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描述地球表面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系统工程。本文回顾了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历程,介绍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产品的特点以及其提供服务政策。 相似文献
3.
简单介绍了海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包括数字线划图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以及元数据库五个子库的逻辑设计,以及数据库建库的步骤,包括数据入库前检查,数据库结构设计和数据入库。 相似文献
4.
5.
分析了山东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现状,阐述了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的作业方法、主要更新内容、技术路线,提出了及时更新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方法,从基础资料的获取与收集,变化要素属性信息的分析确定,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精度,矢量要素采集的方向,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完整性,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现势性,属性项赋值的正确、完整性,更新后要素的逻辑一致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生产作业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分析了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保障产品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库中基础地理数据质量控制与属性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地理信息是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介绍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标准,分析了基础地理数据入库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对基础地理数据快速进行属性检查和批量修改编辑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经过8年的奋战,国家测绘局在2006年初建成了国家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库,包含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核心地形要素(DLG)、地名(GN)、土地覆盖(LC)、数字正射影像(DOM)及相应的元数据(MD)等7个子数据库和整体集成管理系统,图幅数量超过2400多幅,数据总量达5.3TB。为目前覆盖全国规模最大、内容丰富、精度高的多数据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工程量巨大,工程技术和管理十分复杂。在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针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与数据源状况、数据生产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等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国内外的先进与成熟技术,在数据生产、数据库建库及数据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刘智勇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07,4(3):43-45
基础地理信息是信息时代地球空间信息的基础和其他各种信息的空间载体与框架。基础地理信息不仅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化决策的依据和政府信息化、网络化的重要信息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基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地名中出现生僻字的情况,如何录入、显示这些生僻字一直是困扰数据库建设者的难题.本文基于国家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对地名生僻字的处理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地理国情普查矢量数据内业质量检查的实际工作,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元素及质量检查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着重阐述了地理国情普查矢量数据内业质量检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GEOWAYF GIS)是由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与北京吉威数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集数据采集、整理、质检、管理、维护、分发和应用于一体的全省多尺度(包括1:25万、1:5万、1:1万)、多源数据类型(包括DLG、DRG、DEM、DOM、地名等多种数据类型)以及多时态的空间信息技术平台。系统建立了多级基础地理信息的数据库.实现了广东省基础地理数据的高效存储和集成化管理,并提供了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控制,满足基础地理信息管理、专业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国土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本文从整体思维的角度阐述了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架构和平台的建设模式,随后着重讨论了基于数据安全的网络拓扑设计,最后通过增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例分析了基础地理数据动态更新、地图服务和权限管理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16.
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为基础地理信息的及时更新提供了持续、可靠的参考数据。本文针对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成果应用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实际需求,从数据转换、要素匹配、变化识别和增量更新等方面设计了基于地理国情数据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技术框架。针对要素相似性匹配和变化识别难题,从距离、面积和形状相似性等方面设计了面向几何要素匹配与变化识别的系列指标、算法和知识规则。研究成果在山东莱芜某地进行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对变化要素的识别精度达96.6%,极大地提高了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工作效率。研究成果不仅为基础地理信息增量式更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将提高地理国情数据成果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是一项规模化的信息工程,涉及全省范围1:10000地形图6400多幅,数据量达到500GB;通过1:10000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了大数据量、多类型空间的集成管理。本篇重点介绍山西省1:10000数据库建库中有关数据库设计、数据生产、质量控制、数据管理的部分情况。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在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过程中,通过项目组织实施,实行项目负责制,成立质量监督、检查组,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以及在各阶段所采取的各种质量监控措施,即三级质量检查及各种质量检查方法。从数据源的质量检查,图形数字化、属性卡片填写,到成果图的各图层数据各阶段的质量检查严格把关,保证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乡(镇)规划数据建库和质量检查工作实践,介绍了乡(镇)级规划数据库的内容,探讨了乡镇级土地规划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地理问题求解和地理科学研究建模环境建设的需求为导向,针对面向地理问题求解建模环境在利用多源异构数据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面向地理问题求解的数据表达模型(XGE-DRM)的研究。本文重点研究了多源、异构、跨领域地理数据的表达方式与组织规范,从原子数据层与对象组织层两个层次对XGE-DRM的基本原子构成与对象组成方式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地理数据的结构与语义进行解析,显式表达地理数据的结构与语义;在结构清晰、语义明确的情况下,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抽取与交换,最终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共享。实验证明,文中提出的数据表达模型能够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通用表达,解决地理问题求解建模环境平台下数据共享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