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建筑师提供图纸还是建筑?面对这一问题,中国的建筑师或设计院长们会觉得问题很幼稚。当然是图纸!建筑是施工方的事儿。那什么是建筑师(设计院)的产品?当然是图纸。那业主要什么呢?是要图纸、要模型吗……显然,业主找建筑师(设计院),要的是建筑,能挡风避雨的建筑。只是目前的现状是,中国的建筑师(设计院)只能提供图纸,而且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以下简称"传统建筑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传统建筑分会的成立,能够对传统建筑行业以及我国整个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弘扬发展发挥很好的引领作用。参加传统建筑分会成立大会,看到有这么多单位、同志有志于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并积极就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有这么多的学者、专家、建筑师和工程师从事这项工作,我很感动。我相信,传统建筑分会的工作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3.
面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中国现代建筑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廿年来,中国建筑师的创作思想空前活跃,整体水平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建筑师的能量在难得的建筑历史机遇下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挥。伴随着西方建筑思潮的引入,外国建筑师大量参与到中国的设计实践当中,这对中国的建筑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30年中,中国建筑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向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师学习,  相似文献   

5.
<正>近来,关于建筑文化乱象的讨论引起了诸多社会关注。城市建设中媚洋、贪大和求怪现象,反映了建筑文化的缺失和不自信。建筑创新的艰难和建筑师的工匠化与无奈,折射出了扭曲的政绩观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要解决并非朝夕之事。本文试以建筑师的职业定位为切入点,剖析建筑师的权利和责任,并从完善建筑市场管理体制的角度对建筑师职业定位的回归进行探讨。国内外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国际上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建筑项目全过程服务者关于建筑师的职业定位,不同国家是有  相似文献   

6.
就中国当代建筑实践而言,现在和将来都将是一个吸收和发展的时期,目前作为建筑师还必须容忍空间形态杂乱、建筑景观质量低下的建造现象在城市的许多角落蔓延。通过鸿业豪庭的创作体会来表明:在今天的建筑实践中,建筑师更多要做的就是如何在各种限制中去折中,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去表达其应有的秩序。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06,(1):I0014-I0016
改革开放廿年来.中国建筑师的创作思想空前活跃.整体水平也有明显提高。毫无疑问.这一变化是与我们广泛开展了与世界(主要是西方)的交流分不开的。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强势文化——西方建筑文化的涌入.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在短短的十几年间.长期以来在占主导地位的仿古之风已迅速被仿洋之风所替代.放眼中国大陆.地无分南北东西,  相似文献   

8.
测站規范第一冊將“水文站”改名为“流量站”了,我对这一改变略有意見。为什么要这样改呢?水文测站暫行規范問題解答匯編上沒有說出道理來,僅是說根据站網規划的組織原則作了修改。但我認为把“水文站”改为“流量站”是不恰当的。中国有水文历史以來都称水文站,外国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酒杯     
小的时候,对父亲的酒杯特感兴趣,印象里,父亲酒杯一响,就会蹦出我喜欢的花生米,有时还有朝思暮想的玩具。但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只用那么小的杯子喝,比我们小孩子用的碗还小很多,为什么不用大茶缸喝呢?  相似文献   

10.
<正>"克服建筑的存在性,推出一种永久性的,怎么看都是建筑的建筑,打破形式与功能之间所谓的必然联系,是我建筑设计中的重点。"[1]——彼得·艾森曼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图1)[2]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师之一。同时,他还是纽约建筑师协会的领导者,是当今国际著名的前卫派建筑师,美国建筑界对他的作品有颇高的评价。他首创性地通过自身领域的工作来证明当代文化是一个交互影响的连续体,而所有的文化现  相似文献   

