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南设得兰群岛基岩区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恢复其地层层序与演化过程.通过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对比分析了前人年代学、地球化学、古地磁学、古生物学、地层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南设得兰群岛地层划分为24个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南设得兰群岛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层序和年代学格架.研究表明;南设得兰群岛火山活动早白垩世—早中新世总...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猿人遗址的综合研究,确定了周口店的上新统及更新统在华北上新生界系统中的位置。从气候地层学原则研究这些地层的归属建立华北区晚新生代以来气候序列,无疑是解决我国新生代地质发展史及古气候史的重要途径。这项研究也将为广大平原,滨海及浅海利用钻孔研究地层提供对比依据。同时还为采用生物地层学原则及气候地层学原则划分同一地层找到了可以相互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共和盆地的第四纪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和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比较典型的一个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其内堆积了一套发育良好的第四纪河湖相地层。早在1936年,孙健初教授就将其内的晚第三纪及第四纪早、中更新世红色地层命名为共和统。1959年,青海省水文队在该区进行水文地质普查工作时,在这套地层中采到了一批脊椎动物化石。后经周本雄、刘后一鉴定研究,发现其中有我国北方第四纪早、中更新世动物群的标准种属:三门马、中国鬣狗等。并依此将该套地层时代确定为早、中更新世。至此,这套河湖相地层便引起了国内许多研究第四纪地质的学者们注意和重视,并与我国北方早更  相似文献   

4.
洞庭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介形虫动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洞庭盆地位于湖南省北部,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公里,是湖南中新生代最大的陆相盆地,属于断陷盆地。其中白垩—早第三纪沉积发育,厚六千多米。 解放以后有不少单位对洞庭盆地白垩、第三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尤其最近十多年来,在石油普查与探勘工作中发现了比较丰富的介形虫及其它门类的化石,对于了解洞庭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的发展、演变,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文中所使用的地层、古生物资料均由地质矿产部第五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地质大队提供,图像由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电镜室、照相宝摄制,谨致谢意。  相似文献   

5.
浅谈陆相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思路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4  
陆相盆地层序分析已成为地质工作者高度重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该文从中国中部、东部和西部广泛发育的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层序分析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认为在不同学者提出的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中,以T.A.Cross提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更适合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序地层学研究。简要讨论了以地表露头、钻井岩芯与测井和地震剖面为主要分析对象的陆相含油气盆地高分放率层序地层学的综合研究思路和  相似文献   

6.
孙博阳  邓涛 《地层学杂志》2021,45(2):105-114
犬科动物是中国晚新生代地层中的常见动物.中国上新世动物群中最多的是始犬属(Eucyon),早更新世动物群中最多的是犬属(Canis),即真犬.通过对中国重要晚新生代动物群产出的地点、年代和其中犬科动物化石的修订和追索,犬科动物呈现出显著的地层学意义.始犬属的晚期成员小始犬(Eucyonminor)可视为早更新世早、中期...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东北区地层区划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地层学理论,运用地层多重划分方法,结合中国东北区的地层总体特征,提出了东北区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地层区划意见。古生代划分出4个地层区和11个地层分区;中、新生代划分出1个地层区和4个地层分区。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东北区地层区划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勤 《吉林地质》1996,15(3):15-22
根据地层学理论,运用地层多重划分方法,结合中国东北区的地层总体特征,提出了东北区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地层区划意见,古生代划分出4个地层区和11个地层分区,中,新生代划分出1个地层区和4个地层分区。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期次、层序及时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研究晚第三纪地层层序的基础上,结合玄武岩的古地磁及K-Ar稀释法年龄测试,把南京附近新生代玄武岩划分为三期五次,即早第三纪石金山玄武岩,晚第三纪六合组玄武岩、黄岗组玄武岩、方山组玄武岩,早更新世桂枝山玄武岩。其中六合组玄武岩在距今大约14Ma前喷发,古地磁属反极性;黄岗组玄武岩在距今大约10—12Ma前喷发,古地磁属正极性;方山组玄武岩的磁性特征与吉尔伯特反向极性世大致相当,喷出年龄大约在6—3.5Ma之间。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第三纪磁性地层柱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第三系3个剖面古地磁样品的分析、测试,在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条较为完整的第三纪磁性地层柱,标定了各组地质年代,为在不同盆地进行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南阳凹陷同生断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阳凹陷是南阳—襄樊新生代盆地的组成部分,不整合叠置在华北地块、秦岭构造带、扬子地块之上,经历了早第三纪沉降、早一晚第三纪间的隆起和晚第三纪—第四纪沉降3期活动。本文根据本区早第三纪形成、活动的生长断层参数的统计、分析了断裂长度、延深、落差间的数学关系。在分析、确定几条主要生长断层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讨论了控制南阳凹陷形成的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研究断层的形成机制和石油勘探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林景星 《地球学报》1984,6(1):122-122
一、关于传统地层学的研究 传统地层学主要是研究地层的界线及分期。第四纪有二条重要的界线,一是第三纪与第四纪的界线,二是更新世与全新世的界线。现在更新世与全新世的界线已趋向稳定,大家都倾向于在一万年左右,即冰期结束或冰后期、气候开始转暖、海平面全部回升时为全新世的开始。但对于第三纪与第四纪的界线就有80万年、160万年或180万年、250万年、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北缘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次沉降和降升变化,侏罗系沉积作用分布于整个盆地,中、晚侏罗世盆地内地层遭受广泛剥蚀。白垩纪沉积物局限于盆地东部,最大剥蚀区在盆地东南部。下第三系沉积集中于断裂带控制的断陷盆地中,剥蚀主要在盆地东部和南部。根据南北向平衡剖面分析,早侏罗世盆地为南北挤压,晚侏罗世盆地拉张松驰形成东西向断层;白垩纪受东西向挤压,早第三纪为南北向拉张。东西向平衡剖面分析表明:在盆地内存在一条规模巨大的南北向巨型隆起,隆起形成干早白垩世早期延续到晚白垩世晚期。盆地经历了早侏罗世前挤压推覆,侏罗-白垩纪松驰下陷,白垩纪盆地西部及中部隆升,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盆地受南北向拉张作用。形成北断南超的箕状断陷盆地;晚第三纪挤压降升。  相似文献   

