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龙门山及其邻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地质构造上处于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汇地区。龙门山断裂带由多条大型推覆构造组成,利用重力资料对该区深部构造进行了研究。计算中采用Parker-Olclenburg三维位场反演方法。根据反演结果,综合其它地球物理和区域地质资料,研究了该区的地球物理场和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2月17日,Scientific Reports发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小组题为《地球地幔底部显著、多尺度非均一性》(Strong,multi-scale heterogeneity in Earth’s lowermost mantle)的成果,宣布成功获得地球地幔底部的完整图像,将对地球构造及其成因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受条件所限,对地球中心的研究难度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二十年来数值模拟方法在我国岩石圈构造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状况,主要涉及造山带数值模拟、俯冲带数值模拟、盆地数值模拟、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数值模拟等几方面内容.为了研究中国大陆及其相邻地区的岩石圈三维结构.已经取得许多区域性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探测资料.同时以这些探测资料为基础,国内外科学家做了许多以该地区岩石圈构造与演化为研究目的数值模拟工作.可以看出,数值模拟是岩石圈构造与演化研究的有力工具.并已经取得了卓著的成就.这些成果为继续进行岩石圈构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震层析成像的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层析成像是 2 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随着地震反演理论的发展、地震观测资料的积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地球物理学的前沿学科 ,2 0多年来在该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为了解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 ,如同对地球进行透射似的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给出了关键的地球内部的三维结构的图像 ,为地球深部构造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开创了新的篇章。它已成为地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手段而得到日趋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震层析成像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对近震成像技术中的各个重要步骤展开讨论 ,如地球三维结构的…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最新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原地应力测量以及震源机制解资料,建立了华北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对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三维图象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总体特征和局部分区特性;并讨论了华北构造块体的动力边界条件、活动断裂构造和地壳物性分区等因素对华北构造应力场的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届深部构造与地球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2月20—2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与计算地球物理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联合举行的,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0余人,学会名誉理事长顾功叙到会讲了话。 会议收到论文70余篇,内容涉及:人工地震测深资料的新成果;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的研究;重磁探测的新技术和新仪器;大地电磁测深的新进展;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手段研究深部动力学过程以及地震活动的深部条件等。从这些论文看出,近两年来深部构造的探测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并引起人们的更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1984年春季年会上首次举办的“震波射线层析图象技术和三维方法”专题讨论会有关文献的内容。震波射线层析图象技术利用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地震数据,用新的计算技术求得三维图象的地震波速构造,使之满足各种约束条件。求得全球各种地幔深度范围的三维波速分布,并与现行的板块构造分布图作对比,结果表明,在大部分构造活动区,裂谷带、火山区和大洋中脊下面的震波速度是慢的,而地台区下面的波速是快的,另有一些地区的波速分布表现了一定的特殊性,值得进一步研究。谷本等得出的地幔对流图为板块大地构造研究提供了新的定量基础。震波射线层析图象技术已成为研究地球内部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1936年广西灵山633/4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数据库是一个集合资料收集预备阶段、野外探测阶段以及室内分析与制图阶段的所有资料和成果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12个专题库和1个专业库,涵盖了针对灵山地震区内开展的地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深部和浅层)、槽探、断层活动性鉴定、地质填图、遥感影像解译、深浅构造耦合关系研究、地层...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水合物产于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冻土带中.祁连山木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该地区属于永久冻土带,是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理想区域.关于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国内研究较晚,大多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虽然也获得了部分成果,终归还是没有形成一套适合国内地质情况的、比较成熟的方法.在满足一定温压条件和其他因素时,构造等地质作用对沉积矿产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和地形地貌等,结合测井资料及三维地震探测所得地震资料,分析木里盆地深部地质结构和构造情况,研究该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与构造的关系.木里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或解析气主要贮存在泥岩裂隙及砂岩层中,且在其出现的层段,密度、速度(相对围岩)等地球物理属性出现了降低.利用三维地震剖面进行的构造分析表明,该地区断裂发育且以逆断层为主.该区构造控制着水合物的形成和贮存,构造和水合物形成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水合物异常区都位于构造较为发育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由Hager(1981)提出的,叶正仁(1989)进一步发展的传播矩阵方法,提供了一种运用地球重力位、板块运动速度资料来探求地幔内部横向不均匀性的一条途径.但由于地球重力位、板块运动速度资料均是二维资料,故仅运用上述两种资料来反演三维异常密度会导致反演结果很强的不唯一性、不稳定性.作为80年代地球物理学最富有成效的成果之一就是利用地震P 波和S波的层析技术,提供了上、下地幔三维异常速度分布,从而为地球物理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最新的先验知识.把传播矩阵方法、粘滞损耗最小原理运用于全地幔对流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并同时把长波地形起伏、板块运动速度、重力位资料以及傅容珊根据地震层析结果所合成的全地幔三维异常密度作为约束条件,联合反演全地幔的三维异常密度结构.计算结果显示:(1)从计算所及的密度横切剖面来看,至少在250—670km 深度范围内异常密度的高低与地表构造有一定的相关性:即全球的大部分发散边界和相当部分的大陆分别对应低异常密度区和高异常密度区,地幔的异常密度数值在1500km 深度附近达到最小.(2)从计算所得的密度纵切剖面来看,对应太平洋中脊、印度洋中脊、红海及亚丁湾地区,低密度的异常区从地表一直延伸到核一幔边界,不过太平洋中脊相对明显.除上述区域外全地幔的异常密度基本上(按数值大小及正负)分三层.  相似文献   

