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LAMOST焦面板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是我国跨世纪的一项重大科学工程,由于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它同时兼备了大口径与大视场的能力并能同时观测约4000个天体。LAMOST的焦面板是一块直径1.75m、曲率半径20m并有4000余个小孔的球冠状板,4000套光纤定位系统被安装在焦面板上。由于光纤光的位置受板的变形的影响从而将影响最终的成像质量,焦面板的变形必须被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本创建了焦面板的有限元模型并讨论了在不同重力和温度场中焦面板的变形情况。最后针对其设计要求给出了适当的结构和材料。  相似文献   

2.
光纤是LAMOST子系统焦面仪器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LAMOST望远镜收焦的星光从焦面到光谱仪的传输介质。尽可能高的传输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LAMOST的光纤采用芯径320μm的STU光纤。我们在实验室对其性能作了初步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一句话新闻     
《天文爱好者》2008,(11):16-16
2008年9月27日夜,LAMOST在调试中一次观测得到1000余条天体的光谱开始,到至今的调试观测中,LAMOST都不断地获得每次约2000多天体的光谱。用于调试观测的天体一般是亮于17等,光谱是在无云观测夜曝光至少5分钟后获得的。与国际上迄今最多一次观测只能得到600多条天体的光谱相比,LAMOST已经成为世界上光谱观测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国际天球参考架的发展历史和现在射电参考架的现状—基准源选择的标准和参考架的稳定性。描述了地面上光学观测在依巴谷参考架的维持和加密的一系列工作。介绍由天体测量卫星GAIA和SIM给出的天球参考架可能逵到的精度。详述了在今后十年中地面天体测量的作用以及正在开展有关天球参考架的研究课题 ,同时也列出了我国正在和即将开展天体测量的几个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Optical Spectroscopic Telescope,LAMOST)是目前国际上口径最大、视场最宽、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型施密特望远镜,通过借助并行可控式双回转光纤定位系统,其焦面系统上的4 000根光纤可以在数分钟内按预定天体坐标快速精确地对准各自观测目标并进行精调。望远镜观测时每一个光纤单元定位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接收天体光谱的质量,然而目前针对光纤定位精度情况仅有的信息就是定位时光纤单元步进电机驱动情况的反馈,是一个内部信息,并不全面,无法给出每一个光纤单元的实际定位精度情况。因此需要搭建一个可用于LAMOST现场的检测系统,在望远镜观测间隙,在前置光源照明条件下,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焦面板光纤单元定位图像,快速分析之后,检测出定位误差较大的光纤单元,由此决定进一步观测处理措施,以保证观测光谱的有效性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LAMOST绘星流     
近期,LAMOST特聘青年研究员,上海天文台博士后李静、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等人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又名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LAMOST)数据中的M巨星与“盖亚卫星第二次数据释放”(GAIADR2)的自行结合,第一次精确地描绘了银河系外晕中人马座星流的三维空间轨道分布。该成果已经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上。  相似文献   

7.
白仲瑞  张垒  叶中付 《天文学报》2007,48(4):507-514
天光是天体观测中的一种重要噪声源.减天光问题是制约多目标光纤光谱观测深度的重要因素.主分量分析(PCA)是统计学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寻找各个天光谱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获得目标光谱中含有的天光成分.为了研究LAMOST的减天光方法,用SDSS的一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CA方法比SDSS处理程序能够更有效地减天光.最后对PCA方法在LAMOST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作者认为,有五种误差会影响LAMOST工程光纤定位:(1)光纤的机械定位误差;(2)输入星表与导星星表的误差;(3)焦面坐标系与理想坐标系的转换误差;(4)较差大气折射对观测目标的影响;(5)导星的跟踪误差。并提出在LAMOST工程中有关天体测量的三个研究课题:(1)星表系统差的研究,以提供适合LAMOST使用的导星星表和输入星表;(2)望远镜光学系统畸变的研究以及焦面坐标与理想坐标间关系的确定,提出用国内外观测资料,建立5°×5°的几个标准天区;(3)从现有的光学图象和测光资料中给出LAMOST输入星表中星象的类别,如双星、聚星、变星、星系等。建议LAMOST工程中采用GSC-Ⅱ作为导星星表,而输入星表的精度应好于0.54”。  相似文献   

