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自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笔者认为,产业问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产业协同发展并非朝夕之事.各地应坚决摒弃“一亩三分地思维”.坚持抱团发展.错位发展.在明确三地产业定位基础上.真正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一、对中央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理解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被注入前所未有的“国家动力”。这是迄今为止在最高层级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决策。为什么此时要确定这样一个战略?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面向全球竞争白热化和新工业革命轮廓初显且加速逼近的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把一个地理位置独特,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121超亿。三地唇齿相依却行政各设.城乡发展失衡、生态问题严重、经济落差明显的区域.打造成一个同频共振、活力四射的新的增长极.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整个世界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区域发展概念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新话题.也是个老话题.此前曾提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概念.并且都列为国家战略.那么这三个概念有什么异同.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以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与重要任务.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重要部署。 经过长期的发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目前以区域要素一体化为主,兼有政策一体化的特征。但未来.政策一体化应是协同关键.而现在缺陷也较多.主要集中在公交、银行、通信、食品安全、住房政策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一个美好愿望.目前好消息不少.总体规划难遇到的重大阻碍还需要大力克服。这其中.利益阻碍最明显.机制阻碍最关键.思想阻碍最突出。从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等方面.提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地理国情监测的现实背景和意义,依托地理国情普查和常态化监测,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求,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地理国情监测的总体思路、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等,并开展了京津冀地区自然生态空间变化监测、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交通网络变化监测、重点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空间分布监测等重要地理国情信息监测研究,成果已经在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管理等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的学术研究成果.被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而如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家战略下,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个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李婉  段明旭 《北京测绘》2021,35(8):1122-1125
北京市地处地质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对全市打造"一环六放射"交通网络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保障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如期举行以及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以解决协同发展区重大地质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动态监测、三维激光扫描以及无人机摄影测量与遥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联合开展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网络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项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研发了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监测数据的"管、寻、控"一体化服务,为交通网络的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预警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8月16日.第三十二次中国科技论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沦坛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召开。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柳忠勤出席并主持开幕式,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专家学者共议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地理格局视角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该文采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前后对比法,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在对京津冀各城市建成区范围提取的基础上,计算了景观格局、城市关联度、区位度、基尼系数和首位度等指数,综合反映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特征。结果显示:(1)京津冀各城市建成区的空间聚集性不断增强,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而斑块数量变化较少;(2)京津两市与河北省各市的关联程度有明显提升,主要集中在京津周边城市,且京津周边城市在空间上也更加趋近京津地区;(3)京津冀各城市发展差距逐渐缩小,河北省各市的区位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城市群的规模结构逐渐趋于均衡,基尼系数和首位度均呈下降趋势。总体来看,《纲要》实施后,京津冀地区的协同程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杨峰  翟亮  甄云鹏 《北京测绘》2018,32(1):103-107
道路网的建设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交通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而交通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被确立为三大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多种数据源提取到了京津冀地区道路数据,对该地区道路网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该区域的道路网建设现状,为将来该区域的道路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 吕苑鹃)日前,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的行动纲领.据有关专家介绍,《规划》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由来已久,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曾经形成的紧密度超过了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但是近年来的融合程度却不及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存在一些问题。2013年以来,京津冀合作被重新提出,并逐步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此种情况下,作为区域发展基础、服务区域管理的测绘地理信息如何协同发展值得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地图》2019,(1):36-4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内外、着眼全局,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推动形成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新格局。2018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技术,通过汲取空间和协同决策支持系统的优点,设计了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协同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功能模块;通过集成京津冀协调发展决策支持模型、决策知识库和情景分析技术来支持决策过程;运用Web Socket构建了多用户的情景分析和协同决策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17.
首先简要介绍了《京津冀协同航运发展地图集》的编制背景,然后详细地阐述了图集的总体结构、内容体系、编图资料和编制方法,可为其他同类图集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党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重大战略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表明我们已从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改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生动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内涵。结合河北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实践,这个科学的发展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面向“十二五”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测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期性工作.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新要求.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良好保障.并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是我们测绘人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城市群的发展不仅主宰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主导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因此,城市群已成为当前城市与地理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不同学科学者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展开相应研究,且大多为针对发展较早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研究,但针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要素的发展特征及其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京津冀城市群是除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之外的国内第三大经济体,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城镇密集区,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因此,本研究从人口、经济、产业三大空间要素入手,重点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要素集聚与扩散的发展特征及其发展态势,以期丰富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形态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