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依据最新形变观测规范要求,结合数字化形变仪器日常维护的经验,分析校准工作中常见故障与校准结果数据表象特征的关联关系及注意事项,提出"二次校准"法和"快、准、简"3字校准要诀,建立仪器校准新流程,以供形变仪器校准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临汾中心地震台“十五”前兆观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观测系统工作状态稳定、运转情况良好,产出数据的连续率、完整率等指标达到了规范中≥95%的要求;3套形变观测数据“内精度”达到了国家“Ⅰ”类形变台的标准,对于全球7级以上地震和全国6级左右地震,石英摆倾斜仪能清晰记录到50%以上地震的前驱波现象;在同一地震前垂直摆出现的异常变化与石英摆存在截然不同的异常图像形态,这可能与两仪器自身之间的摆系、工作周期、频率等指标的差异性有关;大地电场有较好的远场异常效应,在青海海西等地震前记录到了明显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3.
形变标定格值计算软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地壳形变观测仪器格值标定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管理办法》和《地震前兆台网形变观测与运行工作细则》,针对不同测项、不同仪器标定的规范要求及特点,应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了格值计算软件。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的使用、格值计算、误差检查方法,结果以全国形变台网中心推荐的Word格式保存。对水管仪、水平摆、垂直摆仪直接从原始文件读取数据,提高了标定精度,实现了格值标定的半自动化。本软件已应用于河北省地震前兆数字化台站工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地震地下流体台网概况、日常数据质量监控的流程与方法,总结了地震地下流体台网2017—2019年日常质量监控效果,以及在数据预处理、观测日志填写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典型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为监测人员的数据预处理和观测日志记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模拟前兆观测数据共享是天津市地震局前兆台网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地震台站、地震办公室模拟前兆数据文件的报送、观测日志文件的报送、数据库模拟数据表及日志表的建立、模拟前兆数据下载转换入库、观测日志下载入库、数据库复制等6个环节介绍了天津模拟前兆观测数据共享的整个过程,阐述了每个环节中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震前兆数据跟踪分析平台,搜集并梳理全国定点形变观测台SS-Y型伸缩仪2016—2018年数据跟踪分析观测系统事件记录、观测日志,按影响因素分类,归纳为前置放大器、传感器、主机、供电、传输线路、避雷器、标定装置等13种故障类型,分析各故障类型中发生的曲线特征与技术解决措施,为基层台站伸缩仪观测日常运维中快速锁定故障位置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观测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提高数据跟踪分析工作的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五指山台DSQ水管倾斜仪和VP垂直摆的观测数据统计,精度内在质量以及同震形变波分析,认为连续率、漂移量、内精度资料质量指标均符合形变要求规范。水管倾斜仪和VP垂直摆对不同震中距的地震记录存在较大差异:①当震中距较小时,水管仪无同震响应,VP垂直摆同震记录清晰;②当震中距>6000 km时,两种仪器记录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8.
全国地震前兆数据入库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克昌  庞丽娜  李鑫  纪寿文  田力 《地震》2006,26(4):59-66
详细介绍了前兆数据入库处理软件Doqzh的功能特点、 工作参数文件、 数据入库流程、 两种数据入库模式、 错误处理、 工作日志文件以及支持的观测日志文件格式等。 该软件可对多种前兆数据、 观测日志以及电子月报表等进行入库处理, 对数据入库操作进行优化, 大大提高了数据入库效率, 且实现了数据入库操作的全程自动化, 包括连接数据库服务器、 连接FTP服务器、 下载文件、 备份文件、 数据包解压缩、 入库、 记录数据压缩包统计信息、 退出程序等。 该软件是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数据处理系统的核心软件, 在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和多个省级前兆台网中心收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为全国地震前兆数据的汇集和共享以及中国地震局的大华北数据共享任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地震监测仪器的普及和应用,人工、模拟地震观测仪器逐渐被数字仪器所取代,记录方式也由整时记录变成分记录和秒记录。数字仪器在多年运行中,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本文重点通过对多年形变数字观测系统内部所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与讨论,以便在观测工作中更好把握仪器的状况和对仪器出现的故障进行准确分析判定,及时对仪器存在的问题和故障进行解决处理,从而最大程度减少观测数据的断记。  相似文献   

10.
陈超  谭刚  张理  郭凤  康珠 《四川地震》2014,(4):22-26
对康定地震台地质环境及仪器安装作了简要介绍。整理、分析了康定地震台JB3M金属水平摆倾斜仪及VS型垂直摆倾斜仪在日常工作中观测数据受到的干扰影响,截取了相关干扰记录波形并且作出了对应说明。为台站工作人员在日常观测数据处理中提供实例参考,为地震分析预测人员提取康定台形变观测数据时剔除其中的干扰因素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地震频发,形变观测短临数据跟踪对地震工作具有较明显的指示意义。降雨干扰对形变观测多为缓慢变化影响,这些变化隐藏在众多地震前兆异常中,影响地震观测数据的使用。本文通过对昆明地震台历年降雨及形变观测数据的分析,总结降雨干扰规律,以便准确提取并有效识别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2.
