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边地区为我国东部滨太平洋的一个重要金、铜 - (多金属 )矿化集中区。成矿带在时、空和物质组成上主要受控于中生代火山 -岩浆侵入作用 ,形成多种金、铜矿床类型组合的成矿带。在分析成矿带内不同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该成矿带的成矿系列 ,即斑岩铜钼、火山热液金银、次火山热液金银铅锌成矿系列。将成矿系列控矿条件和火山 -岩浆侵入作用相结合 ,探讨成矿系列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官房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南澜沧江火山岩带北段,属云县-景洪(火山弧)铜多金属成矿带。通过总结官房铜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认为该铜矿床是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该矿床主要成矿期为晚三叠世早期,区域性南北向澜沧江断裂控制了区域成矿带的展布;伴随火山活动形成的放射状断层、节理和玄武岩的气孔状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产出形态。岩浆作用晚期的含矿气液在产状陡倾的断层中形成以角砾状矿石为特征的透镜状矿体,在玄武岩气孔或裂隙中富集形成脉状或似层状矿体。  相似文献   

3.
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成矿的地质背景,三江地区域斑岩型铜矿为岛(山)弧型和大陆边缘断裂型,可划分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和扎多——芒康——祥云——金平等四条成矿带。根据对成矿特征的认识,提出:岛弧型的金沙江东侧德格——曲登——中甸成矿带为铜(钼)——金(银)型成矿带,除寻找雪鸡坪、昌达沟式斑岩铜矿外,应注意寻找呷村式火山岩型金银矿;大陆边缘断裂型的扎多——芒康——祥云——金平成矿带,为斑岩型铜(钼)、铅(铁)、金成矿带,矿带北段应注意寻找斑岩型钼、铜钼矿,南段应注意寻找斑岩型铜钼、铅铁、金矿。  相似文献   

4.
九顶山铜钼矿为三江成矿带南端的典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根据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成矿温度、矿化特征等,九顶山铜钼矿主要分为四个成矿期,即岩浆期、热液成矿期、热液改造成矿期和表生期。  相似文献   

5.
吉林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带成矿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边地区是我国东部滨太平洋的一个重要金、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带在时、空和物质组成上主要受控于中生代火山-岩浆侵入作用,形成多种矿床类型组合的成矿带。在分析成矿带内不同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成矿带的成矿系列:火山、次火山热液-斑岩型金铜及钼铅锌银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是矿产资源大国,其中产量最高的包括银、铜、铁、铅锌等。这些矿产的生成主要源于多种多样的矿床类型和各式各样的矿化类型,其中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矽卡岩型、IOCG(铁氧化物铜金)型是最突出的矿床类型。这些矿床的形成与北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有关,体现了联合大陆长期积聚或解体的某些阶段,尤其是中新生代成矿带的空间展布特征与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划分的9个构造-岩浆-成矿带,分别形成3个俯冲成矿系列,即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发育的IOCG型铁铜金成矿带→斑岩型铜钼金成矿带→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金多金属成矿带,分别代表太平洋古板块、法拉隆板块和科科斯板块向北美板块从俯冲、挤压到碰撞后伸展的板块构造岩浆成矿环境。这类俯冲边界型成矿系统的主体部分是西马德里造山带岩浆弧中的斑岩型铜钼矿成矿系统和盆岭省中的火山岩控制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金矿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雁石坪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北段西延部分,矿(化)体赋存于构造破碎带及两侧岩脉中,矿体形态走向与构造走向基本一致,呈似层状、脉状产出,成矿组合为铅-锌-铜-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多金属矿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以低温为主)、中等盐度、中等密度流体。矿床成因类型为火山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型;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坜头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浙中—武夷山隆起成矿带遂昌—建阳成矿亚带,通过对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分析,认为矿床铜多金属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断续产于北东向、北北西向的构造破碎带中,矿化与燕山晚期的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成矿时代可能是早白垩世晚期,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9.
永珠成矿带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J3-K1),在其拉伸—扩张;闭合—碰撞的发展演化过成中。形成了两个成矿系列、4个亚系列的成矿格局。在中酸性岩浆成矿系列中,金、铜、铅、锡、钨为成矿有利元素,矿化类型以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型为特征;在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中,铬、金、铜、铂族元素为成矿有利元素,矿化类型以岩浆熔高、热液贯入、构造(变质)热液型为特征.工作中尤其值得重视的为铂族元素。  相似文献   

