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ZX-200泥浆净化装置是一种用于人工造浆的地连墙及灌注桩工程施工的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泥浆处理设备。阐述了ZX-200泥浆净化装置的研制思路、工作原理及现场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水平定向钻进施工使用泥浆特点,探讨了泥浆固控的工作原理,分析了ZXSⅠ-100/30泥浆处理系统组成、技术参数和特点,以及介绍了ZXSⅠ-100/30泥浆处理系统现场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泥浆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介绍了泥浆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叙述了水基泥浆、油基泥浆及合成基泥浆这3大类泥浆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志康 《探矿工程》2012,39(9):62-65
在非开挖工程施工中,钻孔泥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非开挖工程施工对泥浆的要求、泥浆材料、泥浆设计、泥浆配备设备、废弃泥浆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刘永杰 《探矿工程》2000,(3):28-28,31
:在黄壁庄水库混凝土防渗墙工程施工初期 ,对泥浆的使用认识不足 ,致使泥浆浪费严重 ,同时也无法很好地保证钻探生产。经对泥浆循环和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后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了泥浆系统的设置 ,泥浆性能指标的调整与控制及经济效益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丹麦的一项用于光缆安装工程的水平定向钻进泥浆系统,对泥浆使用的必要性、泥浆的性能和泥浆处理设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聚合物泥浆护壁机理的分析,简要叙述了聚合物泥浆的性能特点,为在旋挖钻孔工艺中应用聚合物泥浆,总结了聚合物泥浆的制备、回收、净化、排放方法,优化了施工时泥浆循环系统的布置方案。结合工程实践,指出了旋挖钻进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对一些易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对旋挖钻机应用聚合物泥浆施工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境保护和泥浆性能维护在地质勘查中越来越重要,铀矿钻探施工中对泥浆的净化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铀矿钻探单孔施工周期短、设备搬迁频繁和泥浆处理量小的特点,分别提出了一套适合砂岩型和硬岩型铀矿勘查的泥浆随钻处理工艺,并分别研制了2套小体积、模块化和智能化的砂岩型和硬岩型铀矿绿色勘查泥浆随钻处理装备。通过现场试验论证,本装备在铀矿钻探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一次配浆多孔使用和泥浆零排放的目标,节约材料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钻探施工中泥浆排放污染环境的难题。经过该设备处理后的泥浆,有害固相大幅度减少,泥浆密度降低,流变性提高,保持了较好的泥浆性能,降低了埋钻、卡钻等孔内事故的发生几率,保证了孔内安全,提高了钻孔质量。设备模块化组装,搬迁运输方便,适用于各种地形和交通条件,可在铀矿钻探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詹良通  张斌  郭晓刚  江文豪 《岩土力学》2020,41(10):3245-3254
针对工程泥浆回填废弃矿坑处置的安全问题,开展底部真空和上部堆载预压处理废弃工程泥浆的模型试验,探讨该技术在废弃矿坑回填处置工程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底部真空和上部堆载预压使得泥浆含水率显著降低及泥土的强度明显提高,处理一个月后,含水率从初始450%降低至95%~105%,体积减量达到73.4%;不排水强度由初始为0的状态提高至9.8~13.4 kPa。在初始的静置阶段,泥浆颗粒沉积存在重力分异现象,粗颗粒在底部沉积有助于缓解真空预压过程中淤堵问题。底部真空作用下,泥浆中孔隙水渗流方向并非完全一维向下,在径向存在水力梯度。处理后泥土压缩性与软土相近,渗透性优于软土。基于试验结果和大应变固结理论,考虑泥浆的自重固结以及压缩性与渗透性的非线性变化,利用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单次回填厚度对泥浆层固结时间和减量效果的影响,提出了现场实施的工艺参数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苏州中心项目基坑临近地铁侧、隔断承压水的特点,采用超深地连墙进行基坑围护。根据工程重点、难点以及质量控制要求,对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的护壁泥浆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泥浆配制、参数控制、泥浆处理的成套方案。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所研究的优质护壁泥浆在本工程地连墙的施工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王伟  周岩 《吉林地质》2012,31(2):143-146
简要介绍我国目前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的现状,废弃泥浆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常用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固化处理技术。通过实例对勘探矿区内的钻孔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无毒和无害化评价,并进行一次无害化和固化处理技术及工艺的大胆尝试,取得点滴体会供同行们分享,推动岩心钻探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易亚东 《探矿工程》2019,46(3):47-50
绿色勘查钻探施工广泛采用便携式全液压钻机,受便携钻机泥浆工艺、占地面积的影响,没有配套的泥浆净化设备,施工中存在浪费水资源、废弃泥浆没有环保处理的问题。综合分析各种泥浆净化方法,提出使用微型高频双层圆形振动筛净化泥浆的方案,效果较好,经济实用,符合绿色勘查要求。  相似文献   

13.
