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二层流体系统中波浪的衰减。上层为理想流体,下层为粘弹性Voigt体。导出了色散关系,计算了波浪衰减系数。对于粘性或弹性很大或很小的情况,导出了各种水深情况下近似的显式的衰减系数表示式。与精确的数值结果比较,近似程度很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河口海岸工程中,常常会面临岸滩冲蚀、岸线演变、航道淤积、建筑物底部淘刷等涉及泥沙起动和输运的问题,而水流对底床的剪切力是研究泥沙起动与输运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底床剪切力测量装置,在不同流速的水流中,分别在固定砂床(定床)和可移动砂床(动床)上进行了底部剪切力的直接测量;同时,根据试验中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测得的流速信息,采用湍流动能法对底床剪切力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当比例系数取值0.19时,估算出的底床剪切力与测量值吻合较好。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流速较小、砂粒未起动时,动、定砂床上的底部剪切力大致相同;在有砂粒起动的情况下,动床上的底部剪切力比定床上的大,相对差值最大约20%。因此当涉及底床剪切力的问题时,需要先确认床面形式,然后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主要叙述了在海岸工程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两种物理模型:定床模型与动床模型。  相似文献   

4.
不同介质底床上的波浪衰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比较了良在不同介质底床上传播时的波浪衰减规律,对不同介质底床上的波浪衰减机理进行了总结,推荐了计算波浪衰减的公式和方法,根据实验和计算结果解释淤泥质海岸可能存在的波浪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5.
河口海岸地区底床的冲淤变化是沉积动力学研究主要内容之一,而野外观测是准确获得现场底床冲淤变化信息的关键。本文利用观测近底边界层三维水动力信息的声学三维多普勒流速仪(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ry,ADV)对长江口南槽底床高度变化进行了野外测量,为验证野外现场实测数据的可靠性,设计了2个室内试验,并对ADV测量底床高度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试验一对比了人工测量的ADV换能器实际距离底床高度H与ADV自身记录的其换能器距离底床高度h,确定了ADV测量底床高度的范围;试验二利用ADV测量静置的高浊度水体,确定了含沙量对ADV测量造成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由ADV内部存储的vhd数据文件可以直接获取换能器距离底床的高度,但是这一测量结果存在适用范围,换能器实际距离底床高度H需要满足150 mm≤H≤370 mm;②当换能器实际距离底床高度H <150 mm时,可通过提取pck数据文件获取换能器距离底床的高度;③当换能器实际距离底床高度H>370 mm时,仪器无法获取该数值;④当水体含沙量超过14.36 kg/m3时,ADV测量同样无法获取到换能器距离底床高度信息。  相似文献   

6.
7.
8.
安达曼海泰国区的石油勘探IanCross泰国矿产资源署(DePartmento【MineralResources),将在1995年下半年呈请政府批准,开始第14轮招标.此轮招标的9个性块均位于泰国西海岸的安达曼海。除东部为陆架区以外,招标区主要为深水...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黄河利津站的精密水文泥沙测量结果对一些常用水流泥沙输沙率公式进行验证表明,Van Rijn公式最适合于黄河泥沙输沙率的预测,对公式做部分校正则可以大大提高其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综合性治理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环 《海岸工程》1992,11(2):1-29
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沙河,现行黄河口沉积了64%的泥沙,造成河口不断地摆动和改道,给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治理黄河是当务之急。本文在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1)提出利用黄河本身所具有的自然条件治理黄河,即采用高压泵冲刷泥沙,使拦门沙的泥沙随流而向深海运移;(2)为了防止大水刷槽淤滩,小水塌滩淤槽,本文采用垃圾坑治理河道下游淤床现象。作者认为该措施是可行的,既节省了开支,又稳定了流路。  相似文献   

12.
论波浪,水流与淤泥质底床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波浪,水流与淤泥质底床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系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扼要的评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流与淤泥质底床的相互作用;2)波浪与淤泥质底床的相互作用,3)波浪与水流的相互作用(刚性床面),4)流流与淤泥质底床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它的研究方法和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3.
14.
铁锰结核由于其潜在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研究的程度日益提高.至今为止,虽然有许多学者对其矿物组分进行了测试分析(如Easton1986;Boldton等,1988;Meanceau1992),但铁锰结核中锰矿物相类型、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等均未研究清楚.本项研究分析了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初始锰矿物相和铁锰结核矿物的相变及其成因解释,以期为了解铁锰结核的形成和矿物相的变化提供更进一步的参考资料.研究的天然铁锰结核样品是《海洋四号)}HY4-861、871、881H个航次从太平洋中部7”N-12”N,176”E一178”E采集的.根据结核的形态和产出特征,将其…  相似文献   

15.
16.
细菌对锰的氧化和聚集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菌是锰矿床生物沉积过程中的主要营力。通过总结生物与锰的关系,重点评述了细菌对锰的氧化和聚集作用,并探讨了锰的微生物氧化机制;同时,分析和总结了锰结核和锰的生物沉积特征。最后得出细菌在锰的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闽江口分汊河床的特征、类型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祝永康 《海洋学报》1991,13(3):363-370
本文将分汊河床分为构造型和冲积型两类,其中除阐明冲积型分汊河床的特征和成因外,尚着重分析地质构造和河口发育阶段对分汊河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中利用稀土元素在原油运移中良好的续承性,初步探讨了在济阳坳陷内的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原油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以及它们的来源方式,并指出两凹陷不同的物源性质是造成原油稀土赋存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