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EH-4大地电磁测量仪在山东泰安徂徕地热田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H-4大地电磁测量仪是近几年引进的美国Stratagem大地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设计了特殊的人工电磁波发射源,提高了700 m深度范围的勘探效果,同时又避免了地形地物对物探勘察的工作布置限制。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电阻率断面较清晰地反映了地热田导水导热断裂构造的地热地质特征,是基岩构造裂隙带状热储类型的有效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 要: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经勘查揭露为超大型金矿床,矿区矿体已基本查明,是理想的方法试验地,但外围的找矿工作还没有大的突破,亟需有效的方法来提供技术支撑。在研究地质、矿产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的赋存地质模型。根据矿床赋存地质模型设计了地球物理模型,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法的正演试算,分析确定了在该区使用大地电磁测深法的有效性。选择在典型矿段(红泥塘矿段)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试验,结合地质、钻井资料完成了资料处理与解译,给出了地层解译模型。结合勘探线资料,建立了勘探线地质模型、对比地层解译模型,展开了试验方法的辨识度及找矿意义的探讨。结果表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可有效地指示各地层层位、构造及岩体,间接为某几种类型矿床提供可靠的找矿空间,可为北衙地区找矿突破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法以其工作效率高、勘探深度大、分辨能力高、地形影响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水资源勘查、金属矿产勘查、石油勘查等领域。本文从CSAMT方法的野外实际工作特点出发,简单介绍野外改方法在野外工作所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老矿山开采深度不断增大,而常规的激电测深工作已经很难达到理想的勘探深度,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凭着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分辨率高,勘探深度大等特点,能有效解决深部探矿的问题。老宝滩铜矿是沉积变质(层控)铜钴等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矿体受到地层和构造控制,本次通过在老宝滩铜矿布设6条CSAMT勘探剖面,通过对CSAMT数据进行的二维反演,结合区内岩(矿)石物性特征及地层、岩性、构造分布规律,推断区内深部成矿有利地段,为地质工作提供深部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5.
采空区的塌陷、涌水等地质灾害因素给煤矿正常采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严重威胁煤矿设备及其人员的安全。大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勘查解释较倾斜、缓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勘查解释复杂。通过正演模拟验证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大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可行性,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贵州六盘水某煤矿和遵义某煤矿大倾斜煤层进行采空区勘查,从理论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大倾角煤层采空区勘探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综合物探方法在济南市章丘地区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大极距电阻率测深、高精度磁测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开展综合物探工作,查明工作区隐伏断裂构造及破碎带位置即寻找深部导热储水构造,推测热储层顶板埋深,圈定低阻异常区。根据当地的地质、地形与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物探方法确定钻井位置,设计钻孔深度,施工钻孔,最终打出了自流量70 m3/h、井口水温41℃的理想低温型热水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广西为例,分析岩溶地区、花岗岩地区、碎屑岩地区的地下水类型、储水空间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总结归纳了在这3类地质条件下使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探测储水构造的思路,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不同地质条件下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陡立储水构造探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浅层地下水探测是物探工作重点关注领域之一,本文从地球物理特征出发,结合工作实例,分析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电测深、大地电磁法、甚低频及浅层地震等方法在地下水探测中的效果,分析各方法探测中优缺点。本文从成本、效率、探测深度、地形条件等不同因素考虑,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物探方法的选择。文中对不同勘探深度给出了不同的综合勘探手段组合,100m以浅优选层析成像技术、电测深、瞬变电磁法、浅层地震等方法组合,500m以深选择CSAMT法、EH法等组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夏日哈木镍矿区深部构造特征与电性特征,选择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法在夏日哈木矿区开展深部勘探技术试验。首先,根据已知地质资料对勘探模型进行了二维正演模拟,然后对正演数据进行一维和二维反演,说明所选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将AMT法勘探试验结果地质成果资料对比,两者基本吻合,说明AMT法深部勘探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矿产勘查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日趋减少,矿产勘查工作正朝着寻找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的方向转变。因此,深部地质勘查研究日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招远市留仙庄矿区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及频谱激电测深(SIP)法对深部异常进行查探,共布设2条物探剖面,分别为108号、132号勘探线剖面。通过CSAMT与SIP测量工作,大致确定了招平断裂带的产状,对2条剖面CSAMT测量结果对比,大致确定了2条剖面所测区域在招平断裂带沿产状向下延伸位置及对应关系,圈定了3处高极化异常区域。该次工作充分发挥物探优势,验证了物探方法在深部找矿勘查中的有效性,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电法在老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勘察宁淮高速公路南京老山隧道工程,查明了隧道YK5 280~ZK5 540段的地层分布和构造特征,并推断出鹰嘴山断层的位置和产状,结合勘察资料证明该断层为高角度逆断层。预测出隧道和断层破碎带相交处为浅部裂隙岩溶含水带中的优良导水带,该处涌水的可能性很大,其推断结果在施工中得到证实。说明高密度电法是进行隧道勘察和构造裂隙岩溶富水带探测的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2.
招平断裂金成矿带是胶西北著名的金成矿带,以前该断裂带中南段转弯处为空白区,除物探工作外,未开展任何地质勘查工作。近年来随着勘查不断深入,在留仙庄地区南北侧已知矿床的深部,累计新增金金属量180 t。2015—2016年,留仙庄矿区利用钻探和物探地质手段取得突破。笔者通过收集邻区地质资料,利用矿区内最新施工钻孔及物探资料,对区内矿体成矿规律、展布特征及招平断裂带转弯处物探特征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矿区南部Ⅰ-1号主矿体富集、产出规律明显,赋存岩性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矿体侧伏角40°,富集体沿侧伏方向呈等间距分布,主矿体深部未封闭;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推断,招平断裂带呈舒缓波状,具有铲式构造特征,与钻孔揭露构造带特征相符,推断断裂带可靠性强。CSAMT和SIP电阻率特征吻合较好,2号异常明显,物探异常可信度高。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对招平断裂带中南段深部探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位于鱼台凹陷边部,上覆较厚的沉积地层,为地热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盖层,热储层为奥陶纪马家沟群,其顶板埋深均超1000m,最大埋深可达3000m。理论上在该地区开展地震勘探寻找目标体是一种效果较佳的物探方法,但地表下约300~600m隐伏新生代玄武岩,其对地震波具有强屏蔽作用,造成玄武岩下伏地层的地震反射信息很弱,甚至无地震反射信息,严重影响玄武岩下伏地层的成像效果;CSAMT法在该低阻沉积地层覆盖区电磁信号同样存在低阻屏蔽,衰减很快,近场效应明显,勘探深度不超过1000m。本文以区域重力场对嘉祥断裂初步推断为基础,大地电磁测深(MT)为主,常规电测深为佐证的物探手段,能够较好地降低玄武岩及低阻屏蔽的影响,提高深部勘探能力,划分地热盖层与热储层的分界线,圈定导热导水构造,最终获得鲁西南地区温度最高的灰岩热储地热井。  相似文献   

