百万年左右,是埃迪卡拉期内的生物群。本文初步描述了蠕形动物、球壳类和似水母化石计5属13种(新属1个,新种7个),遗迹化石12属15种(新属2个,新种4个);宏观藻2属2种。建立了三个化石组合。高家山生物群的发现和建立,不仅丰富了震旦纪生物群的组合面貌,而且对生物进化和生物活动规律,对寒武系和震旦系界线的确定都具有实际意义。生物化石的黄铁矿化,为深入研究生物化石的遗迹学、埋藏学,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陕西陇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陇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各类主要影响因素,采用信息量法和定性评价方法分别进行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建立了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判别标准,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共划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和极低危险区4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又划分了12个亚区。其中高危险区面积为619.19km2,占总面积的25.79%,中危险区面积为509.74km2,占总面积的21.23%,低危险区面积为711.75km2,占总面积的29.65%,极低危险区面积为559.87km2,占全区面积的23.32%。 相似文献
5.
6.
7.
中国西南部三叠纪海相生物群主要有海生爬行类、鱼类、棘皮类、菊石类、双壳类、腹足类及节肢动物等,分布范围包括贵州关岭、兴义、盘县和云南罗平一带的中—上三叠统关岭组、竹竿坡组及小凹组灰黑色钙质泥岩及泥质灰岩地层。这些生物群高度分异,数量丰富,反映了地球生命在经历了二叠纪末大绝灭以及早三叠世的相对停滞期后,在中三叠世开始进入迅速辐射演化的新阶段。这样不同类型和不同生长阶段的大量海洋动物同时集群死亡,并被迅速封埋保存成化石,反映了当时多次发生突发灾变事件。这与该生物群所处的古地理位置恰好位于华南板块、江南造山带及印度支那板块交界区构造活动带的海湾盆地环境有密切关系。推测那里滞流深水区还原环境形成硫化氢水团,在印支造山运动期间多次发生的海底地震及火山活动时,其硫化氢水团及海底富含碳酸盐的软泥泛起,混合成高密度有毒浊水团,侵入海洋生物群生存的清澈浅水区,导致大量海洋生物中毒窒息,出现突发性集群死亡,随后又被有毒浊水团携带的泥沙迅速封埋,在以后的成岩作用中保存为灰黑色钙质泥岩及泥质灰岩中的精美化石。 相似文献
8.
以富产铁、铜、钴矿床而著名的海南岛石碌铁矿,赋存于石碌群之中.为了进一步寻找这一类型的矿床,70年代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富铁矿会战.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研究石碌群的地质时代.尽管以往有许多单位和个人到石碌地区进行过考察或研究,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古生物依据,这一问题始终悬而未决.有的认为石碌群属寒武纪、奥陶纪(海南地质队,1964;广东冶金地质研究所,1975;广东区调队,海南地质队,1976);有的推测其为泥盆纪(杨遵仪等,1977),或石炭纪(莫壮观、赵修祜,1981;欧阳舒、李再平,1981). 相似文献
9.
10.
<正> 近年来,国内发现二叠、三叠纪混生动物群的地点日益增多,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安徽境内继棠县马家山之后,在怀宁县月山三叠系下统殷坑组底部的黄绿色钙质页岩中,也找到了腕足类Chonetinella substrophemenoides。1980年,笔者在宿松坐山一带测制三叠 相似文献
11.
藏北双湖地区三叠纪油页岩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笔者于1982年随高原地调大队在藏北无人区进行综合地质考察期间,在双湖附近发现了近100米厚的油页岩.该油页岩出露于现今双湖办事处东南方向约20公里的董布拉背斜北翼(见图),时代属中一晚三叠世.在区域上,海相三叠纪和侏罗纪呈近东西向的宽缓褶皱. 相似文献
12.
