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李佩芳教授运用通调三焦针刺法治疗小儿多动症的经验。李教授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病因分为先天后天两端,三焦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输布失司为本病病机的关键;治疗上采用通调三焦之法,以上、中、下焦三部取穴为主,配合局部选穴改善脑部气血,再以远端取穴共调三焦,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患儿思想集中度。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曾定伦教授运用调肝安神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经验。曾教授认为顽固性失眠发病的核心病机在于肝藏血及肝主疏泄功能失调,导致心神失养、神魂不安。治疗上从心肝二脏入手,不离调肝魂、宁心神的治则,调肝魂重在补虚、化痰、行瘀、解郁,宁心神重在养血补心,灵活辨证,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李佩芳主任医师运用通调三焦法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李师认为慢性咳嗽以肺失宣降为本,与脾、肝、肾等脏腑关系密切。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失蒸化,则气机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日久聚湿成痰,发为咳嗽。而三焦通行诸气、运行水液,脏腑通过三焦气化相联系,三焦气化功能正常是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必要条件。因而治疗上基于脏腑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观,以通调三焦法为根本治法,中药、针刺、走罐并用,内外兼施,获得显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李佩芳主任医师基于通调三焦理论治疗不寐的经验。李师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机为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衡。治疗上,李师基于通调三焦理论从上、中、下焦取穴针刺结合通焦利眠贴贴敷治疗,以达通调三焦、调整阴阳、调和气血、安神定志之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武连仲教授运用“治脑调神”针刺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经验。武教授认为产后抑郁症的病位在脑,责之于神,临床辨证分型为神气俱损证和浊闭脑窍证,治疗上善用“治脑调神”针刺法,以“开窍调神”为基础,遵循治脑必调神、调神必开窍、开窍必清心的原则,针对神气俱损证采用镇痉安神、填精养神取穴法,浊闭脑窍证应用升清降浊、升阳导气取穴法,分别进行配方组穴、辨证针刺,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介绍吕哲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吕教授认为失眠总的病机为“心神被扰,阳不入阴”,辨证分虚实两端,实则为阳盛,火热伤神,常见于肝郁化火、痰火扰心证;虚则为阴血不足,虚热扰乱心神,常见于心肝血虚、肝肾阴虚之证。临床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辨证求本与安神治标并举,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综合历代医家对失眠的认识,阐述张永臣教授对于失眠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认识,总结其运用针刺拔罐配合按摩治疗失眠的经验。张教授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并结合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失眠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和、脏腑失调,故治疗应以调和阴阳脏腑为本。临床运用针刺、拔罐配合按摩的治疗方法,标本兼顾,值得临床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8.
介绍王秀娟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顽固性失眠是因痰、热阻滞气机,阳明、少阳枢机不利,从而影响阴阳相交所致。其治疗该病多从“阴阳失交”入手,提出“调节阴阳平衡”为基本治则,具体包括3个方面:以健脾化痰、和胃降逆为法,复阳明气机;以疏肝解郁、清胆利湿为法,复少阳气机;以透邪解郁、火郁发之为法,复心经功能。王教授在临证中紧抓病机,思路清晰,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总结赵珂运用补肾调轴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经验。临床上多以调理月经以及调轴为先,补肾之时结合月经不同时期肾中阴阳的消长转化规律以及胞宫藏泻的特点,适时调整用药,以补肾调轴为治疗大法,兼重养精血,同时佐以补肾活血之品,促进气血调畅。 相似文献
10.
介绍梁君昭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梁教授认为,失眠首责之阴阳不相顺接,其治疗特色包括辨盛羸之体,分虚实两端;重望鼻平脉,思方药之法;法阴阳之剂,分昼夜之方。强调临证需谨察病机,明辨明阳,四诊结合,通畅气机,临床常获佳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沈莉主任医师辨治焦虑性失眠的经验。沈师认为郁证的病机为气郁神伤、虚实夹杂,治疗以解郁安神法为主。其中肝气郁结者,治以畅郁汤加减疏肝郁、安心神;肝郁脾虚者,治以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健脾胃、开郁滞;心脾两虚者,治以养心安神汤加减调心脾、和气血。并强调在接诊过程中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建立信任,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介绍张庆萍教授临床运用耳针治疗失眠的经验。张教授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临床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主要与阴血不足有关,实证主要与邪热扰心、心神不安相关。其在治疗中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强调本病治在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佐以镇静安神,养血宁心。取神门、枕、心、脾四穴为主穴,以穴简、病清、症明、术切为奏效关键,临床应用每每应验。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程红亮主任医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程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以通调督任为治疗思想,创新性地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的理论,确立了以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辨经取穴的治疗思路,灵活运用表里经配穴、俞募配穴、远近配穴及局部配穴等,构建了在辨经论治指导下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规范化、标准化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介绍伍大华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围绝期失眠的经验。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病位在心,与肝脾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是肝气郁结,心神失养。以疏肝健脾、养血安神为基本治法,用逍遥散为基本方辨证施治。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证予丹栀逍遥散;肝气郁结,胆郁痰扰证予逍遥散合温胆汤;肝气郁结,心脾两虚证予逍遥散合归脾汤;肝气郁结,心肝血虚证予逍遥散合酸枣仁汤;配合心理疏导,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介绍李忠仁教授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干眼经验。李教授认为干眼的病机为过劳耗伤肝血,以致化泪无源,血虚气弱,津液不能随气上承于目。其采用远近结合、整体调节的思路进行选穴,在养肝血、畅气机的基础上重视治鼻,巧用效穴“泪腺穴”“新吾穴”,同时注重未病先防,以调神为先,常获佳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介绍刘华一教授从脾胃论治失眠的经验。刘教授认为失眠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临床多从病因病机入手,以治胃为基础,兼以补虚泄实,调整脏腑阴阳。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失眠分为食滞胃脘、痰热中阻、肝胃不和、心脾两虚4个证型,分别治以保和丸合枳术丸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减、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归脾汤加减。临床随症化裁,合理用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郑爱华教授运用通里攻下法治疗脓毒血症的经验。脓毒血症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其病情发展迅速,临床病死率高。脓毒血症引发的全身炎性反应,可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和休克。郑教授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里攻下法对偏重于感受邪毒、腑气不通的脓毒血症进行治疗,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督针刺法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卒中后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运用通督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体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28d,观察2组疼痛评估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并比较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14/15),对照组为80.00%(12/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PRI、PP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针刺法治疗卒中后丘脑痛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总结黎鹏程副教授从肝论治失眠的经验。黎教授认为,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压力过大,常影响人们的精神情志活动,情志失调,最易伤肝,而失眠与肝密切相关,故重视从肝论治,肝气郁结者宜解郁安神,肝郁化火者宜清肝安神,肝血亏虚者宜养血安神,谋虑失职者宜益气定志,临证运用,疗效颇佳。并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介绍殷岫绮教授采用交心肾调周期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经验。殷教授认为经水出诸肾,PCOS的病机以肾虚为本,心肾不交,心(脑)-肾-子宫轴功能失衡贯穿始终。治疗上,其灵活选用调经方、双紫汤、加减肾气汤和归芍地黄汤等四方加味以补肾调心;同时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阴阳消长特点遣方用药,注重经期活血驱邪,经后期滋养真阴,经间期温通活血助排卵,经前期助阳并协调心肾,临床疗效确切。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