11.
建筑是时代的史书,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的集中反映。建筑师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创造者和魔术师,建筑师要当人类的仆人,不可做人类的罪人。优秀的建筑创作来自建筑师的灵感、激情、苦思、奉献、博学的知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平庸建筑师容易,做有成就大师很难。建筑作品是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个人不可贪天之功。本人作品集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自一九九五年我国举行注册建筑师考试和实行注册制度已经有六年多了。实行注册建筑师制度应该说是我国建筑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要形式,也是我国建筑市场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的需要。大家都知道,注册建筑师每两年需要注册一次。有的注册建筑师因种种原因需工作调动也需要重新注册。不管是继续注册还是重新注册。在每次注册时都要注册建筑师所在的工作单位提供一些有关注册的材料。这些材料中有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俞孔坚的神情和话语,处处流露着他对于土地的热爱与忠诚。“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土地是生存的基本资源。近20年以来,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变迁,也改变着人们对于土地的信仰。然而,对于土地的情结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财富,是一种历史的遗产。它会告诉我们,这么多人口在这么少的土地上怎样生存,怎样发展。”“如果我们抛掉了善待土地、热爱土地的传统,也就失去了信仰,没有了根。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隔断了人与土地之间的精神的联系,城市发展中出现了大量挥霍土地和破坏大地生命的现象,这直接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不适合人的生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必须像祖祖辈辈在土地上耕耘的农民一样珍惜和善待土地,而这就要求重建人与土地之间的精神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徐志勇 《浙江地质》2010,(10):15-18
我常常在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甚至持完全相反的观点?社会上。为什么有些人会连自己的孩子或亲人都亲手杀害?又有些人,自己省吃俭用,却把辛辛苦苦省下来的钱捐给别人?人与人之间的想法和行为,竟会相差这么大?后来,接触了一些关于人性方面的话题,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对上面的这些问题,也找到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归根到底,其实都是人性的表现。所以,我就从人性这个话题来谈谈什么是人性,怎样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从而提高自身的身心修养。  相似文献   

15.
正"当建筑师开始关心社会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不在乎做一些"差建筑",甚至不把自己当成建筑师。把设计作为工具,来解决设计以外的事情,因为设计在设计之外会更有力量。"——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1]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图1)[2],201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智利人。普利兹克评委会给予他高度赞赏: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为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提高中国建筑师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加快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的步伐,中国建筑学会组织发起的“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推介活动于近日公示候选名单。  相似文献   

17.
吴文……几乎没有人能够给建筑明确一个被公认的、完整的定义,因为这早已不是重要的了,出发点不同,演绎的内涵与外延也完全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建筑的生命是其艺术的含量——与功能的结合、乃至超越功能。我个人倾向于把“光”、“空间”、“形体”作为建筑的主题,以建筑的“比例”代言,从而免去了自圆其说的牵强,免去了反复解释的喋喋不休。从而使我们的心态在跨越了世纪线以后,是平和的、不慌乱的、有信仰的……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主任建筑师1966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90年7月毕业于上海城建学院建筑系1990年7月进入上海建…  相似文献   

18.
关于传统,我认为,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人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潜意识中的传统是不会消亡的,即便作为文化基因的传统发生了变异也仍会一直存在下去,这是隐性的传统。但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如各地的风土建筑遗产,却会在城乡改造中越来越多地走向消亡,这是显性的传统。从目前现状看,显性传统的宿命很不乐观。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年底,由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的建国初期陕西现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召开,会议同期举办了20世纪50年代在西安建成的经典建筑作品展览,以纪念著名建筑师洪青(1913年~1979年)。洪青留给我们的"遗产"不仅有数十项建筑作品,还有一系列至今看来都极为珍贵的建筑思想:在对西方古典建筑的认知上,他集毕生精力追求中西建筑文化融合且最终体现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在建筑装饰元素理念的认知上,他强调,要将西方古典装饰手法本土化,创造  相似文献   

20.
正"光一直在我的作品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很喜欢早期的立体派雕塑,没有了光,就无法欣赏它们,建筑也一样。对我来说,光对建筑实在是太重要了,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我在设计建筑时最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贝聿铭贝聿铭(I.M.Pei,图1[1]),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贝聿铭荣获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在颁奖典礼上,评委给予了他这样的获奖词:"贝聿铭向我们展示了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作品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