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鲍其云 《浙江地质》2001,17(1):73-76
浙江省现有地下水开采潜力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存在着不足,本结合乐清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实例,浅析浙江省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分析与评价的综合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凡炳文  陈文 《地下水》2011,33(5):37-38,155
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以参证站水文资料为依据,按照行业技术标准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对庄浪县地下水资源量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估得出:庄浪县地下水资源量为2836.9万m3,其中纯地下水资源量为389.7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871.1万m3;2009年开采率为12.98%;葫芦河、水洛河流域尚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高赞东  韩素贞 《山东地质》1999,15(1):24-28,51
通过对桓台县地下水资源的赋存条件、分布规律和水质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地下水开发潜力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对策,并针对该县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水质污染、地下水降落漏斗、土地盐渍化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渭南市地下水资源潜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菊亚 《地下水》2002,24(3):136-137
本文对陕西渭南市地下水资源分布及开采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采潜力区及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闫成云 《甘肃地质》2006,15(2):81-84
地下水潜力评价是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浅析了全国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的地下水潜力的概念和方法,以水文地质盆地为地下水系统单元,对疏勒河流域中下游三大盆地———玉门踏实、安西敦煌和花海盆地地下水潜力进行了评价,分别分析了3个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利用潜力的方向,并计算各潜力大小、潜力系数级别、潜力模数大小,为疏勒河流域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调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梁靖 《华东地质》2018,(4):299-304
为计算雷州半岛地下水资源量并评价其开采潜力,在分析雷州半岛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用水文学与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建立雷州半岛地下水补给量和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模型.计算获得雷州半岛地下水的总补给量为67.79×108 m3/a,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50.19×108 m3/a,其中可供饮用或适当处理后可供饮用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8.92×108 m3/a,占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97.47%.2015年,雷州半岛各类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为9.82×108m3/a,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潜力为40.37×108m3/a,开采程度总体较低,具有较大的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在全省各市(县)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统计分析了各市(县)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核算了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了可采量和开采潜力,从而为全省和各市(县)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2005,32(4):11-11
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尽管我国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可开采利用的潜力仍很大。  相似文献   

9.
10.
巴瑞寿  袁有靖  肖善虎  哈伟 《地下水》2020,(3):74-75+149
黄河流域青海段内重点城镇密集,人口分布集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近年工程建设日益强烈,地下水资源需求迫切。本文以黄河一级支流黑城河为研究区,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及室内分析等,计算分析了黑城河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及可开采潜力,为地下水开采提供基础数据。经排泄量总和法计算,黑城河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18 650. 96 m3/d,矿化度0. 385~0. 402 g/L,水质良好;可开采资源量6 168. 60 m3/d,占断面径流量的40. 6%,水量有保证;其评价思路对黄河流域其他支流地下水资源评价有一定参考价值,其结论对解决黑城河河谷区村镇及下游重点城镇后备水源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较新的统计资料,对济南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开采潜力,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进行了分析论证,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资源开采的经济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彬  闰瑞玲 《地下水》1994,16(2):84-88
本文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运用边际费用分析方法,深入分析、研究抽水费用与地下水水位降深、地下水资源开采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用建立联立方程的方法估算抽取地下水的费用,以期为开采地下水资源费用的正确估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苗乃华  王金钟  杨化勇  陈克森 《水文》2003,23(4):52-54,12
依据大量实测、调查资料,分析了潍坊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由地下水资源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揭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海河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景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海河平原地下水资源盈余量以及建立典型三级区平原开采系数与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地面沉降速率的关系,分析了各三级区平原依靠环境容量可扩大开采量,根据疏干时限性评价指标对海河平原地下水的开采潜力进行了评价,客观展现了维持现状开采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暗淡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刘淼  李瑞 《地下水》2010,32(3):44-47
在查明淮河流域地下水各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水资源总量、开采现状及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及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该区未来更长时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现状,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FEFLOW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基于识别后的模型进行了水资源评价.研究表明:2000~2003年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均衡分别为-7.73×10 8、-6.02×10 8、-5.95×10 8和-4.38×10 8m 3,地下水系统的补给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山前迳流补给,主要的排泄是人工开采.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22.98×108m 3.平谷和昌平地区地下水还有开采潜力,密云-怀柔-顺义(密怀顺)平原和城近郊区地下水已过量开采.山前郊县地下水水质优良,城近郊区、大兴、房山和通州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文章最后分析了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礼中  张永波  周小元  梁国玲 《水文》2006,26(1):42-44,50
为辅助专业人员进行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分析评价,采用“单位面积数量”指标,以地下水资源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利用GIS迭加分析方法,设计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评价模型。基于MAPGIS 6.5二次开发函数库,在VC 6.0环境下开发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评价软件。软件界面易于操作,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评价指标,评价数据来源于空间数据库,评价结果又以空间数据的形式保存,还能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是首批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之一。此项目已经完成,在水工环境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本文对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本次研究的目的任务及预期目标;对以往工作进行了评述;阐释了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系统地总结了本次工作的成果;最后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江平原地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厚度一般为100~200m,最厚达300m,为结构单一、大厚度的砂、砂砾石含水层,储存运移着巨量的孔隙水(部分为微承压水).含水层疏导功能与富水性强,单井涌水量多在1000m3/d,且水质为矿化度小于1g/L的淡水.依据含水层的地质时代和贮水介质类型,将三江平原地下水系统划分成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亚系统、第三系孔隙裂隙含水层亚系统、基岩裂隙含水层亚系统.其中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亚系统进一步分成更新统含水层次级亚系统和全新统含水层次级亚系统;第四系更新统含水层次级亚系统又细分为下、中、上更新统含水层.根据盆地浅部区域地下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流域水系、地质构造、地貌条件、含水层结构及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对三江盆地地下水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各地下水动力亚系统受外部动力条件(降水、蒸发、地表水、地下水)的制约,同时受内动力条件(含水介质循环条件)的控制,形成了独特的地下水动力场;论述了含水层系统的特征、边界条件、输入特征、输出特征、内部功能特征等.最后对三江平原的地下水资源潜力进行了计算与评价:依据水均衡原理,充分地考虑了计算区及计算单元在开采状态下多年补、排均衡的基础上,利用长系列的气象、水文资料,应用三维模型模拟计算了丰、平、枯水年各计算单元的地下水补给量和可开采量,进而求得了多年均衡条件下全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