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报道了首次在大兴安岭中南段侏罗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发现的木化石。化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经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张武研究员详细鉴定,有5属3个已知种和2个未定种。对新发现木化石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木化石的时代。综合分析所发现化石的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属中晚侏罗世。这些木化石新材料为大兴安岭地区上侏罗统地层区域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2.
付俊彧  宋维民    陶楠  庞雪娇  卞雄飞    吴桐  张志斌   《地质通报》2012,31(05):653-661
报道了首次在大兴安岭中南段侏罗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发现的木化石。化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经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张武研究员详细鉴定,有5属3个已知种和2个未定种。对新发现木化石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木化石的时代。综合分析所发现化石的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属中晚侏罗世。这些木化石新材料为大兴安岭地区上侏罗统地层区域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永清 《地球科学》2021,46(1):162-171
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满克头鄂博组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夹山间湖盆相陆相碎屑岩及少量流纹岩或英安岩.沉积岩中产叶肢介Magumbonia paramecia,Nestoria reticulate,N.xishunjingensis,N.cf.pissoui,Lioestheria sp.;双壳类Ferganoconcha...  相似文献   

4.
川西地区在晚侏罗世遂宁期处于稳定坳陷阶段,构造活动相对较弱,主要沉积一套稳定的鲜紫红色泥(页)岩夹长石岩屑细-粉砂岩地层,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沉积旋回。根据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分析,川西遂宁组可划分出1个长期层序、3个中期层序(对应于遂宁组的3个岩性段)和十余个短期层序。以各中期层序的上升和下降相域为编图单元编制的沉积相图表明:遂宁期川西地区以广泛发育被湖湾分隔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特征,并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储、盖组合和油气聚集成藏条件。遂宁期沉积演化具明显受基准面旋回控制的继承性,遂宁期早期(遂宁组一段沉积时期),基准面不断上升,沉积作用以进积→加积为主,沿龙门山前缘发育有小型冲积扇或带状剥蚀区,向前分别在丰谷、新都、回龙镇各发育1套大且稳定的三角洲;遂宁期中期(遂宁组二段沉积时期),随着基准面由缓慢上升转为下降,沉积作用由加积→退积→加积演化,遂宁期早期形成的3个三角洲分裂成4~5个发育较均衡的三角洲;遂宁期晚期(遂宁组三段沉积时期),随着基准面不断下降,沉积作用由加积→进积演化,三角洲不断向湖推进,同时,由于受陆源物质供给不均衡的影响,该时期川西地区三角洲发育有较大变化,除在德阳发育1个较稳定的三角洲外,在新都发育的三角洲逐渐消亡,而在新津则由浅湖沉积逐渐演变为大型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中、上侏罗统大青山组的修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侏罗纪地层发育齐全 ,下、中侏罗统五当沟组为一套含煤碎屑沉积 ,中侏罗统长汉沟组为灰绿色粉细砂岩夹灰岩及砂砾岩 ,中、上侏罗统大青山组为紫色碎屑岩系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盆地演化序列。由于区内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极其发育 ,使得区内不同时代的地层均呈构造岩片相互叠置 ,给地层划分和对比带来许多困难 ,前人所划分的中、上侏罗统大青山组 ,其中绝大部分并非大青山组 ,而是上二叠统脑包沟组和下白垩统李三沟组及固阳组。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 ,笔者对区内大青山组的地层层序、展布规律以及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性质等都重新给予厘定 ,提出大青山地区上侏罗统大青山组为一套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河湖相沉积、生物贫乏 ,分布严格受坝岩—席麻湾—金銮殿断裂控制 ,与下伏地层局部呈不整合 ,整体呈假整合接触 ,这些结论对区内地层划分、对比以及地质演化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刚  孙国胜  张超  李超  战乃臣 《世界地质》2015,34(2):354-435
内蒙古敖汉旗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是一套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主量元素分析显示Si O2为69.76%~76.04%,K2O为4.48%~6.78%,Na2O+K2O为7.63%~9.44%,表明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具有高钾钙碱性岩石的特征。LREE/HREEE为10.46~15.87,稀土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模式,δEu值为0.10~0.51,负异常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Pb,贫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P、Nb、Ta、Ti。说明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属低Ba—Sr酸性火山岩,是下地壳基性火山岩部分熔融,并发生了斜长石、角闪石源区残留或分异结晶而形成的。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为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的岩石圈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孟宪锋  张正平  徐翠  王德强 《地质通报》2010,29(10):1649-1654
根据《内蒙古1∶5万辉音敖包、达勒廷查干、固腊卜赛罕敖包、乌兰哈德农场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工作成果,认为出露于内蒙古东乌旗乌兰哈德一带的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火山机构类型为破火山,由早到晚依次发育初始爆发、大规模爆发、破火口塌陷沉积和破火山复活(为潜流纹岩)4个演化阶段,与典型破火山的演化模式基本一致。同一演化阶段的岩石组合具有整体一致的爆发强度。据此将属于地层范畴的前3个演化阶段依次划分为一、二、三段:一段为凝灰质砾岩夹沉凝灰岩;二段以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熔结角砾凝灰岩为主,夹流纹质凝灰岩,局部夹少量流纹岩;三段为沉角砾凝灰岩夹沉凝灰岩。本划分方案标准较统一,野外易于操作,可填性强。各岩性段反映的是破火山活动的强弱特征,记录的是破火山演化阶段。岩性段的划分与火山演化历史研究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该组正确地层层序的建立和较大区域内的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8.
孟宪锋  张正平  徐翠  王德强 《地质通报》2010,29(11):1649-1654
根据《内蒙古1∶5万辉音敖包、达勒廷查干、固腊卜赛罕敖包、乌兰哈德农场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工作成果,认为出露于内蒙古东乌旗乌兰哈德一带的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火山机构类型为破火山,由早到晚依次发育初始爆发、大规模爆发、破火口塌陷沉积和破火山复活(为潜流纹岩)4个演化阶段,与典型破火山的演化模式基本一致。同一演化阶段的岩石组合具有整体一致的爆发强度。据此将属于地层范畴的前3个演化阶段依次划分为一、二、三段:一段为凝灰质砾岩夹沉凝灰岩;二段以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熔结角砾凝灰岩为主,夹流纹质凝灰岩,局部夹少量流纹岩;三段为沉角砾凝灰岩夹沉凝灰岩。本划分方案标准较统一,野外易于操作,可填性强。各岩性段反映的是破火山活动的强弱特征,记录的是破火山演化阶段。岩性段的划分与火山演化历史研究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该组正确地层层序的建立和较大区域内的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9.
川西新都气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气藏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都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是由多套含气砂体组合而成的工业性气藏,河口坝为其最有利沉积微相,储层岩性以细粒岩屑砂岩、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岩性较为致密,以中-低孔渗为主。含气地震响应模式为"低频、强振幅、低阻抗";测井信息反映储层具有"二高三低"特征。  相似文献   