陕西陇县位于西安西北约200公里处,属鄂尔多斯地台的西南缘,地层区划归陕、甘、宁盆缘分区平凉—永寿小区(图1).该区奥陶系发育,上、中、下三统俱全.中奥陶统在这里相当于胡乐期和(氵韩)江期的地层,全为笔石相沉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傅力浦(1975)、陈均远等(1978)先后对本区中奥陶统笔石带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傅力浦根据陇县龙门洞剖面完整、笔石带齐全以及全为笔石相沉积诸特点,修订了原平凉组的含义,其范围相当于从Glyptograptus teretiusculus带—Dicranograptus clingani带的沉积.而陈均远等将这一部分地层重新命名为"龙门洞组".西北区区域地层表陕西省分册使用了"平凉群".笔者同意修订后的平凉组,理由将 相似文献
13.
14.
15.
陕西陇县位于西安西北约200公里处,属鄂尔多斯地台的西南缘,地层区划归陕、甘、宁盆缘分区平凉—永寿小区(图1)。该区奥陶系发育,上、中、下三统俱全。中奥陶统在这里相当于胡乐期和(氵韩)江期的地层,全为笔石相沉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傅力浦(1975)、陈均远等(1978)先后对本区 相似文献
16.
<正>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组,最近在桂林岩溶地区灰绿色粉砂质泥岩中发现三叠纪植物群孢粉化石,这是继本纽于去年在桂林岩溶区的红色粉砂质泥岩中发现丰富的白垩纪轮藻,介形虫和孢粉化石后,对朴林岩溶地区沉积、堆积建造研究方面的又一可喜的进展。 这个植物群孢子花粉化石组合,是分两批请广西石汕开发指挥部科研所杨荣玉鉴定的。其中,有蕨类植物孢子17个种(届);裸子植物花粉24个种(属);未见被子植物花粉。孢粉中,以裸子植物占绝对优势,两次鉴定中花粉为孢粉总数的72.5%及93.7%,余为蕨类孢 相似文献
17.
道虎沟生物群(前热河生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根据最新发现的动、植物化石 ,确立了“道虎沟生物群”,这一新的生物群属前热河生物群 ,生存时代大体相当于晚侏罗世的牛津期 (Oxfordian)至基末利期 (Kim meridgian)。这一发现大大补充了我国这一地质时期贫乏的化石记录 ,为探讨热河生物群的起源提供了较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发现三叠纪金矿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前,在苏尼特左旗地区确定了元古宙地层、韧性剪切带,并发现了金矿化。该区总体属含古老地块并经中生代改造的中古生代造山带,金矿化带产于NE与NEE向构造组成的楔形体内,受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围岩为奥陶—志留—泥盆纪英云闪长岩,中新元古界温都尔庙群绢云片岩、绿泥片岩,下二叠统大石寨组安山岩等。金矿石类型包括石英(硫化物)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糜棱岩型。2件含Au石英脉中绢云母的Ar Ar法坪年龄分别为(337 56±0 93)和(236 45±0 53)Ma,根据绢云母的产出特征推断,前者可能代表华力西早期华北板块与蒙古古板块碰撞热事件的时代,并叠加有225 60、247 58Ma的热事件;后者代表金矿成矿时代,与大规模韧性剪切作用主要活动期相同,成矿作用可能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陇县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及特征,认为滑坡,泥石流、地震是该区危害性最大的地质灾害,分析了产生地质灾害的内在和外在因素,预测了地质灾害的危险区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陕西陇县龙门洞的奥陶系最早由田在艺(1948)采得笔石两层,穆恩之(1959)认为系中奥陶统产物,和平凉页岩相当。1962年车福鑫在这一带发现上奥陶统背锅山组,次年笔者等随郭勇岭、车福鑫和成汉均,在这一带对奥陶系作了进一步工作,测制了龙门洞平凉组剖面,系统采集了笔石标本,发现这里平凉组出露比原命名地点平凉官庄剖面的层位全,剖面中笔石动物群也非常丰富,以后又作过几次补充工作,仅根据一些外形特征明显的属种将其分为五个笔石带,并与欧美标准笔石带对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