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华南中部赣浙皖相邻区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前人对该区大地构造划分存在许多不同的见解,有的观点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别.通过对赣浙皖相邻区内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提出该区划分为三个Ⅰ级大地构造单元,即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及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之间的华南中部中元古代末期造山带;其中华南中部中元古代末期造山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乐平-歙县构造混杂岩亚带、万年构造单元、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亚带、怀玉构造单元、东乡-龙游混杂岩亚带等五个Ⅱ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2.
兴蒙造山带南缘早古生代增生造山带内是否存在陆壳一直缺少直接证据,制约了对增生带结构及演化的认识.在达茂旗东北部兴蒙造山带南缘增生带内识别出一套原地的变质地层,野外观察及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套地层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晚期,可能代表了增生造山带内的古老地壳.地层的碎屑锆石峰值年龄集中于~1.8 ...  相似文献   

3.
静校正是深地震反射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深反射剖面通常跨越多种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地震地质条件复杂且变化较大,单一的静校正方法通常不能很好地解决深反射的静校正问题,针对兴蒙造山带西南段深反射地震数据进行静校正测试,最终选取多种静校正方法组合静校正技术,即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分别应用折射和层析相结合来解决静校正问题。对于剩余静校正,采用模拟退火法解决,较好地解决了研究区的静校正问题,为资料后续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兴蒙造山带成矿规律及若干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蒙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形成于古生代,在中生代遭受了西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域和东部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强烈改造。该造山带也是中国北方地区一个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因此对该造山带成矿规律的总结和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找矿勘查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该地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根据已有的年代学数据,该区已发现的绝大多数矿床形成于侏罗纪—白垩纪,与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体系关系不大。根据兴蒙造山带内的成矿与不同构造体系演化之间的关系,将研究区内的矿床分为4类:(1)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有关的矿床,形成于500~210 Ma,矿床类型主要是斑岩型Cu-Mo、Mo和Au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和矽卡岩型Pb-Zn矿床,矿床形成环境主要为岛弧及古亚洲洋闭合后的碰撞与伸展阶段;(2)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有关的矿床,形成时间240~110 Ma,矿床类型主要是斑岩型Cu-Mo和Mo多金属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中低温热液脉型Pb-Zn-Ag矿床和热液脉型Ag多金属矿床,形成环境主要为陆缘弧、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碰撞造山-后碰撞,以及造山后的伸展崩塌阶段;(3)与古太平洋构造体系有关的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210~100 Ma,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Mo(W、Cu)矿床、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4)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有关的矿床,矿床主要形成于150~120 Ma,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Mo(Cu、W)矿床、热液脉型Pb-Zn-Ag和Cu多金属矿床、高温岩浆热液型稀有稀土元素、W(Sn)、Sn矿床和矽卡岩型Fe多金属矿床,矿床形成环境处于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这两大构造体系的叠加区域,总体属于一个伸展的构造背景。不同构造体系下的成矿特点是不同的,而所富集的主要金属元素也有差别。根据所产出的不同金属的资源量大小对比,Cu主要产在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Mo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Pb-Zn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区和古亚洲洋构造体系,Au主要产在古太平洋构造体系,Ag和Sn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区,W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区域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秀明 《华北地质》2011,34(1):29-33
在板块构造-地球动力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地层划分的对比、沉积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建造、变质建造、大型变形构造、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场等地质记录的研究,通过大地构造相环境恢复的研究,将天津市地质构造单元划分一个Ⅰ级和Ⅱ级单元,分别为(Ⅰ)华北陆块区和(Ⅱ)晋冀古陆块.在此基础上划分了4个Ⅲ级单元:分别为(Ⅲ1)密云-迁西太古宙陆核带、(Ⅲ2)燕辽裂陷带、(Ⅲ3)盘山板内造山岩浆杂岩和(Ⅲ4)华北裂陷带,又进一步划分了7个Ⅳ级单元和14个Ⅴ级单元.  相似文献   

6.
龙门山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带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龙门山造山带印支末-燕山期花岗岩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在探讨其成因及构造意义的基础上,将龙门山造山带与传统的A型与B型俯冲带的岩浆作用进行了对比,指出龙门山造山带的岩浆作用的不同特点是其区别于传统A型、B型及其他的一些内陆挤压俯冲带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7.
两极分布的凉水型分子是古地理一级区划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兴蒙造山带中二叠世哲斯期的10个腕足动物属(族)的地理分布的特征分析,Yakovle via等腕足动物的地理分布具有两极分布的特点,是典型的凉水型的腕足动物,并具有亲北极生物的特征,其古生物地理区划应该属于北方大区。  相似文献   