10.
巫建华 《江西地质》1996,10(1):19-26
本文分析了赣东北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下界划分的现状及产生分歧的原因,提出了以岩性岩相为划分依据,结合火山旋回分析,将鹅湖岭组与喷发相相对应,因而其下界应置于沉积喷发相与喷发相的相变界面上。从而将北京地质学院指定的打鼓顶组建组剖面上的“打鼓顶组”并入鹅湖岭组,将赣东北其它地区的鹅湖岭组下界由安山岩层的顶界处上移至安山岩层之上灰绿色砂岩层的顶界处。  相似文献   

11.
张辰昊  寇晓威  颜林杰  徐备 《地质通报》2015,34(8):1482-1492
对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样品130909-01为凝灰质砂岩,130910-15为岩屑石英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可分为4组,由新到老依次为:252~278Ma、286~359Ma、381~462Ma和500Ma之前。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256.5±1.7Ma)限定了地层沉积下限为晚二叠世。样品中出现大量残留锆石,记录了前寒武纪基底、早古生代岛弧岩浆岩和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事件。  相似文献   

12.
张辰昊  寇晓威  颜林杰  徐备 《地质通报》2015,34(08):1482-1492
对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样品130909-01为凝灰质砂岩,130910-15为岩屑石英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可分为4组,由新到老依次为:252~278Ma、286~359Ma、381~462Ma和500Ma之前。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256.5±1.7Ma)限定了地层沉积下限为晚二叠世。样品中出现大量残留锆石,记录了前寒武纪基底、早古生代岛弧岩浆岩和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事件。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孟恩陶勒盖岩体由二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英云闪长岩组成,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具有SiO2较高(平均为72.03%),富碱并相对富K2O(K2O/Na2O平均为1.08),Mg#较低(平均为0.30),铝饱和指数(A/CNK)较高(平均为1.08)的特点。在ACF图解中,岩石投影在S型花岗岩中,标准矿物中普遍出现刚玉分子,岩石中可见白云母,个别可见石榴石,应属S型花岗岩范畴。岩石稀土总量较低(∑ REE平均为120.76×10-6),轻、 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3.2~32.5),有变化较大的负铕异常(0.2~0.8);在微量元素蜘蛛网图上,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 Ba),高场强元素(如Ti)强烈亏损,在微量元素与上陆壳标准化及(La/Yb)N-δEu图解中,物源属于壳源。岩体Sr的含量平均为176.57×10-6,小于300×10-6,Yb含量平均为1.3×10-6,小于2×10-6,属于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源岩可能为含石榴石和斜长石的高压麻粒岩相,形成于加厚地壳部分熔融的结果,其形成的压力可能为0.8~1.5 GPa。在R1-R2图解、 Yb-Ta图解中,岩石均投影在同碰撞环境。因此,该岩体是中三叠世挤压背景下同碰撞壳源S型花岗岩,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上限的约束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古生界疑源类化石及其时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出露一套古生代浅变质地层,长期以来在缺少大化石依据的前题下,仅依据岩性组合的区域对比,将其划归二叠系。近年结束的1∶5万区调,在该套地层中发现9属疑源类化石。将该9属疑源类化石与国内外已知时代地层的疑源类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研究区发现的疑源类化石组合显示早寒武世的生物组合面貌,地层时代应厘定为早寒武世。研究区下寒武统的确定,为进一步研究大兴安岭中南段古生代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敖兰三队侵入体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敖兰三队侵入体巨晶正长花岗岩具有低Sr、高Yb型花岗岩特征,其LA-ICP-MS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20±1Ma,表明该侵入体是晚三叠世早期侵位形成的。岩石高硅、富碱、高铁镁比、贫钙、贫镁和低钛;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现"海鸥式"分布特征,显示强烈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较低的Sr、Ba含量,较高的Yb、Zr和Y含量,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明显的Sr、Ba和Ti的负异常。岩石具有高的Rb/Sr和Rb/Nb,显示出壳源岩浆的成分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本区巨晶正长花岗岩为低压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根据(Y+Nb)-Rb、(Yb+Ta)-Rb、Nb-Y-Ce三角图解,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巨晶正长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在中—晚三叠世,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构造体制经历了重要的转变,由挤压体制转变为造山后软流圈上涌、岩石圈减薄。  相似文献   

