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从芬兰湾的海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特征出发,介绍了芬兰湾面临的主要海洋环境问题,分析了芬兰政府保护和管理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及管理方面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1981年8月中旬,我乘“潘德拉Ⅱ”号到圣劳伦斯湾,参加了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第8151—52航次用下潜器PiscesⅣ号(派塞斯)进行“在自然水环境中悬移质泥沙的物理行迳”的专题调查。 圣劳伦斯湾位于加拿大东部,界于纽芬兰、魁北克、新不伦瑞克与新斯科舍省之间,系沿NE向的圣劳伦斯河支谷与NW向的主河谷,由张裂断陷而成的一个内陆海湾。NE与NW  相似文献   

3.
C.  HH 赵奎寰 《海岸工程》1997,16(3):75-80
通过对芬兰湾第四纪沉积断面声学探测和地质钻探结果发现与波罗的海盆地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4种结构杂岩体。结构杂岩体的形成受结构和冰川动力作用控制,还受海底地形制约。水动力作用对与海相有关的新杂岩体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些作用增强了海底侵蚀作用,并形成了复杂的堆积一侵蚀组合形态,即现时所称的海底流地质痕迹。本文以科学考察船“瓦维洛夫院士·谢尔盖”号第9航次于芬兰湾东部进行声学探测和地质钻探获得资料为基础(1991年,见图1),声学探测使用的是多道回声探测仪,波段为2.5~5.okHZ。在软底质,探测深度达几…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北欧地中海”的波罗的海自北到南环绕着瑞典、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与丹麦八国,其中东部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立陶宛三国又因地缘相近、历史文化相似而被国际社会统称为“波罗的海国家”。从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到加入北约、欧盟及欧元区,爱沙尼亚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得到上升,成为了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竞争的前沿阵地。爱沙尼亚本不靠近北极,但与之毗邻的芬兰和俄罗斯均属北极国家,近年来芬兰和挪威热烈讨论的“北极铁路”将这个非北极国家拉进北极视野。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宽输沙、沿岸输沙、海图对比及钻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乳山湾内泥沙运移趋势及蚀淤量变化两方面问题,蚀淤分析将乳山湾划分为:东汊、西汊、潮流通道和口门4部分进行讨论。研究认为乳山湾以河流来沙为主,湾内泥沙主要被落潮流带出湾外,在口门附近沉降形成落潮流三角洲,湾外两侧岸段破波带泥沙主要向口门方向运移,而悬移质泥沙主要被涨潮流带向湾顶。淤积区域集中在东西两汊及口门附近,潮流通道以侵蚀为主,东汊淤积速率为0.4~13.2 cm/a,口门附近淤积速率为6~20 cm/a,潮流通道侵蚀速率在5.7~23 cm/a之间。  相似文献   

6.
1994年8月,俄罗斯与瑞典联合海洋考古考察团对200年前维堡海战中葬身海底的一艘舰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揭开了波罗的海海战沉船的秘密。回顾维堡海战维堡湾,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的入海处。18世纪的沙俄为了取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与瑞典进行了多次交战,其中1790年8月3日的维堡海战可以说是俄瑞争夺控制波  相似文献   

7.
汇泉湾是青岛市最主要的海水浴场,湾区浴场的沙滩沙质退化及细沙流失现象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研究上述现象的成因,为汇泉湾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我们于2015年1月和9月在汇泉湾进行了水文、泥沙和悬浮物的综合观测,并基于FVCOM建立了汇泉湾高分辨率的水动力模式,模拟了汇泉湾及其临近海域的水动力环境。结果显示:汇泉湾常年存在一顺时针(即反气旋)环流,它有利于携带泥沙从湾的西侧进入而从东侧流出;环流中心区流速弱,泥沙不容易被带走,沉积物粒径较小。汇泉湾海域沙滩沙质粗化且流失的原因主要为:波致流引起的沿岸输沙将湾口西侧岩石剥蚀的较粗的细砂和粉砂搬运至浴场沙滩,而较细的泥沙容易地从东侧流出湾区。  相似文献   

8.
普兰店湾位于辽东半岛西侧(图1),呈喇叭状,伸入陆地30余公里。湾口向西南朝渤海敞开,三面被低山、丘陵环绕,分水岭近逼海岸。湾内水域狭窄,岛屿与残礁众  相似文献   

9.
乐清湾水交换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EFDC模式模拟研究了乐清湾水交换的三维过程和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计算水示踪剂质量浓度分析水体置换过程。结果表明,乐清湾水交换主要是由鹿西岛两侧流入的外海水体与湾内水体的交换,以及乐清湾口门西侧附近的湾内水体与瓯江北口径流冲淡水之间的交换。从口门到湾顶,水交换能力差别较大。以最窄的连屿至打水山断面为界,以南水体1个月基本可以完全交换,而以北水体2个月后仍然无法交换至湾口水平。连屿至打水山断面以北地形复杂,岛屿较多,污染物主要通过岛屿间的潮汐汊道输运,断面的瓶颈效应也使得断面以北的水体交换能力稍弱。在口门附近90%以上的水体被外海置换所需时间不到5 d,而此时湾顶水质未有太大改变;15 d左右,80%湾内水体被外海水置换;90%湾内水体被置换仅需40 d;70 d时的水体置换率达97%。  相似文献   

10.
防城湾是南海北部湾北岸的一个溺谷型小河口湾。该湾位于广西东兴县境内,三面由丘陵环绕,东西两侧被企沙半东和白龙半岛环抱,湾口朝南,海湾南北伸展达30公里以上。渔(氵万)岛将其分为东西两半,西为防城港,东为暗埠江水道。湾北有防城河注入,自然条件优越,广西防城港即建设在这里。防城湾是由志留系砂岩、页岩和侏罗系砾岩、页岩构成的低缓剥蚀丘陵基岩海岸。现代海滩不同岸段分别由砂、淤泥或砾石组成。潮间浅滩局部地段,生长着低矮的红树灌丛,虽然不能构成红树林海岸类型,但却反映着亚热带的自然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