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地震与地震动、震级与烈度 为了毕业研究来到地震、火山学的新堂研究室的大地,越学疑问越多。地震究竟是怎么回事?地面为什么会晃动?还有,每次发布地震发生信息时常贯于耳的“震级”、“烈度”、“活断层”这些词汇与地震究竟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2.
朱英姿  赵洪山图 《地球》2011,(7):104-105
沧海桑田,北京究竟经历过哪些地质变迁?留下了哪些珍贵的地质遗迹?40亿岁“高龄”的石头究竟是什么样儿……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1“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技术─—多媒体自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建“信息高速公路”的构想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浪潮。实施这项工程的核心技术是多媒体。什么是多媒体呢?多媒体是相对于单媒体而言的,单媒体是指诸如电视机、录音...  相似文献   

4.
李姝逸 《地球》2023,(3):6-9
<正>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广阔的天空星光闪烁,每颗星星都放射出迷人的光彩。这些“挤眉弄眼”的星斗,往往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为什么星星只在夜晚出现?它们究竟是什么物质组成的?它们会降落到地球上吗?如果我们能看到它们的“真面目”,能摸摸它们该多高兴啊!  相似文献   

5.
周玉凤 《地球》2011,(12):93-95
博物馆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引用了荷兰社会学家努言的一句名言来解答:“博物馆是一个以特殊方式邀请人们对人类为追求真、善、美所做的努力进行反省和思索的场所。”  相似文献   

6.
对公众而言,地震学家首先要问问自己:“地震可以预报吗?”《自然》杂志关于地震预报问题的争论就是为了回答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只不过IanMain用更巧妙的形式提出了这一问题:“地震预报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如何?我们对或许存在的预报能力到底能了解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7.
袁立明 《地球》2011,(9):27-28
中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产业集中度过低等原因,中国稀土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出口国外,稀土卖了个“土价钱”。“中国要理直气壮地保护稀土资源。再不保护,我们就愧对子孙后代!”五矿商会原副会长、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媒体说。  相似文献   

8.
近来洛杉矶电视、广播和报纸的新闻报道涉及到了所谓的南加州“缺震”(earthquakedeficit)问题。这一问题最初出现在由南加州地震中心(SCEC)出版、由加州地震概率工作小组编写的1995年技术报告中。首先应该明白“缺震”是什么意思?地震是板...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什么是“钾盐”吗? 每个人都用过餐桌上调味用“食盐”,它味咸、能提高菜肴口感和人的食欲。食盐主要成份NaCl是钠的氯化物,矿物学名称“石盐”。有人还食用过低钠盐,为了保护患高血压人群的身体健康,于是少用含钠高的食盐,生产了添加钾、减少部份钠的食盐,就称其为“低钠盐”。  相似文献   

10.
刘而立 《地球》2011,(1):26-31
中国是世界稀土资源第一大国,然而,世界贸易并不是简单的“大者为王”,也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所决定。多年来,虽然与稀土应用直接相关的高科技电子、通讯、稀土永磁等原材料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持续猛增,我国稀土的出口价格却不升反降,  相似文献   

11.
刘奎峰 《地球》2011,(10):29-32
欧美专家预测,在本世纪末,大量待利用的“后院能源”——分布式能源将全面取代集中式能源。我国在“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那么,什么是分布式能源,它与传统大电厂相比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2.
采用ICP AES和ICP MS系统分析了千里山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巴尔哲钠闪石花岗岩的全岩、主要造岩矿物和稀土副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 .结果表明 ,主要造岩矿物和稀土副矿物均具有与全岩一致的M型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和强烈的Eu亏损特征 .造岩矿物和稀土副矿物的这一“整体”行为 ,表明了形成这些矿物的花岗质熔体是一种具有M型稀土四分组效应的熔体 .高程度演化的花岗质岩浆结晶晚期流体 /熔体相互作用可能是花岗质岩浆稀土四分组效应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 .  相似文献   

13.
张永强 《地球》2011,(10):104-105
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是什么时候?在三千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体系之外,华夏大地上是否存在着汉字体系之外的其他民族文字?最近,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玉文明探索暨民间收藏精品展”上,三件带有文字锲刻的玉器把这些问题再次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4.
郭爱民 《地球》2011,(5):105-105
看到本文的题目,也许你觉得是个笑话。 天上会下什么?下雨、下雪、下冰雹呗,这是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也许有人说“天上还会掉馅饼”,确实,睡觉时也许会梦见天上下金子、下银子、下馅饼……  相似文献   

15.
聚会时,当人们发现我是一个地震学家时,他们首先提出的问题通常是:“下一次地震将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这表明:①大多数人对地震感到好奇和害怕;②人们认为地震学家能够预报地震。地震预报研究已经进行100多年了,但都没有成功。因此,对这种预报研究一直有持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在撰写科技学术论文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要阐述哪些观点和论据?用什么方式来表达?针对的读者群是谁?准备投什么期刊?其又有何具体的文体方面的要求?以上问题都必须有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臧敬 《地球》2012,(1):82-83
2010年4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称《响应与对策》)。通知指出,在浅层地热能开发上,计划用三年时间查清我国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中国浅层地热能的分布状况与开发特点是什么?浅层地热资源推广与利用情况怎样?  相似文献   

18.
陈海燕  张运强 《地球》2023,(4):66-69
<正>当翻开化学元素周期表,除了主表外,你会发现下面有两排单独列出的元素,第一排是镧系元素,第二排为锕系元素。它们就像两个大家庭,在100多个元素中自成体系。其中十五个镧系元素和周期表中的钇和钪元素又构成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家庭——稀土元素。“稀土”从字面意思看是“稀有的土”,其实名不符实,从地壳含量看,这种矿产资源并不稀缺,也并不显得土里土气。稀土的发现过程也是一个曲折传奇故事。如今这十七兄弟作为工业的“味精”,在多个领域大显神通。  相似文献   

19.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身不停顿地运动的结果。认识和掌握地震及其规律问题,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世界观的斗争。 能不能“知天”?孔丘、孟轲之流大力宣扬“天命论”鼓吹“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胡说什么“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老聃、庄周之辈则大谈“至人无为”,什么“死生、存亡、穷达、贫富……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总之,他们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让奴隶们永远受压迫和剥削。因此,他们就欺骗人民,愚昧人民,他们利用人们当时对“天”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观点再交锋     
《地球》2011,(5):22-22
对于张博庭等“挺坝派”的高调回应,徐道一和孙文鹏等“反坝派”是如何看待的?3月13日,《地球》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徐道一和孙文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