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鉴于基性-超基性岩及其有关矿产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积累的岩石化学资料日益增多,对其加工整理确实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任务。因此,必须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比较简便的岩石化学计算方法,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在运用国内一些主要方法的基础上,吸取了前人的优点,利用几个比值,反映超基性岩基性程度和镁铁组分的变化关系,并通过简便的计算即可确定橄榄石和辉石的含量,进行岩石定  相似文献   

2.
超基性岩和基性岩常常伴生,而且两者有时是就地分异而成的。为适合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化学成分特点,我们曾拟定一种计算方法及图解,并在我国试用。经过几年来的生产及科研实践,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与补充。其目的是要把岩石的化学分类和实际矿物分类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前言岩石化学计算与图解是研究岩石尤其是岩浆岩的重要方法。C·I·P·W、P·尼格里、A·H·查瓦里茨基、A·里特曼等先后提出了许多计算及作图方法,对岩石化学研究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超基性岩的某些特殊性,使得广为岩石工作者采用的一般计算及图解方法不能明显反映其特有的规律。近年以来,随着铬、镍、钴、铂等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地质工作的深入,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拟定了超基性岩的岩石化学计算方法,对超基性岩岩石化学研究作出了贡献。1959年索波列夫对查氏图解作了修改,提出了专为超基性岩的岩石化学计算及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所积累的岩石及矿石全分析以及岩矿(?)定资料,对某地超基性岩体中铬铁矿矿化问题作进一步探讨。一、岩体地质情况简介某超基性岩体位于黄陵台凸基底之西南部,受前震旦纪黄陵褶(?)区的北西西一南东东向断裂构造控制,走向北67°西,呈条带状分布,面积约14平方公  相似文献   

5.
云南三江口地区超基性岩岩石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口地区超基性岩按岩石类型可分六种,岩石的m/f值小于6 5,属铁质超基性岩,呈包体状产于下二叠统木星土岩组(P1mx.)及上二叠统洛吉组(P2lj)中,与其为同源异相产物,形成于板块裂陷环境。岩浆活动时期大致为晚古生代 早三叠世早期,可能代表古特提斯形成的早期阶段。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和恢复该区古构造格局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对攀西裂谷南段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岩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岩石化学进行了详细研究。单斜辉石和霞石是该岩体的主要造岩矿物,两者互为消长,在霞霓钠辉岩、霓霞岩和磷霞岩中以不同比例组合。辉石多见环带结构,辉石包裹橄榄石的包裹结构和反应边结构发育,共同指示岩浆的快速侵入结晶过程。橄榄石捕掳晶的Fo=75.43~77.42,明显高于同期结晶橄榄石的Fo值(72.02~72.95),可初步判定母岩浆经历了早期的橄榄石分异。通过对全岩主要化学成分及相关组合参数(M、CA、AR、SI、DI)的研究,判定母岩浆系钠质强碱性Si不饱和岩浆。在Harker图解上MgO与其他氧化物均呈良好的相关关系,指示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控制的分离结晶作用。lgSI与主量氧化物成分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指示岩浆演化过程中很少或未受到大陆地壳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二十余年来,在延边地区寻找铬、镍、钒、钛及磷灰石等矿产过程中,先后发现一百四十余个按带成群分布的基性——超基性岩侵入体。这些岩体,由于其原始熔浆成分及形成的深度、温度与压力和时代的不同,以及其成岩过程中所经历的同化——混染作用、液态熔离及结晶分异作用等能差异性,而具有不同的化学成份及成矿专属性。鉴于岩浆矿床的成矿专属性,归根结底是由母岩体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本文旨在研究岩石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延边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的成矿专属性,以资技矿与科研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疆早古生代超基性岩集中分布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东起科克沙依河东岸,西至汤格巴斯道西河岸.