11.
新编中国南部海区及邻域1:1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与"中国东部海区及邻域1:1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为一套系列成果,包括空间重力异常图、布格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图、沉积物分布图和区域构造图五种专题图件.这五种图件采用统一的地理底图,根据不同专题的技术要求,利用当代先进的编图方法和成图技术,综合已有资料、前人成果和近年实测数据编制而成.本文在充分阅读新编图件的基础上,对中国南部海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沉积物分布规律、区域构造演化等基本地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加强了对南部海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第二篇概述了利用地震体波研究地球深部构造的观测技术、解释方法、主要成果以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着重指出:目前,探测深度主要集中于岩石圈,部份地区进入下地幔;研究范围已由速度结构的静态研究,进入动力过程的探索;研究内容除速度纵向分布的逆转层外,还很关心横向变化、各向异性和海洋的地壳分层;在分析解释方法上已普遍采用走时资料的反演、二维和三维射线追踪以及理论地震图;中国准备在西北、华北、西南和青藏高原等地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地震预报进行精细结构研究,并对一些全国重大地质构造进行深部解释。  相似文献   

13.
IASPEI/UNESCO历史地震图和地震工作小组与历史地震图缩微计划地震图含有震源和地球内部构造的大量信息,是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地震图是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地震台站记录到的,仪器类型、记录格式不尽一致,资料的保管和使用也不统一,这些都给地震学家充分利用这些资料造成相当大的困难。时常是为了得到一张重要的地震图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随着地震学的发展,台站仪器标准化,地震  相似文献   

