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遥感影像判绘是摄影测量的基础技能,影像判读能力决定了地图成果的质量,本文结合多年的外业经验,从资料搜集利用、地物分层判读技巧等方面,对影像判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判绘经验和技巧,提出解决的方法,以提升影像判绘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海岛礁地理信息变化检测可用于普查海岛礁地理信息变化,从而为海岛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等提供参考。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海岛礁地理信息自动变化检测方法,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和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变化区域。并以西沙赵述岛为实验区域进行方法验证。实验证明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海岛礁地理信息发生变化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遥感地形信息判绘训练系统”的一些准则、表示方法和判绘数据质量的量化评定,给了质量评估的步骤,能在短时间里提高判读人员的作业能力。该项目是集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图像处理、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地图学等于一体的实用化系统,将多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有机地融合,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在图像判绘中的应用潜力,是一套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遥感图像判绘训练工具。  相似文献   

4.
以"天绘一号"(TH-1)卫星图像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TH-1卫星影像的严格几何处理模型,然后实现基于轨道外推的无控制TH-1卫星影像海岛(礁)定位技术和基于轨道外推的稀少控制TH-1卫星影像海岛(礁)定位技术,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无控制或稀少控制条件下通过轨道外推技术提高TH-1海岛(礁)卫星图像几何定位精度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轨道外推的无控制定位技术和基于轨道外推的稀少控制定位技术是海岛(礁)目标定位的最佳方式,可在不具备控制点的条件下或者稀少控制点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海洋关键目标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李东升  黄腾  刘为东  陈冬 《现代测绘》2011,34(4):3-4,21
本文简要介绍了GPS RTK技术在海岛(礁)测量中的基本原理,根据海岛(礁)地形的特点,探讨并实践GPS RTK测量海岛(礁)地形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同时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对GPS RTK的测量精度进行评定,证明GPS RTK精度能够满足海岛(礁)地形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海岛礁及周边的复杂地形环境及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岛礁区域复杂地形要素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海岛礁及周边复杂地形海陆一体化三维建模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海岛礁及周边复杂地形进行建模。以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海岛及周边地形作为实验数据,对海岛礁及周边复杂地形进行了海陆一体化三维建模,并在GeoGlobe等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海岛礁及周边区域海陆一体化三维建模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海岸带潮汐模型支持下的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岸带和海岛(礁)稀少控制区域的摄影测量定位问题,结合海道测量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潮汐模型支持下的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摄影时间利用精密潮汐模型计算摄影瞬间水边线上各点的高程值,然后引入水边线上这些高程已知的点,和其他控制点以及连接点一起参加平差,精确确定摄影时影像的空间方位。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海岸带和海岛(礁)稀少控制区域岛(礁)、滩涂等要素的几何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小比例尺航片影像判读性能的研究徐伯铭,陈汉元,彭子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系〕在当前航测成图中,地形判读调气的方法主要是室内目视判绘,它借助于被摄地物的典型特征来识别地物。这些影像特征主要包括:影像的大小、形状、色调、阴影、纹理、图案结构和...  相似文献   