14.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新方法在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东凤凰村地裂缝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物探成果异常明显,推测了与地裂缝形成有关的隐伏断层产状,分析了地裂缝成因,据野外实地调查和访问,物探推测成果符合事实。该法在地质灾害调查等工程物探领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列举分析了国内外由于未查明隧道水文地质条件给隧道施工和治理而产生问题的若干实例 ,指出水文地质勘测工作的重要性 ,叙述了利用遥感手段确定隧道富水程度与地面勘测方法的区别。重点介绍利用“遥感定量判释应用模式”评估隧道富水程度的思路 ,具体方法与步骤以及应用“隧道遥感富水程度估算经验公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日照东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地热成矿条件及地热找矿前景。研究地热资源的成因、分布规律,对寻找地热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介绍日照东部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和赋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地热勘查及施工的成功经验,针对日照东部地区特殊的地热地质条件,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电磁测深(VES)等方法对典型地热勘查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富水性进行解译,并确定地热井位,通过钻探施工及岩矿测试研究地热水成因。结果表明:日照东部花岗岩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NE向、NNE向及NW向断裂交会带附近,为断裂控制的深循环对流型带状地热资源,热储分布主要受断裂控制;勘查定井宜选择在2条或多条断裂的交会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断裂深部发育特征及裂隙含水情况反映明显,可作为花岗岩地区地热勘查定井方法;氢氧同位素检测结果反映研究区内地热水为大气降水补给,补给区为周边山区就近补给,沿断裂入渗循环,吸收热量形成地热水,循环距离不大。  相似文献   

17.
The Cheng-Lan railway links Chengdu, a central city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Lanzhou, a central city in Northwestern China. The railway passes through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Wenchuan earthquake happened there on May 12, 2008), Minjiang fault zone, and Dongkunlun fault zone, which are all active. It runs over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and crosses high mountains and deep valleys. There exists, along the railway’s alignment, different kinds of strata of hard granite and soft, weak metamorphic rocks such as carbonaceous slate, schist, and phyllite. It is, therefore, a key issue for such 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o assess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risks, so as to mitigate or avoid possible georisks and to offer optional designs. Geological survey and georisk assessment along the railway corridor are carried out.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active faults, earthquakes and seismic zones. Based on these, discussions about geological aspects for route selection of the railway are conducted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georisk control are proposed accordingly. Main conclusions are achieved as follows: (1) Geohazards such as landslides, rockfalls and debries flows dominate both the route selection of the railway and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bridges) adopted; (2) Tunnel has been proved to be an excellent structure for linear engineering in geologically active area; and (3) In the case where avoiding is impractical, necessary protec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ngineering slopes in high earthquake intensity areas, especially the area with earthquake of Ms. 8 or greater.  相似文献   

18.
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充分收集前人对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热地质条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大地电磁测深(MT)查明齐河法王南部地区地层结构、主要断裂构造的产状、空间展布及断裂带两侧地层分布情况、岩溶裂隙分布、热储与盖层的分布规律、埋深、厚度、岩性等地热地质条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地热验证孔位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