14.
如果维恩(Jules Verne)还在世,他现在会有一张很好的至少是他所进行旅行的部分地球中心图。哈佛大学地球物理学家杰旺斯基(Adam Dziewonski)和伍德豪斯(John Wood-house)已经绘制出了第一张三维地球内部图。为了绘制这些地图,他们用了两个世界地震台网所记录到的53次地震中的2,000条地震波曲线。穿过地幔的地震颤动所产生的面波在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现代构造应力状态及构造运动和三维弹粘性数值模拟张东宁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现有的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利用三维弹-粘性有限元方法,建立含各主要断裂带的符合实际比例的青藏高原三维有限单元模型,模拟青藏高原现代构造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利用上述模型探...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东北缘深部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在鄂尔多斯块体西侧,甘肃、宁夏境内存在一系列弧顶北东向的逆冲走滑弧形断裂,历史上这一区域内曾多次发生6级以上的中强地震,其内的断裂分布和地震活动显示出具有青藏高原东北缘特色的深部构造环境。本文利用区域地球物理场资料分析研究其深部构造,探讨了该区域深部构造与地震活动空间分布规律的关系。 2.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西北边界部分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为探测松辽盆地西北部边界基底分布、深部结构与构造关系,沿扎兰屯经齐齐哈尔至林甸实施了约240 km的综合地球物理的探测研究,利用重力、电法等地球物理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地球物理解释.研究结果揭示了研究区的速度结构分布、重力分布、基底起伏形态及电性结构等地球物理特征:(1)满-绥断面速度资料显示,嫩江岩石圈断裂有明显的速度分界,其东南侧的松辽盆地与大杨树坳陷具有连续统一的速度结构;(2)重力反演基底显示,松辽盆地与大杨树坳陷基底连续,具有统一的基底特征;(3)二维电性反演显示,大杨树坳陷和松辽盆地两构造电性层连在一起,低阻分布形态也是一样的.以上结果结合满-绥断面速度结构分布表明大杨树坳陷是松辽盆地西部的延续,松辽盆地西部边界应扩展到大杨树坳陷西部边界,即嫩江岩石圈断裂.  相似文献   

18.
井间地震技术在松南油气开发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松南地区陆相砂泥岩薄互层储层岩石物性横向变化、微构造等对油气聚集的影响和探索利用高分辨率井间地震技术直接指示油气分布的可能性,开展了井间地震及地面小三维地震、VSP、测井等立体地震观测.使用了自行研制的井中炸药震源和常规地震记录仪器.采用层析成像方法、反射资料叠前偏移成像方法等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研究,得到了不同分辨率的地下构造和岩石物性信息,展示出不同方法技术在分辨薄储层能力上的差异.高分辨率的井间地震成果较好地实现了井间地层对比,查清了两井间储层横向变化和油气分布情况.层析速度与构造信息等的综合应用解释了两井油气产能差异的原因,建立了油气地质模型.所得成果显示出井间地震技术在油气开发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准噶尔北缘覆盖区的高精度地面重磁数据开展三维约束反演,揭示出准噶尔盆地北缘浅覆盖区内三维密度结构具有横向非均匀性,纵向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深部广泛分布石炭纪、泥盆纪火山岩地层等高磁性体,零散分布热液蚀变导致的热退磁的火山岩;北西向分布的低密度低磁性物质,对应无磁性的断裂破碎带.结合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推断得到研究区隐伏断裂体系以及火山岩地层的空间展布.对贯穿研究区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进行人机交互联合反演,结果显示控制扎河坝蛇绿岩带分布的南北界深大断裂在深部构成开口向下的对称扇形构造样式,说明此蛇绿岩带所代表的古洋盆具有双向俯冲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认为剖面穿过的3个酸性岩体均为形成于晚石炭世后造山拉张构造环境的A型花岗岩,可能是准噶尔东北缘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最后结合大量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对准噶尔东北缘区域构造演化进行了讨论,认为扎河坝—阿尔曼太古洋盆于中奥陶世开始汇聚,古洋盆向南北两侧双向俯冲,在晚志留纪-早泥盆纪洋盆闭合.  相似文献   

20.
在ASC第二届会议上安排了全球区域台网联盟(GARNET)计划的工作研讨会.GARNET是由国际地震观测期(ISOP)和日本台阵(J-array)发展而来的,其主要目的是联合全球区域台网的观测资料,研究地球深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特别是太平洋中的热的超热柱(superplume)、亚洲冷的超热柱、超深沉积、俯冲带、地幔中的间断面等.密集的区域台网资料便于形成测线,以便精确地辨认后续震相,利用后续震相的走时分布达到上述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