9.
对LAMOST二维光纤光谱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抽谱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抽谱中关键参数采样点选取对结果的影响,并根据高斯分布函数的特性以及实验情况确定了采样点的选取范围,解决了抽谱结果出现负值的问题.进一步针对大噪声背景下抽谱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频域滤波思想的改进抽谱方法.首先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和低通滤波器将影响光纤实际轮廓的尖锐噪声滤除,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抽谱.利用LAMOST二维光纤光谱数据处理系统提供的模拟数据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抽谱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新参考系的引入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观测、参考架、模型、时间尺度精度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国际天球参考系(ICRS)被引入使用,IAU2000年大会决定从2003年起采用新的天球中介极(CIP)、新的天球中介原点(CIO)、新的岁差一章动模型和新的UTI定义等,并定义了新的中介的运动参考架,由此给天体测量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天体测量学的内容和实践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据此,对天体测量学的术语、概念和定义的变化作了描述,并讨论了变化的原因和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新的一套天体测量理论和方法正在变更之中,我们应及时跟上这个领域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天球参考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1998年1月4日起IAU采用的天球参考系的定义,以及它与以往采用的光学天球参考架FK5的关系。介绍了国际天球参考系在射电波段的实现过程,其稳定性的维持方法和它与依巴谷星表之间的关系。重点描述了影响国际天球参考架稳定性的物理因素-河外射电源的结构及其变化,射电源喷流的视超光速现象和由银河系盘星和大质量致密晕的引力透镜效应引起的视自行等。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依巴谷卫星30个月观测资料的初步处理结果;(2)空间望远镜精密导星传感器的性能测试;(3)依巴谷卫星和空间望远镜近期在观测和仪器改进上的进展;(4)我们开展空间天体测量工作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2月天象指南     
术语和图标若无特别说明,天象介绍中使用的时间均为北京时间;赤经和赤纬赤道坐标系统所使用的经度和纬度,用来描述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与地球表面的经度和纬度类似;合行星、月球、恒星、深空天体相合,指它们的赤经相同的时刻。  相似文献   

14.
基于MYSQL/LINUX 的LAMOST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将被建成,在投入使用之前设计开发出全自动处理光谱的软件系统是必需的。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是该光谱处理软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LAMOST对数据库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MYSQL/LINUX的LAMOST数据库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测试。  相似文献   

15.
星盘(Astrolaabe)是古代天文学家、占星师和航海家用来进行天文测量的一种重要的天文仪器,也是机械模拟计算机。其用途非常广泛,包括确定和预测太阳、月亮、金星、火星等天体在天球中的位置,确定本地时间和经纬度,三角测距等。  相似文献   

16.
爱好者观测 H65和M66在天球上的距离十分接近,若使用10X50的双筒望远镜观测,可以看到一对星云状的小点,使用1喱米的望远镜可以看出大致的外形。而M98、M99和H100的观测就要难一些。这其中M100和DM99观测相对容易,通过10X50的双筒望远镜还是可以看到—个模糊的星云状天体,但M98就要暗淡许多,10X50的双简望远镜只能隐约看到。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地天体探测工作的现状,还介绍了我国正在建造的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一、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在晴朗的夜晚,仰望天空,眼前像有一个半球形的夜幕天穹,上面点缀着无数星星,感觉自己仿佛是处在这个天穹的中心,这就是人们对“天球”的印象。天文学家为了研究天体的位置和天体的运动引入天球的概念,定义天球是以地心为中心,以无穷远为半径的假想球,所有天体都分布在天球上,地球自转轴的延伸叫天轴,天轴与天球的交点叫天极。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人们不觉地球运动,却看到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天轴自  相似文献   

19.
2007年5月28目的凌晨时分,我突然被两声“嘟嘟”的短信息通知声惊醒,顺手拿过手机一看,顿觉睡意全无:“一个多小时前拍到了亮星光谱!……”短信来自正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项目装调现场的总工程师崔向群。记得那晚是望远镜的各个子系统的第二次大联调,就获得了久盼的“天体光谱”,LAMOST项目的小系统出光谱的既定计划提前31天实现了,项目建设的历史性时刻,怎能不让人激动?  相似文献   

20.
地平坐标系     
上一次,我们谈到了所有的天体看起来都好像镶嵌在一个巨大的天球上,而由于地球的自转,每天整个天球连同上面的恒星绕天极旋转一周,称周日视运动;在我们看来,恒星之间的相对的位置随时间没有变化,而人们把天球上的恒星划分到一个个星座当中。然而,星座只是对天体方位的一个粗略的描述,如果希望更加精确地、定量地描述天体在天球上的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