16.
付俊彧  宋维民    庞雪娇  陶楠  卞雄飞    吴桐 《地质通报》2012,31(09):1404-1409
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出露一套古生代浅变质地层,长期以来在缺少大化石依据的前题下,仅依据岩性组合的区域对比,将其划归二叠系。近年结束的1∶5万区调,在该套地层中发现9属疑源类化石。将该9属疑源类化石与国内外已知时代地层的疑源类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研究区发现的疑源类化石组合显示早寒武世的生物组合面貌,地层时代应厘定为早寒武世。研究区下寒武统的确定,为进一步研究大兴安岭中南段古生代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对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碱长花岗岩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6±1)Ma,表明该侵入体是中侏罗世侵位形成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成分显示其属于碱性、具A型花岗岩特征。岩石高硅(w(SiO2)=74.80%~76.34%)、富碱(w(Na2O+K2O)=7.94%~8.71%)、高铁镁比(TFeO/MgO=13.54~24.28)、贫钙(w(CaO)=0.10%~0.21%)、贫镁(w(MgO)=0.08%~0.16%)和低钛(w(TiO2)=0.07%~0.10%);稀土配分曲线呈现"海鸥式"分布特征,显示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9~0.17);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具有较高质量分数的有Zr(128.95×10-6~156.32×10-6)、Yb(4.93×10-6~5.35×10-6)和Y(40.93×10-6~56.75×10-6),较低质量分数的有Sr(23.16×10-6~37.14×10-6)、Ba(186.13×10-6~231.31×10-6),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明显的Sr、Ba和Ti的负异常。以上特征表明,碱长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岩石具有高的Rb/Sr值(4.26~7.81,平均为6.12)和Rb/Nb值(10.2~14.7,平均为12.7),显示出壳源岩浆的成分特征。综合分析表明,碱长花岗岩为低压下长英质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w(Rb)-w(Yb+Ta)图解、w(Rb)-w(Y+Nb)图解、w(Ta)-w(Yb)图解、w(Nb)-w(Y)图解、Ce/Nb-Y/Nb图解、Ce/Nb-Yb/Ta图解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研究表明,碱长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并与松辽盆地及其周围的花岗岩一起暗示松辽盆地是在中侏罗世造山作用之后伸展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陆内盆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科右前旗一带梅勒图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获得梅勒图组安山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及安山岩的喷发年龄分别为125.6±1.6Ma和120.2±2.2Ma,指示梅勒图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介于120~126Ma之间,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岩石具有高的SiO_2(60.4%~65.3%)和全碱(7.0%~9.5%)含量,铝饱和指数A/CNK为0.89~0.98,属于钾玄岩及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为124×10~(-6)~169×10~(-6),(La/Yb)N值为5.83~13.4,负Eu异常微弱(δEu=0.84~1.05);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样品富集Rb、Ba、Th、U、K、La、Nd,亏损Nb、Ta、P和Ti,Sr/Y值介于19.4~29.7之间。其岩石源区为富集地幔,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岩石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