8.
Kepp.  JD 何葵 《世界地质》1991,10(1):78-79
环大西洋显生宙造山带内前中生代地体已经由IGcP第233项工作组成员收集了一张二叠纪复原再造图上,即一个封闭的大西洋。最初提出在环太平洋造山带应用地体概念需要对环大西洋造山带的概念作某些修改。因而,地体重新定义为这样的一种地区,其内部地质特点具有连续性(包括地层、生物群、构造、变质作用、火成岩、成矿作用、地球物理特点及古地磁记录),它被断层或代表海沟杂岩的混杂岩,或一条隐地缝合线所圈定,穿过这种界限,相邻地体(1)具有用相变不能解释的一些截然不同的地质记录(外来地体);或(2)可以具有类似的地质记录(近源地体),只有根据代表叠生大洋岩石圈的地体边界的存在才能识别它们。地体可以依据年龄和构造背景划分:原地叠瓦状基底/冒地斜、陆隆、大洋岩石圈、大洋岩系、岩浆弧杂岩、弧缘盆地、海沟杂岩、断裂(disruptes)地体(构造混杂岩)、原岩不明的变质岩、源地不明  相似文献   

9.
李霞 《世界地质》2013,32(3):549-557
以地层划分、对比、沉积岩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浆活动和变质变形等地质记录为基础,以板块理论为指导,对福建省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划分。将福建省区划分为华夏地块( Ⅴ --3) 、东南沿海岩浆弧( Ⅴ--4) 和闽中结合带( Ⅴ--7) 等3 个Ⅱ级构造单元,武夷古弧盆系( Ⅴ--3-- 1) 、南平-宁化( 夭折) 裂谷( Ⅴ--3--2) 、闽西南陆表海盆地( Ⅴ--3--3) 、闽东沿海岩浆弧( Ⅴ--4--1) 和松溪-尤溪蛇绿混杂岩( Ⅴ--7--1) 等5 个Ⅲ级单元,以及建宁古弧后盆地( Ⅴ--3--1--1) 等18 个Ⅳ 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0.
张晋瑞  魏春景  初航 《岩石学报》2018,34(10):2857-2872
有关中亚造山带东段即兴蒙造山带早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一直倍受关注,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是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时间究竟是在泥盆纪还是早中生代?晚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究竟是持续的大洋俯冲还是经历了造山后的伸展裂解过程?以往对内蒙中部地区的研究多数局限于区域内广泛分布的蛇绿岩和各类型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但是通过地球化学的方法来确定一个地区的构造环境往往具有多解性。为建立研究区的构造框架并查明兴蒙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本文详细总结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变质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兴蒙造山带的演化提出了新的认识。确定了该区域在古生代以来的变质作用可分为四期:第一期为志留纪的高压低温型(430~410Ma),以南、北带的温都尔庙群蛇绿混杂带为代表,发育典型的低温高压型蓝片岩相岩石,记录了洋壳的双向俯冲过程;第二期为早-中泥盆世的中压型(~400Ma),以宝音图群为代表,发育典型的巴罗型变质带,经历以升温升压为特征的前进变质、峰期变质、峰后近等温降压以及随后降温降压的顺时针型P-T演化,指示与地壳加厚有关的碰撞造山过程;第三期为石炭纪的低压高温型(345~309Ma),以锡林郭勒杂岩低压变质岩为代表,发育广泛的混合岩化和基性岩脉的侵入,经历早期升温伴随微弱减压,直至温度峰期后近等压冷却的顺时针P-T演化,指示造山后的陆内伸展过程;第四期为早三叠世(~240Ma)的中-低压低温型,以早三叠世区域低级变质岩系为代表,经历中-低压相系的顺时针P-T演化,指示与有限海盆闭合有关的陆内造山过程。结合已有的研究,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古生代的火山岩和侵入岩更可能形成于伸展的构造环境,超基性岩和沉积岩系的时空配置与典型大洋的蛇绿混杂岩明显不同,更可能形成于有限海盆的环境。因此,从四期变质作用来看,兴蒙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可能更符合复合造山的模式:(1)早古生代古亚洲洋发育沟弧盆体系(500~410Ma);(2)早-中泥盆世古亚洲洋闭合引发陆陆碰撞造山(~400Ma);(3)石炭-二叠纪陆内伸展并形成有限海盆(350~250Ma)和(4)早-中三叠世有限海盆被动闭合引起板内造山(~240Ma)。  相似文献   

