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总目录     
《吉林地质》2011,30(4):134-140
第一期 基础地质·矿床地质 从理论地层学原理探索延边地区柯岛群地层位置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1—2煤层沉积赋存特征、夹矸岩性厚度变化特征、沉积基底及古流水冲蚀破坏作用的研究,讨论了11—2煤层沉积环境及其变化规律,总结了影响采掘的主要地质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矿井采掘中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治理措施,对矿井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六盘水市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危岩带自2002年以来共发生10余次规模大小不等的崩塌,建筑物受到破坏,灾害发生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对其进行工程防治的紧迫性日渐突出。本文对危岩带的基本特征、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淮南煤田潘三煤矿4-2煤层中的岩浆岩、天然焦和煤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其矿物组成和主量元素含量,研究地下岩浆侵入对煤中矿物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变质成天然焦后,其总的矿物含量增多,并伴随着后生矿物如微斜长石和镁绿泥石的出现。天然焦中后生矿物的组成元素可能来源于岩浆或热液中的主量元素如Si、Al、Na、K、Fe和Mg。  相似文献   

7.
8.
从861-1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出发,通过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水质化验确定该面生产的充水因素为来自上部松散层底部的四含水,并对四含的沉积特征,富水规律进行了评价。依据现场实测资料和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水量变化及涌出形式分析,总结出该面的出水机理受富水性差异、构造影响、采动矿压和采煤进度控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相似文献   

9.
No.1     
  相似文献   

10.
王学良  张路青  张中俭  傅燕  刘恩聪  高千 《岩土力学》2010,31(12):3919-3927
作为具有大跨度、超浅埋等特点的千年古地下洞室群,龙游石窟吸引着众多前来研究的岩石力学家和工程地质学家。近些年来,龙游石窟的3号洞顶板多处出现了开裂和离层。安装在3-1号岩柱周围起支撑洞室作用钢柱上的应变片数值也发生了变化。据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3-2号岩柱强度降低引起洞室围岩受力条件的改变。利用FLAC3D数值软件,借鉴强度折减法,对3-2号岩柱强度降低引起上述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模拟。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较好地解释上述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3号洞顶板和其他岩柱的应力变化等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①3-2号岩柱的强度已有所下降,并有继续降低的趋势;②随着3-2号岩柱强度的降低,顶板的裂缝将不断增长、增多。其结果可为3-2号岩柱强度降低过程中洞室围岩力学行为的科学分析、预测及石窟的保护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1、325和706铀矿床蚀变带绿泥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岩矿鉴定结果和电子探针绿泥石分析数据为依据,将325、706花岗岩型铀矿床蚀变带绿泥石分为假象绿泥石和鳞片状绿泥石。后者由前者转变而成,转变过程中存在着铁的迁出与镁的加入,迁出的铁形成赤铁矿,可能是造成碱性蚀变带呈红色的原因之一。201、325铀矿床蚀变带绿泥石为铁镁绿泥石和蠕绿泥石,706铀矿床蚀变带绿泥石主要属密绿泥石和铁斜绿泥石,少数属铁镁绿泥石。研究发现绿泥石变种由蚀变带原岩的∑FeO与MgO比值大小决定,与铀矿蚀变带是否为酸性和碱性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绿泥石晶胞中镁羟基和铝羟基相对比例大小不同,是导致其吸收位置在2259-2262nm和2348-2359nm的诊断性吸收峰发育程度存在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河北平原区找煤和老矿区外围勘探深度多在1500m左右,钻孔的质量控制成为保证勘查报告质量的关键。以磁西一号勘探区37—3孔为例,介绍了超深钻孔的的质量控制措施,指出了在孔斜预防方面,要求钻塔安装稳固.选择适宜的钻进参数,采用钻铤加压,保持钻具不弯曲,每200m进行测斜一次;在岩心采取方面,使用双管取心和岩心提断器进行取心,钻时控制在2.5~3h,进尺不超过3m,严格按比例配制泥浆;在采取煤心时,运用三层管单动取煤器取粉煤及块煤,伸缩式二型取煤器取易碎煤心的方法。通过对超深地质孔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的分析,提出了对超深地质孔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针对上海地区流变性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常规施工监测技术在时间域上所存在的观测数据局限和资料处理中的人为因素而影响成果的准确性,难以达到全面施工信息反馈、及时指导施工的目的。该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从采集数据-数据处理-予测予报全自动监测的方法技术。实现工程施工监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512—1铀矿床矿化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汉 《铀矿地质》1990,6(4):203-212
512-1铀矿床位于白依背斜北翼志留系下统中,含矿岩层为碳质泥质板岩所夹的硅灰岩透镜体。区内岩浆岩不发育。铀矿体受地层、岩性、东西向走向断层和北东向切层断裂破碎带控制,呈透镜状,以边幕式斜列产出。合矿岩石主要为破碎或碎裂的硅质灰岩、硅岩。铀赋存形式以吸附状态为主,有少量的沥青铀矿、铀黑和铀的次生矿物。铀通过同生富集,后生再造等多期地质作用富集成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7.
18.
第1期 No.1学术论文 RESEARCII PAPERS西伯利亚地台西南部某些金矿床地质学与地球化学……………………………………….J1·B·阿拉宾(1)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Southwest of Siberian platform………,.V.Alabin辽南某些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贾斌(9)Hydrothermal ore——forming solution of some gold deposits in Southern Liaoning studied with fluid inclusion………………………………………………………………………·……“。lia Bi,f…  相似文献   

19.
黄文  郭梁  陈康  熊炜 《贵州地质》2019,36(2):141-148
基于地瓜二井田龙潭组主煤层钻孔资料统计分析,结合趋势面法研究17-2煤层赋存特征,并从成煤前后的沉积及构造环境探讨研究井田主煤层赋存的控因,为今后煤矿开采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1) 17-2煤层厚煤带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东南、西北煤层减薄;煤层整体为单斜构造,煤层底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2)成煤前,峨眉山组玄武岩的喷发起到了填平补齐的作用;成煤时,沉积环境主要为潮坪沉积,控制厚煤层发育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北西向由于地势增高,而南东向由于潮汐对煤层冲刷,导致煤层减薄;成煤后,以燕山期为主的构造运动对煤层造成一定程度的切割与破坏,造成煤层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