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目前地理野外实习中相关辅助移动设备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基于Windows Phone设计的地理野外实习系统,能够实现实习小组的实时定位、实习轨迹的记录与回放等功能,直观地查看模拟的复杂地质地貌形成过程,借助绘图板快速地进行地质地貌素描。采用数字字典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录入地质地貌数据,提供图文并茂的实习区域整体概况。  相似文献   

2.
《地图》1989,(1)
庐山是一处地学有关学科进行野外教学实习的好场所。多年来许多大专院校和有关专业单位在庐山进行自然地理、地貌、地质等专业的野外实习,常有单位到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询问或索取适用的地图资料,作野外判  相似文献   

3.
野外实践教学是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现状,构建了三峡秭归基地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化及数字化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开发了包括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基础地质和数字测绘等野外实习资源,提出了点线面结合方法、现代高新技术方法和移动APP野外教学法等多种野外实习方法。实践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野外实践体系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野外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野外教学为学生安排了野外实习,对学生学习专业课具有启蒙作用,可对本专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云南大学资环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野外实践实习,这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习中也呈现出不足之处,即:野外实习内容、路线等相关建设还需要完善和优化,传统野外教学方法有待改进。针对以上问题,在立足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充实野外实习内容和路线,改变教学方法,采用"翻转式"模式,即:教师改变传统的野外教学流程,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了实习前,学生在野外实习前观看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野外实践新知识,到了野外后,教师通过野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把传统的教师"指导式"野外教学方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野外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而达到实习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校情、课情、师情和学情差异决定了理实一体的实践路径差异,以及工程测量课程室内室外2种课堂的特殊课情,提出教材与实训实习项目的一体化、实训实习项目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理实教学与课程思政的一体化、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一体化的四维理实一体化,探索了工程测量四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构建模块化知识技能体系、挖掘基于典型工作环节的实训项目、构建过程评价体系及反馈机制和课后质量保障体系等途径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6.
根据《测量学》课程的特点和内容,结合非测绘类专业对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和测绘技术的发展,从课间实习和野外实习等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满足相关专业需求的具有地学特色的测量学教学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面向工科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研究偏少,缺乏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及案例的问题,文中结合测绘类研究生所学习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课程,发掘了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要素的融合点,构建了“科研引导-隐性融合-创新拓展”课程思政“三步”实践教学法。以“资源开发地表形变监测与环境保护意识”为例,结合课程组的科研经历及研究成果,探讨了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容易理解、操作方便,能够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可为工科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科学(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课程改革创新实践,对进一步提升课程资源质量、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水平应用型课程体系和培养GIS复合型人才有重要意义。“GIS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首先介绍了该门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然后从挖掘思政资源、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以及将课程建设目标融入教学过程5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随后,分别针对点数据、面数据和连续数据3种类型,设计了5个相关空间分析方法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最后,总结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成效、特色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合,是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通过深入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痛点,逐渐厘清教学思路,挖掘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在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上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载体。“地图学”是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等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在测绘、地理等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本文依据教学实践,归纳了地图学课程中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知识点,并介绍了在教学中如何巧妙、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在地图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做到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1.
岳东杰  刘志强  李浩 《现代测绘》2023,(5):62-64+34
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测绘行业的技术分工、技术任务、管理、运行机制,了解当前最新技术与应用现状,开设了以参观为主的测绘学概论实践课程。课程教学设计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测绘专业的热情为目标,从测绘学概论的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出发,在深入分析学情、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课程思政要素的挖掘与融入、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实践的实施三方面进行了教学设计的研究,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要素,开发思政资源,构建实践教学案例。三年的实践效果表明,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更加深入,从对专业的认识有偏见到喜欢自己的专业,80%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规划,5%~10%的同学打消了转专业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地籍测量野外教学实习》中存在的实习内容与实际地籍测量工作脱节的问题,提出从实习的内容设计、实习的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入手,遵循“依据规范,实战模拟,严格要求,合理紧凑”的实习原则,改进地籍测量野外教学实习的效果。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籍测量野外教学实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何丹  孟斌 《北京测绘》2021,35(5):688-694
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和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进行课程设计与实践,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以反向设计为原则,结合专业毕业要求,确定课程学习成果,然后以成果为导向,设计实施教学改革,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方向的课程《GIS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探索和实施成果导向下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结合课程内容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融入设计,提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典型案例和实施路径,包括制定课程目标、确定学习成果、探索和实施新型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海洋测量课程教学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以“海洋水文测量”为例,探讨了如何利用智慧教育工具进行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以供其他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15.
温伯威  孙群  马京振  徐青 《测绘通报》2022,(S1):37-39+87
以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数字地图制图原理与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提炼了辩证思维方法、爱国情怀、使命担当、版图意识等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了思政典型案例库。教学实践表明,在知识传授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不仅可以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员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当前,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在探索阶段。本文深入分析了理工科思政课程建设的内涵与特点;以地理信息科学核心课程“空间分析”为例,探讨了理工科专业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可为推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明峰  袁博  蒋辉 《现代测绘》2004,27(4):47-48
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重视现代测量技术的测量学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虚拟实习和野外实习相结合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地图学实习对理解和巩固地图学理论知识、提高动手操作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地图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兰州大学的地图学教学存在着重讲授、轻实习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实习课时未与讲授学时分离、实习场地简陋、实习设备不能满足现代制图的要求以及野外实习环节缺失等,对后续学习及择业造成一定影响。根据21世纪课程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及我校的具体实际,论述对实习环节进行加强和改革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建立和改善实习条件、制订实习大纲、优化实习内容、编写实习指导书、组织野外实习、严格实习过程、讲求实习效果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建立符合现代地图学特征的实习体系,对提高地图学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地测量学基础"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课程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改革,建立了课堂实习考核方法与集中实习考核指标体系,激发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工科专业课的课程特点,并以地下管线探测课程为例,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详细展开叙述,同时挖掘该专业课程中基本原理模块、技术方法模块和应用模块中包含的思政元素。通过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为今后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