11.
兴蒙陆内造山带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徐备  王志伟  张立杨  王智慧  杨振宁  贺跃 《岩石学报》2018,34(10):2819-2844
本文提出了"兴蒙陆内造山带"的新概念(Xing-Meng Intracontinent Orogenic Belt,XMIOB),从大地构造、沉积建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方面论述了XMIOB从晚古生代到中生代初的陆内伸展及陆内造山过程,为探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新模式。根据对内蒙古中西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的总体认识,可将XMIOB划分为五个构造单元即:早石炭世二连-贺根山裂谷带、晚石炭世陆表海盆地、早二叠世艾力格庙-二连伸展构造带、早-中二叠世盆岭构造带和晚二叠世索伦山-乌兰沟伸展构造带。晚石炭世末-二叠纪在兴蒙造山带基底上发育三期伸展构造:第一期见于内蒙古北部二连-艾力格庙地区,形成陆内裂谷盆地及其盆缘三角洲沉积,发育时代为302~298Ma;第二期在内蒙古中西部广泛分布,以隆起与凹陷相间分布的盆岭构造为特征,发育时代为290~260Ma;第三期见于内蒙古南部索伦山到温都尔庙乌兰沟一带,形成主动裂谷背景下的红海型小洋盆,发育时代为260~250Ma。晚古生代与伸展过程有关的岩浆活动可分四期:1)早石炭世贺根山期:以蛇绿岩为主,发育于具有前寒武纪古老基底和早古生代造山带年轻基底的陆壳伸展区; 2)晚石炭世达青牧场期:主要沿北造山带分布,以基性和酸性岩浆构成的双峰式侵火成岩为特征; 3)早二叠世大石寨期:形成的岩石种类多样,分布广泛,包括双峰式火山岩、双峰式侵入岩和碱性岩; 4)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索伦山期:形成陆缘型蛇绿岩或基性岩-超基性岩组合,产生于软流圈上涌造成的主动裂谷背景。兴蒙陆内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可分为两期,第一期为晚古生代地层大范围褶皱变形,造成盆-岭构造带的缩短;第二期为沿盆-岭构造的边界强烈剪切变形,产生向东逃逸的挤出构造,其构造背景是北部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和南部大别-秦岭中央造山带的远距离效应引起的被动闭合作用。兴蒙陆内造山带的变质作用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石炭纪期间与陆内伸展有关的低压高温变质,晚期为二叠纪末到三叠纪初区域大面积的低压绿片岩相变质以及沿构造边界的局部中-低压型低温变质。  相似文献   

12.
关庆彬  李世超  张超  时溢  李鹏川 《岩石学报》2016,32(9):2690-2706
本文对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和龙地区八家子岩体和勇新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LA-ICP-MS U-Pb定年和Sr-Nd同位素研究,以便制约该区的区域构造演化。锆石测年结果显示,八家子石英闪长岩结晶年龄为257.8±0.9Ma,形成于晚二叠世早期,勇新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243.2±1.1Ma和238.5±2.8Ma,形成于中三叠世。八家子石英闪长岩为钠质钙碱系列、偏铝质的Ⅰ型花岗岩类,富集轻稀土(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Cs、Ba、K和Sr),亏损重稀土(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Nb、Ta和P),结合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其为壳源成因,形成于俯冲环境下,是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勇新二长花岗岩富硅、铝和钾,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偏铝质-弱过铝质的Ⅰ型花岗岩,富集轻稀土(LREEs)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Cs、K、Sr),亏损重稀土(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Nb、Ta、P和Ti),结合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其为壳源成因,形成于同碰撞环境下,是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花岗岩的侵位反映了研究区晚二叠世早期古亚洲洋板块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中三叠世华北克拉通与兴凯地块碰撞拼合,说明古亚洲洋应闭合于晚二叠世末期-早三叠世期间。  相似文献   

13.
王树庆  胡晓佳  杨泽黎 《岩石学报》2021,37(7):2086-2102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中段,是研究古生代俯冲-增生造山作用和地壳生长的关键地区.在苏尼特左旗南部,晚泥盆-早石炭世色日巴彦敖包组角度不整合在早古生代增生楔之上,已有研究对于其沉积环境、盆地属性及区域构造意义一直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对色日巴彦敖包组敖木根呼都格剖面和阿拉塔特剖面碎屑岩和火山岩夹层开展锆石U-Pb...  相似文献   

