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遥感技术已成为区域地质灾害及发育环境宏观调查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研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应用法国SPOT5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调查与监测,按照建立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室内遥感解译、野外实地验证、室内再解译的技术路线,共解译出滑坡、泥石流灾害点1505处,并对灾害重点片区进行详细遥感调查.通过野外验证取得较好应用效果.SPOT5影像数据不但满足l:5万地质灾害遥感解译,且完全满足1:1万重点片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相似文献   

2.
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法在土壤盐渍化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问题,同时也是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对于盐渍化土壤的调查是合理利用土壤的前提条件。文章应用径向基(RBF)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多源遥感影像对北方某地区耕地土壤盐渍化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7,(3)
新疆是中国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省区之一。荒漠化和土地盐渍化是新疆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采用1994年和2012年TM数据为遥感信息源对新疆北屯地区荒漠化、盐渍化进行解译,并对北屯地区荒漠化及盐渍化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94到2012年,研究区土质荒漠化的面积减少173.94 km~2,砂质荒漠化、砾质荒漠化的面积变化不大;研究区轻度盐渍化、中度盐渍化和重度盐渍化面积分别增加71.28 km~2、4.10km~2和7.63 km~2,盐渍化程度呈现轻微扩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荒漠化发展前沿区域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1996年7~9月和1988年8~10月两个时期的LandsatTM遥感信息,分别对中国东北西部地区荒漠化发展前沿的典型区域吉林省乾安县的盐渍化、吉林省梨树县土地沙化变化和乌尔吉木伦河与新开河间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西部这三个区域的生态环境1996年比1988年有所恶化,主要表征为盐渍化和沙化土地向东有较强发展和蔓延,撂荒地显著扩大,与沙化土地面积量级接近。由此东北西部应该成为我国荒漠化和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
马奇 《浙江地质》2010,(12):17-20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0年度全省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0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10]145号)和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部署培训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今年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任务。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下面,我结合会议主题和年内地籍管理工作重点,谈四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分析土壤盐渍化与地下水特征之间的关系对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利用136个土壤剖面的540个土壤样品及相应地下水观测数据,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对伊犁河流域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计算分析了防止土壤盐渍化的地下水临界深度。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含盐量随地下水矿化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加的趋势;各土层含盐量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呈对数下降的趋势;当地下水矿化度介于1~3g/L、3~6g/L、6~10g/L与1~10g/L时,盐渍化土壤出现频率峰值所对应的地下水埋深分别为1.44 m、1.65m、1.83m与1.63m。为了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当地下水矿化度介于1~3g/L、3~6g/L、6~10g/L与1~10g/L时,地下水埋深分别控制在2.06m、2.49m、2.66m与2.24m以上。地下水矿化度越大,可在较大的地下水埋深范围内发生土壤盐渍化。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分析结果与对数拟合曲线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研究结果是可靠的。地下水埋深2.5m可作为防止土壤盐渍化的临界地下水埋深。  相似文献   

7.
松嫩平原近20年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6年(TM)和2001年(E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RS-GIS集成技术,对松嫩平原盐渍化土地的现状、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这15年中,松嫩平原盐碱地面积增加了21.7112×104 hm2,每年增加1.45×104 hm2,年平均增长率为1.4%.其中轻度盐渍化土地增加8812 hm2,年平均增长0.16%;中度盐渍化土地增加3.8306×104 hm2,年平均增长0.64%;重度盐渍化土地面积增加了16.9994×104 hm2,年平均增长了4.2%.气候变暖,降水减少,人为活动增强是盐渍化程度加重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分析黄土滑坡地质条件及发育特征,进一步统计分析伊犁谷地23处典型黄土滑坡形态及滑床、滑体等要素。结果发现,该区降水量及次数与滑坡发生频次正相关,多发生在春夏之交和夏季,集中在4—9月;滑坡主要发育在河谷南北两侧中低山及低山丘陵地带,1 300~2 000 m高程上最集中;具环河平原带状分布特征,沟谷和交通沿线较发育;山区滑坡类型中以黄土型为典型。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发生机制为"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水下渗→坡脚侵蚀→冻融循环→累积性破坏→坡体湿陷、蠕变→坡体突滑"多因素影响下,长达约20年的前期蠕变到2小时快速滑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14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10]145号),11月15—17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了第二次土地调查与遥感监测部署培训会。我省也立即对该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培训,认真完成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任务,并按时上报了各类成果。  相似文献   

