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斌  山岚 《地理空间信息》2023,(12):138-140
智慧教育背景下,测绘类专业GIS课程教学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地理信息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新形势下,GIS课程教学首先需要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实际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内容,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依托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性和探究性思维,使课程评价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结果性向过程性转变;最后,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智能时代地图学课程内容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敏  邓敏  刘宝举  陈杰 《测绘通报》2021,(6):152-155,165
为了适应当前智能时代大数据的特点和地图应用的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地图学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分析在大数据时代地图学教学的特点,多源地理信息的参考体系差异、多维度地理信息高效可视化、多尺度表达的灵性化、地图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等对地图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图学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目标,提出在地图数学基础、地图可视化技术、地图综合和地图分析等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思路,增设新型坐标系知识、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地图应需综合的多尺度表达方法、全息地图理论等主要知识点,并给出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等院校"地图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目前地图学课程教学内容落后于地图制作技术发展现状这一问题,结合在中国农业大学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当前地图学的教学内容、实验实习安排和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进行探讨,提出基于数字环境下地图学概念体系、基础理论体系和地图制作技术与地图应用方面内容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在GIS、遥感技术和地质学等学科交叉融合驱动背景下,首先阐述了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地图学与地质制图课程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了遥感地质制图实践教学案例,并从资料收集、遥感图像预处理、遥感地质解译和制图成果表达几个方面详述了其实施过程,锻炼学生的多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以期提高地图学与地质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载体。“地图学”是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等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在测绘、地理等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本文依据教学实践,归纳了地图学课程中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知识点,并介绍了在教学中如何巧妙、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在地图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做到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6.
C语言、C++等程序设计与开发课程是工科专业的必修课,此类课程知识琐碎、实践性强,单一的课堂加实验课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知识传授和技能学习的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SAKAI等课程管理软件的出现,在线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本文结合测绘工程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开发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缺点,探讨了基于SAKAI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及实现路径。实践表明,SAKAI平台辅助下的混合式学习将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相结合,丰富了师生互动的途径,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进了课程考核方式,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李东颖  焦永清  闫浩文  王莉霞  杨军义 《测绘科学》2016,41(11):206-210,170
大型开放型网络课程(MOOC)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高校课程学习的影响极大。该文对MOOC深入剖析之后发现其集结思想可以运用到高等教育教学中,并以地图学课程教学为例,针对目前地图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借助MOOC集结思想改进地图学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地图知识掌握,以天水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了教学实践,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实践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该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地图学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图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地图在空间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地图的基本特点,探讨地图学教学提高学生空间能力的可能性。提出地图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空间能力培养应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地图制图课程的教学多数采用传统的知识驱动式教学法,该教学法的特点是先理论后实践.理论讲授比重较大。在计算机地图制图单纯使用“案例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教学法”都存在不足。笔者将二者相结合,设计了“案例引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案例为模板,以任务为目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知识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地理科学本科生的ArcGIS地图制图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立足专题地图教学要求、课程定位和技能要求。以2014级《专题地图制图》课程为例,从教学实验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及课程考核方面进行改进,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并借助多媒体、案例式、模块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讲授。实践表明课程综合考核成绩区间80~100分的学生人数比重为21.91%,44.0%的学生对实验教学活动比较满意,案例式授课课时比重占35%,学生听课注意力较为集中。课程教学实践形式和开放式教学管理既能促进良好的学习效果,也能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为面向ArcGIS平台的专题地图制图技能学习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徐青  孙群  武丽丽  马超 《测绘通报》2016,(3):142-145
地图学实习是地图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各相关院校都在积极推进地图学实习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总结传统地图学实习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一张图"的地图学实习新模式。在该模式中,实习内容紧密围绕地图制图实践展开,课程内容源于一张地图的由来,最后也归结于一张地图的完成。实践证明,对地图学实习教学的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实习质量,对于加强学生的制图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测绘相关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素材挖掘能力不足和思政育人资源匮乏的问题,经广泛调研、研讨、素材收集和系统开发,建立了测绘地理信息类课程思政案例库。案例库依据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矩阵图、思政案例-课程知识模块树状结构图,整合优化课程知识模块,按照测绘类、地理类、遥感类和计算机类4个课程类别分别建立了多模态课程思政案例库。采用B/S结构,以SQL Server为数据库建立了课程思政案例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案例输入、案例审核、案例查询、用户反馈和系统维护5个功能模块。应用于相关课程中,为实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为培养具有民族自信、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拥有良好职业核心素养的测绘地理信息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对测绘类专业课程“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进行教学改革与创 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理念与目标上,以课程思政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思政案例设计解决“如何将价值引 领融入教学”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与方法上,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讲座责任制教学,利用课下时间学习线上课程, 锻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解决“学生学习被动、课程学时压缩”的双重问题;在考评与反馈上,注重过程性考核 和评价多元化,解决“考评单一,改进不及时”的问题,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持续改进。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 并对改革班与平行班的考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MOOC线上课程支撑,多维教学设计改革遵循“两性一度”标准, 成效显著,提高学生解决测绘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在专业教育中践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方向。以工科专业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程“测量学”为例论述了融合课程思政的内在优势,对课程思政元素提取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融合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并以“三角高程测量”内容为例详细阐述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具体思路与方法,润物无声地开展思政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爱国热情,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5.
郭礼珍 《四川测绘》2000,23(3):135-137
本文通过对地图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介绍,提出了在地图学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必要性,并在地图的数学基础这一部分进行试验研究,证明了地图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可行性,构筑了地图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陈毓芬 《地图》1998,(2):28-30
近10年来,美国大学的地图学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以明尼苏达大学新开设的一门地图学与GIS兼顾的课程为例,介绍美国地图学教育的变化特点,并且在调查包括加利福尼亚大学在内的6所大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地图学教育的概念框架。一、明尼苏达大学的地理信息教学明尼苏达大学从本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地图学的教学。现在,该校地理系有五大分支学科,地图学课程属于“地理信息分析与表示(GIAR)”这一分支学科教授的内容。目前,定期开设的课程有地图学导论、地图制图分析、数字制图学原理、地图设计等,不定期开设的课程有地图…  相似文献   

17.
针对"GNSS原理及应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在线教学优势、做好"导教"和"导学"的基本教学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SPOC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基于SPOC模式的"GNSS原理及应用"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为该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黄建毅  张景秋  孟斌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4):118-120,125
立足《地图学》课程的特点,对其课程思政教育所具有的特色优势及主要方向进行了的梳理和总结,以期将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该课程的育人价值,也为其他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环境遥感课程为例,探索了测绘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模式.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挖掘、梳理了环境遥感课程的思政元素,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采用过程化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学习成绩也有显著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初步显现.本课程的思政建设模式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20.
胡卓玮 《测绘通报》2013,(12):122-125
"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存在概念抽象、内容综合、技术复杂等难点。案例教学法具有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注重能力学习和双向交流的特点,适合"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这种兼具开发和综合应用实验特点的课程教学。本文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思路方法,按照"设计—实施—调查—反思"循环迭代的方式对"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构建,通过"总—分—总"式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开展启发引导式、模仿实验式及综合应用式案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难度较大的课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