10.
金矿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优势矿种之一。由于地质工作程度总体较低,金矿的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研究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金矿的评价。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成果,初步论述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的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时空分布特征和成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矿床(点)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西成带,相对集中的分布特征。金主要以共生、伴生的形式存在。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斑岩型、造山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等4类,其成矿时代集中于晚侏罗世—晚白垩世。依据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主控因素,可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矿床归纳为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和与大陆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可进一步划分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斑岩型铜金矿床、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等3种成因类型;而与大陆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造山型金矿床、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等3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1.
据矿床成矿作用差异,划分了12个三级矿床类型和20个四级矿床类型,其中斑岩型铜、钼矿,基性-超基性岩型铜镍矿,海相火山气液型铁、铜、铅锌矿,动力变成(动力热液)型金矿为成矿带内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床类型。基于成矿带构造演化及矿床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及物质组成特征,划分为6个成矿系列,10个亚系列,其中以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等矿床成矿亚系列,与中酸性侵入岩建造有关铁、铜、钼、金、银等矿床成矿亚系列,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铜、镍矿床成矿亚系列,与花岗岩建造有关钼、稀有金属成矿系列最具找矿潜力。不同矿床成矿系列间具一定成因联系,不同成矿系列可以彼此复合,共同组成成矿带成矿谱系。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中南半岛成矿带是特提斯(地中海-喜马拉雅-东南亚)洲际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基于该区的地质矿产图,结合前人的研究,分别以古地缝合带和深断裂为界,将其划分为5个一级成矿省,19个二级成矿带.研究表明:①在古老陆核结晶基底区形成沉积变质型铁、铜和稀土金属矿床;②在板(断)块的结合带形成典型的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铬铁和铜镍硫化物矿床;③在板内沉积凹陷区形成盐类矿床;④在造山带的各个演化阶段形成与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铜金矿床、热液型铅锌矿床、热液眯状金矿床与热液脉状钨锡矿床.研究成果不仅为从整体上认识该区的成矿规律提供了基本框架,而且为在中国西南"三江"成矿带寻找与毗邻国家类似的矿床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环巴尔喀什-西准噶尔成矿省地处中亚成矿域核心区,古生代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丰富多样,发育许多大型-超大型乃至世界级的金属矿床,包括斑岩型铜矿床、斑岩-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钼矿床、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VMS)多金属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石英脉-蚀变岩型中温热液金矿床、与花岗岩有关的Be-U矿床、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和豆荚状铬铁矿等,这些矿床集中分布,形成多处成矿带,包括哈萨克斯坦的扎尔玛-萨吾尔、波谢库尔-成吉斯和北巴尔喀什等成矿带以及新疆西准噶尔的萨吾尔、谢米斯台-沙尔布提和巴尔鲁克-克拉玛依等成矿带。哈萨克斯坦包含大型-超大型和世界级金属矿床的成矿带向东是否延入新疆西准噶尔?能否实现新疆西准噶尔找矿重大突破?都是备受关注的重大地质找矿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并结合作者工作基础上,根据成矿带的成矿构造环境、矿床类型、成矿特点和成矿时代,总结出成矿省至少发育九类成矿系统,即(1)奥陶纪-志留纪岛弧斑岩型Cu-Au成矿系统;(2)奥陶纪岛弧VMS型多金属成矿系统;(3)泥盆纪岛弧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成矿系统;(4)泥盆纪与蛇绿岩有关的豆荚状铬铁矿成矿系统;(5)早石炭世岛弧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成矿系统;(6)石炭纪岛弧斑岩型-矽卡岩型Cu-Mo-Au成矿系统;(7)晚石炭世弧后盆地与花岗岩有关的Be-U成矿系统;(8)早二叠世岛弧或岛弧和陆缘弧过渡弧斑岩-石英脉-云英岩型Mo-W成矿系统;(9)早二叠世岛弧石英脉-蚀变岩型中温热液金成矿系统。对比研究发现境内外相邻成矿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矿系统,二者可以对接,新疆西准噶尔三条成矿带分别是哈萨克斯坦三条成矿带的东延部分,构成了成矿省北部的扎尔玛-萨吾尔Cu-Au成矿带、中部的波谢库尔-成吉斯-谢米斯台Cu-Au-Be-U多金属成矿带和南部的北巴尔喀什-克拉玛依Cu-Mo-W-Au-Cr成矿带。新疆西准噶尔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系统和成矿条件,有望实现找矿勘探的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李欢  吴经华  孙文博  刘飚 《地质学报》2023,97(1):262-277
铜与锡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然而铜锡共生或复合成矿现象在世界主要铜、锡成矿带中比较常见,如中国的右江、南岭(湘南)、大兴安岭南段(内蒙东部)、葡萄牙伊比利亚、秘鲁安第斯、英格兰德文郡、德国厄尔士山、日本西南、俄罗斯远东、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等成矿带均为铜锡复合矿床的集中产区。铜锡复合矿床主要为岩浆热液矿床,以矽卡岩型、脉状矿床为主,兼有火山热液沉积型、斑岩型及云英岩型等。铜矿体的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兼有斑铜矿、黝铜矿、辉铜矿等;锡矿体的主要矿石矿物为锡石,兼有黝锡矿。铜锡复合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尤其是铜、锡成矿元素的来源是否具有一致性)尚有不少争议,锡普遍被认为是岩浆来源,而铜的来源具有多样性。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环境的改变及流体的混合是导致铜锡复合成矿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铜锡复合成矿的研究,主要是从矿床的年代学、单矿物(黄铜矿、锡石)微量元素及传统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方面入手,但对厘定铜锡复合成矿过程的作用有限。铜锡复合矿床的成因及勘查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文提出未来研究可以从多种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例如Cu、Sn、W、Zn同位素)的联合示踪探索、成...  相似文献   

