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1年7月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先生逝世一周年。李吉均先生1933年生于四川省彭县,1956年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被推荐到兰州大学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地貌学家王德基先生。1958年研究生肄业后留校执教,一直坚守奋斗在兰州大学。自1958年参加施雅风先生领导的中国科学院祁连山高山冰雪利用研究结缘冰川起,长期从事冰川学、  相似文献   

2.
《冰川冻土》2000,22(4):394-395
李吉均,男,汉族, 1933年10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彭州市(彭县). 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 1956~1958年在兰州大学读研究生后留校工作至今. 1962~1963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进修; 1984~1985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大学访问工作; 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兰州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西部资源环境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理学科评议组组长、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亚洲冰川组主任. 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甘肃省人大常委、政协委员、兰州大学地理系系主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等职务. 学术成就 李吉均院士长期从事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研究和教学工作,特别是有区域特色的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地貌演化、高原隆升及其对我国自然环境形成的影 响研究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对我国干旱环境的形成演化有独到见解. 李吉均院士的主要成就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从事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的科学研究工作,在青藏高原隆起过程、黄河起源、现代冰川与中国东部第四纪古冰川、黄土地层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有重要突破. 主要学术贡献包括: 提出青藏高原的上升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 1979年即指出高原第四纪以来整体断块加速上升3 500~4 000 m,近年又指出青藏高原分别在3.6 Ma、 2.4 Ma、 1.6 Ma前发生强烈运动. 约2.4 Ma前,高原海拔超过2 000 m,导致了现代意义的东亚季风,黄土从此开始堆积. 这一创见性研究被公认为经典,在国内外被广泛引用,其后众多的研究都未超越这一理论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马东涛  李爱弟 《冰川冻土》2014,36(6):1609-1614
正0引言2014年4月27日16:00,我国泥石流科学研究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李鸿琏先生在兰州辞世,享年82岁.李鸿琏先生自1958年大学毕业后,追随我国冰川冻土和泥石流科学创始人施雅风院士开始从事冰川和泥石流研究,对我国泥石流科学研究事业的开创、发展和  相似文献   

4.
郑本兴 《冰川冻土》2011,33(3):703-705
中国是欧亚大陆冰川最多的国家,也是中低纬度地区山岳冰川最多的国家,现代冰川近6万km2,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高山区.1957年以前,只有西方探险家和少数中国学者进行过一般性考察研究.1957年夏,我和唐邦兴随施雅风先生横穿祁连山西段,进行中国地貌区划路线考察时,登上了党河南山北坡的马厂雪山冰川,深深地感到冰川融水与荒漠绿洲的关系,水就是生命线的含义.施雅风先生回到北京以后就向中国科学院领导汇报,提出开展祁连山现代冰川考察和融冰化雪试验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竺可祯副院长的支持,于1958年成立中国科学院甘肃青海综合科学考察队冰川分队,融冰化雪试验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朱岗昆先生带领苏从先、杨颂禧等进行;冰川考察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理所施雅风先生带领郑本兴、朱景郊、王宗太等进行.  相似文献   

5.
编辑按杨怀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在地貌与第四纪科学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前不久,杨先生因病逝世.<第四纪研究>特刊载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杨达源教授等撰写的纪念短文,以表达学界对先生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6.
《冰川冻土》1998,20(3):209-212
1998年5月5日至5月8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举办了以“冰芯研究与全球变化”为主题的国际高级讲习班参加这次高级讲习班学习的除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外,有许多来自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地学各所和兰州大学...  相似文献   

7.
著名地理学家、岩溶学家、海岸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敬爱的任美锷先生因病于2008年11月4日12时05分在南京仙逝,享年96岁.先生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8.
边效曾     
边效曾,山东省济宁市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46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地质系后,即在前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解放后,曾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部华北地质局、北方地质总局工作.1958年起历任福建省地质局总工程师,福建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所长,地质部援越地质专家组副组长,福建省地质学校兼任校长,福建省地质矿产局副局长等职.并先后担任福建省地质  相似文献   

9.
李璞,我国著名岩石、同位素地球化学家.山东省文登县人.1942年6月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1945年获硕士学位,1947年8月去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1950年10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回国.他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办公室秘书,中央文委西藏工作队队长,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全国登山协会顾问,地质学报编委,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等职.  相似文献   

10.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8,43(1):49-49
著名沉积地质学家、沉积矿床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连俊先生,2007年12月2日0时15分因病仙逝于北京,享年95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董申保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19日18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12.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1,(4):F0002-F0002
刘嘉鹿院士 男,1941年5月生于辽宁省北镇市,满族,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1967年于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1968年被分配到辽宁省地质局营口地质大队任技术员,1973年调吉林冶金地质勘探研究所任室主任;1978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先后师从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德封、刘东生主修地质年代学和火山地质学,以优异成绩先后于1981、1985年分别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被国家学位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相似文献   

13.
杨达源 《第四纪研究》2009,29(6):1170-1171
编辑按 杨怀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在地貌与第四纪科学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前不久,杨先生因病逝世。《第四纪研究》特刊载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杨达源教授等撰写的纪念短文,以表达学界对先生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4.
<正> 全国首届现代古生物学及地层学研究生学术讨论会是根据中国科学院教育局90年51号文件精神,并在院教育局的指导和大力资助下,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人教处—研究生会筹备,于1990年11月16日—19日在南京召开。会议收到论文和论文摘要42篇,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地质所、兰州地质所、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贵阳地球化学所、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国家教委所属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保定师专;地矿部长春地质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6月25日在兰州大学成立,施雅风教授任主任,李吉均教授和崔之久教授任副主任。 近年,随着现代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第四纪研究突飞猛进。深海岩芯氧同位素比值变化曲线的建立,陆上黄土-古土壤沉积系列的研究,南极冰盖钻孔气候信息的分析,海平面长期演变记录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顾知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3月19日9时51分在南京逝世,享  相似文献   

17.
《古地理学报》2008,10(1):I0001-I000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地质学家、沉积学家、沉积矿床学家、我国沉积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连俊先生,于2007年12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相似文献   

18.
著名地理学家、岩溶学家、海岸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敬爱的任美锷先生因病于2008年11月4日12时05分在南京仙逝,享年96岁。先生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19.
《地质论评》1965,23(1):75-78
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著名的古植物学家斯行健先生,因脑溢血不幸于1964年7月19日在南京病逝,他的逝世是中国地质、古生物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斯行健先生字天石,1901年生于浙江诸暨县。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8年赴  相似文献   

20.
经中国科学院1999年5月24日批准(科发资字[199910227号),新一届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组成如下。名誉主任:刘东生名誉副主任:张宗枯名誉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文启忠王思敬石元春任美愕刘东生孙枢孙殿卿安志敏朱显漠吴汝康张宗枯张彭局李吉均陈述彭周昆叔侯仁之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