若尔盖铀矿是我国四大基本类型铀矿田之一,矿层为灰岩、硅灰岩,圈团状纵向裂隙发育,长孔段失返性全漏失,泥浆性能难以维护,孔壁失稳,堵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提高钻进效率,针对地层漏失机理,通过降低漏失压力实现平衡钻进,分别开展了空气泡沫、微泡沫泥浆以及空心微珠等低密度泥浆体系的研究和试验。实践表明,空心微珠低密度泥浆体系是一种适合若尔盖铀矿田漏失层钻进的泥浆体系。  相似文献   

14.
黄振国 《探矿工程》2012,39(5):56-60
在澳门美高梅金殿大直径扩底灌注桩工程中,为了减少钢护筒的人埋深度,确保其顺利回收,设计和实施了一套有效的泥浆技术,包括:用优质膨润土造浆,用具有降粘稀释和抑制地层水化分散的腐殖酸钾(KHm)处理剂,配制高抑制性低固相泥浆;应用气举反循环系统清洁钻孔,地表大循环系统调度泥浆、调整泥浆性能;强化重力沉淀和旋流除砂方法清除钻屑;把钻屑和废弃泥浆用低标号水泥硬化处理后外运,避免污染环境等。并通过泥浆损耗量的计算分析,提出了降低损耗和成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钻孔涌、漏失水测量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野外地质岩心钻探,提出钻孔涌、漏失水测量的两种简易方法,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泥浆池中冲洗液量的增减来计算钻孔的涌、漏失水量.两种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测量的数据准确,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车载钻机可满足多种钻进工艺施工,具有钻进效率高、事故处理能力强、机动灵活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主要用于地面煤层气抽采井的施工。为检验ZMK5530TZJ100型车载钻机的性能,在山西晋城进行了实钻验证,完成了一口终孔直径171.50 mm、井深1 675.39 m的水平定向煤层气抽采井。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空气潜孔锤、泥浆正循环、孔底马达定向钻进等不同的工艺,检验了钻机对工艺的适应性;潜孔锤最高钻速达32 m/h,泥浆循环最高钻速达11.2 m/h,钻进速度快;设置的多种电液联动保护功能,避免了因误操作造成的机构损坏;试验中未发生任何机械故障并成功处理一次卡钻事故,该钻机为地面煤层气抽采井施工提供了一款实用装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嘉绍跨越钱塘江特大桥Ф3.8m超大直径超深桩孔施工工艺技术,主要包括钢护筒沉放、泥浆循环系统布置、钻机及钻头的选择、护壁泥浆性能及钻进工艺参数的确定以及钻孔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从深水位水井钻探严重漏失的实际出发,根据压力平衡钻进原理,提出使用超低密度泡沫泥浆在深水位水井中进行压力平衡钻进的可能性,对泡沫泥浆压力平衡钻进的原理和工艺进行探讨,并简要介绍了在陕西乾县水井施工应用该工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在煤矿瓦斯抽排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直径工程井施工,采用正循环先导孔钻进,分级扩孔成井方法,井壁与钻具环状间隙大,泥浆上返速度低,排渣困难,岩悬屑重复破碎,钻头泥包严重,钻进(扩孔)效率低及护壁对泥浆性能要求高,泥浆维护成本大等问题,研究了一套大直径工程井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及配套钻具。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大直径气举反循环钻具、机具配套、钻进工艺等。同一项目中的对比试验表明,利用气举反循环工艺与常规正循环工艺进行的机械钻速提高74.3%,碎岩效率提高了2.56倍,井身质量得到保证,为今后大直径工程井高效、低耗、安全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水泥系结合料稳定赤泥应用于公路工程是消纳大宗工业固体废料赤泥的新技术路向。目前,路用稳定赤泥耐久性能的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为对此研究,进行稳定剂配比研究、干湿循环与冻融循环试验和微观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石灰和磷石膏结合料稳定赤泥的标准强度最小为3.6 MPa,可满足路面稳定基层承载标准,且5级循环后试样质量损失趋于稳定。磷石膏比例由8%减小到2%,5级干湿循环后强度降低至1.69~3.69 MPa,强度损失率(BDR/%)达到35.1% ~85.4%,5级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至2.63~3.70 MPa,强度损失率(BDR/%)达到54.82% ~79.79%,表明硫激发耦合效应的磷石膏掺量不宜超过赤泥用量的2%。此外,压汞试验研究揭示干湿与冻融循环导致试样大孔隙(直径>0.1 μm)占比增加,并与强度呈显著负相关。综合承载性能与耐久性能试验,使用稳定赤泥替代公路道面水稳材料是可行的,最优配比为赤泥︰水泥︰石灰︰磷石膏=100︰8︰2︰2。基于循环强度衰减特征,工程实践中施工期限制、早期养护质量等至关重要,且应严格控制稳定赤泥中的磷石膏掺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