15.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带位于西昆仑与塔里木盆地的结合带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带。通过对含矿岩系的岩石化学、成矿元素、硫同位素、稀土元素的研究 ,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成分及H、O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分析 ,认为该成矿带可分为两种矿床类型 ,即砂砾岩型铅铜 (钴 )矿和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二者为同一热卤水成矿系统的不同成矿阶段的产物 ,两类矿床可互为找矿标志。下部砂砾岩型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为Cu Co Pb Ag As(Ni Zn Cd) ,硫同位素组成表明富集轻硫 ,海底热液活动不强烈 ;上部碳酸盐岩型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为Pb Zn Cd As Ag Ba ,硫同位素分布具塔式结构 ,显示具海水还原硫和深源硫的混合来源 ,有强烈的海底热液活动。提出该成矿带的找矿目标应以上部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为主 ,同时应当注意下部砂砾岩型铅铜矿及其含铜砂页岩中钴的综合评价和工业利用。  相似文献   

16.
安徽铜陵胡村南铜钼矿床流体成矿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村南铜钼矿床是在安徽铜陵铜(金)矿集区中发现的第一个矽卡岩-斑岩复合型铜钼矿床,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文章对该矿床进行了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研究,旨在查明该矿床的流体成矿过程。胡村南铜钼矿床流体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高温气成热液期、中高温热液期和低温热液期3个成矿期。高温气成热液期发育钾长石化和矽卡岩化,中高温热液期发育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绢云母化,而低温热液期主要发育碳酸盐化。其中,中高温热液期为主要矿化期,形成辉钼矿和黄铜矿等多种硫化物网脉。高温气成热液期矿物中发育富液相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中高温热液期矿物中也主要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但可见少量的富气相包裹体,低温热液期矿物中只发育富液相包裹体。从高温气成热液期经中高温热液期到低温热液期,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从435℃以上,经203~458℃,降低到156~276℃;盐度w(NaCleq)从14.0%~64.9%,经4.6%~47.5%,降低到1.0%~15.5%。成矿流体在其演化过程中发生过不混溶作用和沸腾作用。不混溶作用发生在气成热液期,使成矿流体中的成矿元素大量富集。沸腾作用发生在中高温热液期,导致成矿流体中的成矿元素卸载而沉淀出大量金属硫化物。  相似文献   