东西长65公里,宽8—18公里,地理座标:东经82°45′—83°38′,北纬45°04′—45°19′(图1).从构造方面来看,该时代超基性岩集中分布于达尔布特大断裂(北东向)及布尔克斯台大断裂的南侧.岩体一般受该大断裂的次级构造控制,往往在断裂交会处形成较大的岩体,如唐巴勒超基性岩体.受北西向布尔克斯台大断裂控制的超基性岩体呈北西向分布;受北东向达尔布特大断裂控制的岩体呈北东东向(近东西向)展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出露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南侧的中仓地区超基性岩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仓地区超基性岩的岩石类型以方辉橄榄岩为主,少量为纯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岩石均发生了强烈的蛇纹石化。主量元素方面表现出高Mg(MgO=34.41%~39.29%)、高Cr(Cr_2O_3=0.29%~0.57%)、高Ni(NiO=0.19%~0.34%)、低Si(SiO_2=32.47%~40.54%)、贫Al(Al_2O_3=0.35%~5.79%)、低Fe(FeOT=6.10%~10.51%)的特征,其Mg~#值为87.59~92.96,m/f值为7.06~13.21,属典型的镁质超基性岩。稀土元素总量极低,ΣREE为0.79×10~(-6)~2.09×10~(-6),经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微弱富集-微弱亏损的近平坦型,其(La/Yb)_N为0.49~3.37,具明显的正Eu异常(Eu/Eu~*=1.87~2.86)和负Ce异常(Ce/Ce~*=0.45~0.82)。微量元素明显富集Ba,Sr等元素和亏损Nb,Ta,Ti等元素。中仓超基性岩属变质橄榄岩,是SSZ型蛇绿岩的底部组成单元,由原始地幔经约3%~17%部分熔融形成的亏损地幔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1.
顾鹏 《地球化学》1983,(2):170-177
The most productive chromite ore deposits are formed by crystallizing from chromite-ore magmas under definite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The formation of chromite ore is controlled mainly by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of ultrabasic magma. How to diagnose uitrabasic magmatie differentiation is ke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chromite ore. It is considered that chromite ore is derived from ulttabasic rocks. The rock-forming minerals include olivine, pyroxene and spinel. The minerals are well homomorphous minerals. The contents of major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se minerals show little variation. On the contrary in those ultrubasie rocks which show no association with chromite ore deposits the contents of the elements vary over a wide range. Abundant data available.indicate that chromite ore deposits arc derived from chrore.ire-ore magmas resulting from the 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of chromic elements. Since the 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of chromic elements follows the statistical law,we must study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ehromite ore from the statistical point of view. If chromite ore is formed from spinel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ation o.r other dynamic actions, we must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chromite ore from the dynamic viewpoint.  相似文献   