10.
垦利县土地盐渍化及其发生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军 《山东地质》2014,(9):106-107
垦利县位于黄河三角洲扇缘地区,具有典型的三角洲地貌。土地盐渍化是垦利县土地质量问题的根源,是影响土地生产力发挥的最根本原因。分析研究垦利县土地盐渍化发生的原因、现状及变化趋势,对指导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怀龙  张晏 《辽宁地质》2010,(12):26-27
11月16日至17日,2010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会议的会场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地籍管理战线的调查人员、技术骨干齐聚北京,共商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大计,为国土资源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实时依据。经过两天的学习与讨论,与会者达成了共识。会议在统一认识、部署做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加快"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同时,也为“十二五”时期的地籍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河南地质》2012,(6):46-46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圆满完成贵州省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历时5个多月,克服了贵州气候恶劣、数据获取全国最晚、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省国土资源厅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我省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任务,5月22日顺利通过国家审查.  相似文献   

13.
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与植被发育和地下水埋深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银川平原内部植被生长最主要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也是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第一障碍性问题。基于遥感数据,结合表层土壤含盐量及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对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与植被和地下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表层土壤含盐量的增大,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逐渐减小,植被发育较好的区域土壤含盐量均小于3 g/kg;植被主要生长在没有盐渍化或轻微盐渍化的地区,在中度和重度盐渍化地区几乎没有植被发育;在枯水季节,研究区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下水位埋深为1.5 m,而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的地下水位埋深范围为1~3 m。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盐渍化土地开发中存在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传明  靳孟贵 《水文》2007,27(1):78-81
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盐溃化土地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西北地区盐渍化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上游灌区土地次生盐渍化、水肥利用效率低,下游地区水土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最后给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于浩  史杰  阮传明 《新疆地质》2022,(3):441-444
冬至前后是热红外数据进行地热异常信息提取的最佳时间窗口,利用多期Landsat8 OLI/TIRS遥感数据计算地表温度离散度,当离散度越低时,地球深部热源产生的“恒温作用”越明显,从而提高地热异常信息的准确性。以塔什库尔干断裂为主干,遥感解译提取研究区4条次级断裂,这些断裂构造为地热资源的形成、储存、运移等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条件。结果表明,遥感地热异常的分布受断裂构造控制,均处于断裂或断裂交汇处,提取的4处地热异常体与实地调查情况吻合,另一处新发现地热异常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西部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盐渍化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的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对干旱区盐渍化的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于田县为例,利用近30年来遥感影像,深入分析以于田为代表的干旱区盐渍化土壤的光谱特征及其空间特性,借助PCI图像处理平台,进行盐渍化土壤专题信息的提取,分析得出盐渍化动态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土地更新调查中遥感资料应用与调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斌 《吉林地质》2009,28(3):100-102,119
文章从介绍遥感技术方法入手,扼要阐述本地单位在土地更新调查过程中,有关遥感图像资料应用方面和图像处理的一些做法,提出目前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更新调查应以实际外业调查为主,内业解译为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以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CASI航空遥感数据作为采样带,对黑河中游绿洲灌溉区土地覆盖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空间格局进行遥感监测。设计了分层分类方法,综合采用基于像素和基于对象的2种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对航空样带区域进行土地覆盖制图。根据实地土地覆盖类型调查与目视解译,对样带土地覆盖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总体分类精度为84.2%,Kappa系数为0.793。与样带区域2007年Landsat TM/ETM+土地覆盖产品相比,高分辨率CASI航空数据能够对树木、草地与农作物类别进行有效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中游绿洲灌溉区内接近59.1%的地区为裸地与建筑用地;植被覆盖区域占39.8%,其中,农田34.9%,树木5.3%,草地仅有0.1%;而在农田区域中玉米为大宗作物,分类成数占96.1%。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与高分辨率的航空遥感数据能够实现对流域下垫面异质性进行有效监测,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提供高分辨率的下垫面类型信息。  相似文献   

19.
陕西大柳塔煤矿区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路线穿越调查和地面分辨率为2.5m的1:25000 SPOT5遥感影像解译,查明了研究区2005年沙漠化土地现状,采用TM遥感影像解译对比了1986年煤矿建设初期、1996年开发中期同时段土地沙漠化程度及面积。研究表明:20年来研究区土地沙漠化面积减少了11.67km^2。主要煤矿塌陷区土地沙漠化变化与研究区趋势相同,即重度、中度面积逐渐缩小,采煤塌陷区土地沙漠化没有出现加剧的现象。这一结论为该区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同时保护生态地质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国陆地卫星TM遥感图像资料,对成都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地查明了成都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分布规律,分析与评价了土地利用的合理程度,揭示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可为政府有关部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国土整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