14.
华北断块区新生代玄武岩系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北新生代玄武岩按生成时代可分为早第三纪,晚第三纪和第四纪三期。图1表示了它们在研究区中的大致分布情况,有关细节可见作者的另一篇论文。本文着重讨论它们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 山东境内,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广泛分布。这些盆地中,特别是早第三纪这个时期形成的盆地中,不仅有煤、自然硫矿床,而且赋存盐类矿床、天然气和石油。本文仅就山东早第三纪沉积盆地的特点;山东早第三纪沉积盆地的演化;山东早第三纪沉积盆地的类型及其与自然硫、盐类矿床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南区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岩相古地理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萍  杨振强 《地质论评》1980,26(1):25-29
我国东部的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燃料、金属、膏盐、天然碱等矿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又是一个特殊的地史发展阶段,无论是构造运动、沉积建造、古生物,或是古地理、古气候都有其特色。过去大区域的研究工作很少进行,只局限于个别盆地或地区。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中南五省(区)的岩相古地理研究工作,编制了岩相古地理图七张,获得了许多新认识。本区的岩相古地理是在研究地层古生物、沉积韵律和构造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地层对比结果,将本区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分成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中期、晚白垩世晚期至早始新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全国地层委员会公布了新的《中国地质年表》(修订稿),在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在此,笔者就“修订稿”的新生代的划分问题提几点看法。 1 关于第三纪(系) “修订稿”取消了原“第三纪”的名称,代之以“古近纪”和“新近纪”,即将原新生代二分改为三分。笔者认为这样恐有不妥,主要理由是:长期的研究表明,第三纪无论在构造演化,还是在环境演化方面,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球发展阶  相似文献   

18.
天山山脉隶属中亚造山带,晚新生代时期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的构造效应同样影响到天山地区,使这一晚古生代形成的造山带重新复活。天山南北两侧的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期的地层正是对印度板块-亚洲板块碰撞带的响应,发生构造变形,形成了一系列逆冲断层和褶皱,指示这一区域的地壳在晚新生代变短和加厚。文章对天山北缘晚中新世以来的沉积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独山子背斜地区,磨拉石沉积最早出现于约7百万年前,说明天山山脉自7百万年前开始有一次构造隆升,研究区内7.00~2.58Ma间的巨厚砾石沉积主要是构造抬升的结果。而早更新世的西域砾岩沉积在很大程度上与第四纪时期全球冰期的来临,特别是北半球开始发育大规模冰川作用有关,因此西域砾岩应当是在第四纪冰川作用(气候变冷)及新构造运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新书《四川省岩石地层》以现代地层学概念和原理,对四川省之元古宙—第三纪岩石地层序列进行了系统清理和厘定,阐明了330个拟采用岩石地层单位的定义和层型,建立了省地层数据库.本文对该书的主要成果进行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兰州—民和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较大的中新生代盆地,广泛分布着巨厚的白垩纪—第三纪河湖相地层。其中,第三纪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十分丰富,而白垩纪地层中十分稀少,除微体化石外,未发现任何具有地层意义的宏观生物化石。从而影响对该地区中生代生物演化、地层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