对泾县地震台DSQ型水管仪观测数据进行调和分析,认为倾斜仪工作比较稳定,观测资料质量达到形变规范要求;与往年同期数据调和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不同气候条件、噪声、地震等因素,均对调和分析结果,即相关潮汐参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7—2019年洱源台洞体应变及辅助硐室温度的长期观测数据中存在明显的分段特征,通过多测项数据对比、日志追踪、现场调查等方法分析查找导致数据分段的近场环境事件。结果表明:近场环境的某些细微变化能够引起形变观测数据振幅、频率、组分、稳定性的变化,导致前后数据的不一致,从而影响观测数据的稳定性。因此,必须尽可能保持近场环境恒久不变以确保观测数据的长期稳定性,从而避免前后数据可比性降低影响前兆数据在中短期地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设计前兆数据库智能维护系统,通过该软件每天定时将运行在地震前兆管理系统主服务器库的所有前兆数据、观测日志信息,人工设置实时备份条件、备份数据的种类等,及时地将台站所有的前兆仪器数据、工作日志、仪器日志等重要观测信息定时地备份至备份服务器O racle数据库中,同时定时进行一致性检查,保障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数据库的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分析泰安地震台DSQ水管倾斜仪2009-2011年运行现状,与“九五”数据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观测资料的一般性质量评估均满足形变观测规范要求;各主波潮汐参数稳定,M2波潮汐因子均方差及观测资料噪声水平M1满足形变规范要求,最高精度达0.0015;年变形态一致性较好,标定干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樊俊屹  张燕  吴凯  赵莹  王军  刘高川 《中国地震》2024,40(1):184-196
定点形变站网以地壳形变作为观测对象,通过连续观测地壳水平变形和垂直变形,获取地壳应力应变的时变信息,为地震中短期和短临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在地震台站改革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提升定点形变站网产品产出自动化水平和定点形变产品在地震行业中的应用,2023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联合湖北省地震局建立了基于B-S架构的定点形变站网运行管理与产品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定点形变观测的综合性业务平台,集成了原有的多个系统功能,实现了统一的在线数据处理、质量评估、产品发布及对外服务功能。平台部署至今,已逐步发挥成效,推动提升了站网运行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及产出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01年MW7.8昆仑山地震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同震破裂产生的巨大应力扰动驱动控制着显著震后形变。二十年尺度的大地测量数据记录了地震后长时间、大范围、时空依赖的震后形变演化过程及差异,揭示了昆仑山地震破裂段复杂的断层分段震后运动学特征、分段摩擦性质差异和青藏高原中北部岩石圈流变性质/结构横向各向异性。本文简要回顾昆仑山地震后基于二十年尺度时序InSAR和GPS的震后形变观测方法和时空特征,特别是时空密集的InSAR观测,是该构造区震后GPS观测的重要补充及其不可替代的观测手段;总结大范围震后形变模拟方法及其揭示的震后运动过程、多种动力学机制及其关系。最后总结提出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20年研究取得的科学认识及尚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一方面要持续性地对东昆仑断裂带大范围地表形变进行观测研究;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震后形变模型,进一步深化对该断裂带地震周期形变、区域构造对周期形变控制作用、复杂断层运动时空演化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云南省地震信息“十五”项目的规范和要求,设计并开发了云南省地震观测数据库系统软件。软件包括前兆模拟观测数据库管理软件(由数据源绘图检查、数据入库与管理、数据库绘图检查组成)、前兆模拟观测数据库文件上报软件和地震速报目录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解决了地震观测数据入库问题和数据库完整性问题,可为分析预报人员和地震科研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定点形变观测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具有独特优势,其观测数据可以反映与地震的孕育、发生直接相关的应力—应变信息。在日常地震监测工作中,大量定点形变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简化此项工作,设计开发一套基于MATLAB GUI的定点形变可视化分析系统,提供常见时频分析处理方法,具备数据导入、预处理、时频分析及数据输出等功能,用户界面操作简捷,可以满足日常计算和分析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地震前兆观测涉及到电磁学科、地下流体学科、形变学科等众多观测种类和方法,其相应产出的观测数据种类和构成十分繁杂,给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结构标准的制定带来巨大困难。中提出双表结构的方法,即在数据库中采用相互关联的二个表结构(索引表和数据表)来表述一个观测数据项的方法。与现行的其他结构表示相比较,双表结构法有着众多的优点和长处。首先,它是一种普适性的观测数据表示方法,目前实际工作所获取的各种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均可采用此方法加以表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构建庞大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的复杂度;其次,它有效地解决了支持可变采样率这样的技术难题,对延长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结构标准的生命周期有着潜在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与现实的地震前兆观测的需求相吻合的。另外,双表结构法还有效地降低了数据存储冗余,提供了快速检索数据的机制。总之,双表结构法是以有限增加单个数据表示复杂性来大大降低整个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构成复杂性的方法。中提出用具有树形特征的主表结构来阐述采用双表结构构建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