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关于区域发展概念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新话题.也是个老话题.此前曾提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概念.并且都列为国家战略.那么这三个概念有什么异同.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以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2.
自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笔者认为,产业问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产业协同发展并非朝夕之事.各地应坚决摒弃“一亩三分地思维”.坚持抱团发展.错位发展.在明确三地产业定位基础上.真正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面向全球竞争白热化和新工业革命轮廓初显且加速逼近的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把一个地理位置独特,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121超亿。三地唇齿相依却行政各设.城乡发展失衡、生态问题严重、经济落差明显的区域.打造成一个同频共振、活力四射的新的增长极.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整个世界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8月16日.第三十二次中国科技论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沦坛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召开。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柳忠勤出席并主持开幕式,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专家学者共议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地理国情监测的现实背景和意义,依托地理国情普查和常态化监测,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求,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地理国情监测的总体思路、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等,并开展了京津冀地区自然生态空间变化监测、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交通网络变化监测、重点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空间分布监测等重要地理国情信息监测研究,成果已经在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管理等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是基于环境资源约束的严峻形势.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打造中国第三增长极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历史性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中央对我国新阶段发展大势的科学把握.凸显了京津冀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反映了三省市人民盼望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一系列关键问题要抓.其中.低碳发展是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7.
一、对中央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理解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被注入前所未有的“国家动力”。这是迄今为止在最高层级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决策。为什么此时要确定这样一个战略?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一个美好愿望.目前好消息不少.总体规划难遇到的重大阻碍还需要大力克服。这其中.利益阻碍最明显.机制阻碍最关键.思想阻碍最突出。从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等方面.提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婉  段明旭 《北京测绘》2021,35(8):1122-1125
北京市地处地质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对全市打造"一环六放射"交通网络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保障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如期举行以及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以解决协同发展区重大地质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动态监测、三维激光扫描以及无人机摄影测量与遥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联合开展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网络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项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研发了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监测数据的"管、寻、控"一体化服务,为交通网络的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预警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的学术研究成果.被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而如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家战略下,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个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正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由来已久,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曾经形成的紧密度超过了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但是近年来的融合程度却不及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存在一些问题。2013年以来,京津冀合作被重新提出,并逐步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此种情况下,作为区域发展基础、服务区域管理的测绘地理信息如何协同发展值得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 吕苑鹃)日前,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的行动纲领.据有关专家介绍,《规划》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杨峰  翟亮  甄云鹏 《北京测绘》2018,32(1):103-107
道路网的建设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交通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而交通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被确立为三大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多种数据源提取到了京津冀地区道路数据,对该地区道路网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该区域的道路网建设现状,为将来该区域的道路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使用2000—2015年的多期遥感影像,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等定量指标,从城市群、个体城市和城市内部多个尺度,定量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的植被覆盖在总量和人均不同层次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水平的空间差异显著,在城市群尺度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在城市尺度主要呈现“郊区强于中心区”的态势。(2)京津冀城市群15年间的植被覆盖变化总体态势向好,植被覆盖变化与区域发展水平主要呈现负相关关系。(3)京津冀城市群主要城市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相似,但城市之间差异明显。同时,提出促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建议: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和提升城市群城镇发展轴、城市中心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保护方针。  相似文献   

15.
欧盟空间规划政策的演变是伴随着欧盟政治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发展而来的。历经30多年的发展,欧盟将空间规划视为区域整合和政策制定的关键工具,特别是欧盟继1999年出台世界上首部跨国空间规划——《欧洲空间发展远景(ESDP)》以来,欧盟空间凝聚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欧盟区域政策实施保障的突出特点是使用了结构基金目标定向投入、跟踪评估机制(欧洲空间规划监测网络)以及多层级的协商治理机制,多中心发展模式是实现欧盟地域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系统总结欧盟空间规划与区域凝聚政策的主要内容、政策体系以及实施手段与效果对于我国正在开展的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技术,通过汲取空间和协同决策支持系统的优点,设计了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协同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功能模块;通过集成京津冀协调发展决策支持模型、决策知识库和情景分析技术来支持决策过程;运用Web Socket构建了多用户的情景分析和协同决策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地图》2019,(1):36-4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内外、着眼全局,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推动形成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新格局。2018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对京津冀城市群2015—2019年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灯光值统计、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空间关联测度等方法探究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及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浅析时空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灯光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灯光增长率最高,其次为河北省廊坊市和石家庄市。②灯光集中分布在高位序城市北京和天津,中小城市不够发达。从时间序列上看,中小型城市快速发展,京津冀各城市有趋于ZIPF理想状态分布的态势。③随着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推进,城市间的关联度整体增强,北京市与天津市的总体关联度占主导地位,但北部城市与中南地区的交通联系不足,关联度较弱。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化体制的确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聚集形成三大都市圈。即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在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地区经济割裂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全球矿业政策与管理动态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金融危机冲击的2009年矿业经济在困境中逐步回暖,一些国家通过多项措施促进本国低迷的矿业市场发展。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许多国家实施了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政策。本文通过对2009年主要欧美发达国家、东南亚发展中国家、非洲发展中国家、南美洲发展中国家四大区域的矿业政策事件综述,回顾并总结了2009年全球矿业政策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