9.
彩色遥感影像色彩保持直接线性增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适用于全色遥感影像的线性增强技术直接应用到海岛礁彩色遥感影像增强处理中,实现了一种高速地具有色彩保持特性的海岛礁彩色遥感影像增强方法。将其与传统直方图方法、基于直方图的色调不变增强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有效改善了海岛礁彩色遥感影像视觉质量,还保持了海岛礁彩色遥感影像的色彩信息。此方法处理的海岛礁彩色遥感影像具有视觉效果好、色彩鲜明等特点,更有利于其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10.
崔苗苗  牛得学 《测绘科学》2011,36(5):148-149
针对航测地形图野外调绘工作程序繁琐,工作量大,效率不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以AutoCAD为平台的集数字正射影像判读、清绘于一体的全数字化室内判绘技术,详细介绍了其原理与工作流程.通过实例分析该技术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该室内判绘技术基本能满足大比例尺航测地形图的调绘需求,对测绘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岛礁彩色遥感影像内容单一、色彩不鲜明、反差低的问题,将模糊增强技术与遗传优化策略应用到海岛礁遥感影像增强处理中,提出了一种无人工干预、无先验知识依赖、具有理论最佳色彩的海岛礁遥感影像增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提高了海岛礁彩色遥感影像的视觉效果与质量测度,还保持了影像的色彩信息。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岛(礁)地形测绘面临的困难,应用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提取了海岛(礁)数字高程模型及海岛岸线。介绍了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流程,利用厦门地区的ERS-1/2串联飞行的雷达数据,进行了相关实验,提取了某海岛的数字高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InSAR相干图的海岛岸线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InSAR技术生成的相干图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边缘检测等处理,自动获取海岛岸线信息。实验证明InSAR技术是进行不易/不宜到达的海岛(礁)地形测绘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对于远海海岛(礁)的基础控制测量,考虑到远海作业的安全问题和工作效率,开展了利用海南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HiCORS)向远海海岛(礁)传递国家坐标的技术可行性研究。基于GAMIT软件,对长基线和短基线同时存在对GNSS控制网基线解算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最佳基线解算方案。从算例分析结果可知,远海海岛(礁)与HiCORS联测网基线解的内部精度非常可靠,为GNSS技术在海岛(礁)测绘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开展海岛(礁)测绘工作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介绍了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技术的原理以及其优点,并研究了基于ALS50的海岛(礁)测绘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15.
对海岛礁及周边包括海浪、潮汐、潮流、温度等在内的复杂环境要素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海洋复杂要素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海洋高动态的面向可细分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能够有效地对高动态及交互性较强的对象进行建模。以舟山群岛附近海域为例,对海岛礁及周边复杂环境进行了动态三维建模,并在Geoglobe等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该模型对海岛礁及周边复杂环境建模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线阵CCD航空影像在海岛(礁)测绘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作业,提出了解决办法,对海岛(礁)作业有实际借鉴、指导作用。同时,对于纹理较单一、选点成功率低的沙漠、高山、沼泽、戈壁等困难地区,本文所述办法,也可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ADS40相机进行航空摄影,对海岛(礁)区域1∶2000比例尺成图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差分GPS与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应用于ADS40航摄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ADS40相机可满足海岛(礁)大比例尺成图航摄的精度要求,缩短成图周期,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平面精度与差分GPS方法相当,高程精度较差,从工程角度考虑,海岛(礁)大比例尺成图时架设地面GPS基站比较稳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ADS40相机进行航空摄影,对海岛(礁)区域1∶2000比例尺成图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差分GPS与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应用于ADS40航摄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ADS40相机可满足海岛(礁)大比例尺成图航摄的精度要求,缩短成图周期,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平面精度与差分GPS方法相当,高程精度较差,从工程角度考虑,海岛(礁)大比例尺成图时架设地面GPS基站比较稳妥。  相似文献   

19.
海岛(礁)DEM成果质量检验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机交互质量检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海岛(礁)DEM成果质量检验问题的3个关键技术。首先,提出了目录组织模型用于质量检验的自动化检查方法,该模型支持对各个单位汇交的成果数据组织、数据命名和数据格式等方面进行检查,实现了对空间参照系、逻辑一致性等质量元素较为全面的检查,提高了大规模批量海岛(礁)DEM成果的检验效率;其次,提出了桩点法统计高程中误差,以取代外业现场打点检查DEM高程精度的检测方法,解决了海岛(礁)无法布设足够外业检查点的技术难题;最后,开发了质量等级评定工具,实现了DEM成果质量检验评价结果的电子化统一管理。通过对3000多幅海岛(礁)DEM成果质量检验的工作证实,该技术提升了质量检验能力和效率,保证了测绘成果检验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赵有松  尹粟  张莉  毛文娟  郭婧  赵颖 《测绘科学》2015,40(7):127-130
针对海岛(礁)DEM成果的特殊性和质量检验方法研究不足的现状,该文在分析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大批量海岛(礁)DEM成果质量检验的流程及技术方法:根据海岛(礁)DEM成果特征,分析了需要检验的质量元素,确定了不同质量元素的检验方法;进一步区分出可以采用程序自动检查的质量元素,并通过建立检查规则库,实现了部分检查项的批量自动检查;然后,研究其余质量检查项的实现方法,明确了内外业分工,完善了质量检查项的人机交互检查。最后,对3000余幅海岛(礁)DEM成果质量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技术路线可行,质量评价结果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