12.
13.
笔架山东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的新疆北山地区,是笔架山岩带中最东边的一个岩体,岩体形态为椭圆状,出露面积约5 km2.由含长单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含橄辉长岩、辉长岩以及辉绿岩组成.含橄榄石较多的岩石属拉斑玄武岩系列,而辉长岩属钙碱性系列.岩相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辉石、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Nd、Sr、Pb同位素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岩浆与围岩之间存在物质交换.笔架山东岩体的岩浆源区为OIB型地幔源区,原生岩浆为高镁拉斑玄武岩浆[w(MgO)=11.2%],这些性质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其他基性-超基性岩体的特征相似,表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二叠纪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源区主要为OIB型地幔,可能与地幔柱有关.  相似文献   

14.
岩石的化学成分研究是鉴定岩石、确定岩石类别、恢复原岩、讨论岩石形成条件、对比岩石特征等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岩石学计算方法中,列文生——列信格(1897)、奥森(1899)、尼格里(1923)、查瓦里茨基(1935)、库兹涅佐夫(1947)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尽管他们的一些方法用电子计算机时代的今天的认识水平去观察,显得那样简陋和落后,但仍未失其应用价值。然而,以往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单元分析方法,而且计算上受到工具的限制,不可能处理大量数据。有时人为的把各种变量归并,致使许多有价值的原始信息,就只因其不适合预想的分类而被略去,这种以定性的与经验的理论为特征的方法,已经为很多学者质疑和批评,并且人们在不断寻求岩石化学的定量计算的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湘东北中生代基性岩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东北基性岩脉以 K2 O/ Na2 O<1,K2 O+Na2 O在 3.0 3~ 5 .5 7之间为特征 ,属陆内拉斑玄武岩系列 ,部分煌斑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富 L REE,δEu负异常不明显 ,其形成主要受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制约。岩石微量元素总体上具有富集地幔 (EMII型 )洋岛玄武岩 (OIB)特征 ,富集 Nd,P,Cs,而 K,Rb,Sr,U,Th等富集程度不明显 ,Ta,Nb略有富集。湘东北的北部地区基性岩脉虽表现出 Ta,Nb,Ti亏损 ,但 L IL E并不富集 ,可能反映地壳混染程度的增强 ,基性岩脉的特质组成与湘东南玄武岩类岩石基本一致。推测两者应具有同一个地幔源区。依据侵入关系和区域对比 ,认为湘东北基性岩脉的形成是早白垩世以后晚燕山期岩石圈拉张 -减薄作用产物 ,湘东北基性岩脉所处的构造环境应属于整个湘东南岩石圈伸展 -减薄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某超基性岩体的原生流动构造(辉橄岩中由辉石组成的流层及纯橄榄岩中由附生铬尖晶石构成的流层)十分发育(图1),其分布也很有规律,产状亦较稳定。作者在进行室内研究时,发现同一薄片中各橄榄石颗粒的干涉色极其相似;费氏旋转台的研究发现在同一切面上的原生造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的光性方位也比较相近,因而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为了阐明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同时也为了了解岩体原生构造与分异作用和成岩过程的关系,我们作了一些岩石显微构造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超基性岩岩石显微构造的研究,是作者初次尝试,若干现象尚未能完善的加以解释,希读者指正。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何作霖教授的指导,朱寿华、郭金弟和何永年等同志也给了许多帮助,作者仅向他们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已知岩浆硫化铜镍矿床,主要是与分异的基性侵入体,或基性—超基性侵入体有关;而与独立的超基性岩体有关的矿床,甚为少见。而且过去已知的岩浆铜镍矿床,往往规模甚小。本文则系介绍一个含硫化铜镍矿床的超基性岩体的地质-岩石特征,希能借此引起我国地质工作者的注意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出露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衣珠兴拉地区超基性岩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Pb-Nd-Sr同位素等研究表明:岩石类型为强烈蛇纹石化的方辉橄榄岩,具有富MgO(45.33%~47.70%)、贫CaO(0.15%~0.37%)和Al2O3(0.08%~0.39%)、低TiO2(0.011%~0.014%)的特征;稀土元素含量低于原始地幔,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平缓右倾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和弱负Ce异常;过渡金属元素表现为不对称的配分型式,在Ti和Cu处形成明显的负异常;岩石具有高(87Sr/86Sr)i、低εNd(t)的特征。上述特征表明,衣珠兴拉超基性岩相当于SSZ型地幔橄榄岩,由原始地幔经15%~25%部分熔融形成亏损地幔岩,形成于洋内岛弧环境,在俯冲消减作用过程中,混染了20%~40%的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变质杂岩中的新太古代变质基性岩主要由变质辉长岩、绿泥石片岩及角闪岩组成。根据稀土配分模式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组:第一组具有平坦的稀土配分型式,稀土总量比较低(29×10-6~52×10-6),显示弱的Eu负异常及无异常(EuN/EuN=0.84~1.02),轻稀土略有亏损到弱富集(LaN/YbN=0.86~1.3),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具有平坦的分布模式和明显的Zr负异常,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类似于大洋高原拉斑玄武岩,代表了地幔柱形成的高原玄武岩的残余。第二组稀土总量明显高于第一组(34×10-6~116×10-6),具有轻稀土富集的配分型式(LaN/YbN=1.76~4.34),弱的Eu…  相似文献   

20.
王烨  李碧乐  吴琼  王国志 《世界地质》2017,36(2):441-451
对孤山子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确定了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该杂岩体主要由辉石岩和角闪辉石岩组成,元素地球化学上,贫SiO_2(34.28%~49.22%)、K_2ONa_2O、富MgO(4.54%~13.26%)特征,属碱性系列岩石。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La/Yb)_N=8.14~36.19,Eu异常不明显,稀土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布模式相似,为上地幔富集地幔熔融。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K)和LREE(如La和Ce),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HREE。样品Nb/U、Ce/Pb和La/Sm比值显示岩体经历了有限的地壳混染。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岩石锆石U-Pb年龄分为3类:一类锆石U-Pb年龄为(1 392±10)Ma,应为孤山子超基性侵入体侵位过程中捕获的碎屑锆石;第二类锆石U-Pb年龄为(274.5±2.1)Ma,为岩浆侵位时形成的锆石;第三类锆石U-Pb年龄为(53.02±1.1)Ma,为热液锆石。研究认为,岩体的岩浆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可能受晚古生代古亚洲洋俯冲洋壳的脱出流体迭加作用和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岩体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