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FK5系统中几个星表系统差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由云南天台的光电等高星表(YUA),La Palma子午星表CAMC5,以及中国光电等高第三总星表(GCA),东京天台子午星表9PMC85)相对于FK5系统差的分析。得到以下结果:FK5星表的赤经系统相对比赤纬系统平稳;在赤纬δ=+40°附近由两个子午星表反映出约±0.″1、方向相反的系统差波动,能是由观测误差而引起,而不是FK5本身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2.
本利用较长时间段的两期照相观测资料,对60颗射电星进行坐标系统和参考星表的系统统一后,求得它们在FK5系统部自行,这些射电星的平均自行精度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分别为±0″.0043/yr和±0″.0042/yr,比原来SAO星表的自行精度±0″.0119/yr和±0″.0113yr高2.7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FK5—FK4星表系统差对全球经典技术地球定向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德春  金文敬 《天文学报》1991,32(2):165-175
  相似文献   

4.
1984年开始,天计算中采用FK5基本星表和新天常数,这些变动直接影响了经典光学仪器观测确定的地极坐标。本论述基本星表和天常数变动后,对1953-1961年期间中国地极坐标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星表系统差对地极坐标最大影响约0.″02,章动系列变动的最大影响约为0.″02,光行差常数变动的最大影响为0.″1。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两种方法:Hermite多项式、Legendre多项式和Fourier级数表示的地和无限圆法推导了FK4相对于FK5的系统差,并指出由两种方法推算的这种系统差的差值在30年内明显地随时间而变化。最后,讨论了这种星表系统差对我国综合时间系统内世界时和极点坐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依巴谷星表在建立时已做到与以河外射电源定义的国际天球参考系(ICRS)相符合,而ICRS系统与由FK5星表实现的由J2000.0平赤道和平春分点定义的赤道坐标系统相一致。估计依巴谷星表的系统误差小于0.1mas,因此,依巴谷星表成为描述光学观测确定的地球定向参数(EOP)的一个更为均匀的参考系。本文主要讨论了FK5和依巴谷星表之间的星表系统差(FK5-Hip),并用中国光电等高星表来检验(FK5-Hip)星表系统差的结果,并估算了星表系统差(FK5-Hip)对EOP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发表中国天文年历中92颗非FK5恒星的精确位置和自行。这些星的位置和自行参数是利用39部星表提供的位置统一归化到FK5系统后重新计算得到的。它们在平均观测历元的位置精度是: M_(a_0)cosδ_0=0.″066 M_δ_0=0.″067百年自行的平均精度是: M_μcosδ_0=0.″215 M_μ=0.″218  相似文献   

8.
FK5星表系统差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J2000.9年的FK5和依巴谷结果的位置和自行,表明了FK5星表有较大的系统差。另外,我们亦将在FK5系统中的运动中和上海天文光电等高星表和依巴谷测作了比较,同样反出类似的FT5星表系统差。  相似文献   

9.
应用Bien等人计算星表系统差的方法,计算了GC和SAOC星表相对于FK5星表的系统差。计算结果与GC经FK4得表作中间星表所得的结果作了比较;两比较的结果表明只要有较多的共同星,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将SAOC星表和AGK3,Perth70星表的系统差也进行比较,除近天极附近的区域外,所得结果一般都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根据Bien等人提出的方法计算了(FK5-Perth70)的星表系统差,结果表明:(1)Perth70星表相对于FK5的赤经系统变化,与FK4相比,比较平稳而且波动也较小,系统差在南天的高赤纬区较为明显。(2)在赤纬系统中Perth70星表和FK4有相似的波动。(3)Perth70星表几乎没有星等差存在。因此,Perth70星表可以认为是一个精度很高的南天星表。  相似文献   

11.
27颗射电星的自行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上海天台的射电星观测,以及其他仪器的射电星观测结果,求得16颗射电星在FK5系统中的自行,同时将以前发现过的部分射电星的自行,利用相应的昨系统差,亦统一化算到FK5系统,得到了27颗射电星的自行结果。  相似文献   

12.
13.
朱紫 《天文学报》2006,47(4):456-466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FK5和Hipparcos自行系统的关系,与VLBI和LLR所测定的岁差常数改正值不相符合.利用建立在FK5系统上的PPM和ACRS自行数据的分析,通过多个子样本的考察,发现不论由PPM或ACRS自行资料,都无法给出一致的岁差改正值和分点运动改正值.从而表明,FK5自行内部的系统差是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980-1981年期间,上海天台Ⅱ型光电等高仪和丹容等高仪(OPL No.14)共观测了15颗射电星。在FK5星表系统中得到了这些射电星的位置,并由这些观测位置与它们在其他星表例如G C,CAMC和W5/50中的相应位置进行比较,求得了这些射电星的自行。把我们求得的这些射电星的自行和PPM及CAMC星表中的相应自行作了比较,相互符合很一致。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测定大气折射对工作星表的要求和星表系统误差的影响,并通过FK5星表相对于依巴谷星表的系统误差,来说明以往的各种基本星表都不适用的原因;文章说明了依巴谷星表所列星位置不含随天区而异的系统误差的特性,分析了该星表问世时的精度和十多年后的今天仍能达到的精度,说明它可以作为这种测定的工作星表,从而为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值和折射率差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条件;文章还介绍了依巴谷星表的星等分布,认为只需选用亮于6mag的依巴谷星,这一星等范围,为制定专用测量仪器终端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FK5星表和依巴谷星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佩珍  须同祺 《天文学报》1999,40(1):107-112
由FK5星表和依巴谷星表在不同历元上的比较、检测和讨论了FK5星表的系统差.结果表明,FK5星表的自行系统差可能是影响FK5星表位置系统差的主要来源.在一些研究工作中,例如在依巴谷星表系统中研究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或以前的照相观测结果的重新归算,需要考虑依巴谷星表自行个别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Dmitrienko  E. S.  Savanov  I. S.  Puzin  V. B. 《Astrophysics》2021,64(2):172-177
Astrophysics - This article is a brief survey of our previous work devoted to searching for candidate type FK Com giant stars and an analysis of data for yet another new candidate, KIC 7732964....  相似文献   

18.
19.
FK5星表的现状和基本星表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FK5中不同来源的恒星在平均历元上的全球精度,给出了在不同历元上位置和自行的误差。对不包含在FK5星表内的FK4Sup.星,本文也给出了同样的资料,并讨论了基本天球参考系将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