14.
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   总被引:143,自引:72,他引:143  
冈底斯带的构造属性及其构造单元划分一直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最热门的科学问题之一。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们的分析数据,对冈底斯带的地质构造格局进行了厘定和划分,讨论了冈底斯带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冈底斯带可划分为6类不同的构造单元和18个次级单元,这些不同级别的构造划分较为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冈底斯带的地质面貌。通过对不同构造单元时空结构的剖析和对相关火山岩浆作用记录的分析,认为冈底斯带不是简单的地块、陆块或地体,而很可能是以隆格尔-念青唐古拉为主轴,经历石炭-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始新世六次造弧增生作用和相关的弧-陆、陆-陆碰撞作用并最终定型于新生代晚期的复合造山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冈底斯带的构造演化很可能受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雅鲁藏布洋向北的双向俯冲的制约。强调以增生弧为背景的火山岩浆弧(如昂龙岗日火山岩浆弧、东恰错弧、桑日火山弧)可能是冈底斯地区寻找斑岩铜矿的最佳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5.
兴蒙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尚存在较大争议,沿缝合带出露的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和成因对于约束古亚洲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乌珠新乌苏花岗岩位于兴蒙造山带西段的索伦缝合带内,其Na_2O+K_2O含量为7.14%~9.36%,Al_2O_3含量为13.18%~13.49%,K_2O/Na_2O为1.10~1.52,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总量富集(174.8×10~(-6)~213.7×10~(-6)),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分异中等[(La/Yb)_N=3.68~5.41],Eu负异常明显。乌珠新乌苏花岗岩富集Rb、Th、Hf,亏损Nb、Sr、P、Ti等元素,符合典型高分异A型花岗岩的低Sr、高Yb、Eu负异常的特点,显示后碰撞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造山后地壳减薄阶段。乌珠新乌苏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显示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79±2.7Ma(MSWD=1.6)和276±1.9Ma(MSWD=0.69)。正的全岩ε_(Nd)(t)值(2.1~2.7)和锆石ε_(Hf)(t)值(7.7~10.2)以及相对年轻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Nd的t_(DM2)为826~874Ma;Hf的t_(DM2)为655~931Ma),表明乌珠新乌苏花岗岩母岩浆可能来源于新元古代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综合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同位素特征,认为兴蒙造山带西段的乌珠新乌苏地区在早二叠世处于后碰撞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及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地层剖面测制、锆石U-Pb年代学、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等方法,查明其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及沉积环境,并进一步探讨兴蒙造山带中段南缘晚古生代的演化过程。本巴图组2个碎屑岩样品最小年龄为299Ma和296Ma,结合古生物化石研究,其形成时代应为晚石炭-早二叠世;三面井组2个碎屑岩样品的最小年龄为271Ma和272Ma,同样结合其古生物化石资料,判断其形成时代为早-中二叠世。锆石组成和岩相特征显示本巴图组和三面井组形成于不同的沉积背景之下。本巴图组的沉积相变化显示为一个海进序列,形成于弧后伸展背景之下;三面井组则与之相反,显示沉积环境由稳定变为活动,形成于汇聚背景之下。安山岩的喷出年龄为277±1.4Ma,有着高镁安山岩的属性,显示出俯冲背景下陆缘弧火山岩的特征。结合以往区域地质资料,我们认为晚古生代兴蒙造山带南缘的构造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1)泥盆纪,碰撞后伸展阶段;(2)早石炭世,俯冲开始阶段;(3)晚石炭,俯冲不强烈、局部发生伸展作用阶段,以本巴图组和阿木山组的碎屑岩-碳酸盐组合为代表;(4)早中二叠世,俯冲加强阶段,发育三面井组和大量的陆缘弧火山岩,此时古亚洲洋仍然存在;(5)晚二叠世之后,碰撞结束、古亚洲洋消失阶段,区域开始出现大量A型花岗岩,整体进入造山后环境。  相似文献   