17.
王雷 《地球学报》2023,44(4):649-659
青海省西秦岭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 成矿带内金、铜、汞、钨、锑、砷、石灰岩等矿产主要分布在青海南山—泽库Au-Ag-Cu-Pb-Zn-W-Sb-Fe-As-石墨-花岗岩-盐类-干热岩成矿亚带(IV-28-2)和苦海—作母沟Hg-Au-Pb-Zn-Sb-W-泥炭成矿亚带(IV-28-3)内。金属矿产空间展布上主要产出于构造活动强烈, 深大断裂活动、火山活动、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和沉积地层变形-变质改造较为普遍的地区。并呈现出区域集中、带状、近等距性分布的特点。研究区内34个矿种的成因类型以岩浆作用矿床和含矿流体作用矿床为主, 其次为沉积作用矿床, 成矿时代以三叠纪和第四纪为主, 石炭纪—三叠纪古特提斯洋演化阶段形成了以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型金(银)、铜、铅锌、钨、砷, 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锑、铜、铅锌、汞、砷为主的内生矿床, 以化学沉积型石灰岩为主的外生矿床。以区内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时空分布特点为基础, 依据成矿系列理论, 共厘定出西秦岭成矿带成矿系列组3个, 矿床成矿系列9个, 矿床成矿亚系列12个, 矿床式13个。在成矿远景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区内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阿吾拉勒成矿带西段铜矿成矿作用特征,探讨找矿方向,对具代表性的穷布拉克铜矿、莫斯早特铜矿及群吉-群吉萨依铜矿3个矿床进行典型矿床剖析,厘定成矿控制因素,分析成矿地质环境及成矿过程,初步探讨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发育的众多铜矿床(点)为西天山地区石炭纪晚期—二叠纪早期陆内裂谷环境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各种控矿构造是导致成矿的重要控矿因素,二叠纪(次)火山构造岩浆活动及其演化形成的(次)火山热液是导致成矿最根本的成矿主控因素,一系列铜矿床(点)为成矿环境总体相似局部略有差异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均为受(次)火山热液作用形成的热液型矿床。矿(化)体受构造控制主要呈脉状、透镜状等赋存于火成岩中。  相似文献   

19.
陕西铅锌矿类型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齐文  侯满堂 《陕西地质》2005,23(2):1-20
通过对陕西以往和新发现铅锌矿资源成果的分析、总结,将陕西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划为四级,其中一级划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及叠生矿床;二级划为层控矿床、区域变质矿床、沉积矿床、火山成因矿床、热液矿床、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及伟晶岩矿床,其中区内最重要的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矿床,次为区域变质矿床;与主要铅锌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初步划分为4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6个成矿系列类型,9个成矿系列,其中主要与铅锌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为海底热液喷流-沉积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沉积-热液改造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与铅锌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5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7条,主要铅锌成矿区(带)有12条,其中铅锌重点成矿区(带)有7条,即铅硐山-黄柏源铅锌铜成矿带、银硐子-桐木沟银铅锌铜重晶石成矿带、东川-小川铅锌铜成矿带、锡铜沟-板岩镇铅锌金汞锑成矿带、赵湾-黄石板铅锌金成矿带、阳平关-朱家坝古生代铅锌钴磷海泡石成矿区和勉县茶店子-宁强青木川金银铅锌铜硫成矿带。  相似文献   

20.
西藏大冈底斯北部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近年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大调查的资料与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获得的系统、详细的矿产资源资料,编写论述了西藏大冈底斯北部(包括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北冈底斯成矿带、中冈底斯成矿带三个成矿带)的矿产地质特征及成矿分布规律与成矿系列。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包括燕山早期(洋盆形成时期,如东巧铬矿)及燕山中晚期(陆内俯冲挤压时期,如屋索拉金矿)岩浆作用有关矿床成矿系列和那曲-洛隆盆地与喜马拉雅期流体作用有关(如纳多弄铅矿)矿床成矿系列;北冈底斯成矿带矿床主要分布在申扎—嘉黎一线的北部地区(亦称冈底斯北矿带),包括玉古拉镍矿(燕山早期,岩浆岩型)、舍索铜矿(燕山中晚期,矽卡岩型为主)、尤卡朗-昂张铅矿(燕山中晚期,热液型为主)、俄龙呷砷矿(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流体-改造型为主)四个地区不同类型矿床成矿系列;中冈底斯成矿带包括近东西向两个成矿亚带,北边为革吉-雄巴-文部成矿亚带燕山中晚期(如尕尔铜金矿)及狮泉河-申扎弧-盆系演化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矿床成矿系列,南边为朗久-塔诺错-纳木错成矿亚带喜马拉雅中晚期(如甲岗钨钼铋矿)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