17.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42  
根据近年来的地层、沉积、岩浆-火山和构造变形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新进展,结合前人的成果,按照大地构造相单元划分原则,将秦岭造山带分为13个主要构造单元: ①华北南缘陆坡带,包括第一层序的青白口系大庄组、震旦系罗圈组和寒武系,与之对应的豫西栾川群;第二层序的奥陶纪陶湾群;②北秦岭弧后杂岩带,以宽坪群和部分二郎坪群中的基性火山岩与碳酸盐岩的构造块体与变质的古生代深海碎屑岩混杂为特征;③秦岭岛弧杂岩带,由丹凤群不同的古洋隆块体、富水幔源岛弧基性岩浆杂岩、云架山群、斜峪关群和草滩沟群的岛弧钙碱性岩浆岩和火山岩及深海沉积物及秦岭群弧基底杂岩等构成,时间跨度为奥陶纪-石炭纪;④秦岭弧前盆地系,泥盆系及其它晚古生代地层是其主要充填物,同沉积断裂控制了一系列的次级盆地;⑤秦岭增生混杂带,由泥、砂岩组成的基质和基性、超基性岩、火山岩、灰岩、硅质岩等岩块构成,最终形成于二叠纪末-三叠纪初;⑥南秦岭岛弧杂岩带,碧口群的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和岩浆岩组成,称碧口弧;由三花石群的中基性火山岩以及西乡群的中酸性火山岩共同构成,称西乡弧;由耀岭河群和郧西群中基性熔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组成,称安康弧;⑦南秦岭弧前盆地系,碧口弧前盆地充填物是以碎屑岩为主的横丹群和关家沟群;西乡弧前沉积主要由三花岩群包括王家坝组砂岩以及由泥岩、砂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变质而成的片岩、片麻岩和石英岩组成.安康弧前盆地具有明显的深海扇沉积特征梅子垭群和大贵坪组;⑧南秦岭弧后盆地系,包括后龙门山的茂县群和上古生界及三叠系,大巴山的洞河群和部分耀岭河群的火山岩;⑨南秦岭弧后陆坡带,只保留大巴山弧后陆缘,是高川-毛坝以南的下古生界;⑩南秦岭前陆褶冲带,包括龙门山北段、米仓山和大巴山前陆褶冲带.三带形成于印支-燕山期,但构造线不同,且在出现的时间上,由西到东由早到晚;(11)三叠纪残余海盆;(12)中-新生代走滑拉分和断陷盆地;(13)基底断块.  相似文献   

18.
《China Geology》2022,5(4):555-578
The 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CAOB) in NE China is a key area for investigating continental growth. However, the complexity of its Paleozoic geological history has meant that the tectonic development of this belt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NE China is composed of the Erguna and Jiamusi blocks in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parts and the Xing’an and Songliao-Xilinhot accretionary terranes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The Erguna and Jiamusi blocks have Precambrian basements with Siberia and Gondwana affinities,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the Xing ’an and Songliao-Xilinhot accretionary terranes were formed via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processes. These blocks and terranes were separated by the Xinlin-Xiguitu, Heilongjiang, Nenjiang, and Solonker oceans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these oceans closed during the Cambrian (ca. 500 Ma), Late Silurian (ca. 420 Ma), early Late Carboniferous (ca. 320 Ma), and Late Permian to Middle Triassic (260 –240 Ma), respectively, forming the Xinlin-Xiguitu, Mudanjiang-Yilan, Hegenshan-Heihe, Solonker-Linxi, and Changchun-Yanji suture zones. Two oceanic tectonic cycles took place in the eastern Paleo-Asian Ocean (PAO), namely, the Early Paleozoic cycle involving the Xinlin-Xiguitu and Heilongjiang oceans and the late Paleozoic cycle involving the Nenjiang-Solonker oceans. The Paleozoic tectonic pattern of the eastern CAOB generally shows structural features that trend east-west. The timing of accretion and collision events of the eastern CAOB during the Paleozoic youngs progressively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branch ocean basins of the eastern PAO closed from west to east in a scissor-like manner. A bi-directional subduction regime dominated during the narrowing and closure process of the eastern PAO, which led to “soft collision” of tectonic units on each side, forming huge accretionary orogenic belts in central Asia.©2022 China Geology Editorial Office.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华北陆块北缘近年来获得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及部分39Ar-40A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至少经历了泥盆纪、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及二叠纪末—三叠纪等3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时限在400~360Ma左右,岩性主要为碱性岩(正长岩及二长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二长闪长岩、碱性花岗岩及流纹岩,出露面积较少。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在330~265Ma左右,岩性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其次为辉长岩及英云闪长岩。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250~200Ma),岩性主要为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碱性杂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及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呈近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其中泥盆纪及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隆起上,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岩分布范围更大,其南界可以到达燕山构造带最南端的蓟县盘山及太行山北段的河北涿鹿矾山地区。这些广泛分布的多期次岩浆活动表明华北地块北缘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岩浆及构造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可能与白乃庙岛弧岩带与华北克拉通弧-陆碰撞后的伸展作用有关。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古亚洲洋向华北地块的俯冲作用有关。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华北地块与西伯利亚南缘蒙古增生褶皱带拼合后的伸展及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